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寶典《戰國策》 蔡澤見逐於趙

2025-06-16 05:50:23 字數 1296 閱讀 1242

戰國策―蔡澤見逐於趙

1樓:金色盛典歷史

這是乙個神奇的故事,乙個名不見經傳的人想取代超級大國秦國的丞相的位置。

蔡澤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幹的,而且他成功了。

一螞碧直納悶古代這些周遊列國的辯士吃飯怎麼解決,到這兒才知道,他們自己帶著炊具,自己做飯悶散舉吃,而蔡澤吃飯的傢伙在路上被搶了。

蔡澤空著肚子來到了秦國,放出豪言壯語:我蔡澤,天下最善於辯論的人,來秦國了。只要秦王見到我,一定會讓我當丞相,你范雎等著瞧吧。

范雎沒有直接派人砍他的頭,而是召到府裡,面對面**。

**的過程不復雜,很簡單,蔡澤圍繞「四時之序,成功者去。日中則移,月滿則虧。」來辯論。

此時的范雎因用人不當,害怕受到牽連,所以很是擔心。

蔡澤就是來加重他的擔心的。

他舉了四個人的例子:商鞅、白起、吳起、文種,每乙個都比范雎功勞大,結果都落得慘死的下場。

再說白起,老秦人,為秦國南征北戰,開疆拓土,卻被迫自殺。

相比較,范雎外來人,功勞沒那麼大,反而用人失誤,讓秦國損兵折將,丟失國土,下場會好嗎?

范雎不是不願承認,而是放不下,權力真的是毒藥,自古以來多少人死於這個毒藥,但沒有誰不願意去碰。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真的是千古名言。

范蠡懂這個,所以才有了「陶朱公」。

張良也懂這個,所以才全身而退。

蔡澤還是說服了范雎,范雎主動稱病辭職,蔡澤接任。

這個相位的人選變換也算是比較任性的一次。

蔡澤見逐於趙的介紹

2樓:夜光系

蔡澤見逐於趙肆拍》是一篇戰國時期的歷史散文,選自《戰鉛歷國裂激羨策·秦策三》。

蔡澤見逐於趙的相關人物

3樓:鑫寶

範睢, 在《史記》中本名為范雎(?—前255),也叫範且(這是漢代石刻中的錯誤),字叔。戰國時魏人,他是秦國歷史上智謀深遠、繼往開來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國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極有建樹的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

西元前266年范雎拜為丞相,封之於應城(今河南魯山之東),故號為應侯。

蔡澤見逐於趙的提要

4樓:沉珂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事極必反。落寞的辯士蔡澤運用眾多事例反反覆覆向顯赫一時的範睢講明瞭這個道理。結果輕輕鬆鬆的代替了範睢的相位含橡。

在常人看來,這一變化真有點匪夷所思。 這源唯也同時在警雹老培告我們,不要太高傲,我們只是蒼茫大海中的一條小船。

《戰國策》填空,《戰國策》的標題是?

戰國策 善於將寓言故事巧妙地穿插於文中,用以說明抽象的道理,闡述自己的論點,是論辯文的典範。其中很多寓言後來成為著名的典故,如 亡羊補牢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驚弓之鳥 狐假虎威 畫蛇添足 等。與 春秋 左傳 國語 主要反映儒家思想不同,戰國策反映了 縱橫家 的思想和人生觀。在政治上,他們崇尚謀略,強...

戰國策 魏策 10,戰國策 魏策

戰國策 魏策 約不可失 魏文侯 與虞人 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 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 之?文侯曰 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 之。註解 魏文侯 戰國是魏國國君。虞人 掌管山澤的官。焉 罷 停止,取消。譯文 魏文侯是戰國時魏國國君,有一次,他與掌管山澤的...

《戰國策》讀後感,《戰國策》讀後感400字600字

戰國策 是現在儲存下 來的不多的記載戰國時代的歷史文獻之一。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是依次分國家編寫的。比較客觀地記錄了當時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是戰國曆史的生動寫照。西漢末年劉向將其編訂為三十三篇,正式定名為 戰國策 我近日閒來無事,便將其潛心 攻讀 了一番,覺得有所斬獲。全書讀下來最大的感覺就是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