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故鄉

2021-07-15 16:13:17 字數 5204 閱讀 1487

1樓:翰林學庫

清朝乾隆皇帝的太子傅--何疇

何疇--容縣楊梅鎮成美村綠蔭人,清康熙年間就頭角崢嶸顯赫於世。何疇的父親何輔世,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酉科舉人(2023年上元甲子一白運),任會寧縣知縣。何輔世生五子,一子何隱,雍正七年2023年已酉科舉人;二子何勉,雍正十年2023年壬子科舉人;三子何疇,乾隆四年2023年己未科進士;四子何祕,五子何黨,皆是乾隆九年2023年舉人。

從時間推算,綠蔭何比姍萃黃髮跡早100多年。

何疇自幼聰明好學,過目不忘.考中進士後,選為庶吉士散官,授檢討職,不久為御史,歷任左右中允侍讀官,太傅,允當皇帝起居官,陪皇帝讀書.象這樣的人,容縣古往今來,只有他一人,雖然時間過了近300年,在他家鄉有許多故事流傳深遠。

故事一「何疇大大做一袋」這句話在容縣明間流傳了幾百年,說的是何疇中狀元(有文字記載是進士)時遊街報喜的故事。傳說何疇考上狀元時,國師來考察何疇家的墳山風水,發現何家要出九代狀元,這怎麼了得?於是把八隻小袋子裝進一隻大袋子中,讓何疇揹著大袋子游街報喜,九袋裝一代,一代就游完了,袋與代同音,意為何家只能出一代狀元。

故事二「何疇何疇,有前無後。」何疇當太傅,雖然名聲大震,但他並不志在仕途。感到在皇帝身邊並不自由,不比在家鄉快樂,連續兩年請探親假,乾隆都用計挽留。

啟程哪天,乾隆親率群臣相送由於禮重,何疇只好回送,一進朝門,乾隆便找各種藉口留下何疇,兩年都是這樣,使得何疇無法回鄉。第三年重陽佳節,何疇告假回家祭祖,辭行前,乾隆仍率眾相送,又不好故伎重演,所以走了幾步,便想以出對留人,乾隆隨口吟出了上聯:「十口心思思宗思祖思父母。

」皇上吟了對首,何疇就應唱和,但當時心亂如麻,出又是拆字對,十分巧妙,一時想不到下聯佳句應對,急得汗流浹背。情急之下,只好用眼光求助於時任宰相的北流市人陳巨集謀,陳巨集謀在旁邊不敢直接幫對,只好提示說;」何不謝謝」一個」謝」字喚醒了何疇的靈感,於是出口應對對下聯: 「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王」對子做得天衣無縫,十分得體,又討皇上歡心,乾隆心花怒放,於是恩准他回家,何疇怕皇上又改主意,出門連頭也不回就走了。

乾隆見他不回頭望一眼,連最起碼的一點禮貌都不要了,不禁喃喃自語道: 「何疇何疇,有前無後。」後來事之何等巧,何疇真的沒有後代,何家再也沒有出過狀元,也許真是皇帝開的金口,豈不悲乎?

故事三乾隆欽定七秋橋

何疇好不容易才請到一次假,總想在家呆久一點。因為何疇歸家,要經過好幾條小河,翻過好幾道山嶺,跋涉六六三十六個稀泥垌。他忽發造假奇想:

何不向皇上申請些錢銀,在每條河上都修建一座拱橋,並開通一些道路,夯實一些稀泥沒膝的路段,以方便鄉民勞作往來,主意既定,何疇很快便著手向皇上寫了奏章。鑑於何疇「陪侍」的身份以及與皇上的深厚交情,國庫很快便下撥了**。為了留在家鄉為百姓建橋,以頌秧皇上愛民聖德,素來淡薄功利的何疇索性向皇上告請病假。

過了一年,橋早已建好,何疇仍不願回京。於是又寫奏摺,要求延長假期,因為橋還未建好,乾隆不知他建橋的工程有多大,便問陳巨集謀。陳明知何疇在撒謊,只好幫他掩蓋說:

「那河深水急,有一里路寬,若要造石橋,工程艱苦浩大。」乾隆相信陳的話,準了何疇的請奏。何疇知道陳巨集謀為他講話,更加放心,一年年,一次次向皇上申請劃撥資金,一連請了七年建橋假。

第八年,何疇上京拜見皇上銷假,皇上問他:愛卿可用七個春秋建橋,橋建得怎樣?」何疇此時若道出真情,勢必會被扣上欺君之罪,所以硬著頭皮把慌做足做大說:

哦,我著七秋橋,全用雲南大理石鑲造,一共七七四十九個橋拱,高二十餘丈,九丈餘全長一里多.那橋的護欄上,雕刻古今中外的傳記,人物,花卉,名山大川,氣象萬千……」為了嘉獎何疇「帶病七載」勞心勞力為民鋪路造橋的壯舉,乾隆皇取過文房四寶,親筆提寫了「七秋橋」三字,命人臨刻於那座橋的橋頭,以資世世代代的鄉民對何疇不朽功績的紀念。聽了何疇對橋的一翻介紹,乾隆喜遊名勝的心就蹦蹦直跳,急忙說:

建了這麼好的橋,過幾天朕再去遊江南,專程去**愛卿建的「七秋橋」聽皇上一說,何疇知自己弄巧成拙,如被看穿真相,頭真的保不住了。原來他建的橋,是用青磚砌起跨在小溪上的單孔拱橋,長不過二丈,寬一丈左右。願來只是為在家呆久一點才撒了一個慌,想不到會惹來大禍,於是心生一計,跪在皇上面前。

低頭不語,乾隆感到奇怪問道:愛卿怎麼啦?何疇道:

「皇上自登基以來四海昇平,萬民樂業,陛下南遊江南,恩及桑梓,臣盼之不得,只是......請吾皇赦罪!」「只是什麼?

愛卿但說無妨,朕赦你無罪。」何疇得了皇上這話,才壯起了膽說道:」皇上想去看『七秋橋』卻是去不得。

」「為什麼不得,朕偏要去!」何疇從衣袖裡取出了事先準備好的小木盒說,我家鄉一塊南蠻之地,聖上不宜輕去。況且,我們地方的蚊子特別大,叮起人來,十分厲害.

乾隆不信,何疇從小木盒裡拿出一隻天燈蜂(大黃蜂)充當蚊子,嚇唬皇上。乾隆叫太監拿來看看,太監用手一抓,天燈蜂狠狠地錐了他一下,太監大叫一聲」哎喲!」丟蜂喊痛,手也腫了起來。

乾隆怔了一下,仍沒打消看橋的念頭,說道:「只要做個紗轎子,蚊子就咬不到我了。」何疇一聽,皇上看橋已鐵了心!

怎麼辦?他想起自己家在一個地名叫三十六垌的地方,而且是住在最前面,村民都叫三十六垌頭,三十六垌由三十六個山衝組成,只有一條繞山而行的小路,原來發生過地裂,何不在這上面想點辦法?何疇於是又磕頭奏道:

皇上還是不去為好,要看「七秋橋」,要過三十六條稀稀垌,那稀泥又深又臭,人從上面走過,尤如踩在船上,搖搖晃晃,馬過淹蹄,如不小心,走歪了,連人帶馬,一下子沒進爛泥中,無影無蹤。何疇這麼一說,乾隆真的沒有看橋雅興了,皇上是萬乘之尊,何必冒此風險,便打消了巡視「七秋橋」的念頭。

**說明:何疇建七秋橋確是事實,直到現在,七秋橋還在,青磚砌結,牢固異常,就在楊梅鎮新塘蘇屋的小溪上。因橋不大,無法通行汽車,2023年,村民集資用水泥混凝土加厚、加大,從橋拱下面還可以看到原來的青磚弧形拱。

清乾隆皇帝的太子傅----何疇">

故事四何疇妙答乾隆皇

何疇,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太傅(老師),容縣的知名進士,今天的楊梅鎮成美村人。何疇於朝乾隆三年(公元2023年)的鄉試考中舉人,次年的己未科殿試考中進士。何疇中進士後被選為庶吉士,留京城任官,初授檢討職,不久又獲御史、翰林院侍瀆銜,在朝乾隆皇帝身邊擔任左中允侍讀,在金鑾殿上或宮中陪伴輔助皇帶讀書學文,深得皇帝的好感和信任。

何疇由於朝夕與皇帝相處,其名聲也日益提高。

何疇是一個聰明絕頂的才子,且詩書飽讀,知讓淵博,能言善辯,應對如流。一日乾隆皇帝問何疇家境如何?向來皇帝隨問隨答的何疇卻頓時語塞,沒有信口開河立即作答。

皇帝覺得奇怪。其實,何疇深知自已家境不富裕。心想,若照實作答,說自已家窮,似不配身份,有損赫赫進士、堂堂御史京官、皇帝親信的聲譽和地位;若造假說家庭富裕,又恐日後皇帝識破真相,豈不犯了欺君之罪,如何了得?

因此他一時猶豫為難,正在深思熟慮如何妥善回答才能萬無一失,所以暫不出聲。當然聰明絕頂的何疇,這樣的問題白然是難不倒的。他經過一番思考之後,終於茅塞頓開,非常巧妙地答覆皇帝說:

「我的家境嘛,說富裕就富裕,說貧窮就貧窮。」皇帝聽後,覺得不得要領,便又說:你說說看,是窮是富,到底是怎麼回事?

何疇這才開口說:「我家嘛,日食半江(缸)水,夜宿望星樓。六十餘人舂大碓,幾艘小艇運鹽油。

屋後滿山木,上屬別人下屬我;門前一垌田,通(蔥)是我家的。」皇帝聽後才滿意地說:「你家果然是個富有的鐘嗚鼎食之家呢。

」可是何疇卻接著說,皇上你說我家是富裕之家,可我的鄰居都說我家是個窮家。皇帝接著說:「說你家是窮家,那肯定是比你家更富裕的人從比較的角度來說的嘛。

」何疇又說:「非也。是大多數鄰人都這麼說的。

」原來,何疇家附近大多數鄰人都知道,何疇家確實比較窮,他家中有一口已爛去半邊的大缸還用來作水缸盛水用;他家屋頂瓦面已年久失修,有幾處已破爛穿洞,晚上從破洞中望見天上的星星;他家常年養著一位已六十多歲的老人,還要幹搗碓舂米的勞動;他家常年養著一群母鴨,下蛋出賣補充鹽油錢;屋後山上的松樹林是別人的,人家砍了樹杆留下的木根,才由他家人挖起來作柴火;門前的大片田地也是別人的,僅僅是種蔥那小塊土地才是何家的。由此事實可見何家的確不富裕。而上面何疇描逑他家境的那段話,句句都是帶雙關意的。

乾隆皇帝只從口頭語言聲音的直覺上去理解其中的一層意思,卻沒有從文字的同音不同義上去理解另一層意思。這正是何疇的聰明巧妙才智過人之處。就這樣,要是乾隆皇帝真正瞭解到何疇的家境真相,大概也不會定何疇犯欺君之罪的。

何疇出身於書香之家和官宦世家,父親何輔世是康熙三十二年的舉人,中舉後曾任會寧縣知縣。他同胞兄弟四人,也全有科名。胞兄何穩是雍正七年己酉科舉人,曾任官河北省香河縣知縣。

胞弟何祕和何黨,是乾隆九年甲子科同科舉人,此二人亦先後分別擔任養利州和新寧州學正官職。何疇本人,天資聰穎,博學多才,見多識廣,中進士後,官大至御史、翰林院侍讀,名高為皇帝太傅。他雖有這樣的背景,但卻從不恃才傲物,盛氣凌人。

為官時,能與僚屬合作共事,且一心廉潔奉公,沒有大量聚斂錢財,腰纏萬貫。任滿歸家時,沒有衣錦還鄉,排場闊卓,大造深宅大院,遠離鄉親,而是回居原宅,過著較為簡樸的田園生活。居家後平等待人,與鄰居和睦共處。

一些家鄉學子和鄰人,求教於他,他總是耐心點撥,樂於助人,為人排難解憂。何疇才高德厚,高風亮節,亦廣得鄉人傳為佳話。

此外,何疇功成名就還鄉後,曾躬親為首發動楊梅百姓興建濁水河橋、七秋橋、風水物文昌閣(*****時被毀)、圩頭關帝廟(土改時被毀),至今還不絕地為鄉人傳頌。

2樓:鶯燕坊老闆

清朝皇帝的故鄉位於今遼寧省境內老家在長白山一帶

女真起源於白山黑水之間,是靺鞨部落的後人。靺鞨一部分定居於松花江上游、長白山之北,建立了「震國」,唐玄宗封其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自此以後便以「渤海」為號。唐中期,渤海統一了拂涅、號室等部,統轄地域北至松花江下游、南至朝鮮半島北部、東臨大海、西南達今遼寧省北部及東部,此為 白山

靺鞨部落中在黑水,其生活地域在今黑龍江省愛輝縣以東、依蘭縣以北、直臨大海的黑龍江下游地區。唐玄宗時,封其首領倪屬利稽為「勃利州刺史」,後又設黑水軍、黑水府。渤海國被滅以後,黑水靺鞨向南遷移,《遼史》中契丹人稱其為「女直(女真)」(《遼史》稱「女真」為「女直」是為避遼興宗耶律宗真之諱)。

此後靺鞨這一稱謂便被「女真」所取代

明朝初期,女真族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後又按地域分為建州、長白、東海、扈倫四大部分。明朝在東北設立遼東都司、奴兒干都司作為管理機構,女真各部皆臣服於明朝。

清朝統治者為出身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氏。建州女真首領猛哥帖木兒(努爾哈赤六世祖,後被追封為肇祖原皇帝)時為明朝建州衛左都督,2023年因部族衝突被害。2023年建州部南移,最終定居於赫圖阿拉。

南移後,建州女真部與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會生產力提高,經濟繁榮。

建州女真即為清朝皇帝部族,分佈於以今遼寧省境內的渾河流域為中心,南抵鴨綠江,東達長白山北麓和東麓的地域中。在建州部落內部還有蘇克蘇護部、渾河部、完顏部、董鄂部、哲陳部、鴨綠江部、訥殷部、珠舍裡部等

2023年,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陷北京,明朝崇禎帝在農民軍的攻城炮聲中自殺於皇城後的景山。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清攝政王多爾袞指揮八旗勁旅,兼程入關,以吳三桂為前導,擊敗大順農民軍,進佔北京。

同年清順治帝遷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已是全中國的君主。

清朝皇帝的年齡,清朝皇帝 年齡

1 努爾哈赤 入關前的皇帝 終年68歲,葬於瀋陽城東,稱之 福陵 廟號 太祖 2 皇太極 入關前的第二位皇帝 皇太極生於明萬曆二十年 1592 在位17年,卒於清崇德八年 1643 終年52歲。廟號 太宗 3 順治在位18年。卒於順治十八年 1661 終24歲。4 康熙 康熙帝名玄燁,是順治的第三子...

清朝皇帝的名字,清朝12個皇帝的名字

1.努爾哈赤 天命汗愛新覺羅 努爾哈赤 1559 1626年 女真族,後金政權創立者。明萬曆四十四年 1616年 正月,在赫圖阿拉稱 覆育列國英明汗 年號天命。在位11年。2.皇太極 努爾哈赤第八子,滿族。天命十一年 1626年 九月,繼後金汗位,以次年為天聰元年。天聰十年 1636年 四月,皇太極...

清朝哪個皇帝的銅錢值錢,清朝哪個皇帝的銅錢最值錢?

天元通寶是晚清天地會會錢,鑄於浙江地區。天地會是清代民間的祕密社會組織,以反清復明為宗旨,起事於康熙甲寅福建漳州,後發展至廣東,並由南向北蔓延,遍及大江南北,被清 視為心腹之患而嚴加捕殺,但終究未能如願以償,直到辛亥革命時期,仍有天地會活動的蹤跡。天地會在發展過程中,浙江的大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