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白癜風醫生馮素蓮
三伏天馬上要到了,如何利用這個時間做好養生呢?
一 可以適度進行曬背。
初伏:共10天,7月11日至7月20日。
中伏:共20天,7月21日至8月賀枯9日。
末伏:共10天,8月10日至8月19日。
如果沒時間,7月扮拍氏11日、7月21日、8月10日,這三天儘量曬一下。一天中,早上7-9點,下午3點以後比較適宜。這個時候陽光不是很強烈對**的損傷也比較小。
儘量不要空腹曬背容易低血糖。
二 泡腳。不光在三廳散伏天泡腳,不是三伏天日常泡腳也可以祛溼,只不過三伏天每天泡腳,可以加速溼氣排出。泡腳水溫一般是在42 -45攝氏度,吃過飽過飢或進食狀態下不宜泡腳,水量沒過三陰交,大概是沒過腳踝的位置,以身體微微出汗為佳,不要泡到出大汗,泡完及時擦乾。
三、每天堅持快走。
我們當代人溼氣重,很重要的乙個原因就是不出汗,身體是悶著的氣機不流通,溼氣就產生了,要想改變這個局面,運動出汗是最好的方式。
四、充足睡眠。
9點半入睡效果最好,最晚不能超過11點。每天如此,長期堅持。
2樓:遊醫明達
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熱的乙個階段,氣溫非常的高,一般就是長達40天左右的時間,這個階段當中人們容易浮躁。但其實三伏天也是乙個比較好的 養生 時間純神拆,那到底三伏天如何正確 養生 呢?其實只要注意做到這幾點,就能擁有好身體。
1.多喝白開水,遠離冷飲。
三伏天的時候往往會讓人覺得就像處於蒸籠當中一樣,很多人都喜歡喝冷飲。但三伏天的時候,如果腸胃進入了過多的冷氣,很容易會導致體內溼氣過重,引起脾胃失調,進而誘發各種疾病。在三伏天時,最好是喝白開水,白開水熱量較低,而且是最佳的補瞎念水**,夏天飲用也不用擔心會給身體帶來額外負擔。
2.多吃水果蔬菜。
三伏天的時候,其實蔬菜和水果的種類是非常多的,可以適當多吃一些黃瓜,西瓜,冬瓜之類的果蔬,不僅能夠促做棗進食慾,而且還能利尿利水。
3.適當喝一些淡鹽水。
三伏天的時候,經常在外工作的人出汗會比較多,很容易會導致電解質流失的情況。當體內的電解質不平衡時,就很容易出現沒精神,食慾不振之類的現象,此種特殊人群平常就可以適當喝一些淡鹽水,如此便可避免這些現象。
我國一直都有著冬病夏治的說法,確實,夏天的時候更有利於排出體內的溼氣,是一年當中調理身體的乙個好時節。不過三伏天 養生 ,也一定要注意避免吃冷飲哦,尤其是以上介紹的積澱,都應該引起重視。
三伏天應該如何養生
3樓:清清清清喵
1三伏天時要注意對脾胃的保養,脾胃虛的人少喝冷飲、少吃冷盤、注意肚臍不要受涼。
另外,三伏天是消化道疾病多發的時節,在飲食要改變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冷飲冷食不宜過多,一切都應以適量為宜。
2睡前用40℃溫水泡腳,可祛溼,還能提高睡眠質量。還可以刻意出些汗,讓溼氣隨著汗水散發出去。
材料:藿香10g、佩蘭10g、蘇葉10g、荷葉10g、金銀花10g。
方法:一劑藥方配適量的水(根據腳盆大小,水量能沒過腳踝為宜)煎煮30分鐘,溫度合適後進行泡腳,全身出汗後即可。
3三伏天溼氣重,易出現嘔惡頭昏等病症,可採取刮痧防暑。
具體方法: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過的紗布,上下刮背脊兩側,或肋骨兩側或額頭,出現紫暗色即可。也可塗上清涼油刮。或服用藿香正氣丸(水)。
建議:多喝綠豆湯、荷葉、藿香代茶飲,出汗多要及時補充淡鹽水。
4充足高質量的睡眠有助機體自我修復,是保證機體良好運轉的基礎,是天然的祛溼藥。三伏天時應當順應天時,宜晚睡早起,但晚上最好不要晚於11點入睡。
建議:1,中午需要午睡,但不宜超過一小時。
2,還要切記貪涼,忌在溫度很低的空調屋或潮溼的地上睡覺。
3,也不可迎窗而睡。
三伏天應該如何養生
4樓:王醫師的健康筆記
5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姜具有溫補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
生薑性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喝薑茶是三伏天裡一種簡便易行的保健方法,夏天是最適宜喝薑茶的季節。
6防溼、祛溼的最佳運動方式是輕微的活動四肢,使身體的陽氣慢慢的恢復,溼氣逐漸散去。
建議:不可大運動出大汗,這樣氣隨汗洩,氣受傷了,水溼的代謝受到影響,水溼雖然隨著汗液散出一部分,但內溼又出來了,最終溼氣還是沒有褲攜枯去掉。
7多吃健脾化溼的食物也有防暑祛溼幫助,例如:紅豆、綠豆、荷葉煮粥,胡洞藿香、佩蘭、蒼朮泡茶,生薑切片煮水,都有祛溼之效。
小貼士:辣椒雖能開胃助消化,祛溼功效卻一般。
8材料:薏公尺、赤小豆。
做法: 1,首先將準備好的材料泡上幾個小時,然後放入鍋中用足量的水燒開。
2,讓薏公尺和赤小豆在鍋裡燜半個小時,再**,燒開後再燜半個小時,赤小豆粥就煮成了。
功效:此粥有利水、消腫、健脾胃等功效。
材料:山藥、白扁豆、紅棗、去芯蓮子、山楂條、葡萄乾。
做法: 1,將白扁豆、紅棗浸泡一會兒,白扁豆去皮,紅棗去核,山藥切丁備用。
2,白扁豆、山藥和蓮子一起入鍋燉煮,煮至酥軟。
3,最後放入山楂條、葡萄乾再煮三分鐘即可。
功效:這款粥可益氣補血,保肝健脾,清熱祛溼,使人面色紅潤,精神氣十足。經常喝可調理人體腸胃,改善代謝功能,排除多餘廢物,起到**效果,並對高血壓、高血脂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材料:粳公尺100克,淘淨,粳公尺100克、茯苓粉20克。
做法: 1,將材料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調至武火將水燒沸。
2,水開後轉用文火熬至糜爛,然後加入鹽、生薑粒若干,攪勻即成。
功效:長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滲溫、健脾祛溼的功效。
材料:冬瓜100克,粳公尺100克。
做法: 1,冬瓜洗淨,帶皮切成小塊,和粳公尺一起放入砂鍋,隱如加水熬粥。
2,文火熬煮至瓜爛公尺熟成粥即成。
功效:冬瓜利尿祛溼,同時也是消暑佳品。
三伏天如何養生好哪些人適合三伏天養生
三伏天如何安然度 伏 那是有講究的,同時如何利用好三伏天進行調養,為後續抵抗寒冬臘月打好基礎,就讓小固為大家說說三伏天養生吧。1.切忌貪涼,順應自然 中醫養生講究的原則之一就是順應自然,夏季切勿貪涼,不要因為怕熱怕出汗而長時間躲在空調房裡,要多出去走走呼吸新鮮空氣。建議 室內空調溫度要適當,保持26...
三伏天注意事項及養生 三伏天養生飲食注意
三伏天養生應注意不吃冰飲 雪糕,冷粥祛濕挺好。如果怕熱,可以喝常溫的白開水。如果你能堅持乙個三伏天不碰冰飲 雪糕,即使不專門去 冬病夏治 體內的頑固寒氣也能自己好大半。醫學研究表明,夏天當氣溫超過35 日照超過12小時 濕度高於80 的時候,人體會出汗 且情緒調節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人也容易心煩意...
三伏天是哪幾天,請問三伏天是指哪幾天
請問三伏天是指哪幾天?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 悶熱的日子。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 夏至三庚 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 庚 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 干支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