曹操那麼厲害,為什麼卻至死不敢稱帝呢

2022-01-12 11:57:57 字數 5063 閱讀 1542

1樓:帶你瞭解文化

說到曹操,我們都不陌生。他是三國時期著名的人物,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同時他還是一位文學家。他在政治上的才能可以說是非常出色。

當時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了他的帝國霸業。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卻到死也不敢稱帝,其實與其說他是不敢稱帝,不如說他是時機不成熟。當時的曹操一直不稱帝,我覺得主要原因有兩條。

第一,古人都比較注重名節,他不稱帝是不想背上亂臣賊子的罵名;第二,以當時曹操的情況來看,其實並不具備可以稱帝的時機。在東漢末年的時候,董卓一死,曹操便將漢獻帝接到許昌,開始了他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然而他整整25年,一直未能稱帝,主要還是他很看重名節,儘管,當時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計劃人盡皆知,以至於後來,孫權、劉備罵他為漢賊,然而曹操真正擔心的是揹負歷史的罵名,儘管當時有人,一說他為漢賊,但他並不懼怕這些罵名,因為他也可以以這樣的名義去指責他人,他所希望的是,不在歷史上留下亂臣賊子的罵名。

其實曹操才是最明白的人,他在這件事上處理的非常恰當,他很清楚自己當時的政治局勢,因此他沒有選擇稱帝,而是一直維持本該屬於漢王朝的統治,為以後自己兒子稱帝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2樓:枯井望天

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雖然曹操的勢力是最大的,但並不是天下無敵,還有蜀國和吳國對他虎視眈眈,如果曹操冒然稱帝那麼很容易就會被蜀國和吳國圍攻,相反如果曹操不稱帝,加上有漢獻帝這個傀儡皇帝在手,曹操就代表正統,可以防止蜀國和吳國聯手。再加上曹操雖然沒有稱帝但他的權力和皇帝沒有區別,所以曹操至死都沒有稱帝。

曹操出生於公元155年,時值東漢末年,天下動盪不安。光和三年,公元180年曹操被朝廷任命為議郎,曹操見東漢朝政日益腐敗,多次上書進諫,但都沒有被朝廷採納,漸漸的曹操知道已經無法匡正東漢朝政。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漢靈帝逝世,太子劉辯即位,史稱漢少帝,何太后臨朝聽政。

同年九月董卓入京,廢漢少帝為弘農王,立劉協為帝,史稱漢獻帝,劉協登基後董卓派人把弘農王母子毒死,自稱太師,執掌朝政,天下自此開始紛爭不斷。

天下大亂,曹操藉機起兵攻城掠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扶植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勢初成。此後曹操借漢朝天子的名義證討四方,對內消滅諸多諸侯勢力,如袁紹、袁術兄弟、呂布、劉表、馬超等。曹操不僅對內征討四方,同時也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少數民族,統一了中國北方。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廢三公,自任丞相。平定北方後,曹操揮軍南下,敗劉表、劉琮、劉備等人,乘勢想一舉吞江東,可惜孫權和劉備結成聯盟,雙方在赤壁大戰,最後曹操戰敗,史稱赤壁之戰。赤壁戰敗後,曹操回到北方穩定內部,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漢獻帝准許曹操「參拜不名、劍履上殿」,此時的曹操雖然沒有皇帝之名,卻掌握著皇帝的權力。

只要漢獻帝還在位,那劉備和孫權至少表面上不敢太囂張,但曹操一旦稱帝,那劉備和孫權說不定會聯合起來圍剿曹操,所以曹操至死都沒有稱帝。

3樓:遠在遠方的風在遠方

因為當時曹操並沒有統一,至少東吳和蜀漢還存在,如果他稱帝,立馬會遭到其他勢力的聯合攻擊。

4樓:雲中鳥人

如果曹操稱帝那在天下人眼中他就是亂成賊子,會成為眾矢之的,到時候就不光是劉備,孫權要與他爭天下,還會有更多的人要替漢室討伐他,所以他一直打著漢相的旗號,不敢稱帝。

5樓:千里不留行

因為曹操不想被後世稱為漢賊,雖有漢賊之實,卻不想擔漢賊之名,但在曹操死後,他的兒子追加他為魏文帝。

曹操為什麼至死都不稱帝?

6樓:歷史客棧

在三國時期,曹操勢力最強,地盤最大,可是,劉備稱帝了,孫權也稱帝了,卻唯獨曹操到死也沒稱帝,這是什麼原因呢?下面就來分析一下。

首先,曹操當年遷都許昌後,挾天子以令諸侯,不管幹什麼都是打著漢室的名義,當初為了出師有名拉攏人心,他可不止一次強調過自己絕不會取漢而代之。

話說多了,說久了,就容易變成個人的標籤,更何況像曹操這樣的公眾人物,所以,如果曹操貿然稱帝,這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其次,曹操的眼光看得比較遠,稱不稱帝只不過是個名義上的事兒。想當初,袁術急著稱帝,結果群起而伐之,最後自取滅亡,再看看他自己,當年不過是自封了一個魏王的頭銜,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甚至一度出現叛亂。畢竟,四百年漢室在民眾那裡實在是太根深蒂固了。

所以,現在稱帝還不是時候,再等個幾十年,等漢室的觀念淡化了,基本上火候就可以了。所以這等於說,曹操把稱帝的夢想留給了自己的兒子去完成。

而曹丕確實也沒有辜負老爹的期望,稱帝登基,還追封老爸為魏武帝,也算圓了老爸的皇帝夢。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的魏蜀吳之間雖然相對穩定,但一旦出現可以借題發揮的導火索,比如稱帝,就可能再一次挑起戰端。而且魏國內部也尚不穩定,完全沒有必要為了一個頭銜而賭上整個國家。

況且,曹操雖然沒有稱帝,但是無論從權力、待遇還是威望上,早已經是實際上的「皇帝」了,既然如此,那還在乎什麼稱不稱帝呢?

7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為什麼至死都不稱帝?看到第三個原因,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建安22年,漢獻帝釋出詔令,曹丞相出行可與皇帝享受同等待遇,頭戴垂有十二根玉串的禮帽,乘坐與皇帝相同的金銀車,車由六匹馬套著。六匹馬一同向前賓士。同年,曹操在自己的地盤上修建了只有皇帝才有權利享受的府邸——學宮沛宮,並且皇上任命曹丞相麾下的軍師華歆為御史大夫,封長子為五品中郎將,曹丕為魏國太子。

實際上,在朝堂之上所做的這一切,只不過是給天下人看的罷了。君臣心裡都非常清楚,實際有行使權利的,只有一人。

我們仔細研究曹操的一生,不管他是怎麼為自己圓這個謊的,他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他是不由自主的在稱帝的道路上行走著。如果我們把曹操在建安元年前的所有努力理解成是一種悄無聲息的鋪墊。那麼可以說,從建安元年開始,他所做的一切便可以用大張旗鼓來形容。

那麼他都做了哪些事情呢?首先,他先親自跑到洛陽去面見聖上,畢竟該做的表面工作還是要做夠的。按照他的說法,他當時是跑去保護皇上了。

隨後便帶著小皇帝遷皇都於許昌。從此這一張王牌便被曹操牢牢的握在手中,他的這一招果然奏效了,拿著天子的詔書到處命令諸侯,使得他的勢力不斷擴大。慢慢的,他麾下的軍隊和將軍越來越多,這意味著他對朝政的控制越來自如,他的皇帝夢也更加接近。

但是,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曹操至死也沒有邁出他的最後一步,雖然大家都知道他有代漢自立的意圖。難道他不想做漢朝的皇都嗎?絕對不是。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牽制了他稱帝。

第一,從當時的形勢來看,曹操他不敢稱帝。如果他貿然稱帝,雖然圓了他的皇帝夢,但是,絕對會惹怒劉備。因為,劉備起兵的原因就是要恢復漢朝。

從此,很可能出現劉備反過來攻打魏國,而吳國最有可能成為那個坐收漁利的人,這樣對於曹操來說他可能會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

第二,從時間來看,曹操他不會稱帝。大家都知道,在襄樊戰役之中,孫權為了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從背後襲擊了關羽,雖然城池奪回來了,但是卻和劉備結下了仇恨。至此,吳國與蜀國之間長達十年的友誼便從此瓦崩土解。

此時,曹操比誰都清楚,不能稱帝,否則蜀國很有可能借此強大起來,對以後的情形極為不利。

第三,從個人性格來看,曹操他不會稱帝。曹操他是一個比較現實的人,不太在乎虛名。其實,這個時候他稱不稱帝都無所謂了,反正他手裡掌握著實權。

第四,他當時所以能打下這一片天地,靠的不光是實力,還有一部分是承諾。十年來,曹操一再強調,自己絕對沒有謀逆之心,至死是漢臣。如果他突然改變想法,很可能會失去一部分追隨者,而且對自己的名聲也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從這些方面來看,他是在全面分析了局勢之後所做出的決定。所以,他不會稱帝。

8樓:醉有生夢無死

首先肯定的說曹操是敢稱帝,而沒有做而已。曹操始終把自己看做天下英雄,在

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時曾說:夫英雄者,腦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玄德曰:

誰能當之?操手指玄德,復自指,曰:今天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

這段話說明曹操有統一天下的雄心與當天下第一人的野心。事實證明曹操也是這麼的,他在平定了北方的格局之後,長江以北廣闊地區基本統一。而東吳與西蜀各自為政,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勢力最大的是曹操。

曹操除了經濟基礎強大以外,最有力的政治基礎是挾持了漢獻帝,一切政務全由曹操把持,雖稱孤而不道寡,成為皇帝只差一步。如登基稱帝輕而易舉。曹操很清楚現時稱帝必然引起吳蜀強烈反對,特別是劉備成曹操心頭大患,不管怎麼說劉備還帶著漢室宗親的光環。

如果曹操稱帝則名不就,言不順。另外朝野上下因懼曹操權勢不得己而服之。一旦曹操稱帝后果可想而之。

外有吳蜀聯合討伐,內有朝野反對,做為聰明而有遠見的政治家曹操來講能這麼做嗎?

曹操稱帝是早晚的事,對他來說只是換個名頭而己,可惜曹操終生沒有實現皇帝夢。

9樓:樓下水果店

有人認為不稱帝的一個原因:是保全自己的形象,想著能不被歷史所罵,落下奸臣的名聲。在曹操被封為魏王后,漢獻帝為了表達自己的真心,封給了曹操十幾萬的人口,作為魏國的臣民,但是被曹操拒絕了。

用此表明自己無稱帝或者獨立的想法。

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當時局勢混亂,天下不安寧,如果稱帝自立,東南的孫權,西南的劉備肯定會聯合一起對抗曹操,到時可能會陷入一個被動的,孤立的困境中。

曹操不稱的一個原因,是沒有當時的士族階層的支援,也是因為的他選擇人才的舉措,很大的傷害了士族的利益和地位,讓士族和曹操的關係搞得很差。曹操當時的殺害了士族的著名人士孔融和禰衡,更加讓士族們不滿。當時士族的權力和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曹操站得越高的地位,士族對他的影響就會越大。

10樓:張無咎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我們都不是曹操,也無法知道曹操心裡真實的想法。

11樓:id船長闖天涯

曹操為什麼到死都不稱帝,相信對三國演義感興趣的朋友或者對三國志瞭解的朋友們應該心裡有著獨特的見解,我在這裡說說我自己的理解。

我認為曹操不稱帝有幾個原因在影響著他,第一,曹操在與其他諸侯年輕時候一起糾集大軍打董卓的時候,他在心裡做著的是以自己赤手空拳建功立業的想法,在大漢,位及人臣的美夢,在這個時候曹操還是漢臣,心中想的仍然是為大漢立功,他的實力也還沒有滋生出更大的野心,這一點從曹操玩命追殺董卓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出來。

而後,曹操在晚年放棄稱帝的想法,應該年紀也影響了他,做了一輩子的漢臣,是不是要在臨死之時背棄自己的信仰,荀彧在一點上尤其影響了他,用他自己的生命來影響,還有就是曹操晚年壯志的消磨和現實的打擊,他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問題,若自己稱帝,孫劉聯盟再次攻打,自己的兒子沒有自己這樣的雄圖偉略,是否保得住這自己辛辛苦苦建造的大魏江山呢。

曹操為什麼不稱帝,曹操為什麼不敢稱帝?

東漢末年,風雲際會,群雄逐鹿,英雄輩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麾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可算是三方勢力中最強的。名義上他是被官方承認的漢朝丞相,實際上他才是真正的政治中心人物。曹操為什麼不稱帝 因為曹孟德就是個極端自私之人,首先曹操是當時實際上的皇帝,稱帝對曹操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遺臭萬年,而其子曹植的...

曹操為什麼這麼厲害

他厲害是因為他集合了一個成功帝王所需要的所有潛質!1.善用人才!他的詩句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正是映照!2.心狠手辣。那句著名的寧我負天下人毋天下人負我就是寫照啦!3.有膽有謀!刺殺董卓,脅天子以令諸侯。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出的!所以綜上,治世之能手,亂世之奸雄是沒有說錯啦!梟雄,把握尺度的能力非常...

為什麼想死卻死不了想活卻活不好,為什麼有些人想活,活不了,有些人想死,死不了

要麼好好的活要麼痛痛快快的去 死不了是你沒勇氣 活不好是你沒本事 何言輕生,生命最重要,要有自信,走自己的路,管別人說去吧。其實你懂得知足就好,那樣你就會活的快樂 生容易 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既然死不了為什麼不去努力的讓自己過得更好呢 為什麼有些人想活,活不了,有些人想死,死不了 我是單親,bai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