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成員的稱呼 清朝各個皇帝的稱號

2025-07-24 10:55:23 字數 1197 閱讀 2518

1樓:匿名使用者

清皇族的稱謂。

清代宗室封爵具有民族特色,爵位稱呼多用滿語,早期封爵更是如此。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僅前幾個爵位就基本上是滿語。

和碩,滿語寫作 hoso,其義為四方之方,東北角、西北角之角。將其放在爵位之前,有統轄、管理一方的意思。和碩親王,滿語寫作 hoso i cin wang,也就是一方之王。

多羅,滿語寫作 doro,其義為禮、道、理。將其放在爵位前面,有「蔽攔禮的、道的」意思。多羅郡王,滿語寫作 doro i giyun wang。

多羅貝勒,滿語寫作 doro i beile。

貝勒,滿語寫作 beile。女具語記作「勃堇」或「勃極烈」,早期相當於部落長、酋長,地位低於汗。滿族早期沒有親王、郡王之說,努爾哈赤稱汗後,其子多稱貝勒,如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等。

入關後,因受漢族文化影響知和,宗室爵位加進了親王、郡王,貝勒也就只好放在其後,作為爵位的一種。

貝子,滿語寫作 beise,本是 beile(貝勒)一詞的複數形式,意思為「眾貝勒」。只是到了皇太極時期,才演變成了乙個獨立的名詞,成為爵位中的乙個等級。

固山,滿語寫作 gusa,其義為八旗之旗。八旗為清代軍政合一的組織,並有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之分。搭並盯後來,「固山」與「貝子」組成了乙個新名詞,成為清代宗室爵位之一。

固山貝子,滿語寫作gusa i beise。

2樓:匿名使用者

資散行冊老料出處:衝姿譁。

清朝各個皇帝的稱號

3樓:網友

太祖(努爾哈赤) 天命元年——天命十年 1616——1626 太宗(皇太極) 天聰元年——天聰十七年 1627——1643 世祖(福臨) 順治元年——順治十八年 1644——1661 聖祖(玄燁) 康熙元年——康熙六十一年 1662——1722 世宗(胤禎) 雍正元年——雍正十三年 1723——1735 高宗(弘曆) 乾隆元年——乾隆六十年 1736——1796 仁宗(顒琰) 嘉慶元年——嘉慶二十四年 1797——1820 宣宗(旻寧) 道光元年——道光三十年 1821——1850 文宗(奕詝) 咸豐元年——咸豐十一年 1851——1861 穆宗(載淳) 同治元年——同治十三年 1862——1874 德宗(載湉) 光緒元年——三十四年 1875——1908 (溥儀) 宣統元年——宣統三年 1909——1911 宣統帝因是末代皇帝,沒有廟號。

清朝格格如何稱呼長公主,清朝皇室輩分的稱呼比如公主得叫皇上什麼

清代格格是有分為等級 長公主一般是稱前一代君主的格格的分為以下五等 順治十七年 一六六0年 始把 格格 分為五等,即 一 親王之女,稱為 和碩格格 漢名為 郡主 二 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 多羅格格 漢名為 縣主 三 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 多羅格格 漢名為 郡君 四 貝子之女,稱為 固山格格 漢名 縣...

關於清朝稱呼,關於清朝皇帝和臣子的稱呼

康熙朝時 弘曆應該是貝勒爺 親王的兒子沒有任何爵位和地位,也不分旗。滿清八旗分 滿族八旗和漢族八旗,八旗中又分 上三旗,下五旗 貝勒不是品級,是爵位。貝勒 滿族話,意思是 廣闊遼闊的意思。能當上貝勒的人是隻有上三旗的貴族,比如多爾袞,他雖然是親王 後來加封的 但是他生下來就是貝勒爺。滿族正白旗 樓主...

清朝皇帝的年齡,清朝皇帝 年齡

1 努爾哈赤 入關前的皇帝 終年68歲,葬於瀋陽城東,稱之 福陵 廟號 太祖 2 皇太極 入關前的第二位皇帝 皇太極生於明萬曆二十年 1592 在位17年,卒於清崇德八年 1643 終年52歲。廟號 太宗 3 順治在位18年。卒於順治十八年 1661 終24歲。4 康熙 康熙帝名玄燁,是順治的第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