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字什麼,名什麼,是古時候的什麼家和什麼家

2021-03-03 22:45:56 字數 5208 閱讀 9095

1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2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現在山東鄒城市)人,是孔子之孫孔彶的再傳**。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名什麼字什麼世稱什麼是我國古代的什麼家,什麼學派的代表人物?與什麼並稱

3樓:天下霸傲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周朝諸侯國鄒國(今山東省鄒城)人。

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代表作《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王顧左右而言他》已編入初中語文教科書中,《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

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對儒術的理解。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後世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其**及再傳**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共同編寫完成。

孟子是我國古代名著的什麼傢什麼家

4樓:匿名使用者

人),距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

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樑(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武力的手段實現統一。而他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為「仁政」思想,被稱為「亞聖」。

[1]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約百年左右。關於他的身世,流傳下來的已很少,《韓詩外傳》載有他母親「斷織」的故事,《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於母親的教育不少。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

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孟子 289《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

無論是受業於子思也罷,子思門人也罷,孟子的學說都受到孔子思想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

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今天我們所見的《孟子》七篇,每篇分為上下,約三萬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但《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比現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趙岐在為《孟子》作注時,對十一篇進行了鑑別,認為七篇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為偽篇。

東漢以後,這幾篇便相繼失佚了。趙岐在《孟子題辭》中把《孟子》與《論語》相比,認為《孟子》是「擬聖而作」。所以,儘管《漢書.

文藝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但實際上在漢代人的心目中已經把它看作輔助「經書」的「傳」書了。漢文帝把《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便叫「傳記博士」。到五代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

後來宋太宗又翻刻了這十一經。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之書了。

5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魯國鄒人(今山東鄒縣東南部人),距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

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樑(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武力的手段實現統一。而他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為「仁政」思想,被稱為「亞聖」。

[1]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約百年左右。關於他的身世,流傳下來的已很少,《韓詩外傳》載有他母親「斷織」的故事,《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於母親的教育不少。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

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孟子 289《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

無論是受業於子思也罷,子思門人也罷,孟子的學說都受到孔子思想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

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今天我們所見的《孟子》七篇,每篇分為上下,約三萬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但《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比現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趙岐在為《孟子》作注時,對十一篇進行了鑑別,認為七篇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為偽篇。

東漢以後,這幾篇便相繼失佚了。趙岐在《孟子題辭》中把《孟子》與《論語》相比,認為《孟子》是「擬聖而作」。所以,儘管《漢書.

文藝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但實際上在漢代人的心目中已經把它看作輔助「經書」的「傳」書了。漢文帝把《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便叫「傳記博士」。到五代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

後來宋太宗又翻刻了這十一經。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之書了。

6樓:可愛的zzz聖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代表作《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已編入初中語文教科書中,《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

7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是古代的教育家,哲學家。思想家。

8樓:匿名使用者

55555555555

9樓:匿名使用者

他是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是什麼家?

10樓:kingsly峰

孟子是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樹宸」,尊稱為「亞聖」,《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

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來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到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三歲喪父,孟母將其撫養**。在孟子小的時候,母親為了給他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而三次搬家。

後人稱之為「孟母三遷」。孟母教子甚嚴,其「遷地教子」、「三斷機杼」,成為千古美談。《三字經》裡有「昔孟母,擇鄰處」之說。

11樓:歡喜坨兒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約生於公元前372年,死於公元前289年。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在儒家學派中,他的地位僅次於孔子。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發展。他生活地諸侯互相攻伐「無義戰」的時代,目睹了人民遭受塗炭的社會現實,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礎上,發展了民本思想,明確提出「民為貴」,「君為輕」。

政治上主張實行「王道」、「仁政」,反對「霸道」、「**」。勸統治者重視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賦稅,減輕刑罰,使百姓「不飢不寒」。這些觀點反映了人民的願望,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卻脫離當時的社會實際,根本行不通。

孟子還主張社會分工,這符合社會發展規律,但卻得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結論,為階級剝削和壓迫製造了理論依據。孟子的哲學思想屬於主觀唯心主義,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論」,認為人生來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說:

「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還說:

「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給與)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說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別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以及自我修養的作用。

認為「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要求人們反躬自求,「養浩然之氣」,做到「捨生取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2樓:證道之聲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周朝諸侯國鄒國(今山東省鄒城)人。

《孟子》「四書 」之一。戰國中期孟子及其**萬章、公孫丑等著。為孟子、孟子**、再傳**的記錄。

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的各項活動,涉及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學說和思想。

13樓:卞文珺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按:車,古文;輿,今字。車又音居,是故,子輿、子車、子居,皆孟子之字也)。

漢族,戰國時期鄒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門人著有《孟子》一書。

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對後世中國文化的影響全面而巨大,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姓名:孟軻

外文名:mencius

別名:孟子,子輿,子車,子居,亞聖

國籍:中國 周朝 魯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鄒(今山東鄒城市)

出生日期:公元前372年(庚辰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289年

職業:學者,思想家

主要成就: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

以後就稱為「亞聖」

其思想與孔子思想合稱為孔孟之道代表作品:《孟子》

所處時代:戰國

古時候「員外」兩字是什麼意思

釋義 員外,官名,全稱員外郎,有 定員外增置 之意。編輯本段 沿革 三國魏末始置員外散騎常侍,晉初又置員外散騎侍郎。南北朝時,又有殿中員外將軍 員外司馬督等,都在官名上加 員外 隋開皇六年 568 在尚書省二十四司,各置員外郎一人,為各司次官。唐 宋 遼 金 元 明 清沿其制,以郎中 員外郎為六部各...

中國古時候那裡靠近沙漠,古時候的大漠是哪裡

古代沒有沙漠,自從人類繁衍和戰爭頻繁後才呈現的沙漠。離沙漠最近的地方就是草原 希望你滿意 古時候的大漠是 大漠,古稱 噶爾拜瀚海 簡稱 瀚海 即大漠戈壁沙漠,位於蒙古國南部的東戈壁省 南戈壁省 戈壁阿爾泰省等三個省份,以及我國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西部二連浩特一帶。戈壁沙漠面積為130萬平方千米,...

千歲在古時候是什麼管職,古時候的丞相職位,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呢?

千歲又稱王爺,一種爵位稱呼,是指與皇帝同一個家族的男性,如皇帝的叔伯 兄弟等,被封 王 加爵位後,可以稱千歲。權臣 古代又有 同姓封王 的這條規矩,跟皇帝不是一家族的人一般不可以封王。最大的功臣也只封 xx公 的爵位。歷史上很多掌握實權的大臣會打破這個規定,逼皇帝封自己為王,如曹操強迫漢帝封他為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