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漢字橫寫的人是誰,第一個提倡漢字橫寫的人是誰?

2023-01-11 14:55:15 字數 3986 閱讀 9986

1樓:匿名使用者

漢字自上而下,由右及左的豎寫方式曾經在我國實行了幾千年。橫寫比豎寫更為快捷,閱讀也更為方便。那麼,是誰最早提出將漢字橫寫的呢?

這個人就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錢玄同。1917年,錢玄同在《新青年》上首次提出將漢字橫寫。錢玄同說:

「人自左右相併,而非上下相重。試立室中橫視左右,甚為省力,若縱視上下,則一仰一俯、頗為費力。以此例彼,知看橫行較易於直行,且右手寫字,必自左至右,均無論漢字,西文、一筆一勢,罕有自右至左者。

」錢玄同提出這一觀點後,立刻得到了陳獨秀、魯迅、陳望道等一大批知名人士和學者的贊同。就這樣,橫寫逐漸代替了豎寫。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漢字是豎行書寫的,這大約和初期的書寫材料有關。最早的書寫材料甲骨呈狹長形,豎著在上面刻字比橫著刻字顯然要方便得多。紙張發明前,用毛筆在狹長的木簡、竹簡上書寫,也是從上往下寫方便。

因此形成了從上到下、從右到左的古代書寫方式。漢代以後紙張雖然發明出來了,但漢字書寫的習慣仍然沿襲下來。隋唐的雕版印刷出現及宋代的活字印刷發明後,都是豎排豎行。

到了清朝末年,一些知識分子學習西洋文化,出現了漢文裡經常引用外文、書寫阿拉伯數字、使用新標點符號等情況,漢字豎寫就顯得很不方便了。於是,知識界開始提倡漢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變傳統的豎行書寫方式,改用從左到右的橫寫排列。2023年我國已有了用「橫行」排版的書,它就是提倡文字改革的劉世恩寫的《音韻記號》一書。

劉世恩在書中講解拼音方案,說是「無師自通,兼識漢字」。2023年出版的《科學》週刊創刊號,也是把漢字「橫行」排列的。

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新青年》雜誌編輯錢玄同,在《新青年》2023年3月第3期上,刊載了他致陳獨秀的公開信,對漢字「豎改橫」的做法,發表了見解。他說:「人目系左右相併,而非上下相重,試立室中,橫視左右,甚為省力,若縱觀上下,則一仰一俯,頗為費力。

以此例頗,知看橫行較易於豎行。且右手寫字,必自左至右,均無論漢字、西方,一筆一勢,罕有自右至左者。漢寫右行,其法實拙。

若從西方寫法,自左至右橫迤而出,則無一不便。」以後,錢玄同又在《新青年》連續發表四篇公開信,積極倡導「豎改橫」的主張。隨著新文化運動的逐步興起,漢字改橫寫終於漸漸為國人所接受。

日文原來受中文的影響,豎行豎排。西學東漸之後,也與中文一樣出現「豎改橫」的現象。現在日文書刊豎橫排並存,日語稱橫行為「行」,豎行為「段」。

漢字何時開始橫寫的?

3樓:皖南舊事人

什麼橫寫的漢字本來就是橫寫的呀!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漢字書寫是豎行,這大約和漢字初期的書寫材料是木簡、竹簡,書寫工具是毛筆,漢字是方塊字等有關.

等到漢代以後紙雖然發明出來,但漢字書寫方式已有很久的歷史了,仍然是通行豎寫.就是隋唐雕版印刷出現,宋代活字印刷發明後,都仍是豎排豎行.到了清朝末年,一些知識分子學習西洋文化,提倡漢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變傳統書寫方式,改用從左到右的「橫行」排列方式.

2023年中國已有了用「橫行」排版的書,它就是提倡拼音文字改革的劉世恩寫的《音韻記號》一書

漢字是從哪個時期開始橫著寫的

5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

中國古代漢字是豎行書寫的,這大約和初期的書寫材料有關。最早的書寫材料甲骨狹長形,在上面豎著刻字比橫著刻字顯然要方便得多。紙張發明前,用毛筆在狹長的木簡、竹簡上書寫,也是從上往下寫方便,因此形成了從上到下、從右到左的古代書寫方式。

漢代以後,發明了紙,漢字豎著書寫的習慣就沿襲了下來。

到了清朝末年,一些知識分子學習西洋文化,出現了漢文裡經常引用外文、書寫阿拉伯數字等情況,漢字豎寫就顯得很不方便了。於是,知識界開始提倡漢字改革,力主改變傳統的豎行書寫方式,改用從左到右的橫寫方式。2023年,我國已出現用「橫行」排版的書,它就是提倡文字改革的劉世恩寫的《音韻記號》一書。

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錢玄同,在2023年3月第3期《新青年》上,刊載了他致陳獨秀的公開信,對漢字《豎改橫》的做法發表了見解。他說:「人目系左右相併,而非上下相重,試立室中,橫視左右,甚為省力,若縱觀上下,則一仰一俯,頗為費力。

無論漢字、西文,一筆一勢,罕有自右至左者。漢寫右行,其法實拙。若從西文寫法,自左至右橫迤而出,則無一不便。

」隨著新文化運動的逐步興起,漢字書寫改為橫寫終於為國人所接受。

6樓:就瞧瞧

2023年國家教育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作出「建議推廣漢字橫排橫寫」的決議。從2023年1月1日開始,我國的《人民**》和地方報紙一律改為橫排。此後,除了古籍之外,各種出版物都改成了橫排。

因此,我國漢字橫寫應該是從2023年正式開始的

7樓:羊羊羊楊雲飛

中國的漢字開始由「豎著寫」變為「橫著寫」的開端是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由郭沫若等人開始發起的「橫寫漢字」的活動;到了2023年10月初,在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才正是通報全國,建議將漢字橫著書寫。

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早先的時候,我國的漢字都是用石頭、骨頭書寫,後來隨著文明的發展,開始伐木,用木頭竹子書寫文字,再到後來有了紙張之後,便開始採用紙張書寫;中國的漢字文化發展到今天,其實一直在經歷不同的變革,除了字型、音律、釋義外,還有就是格式。

從古代開始,漢字就一直是豎著寫,無**字載體是石頭、骨頭還是竹木,甚至到有了紙張後,都一直是按照由上往下寫這樣的格式,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因此,在有了紙張之後,連分割線都是由上往下分為好幾列的格式;這其實是跟漢字的載體有關的。

在封建社會,文字開始發展得越來越快,為了方便溝通,人們將漢字不斷進化,同樣的,載體也在不斷進化。人們覺得石頭骨頭作為載體,確實載量有限,而且不方便攜帶,因此開始用竹木書寫,就有了竹筒書,竹子和木頭都是細長型,因此,人們就順著載體的形狀來書寫文字,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文字規矩」。

後來,社會進步了,出現了鋼筆、水性筆等現代筆種,紙張也成為了漢字的主要載體了,人們發現用鋼筆在紙上寫字,其實橫著寫似乎更方便,後來,在2023年,才開始出現將漢字橫著寫的提議。

漢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橫著寫的

8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開始的我國目前通行的漢字書寫的順序格式是從左往右橫寫,然後向下換行。但是古代漢字書寫的順序格式卻是從上往下豎寫,然後向左換行。目前還有的地區(臺灣)除了仍然保留古代書寫格式外,還採用從右往左橫寫的格式。

古代書寫為什麼要用豎寫格式呢?原來,二千多年前古人書寫的材料主要是竹簡或木簡,竹簡狹而長,書寫好的竹簡用繩子或皮條串起來,能左右卷展,其竹簡是豎向的,所以必須豎寫,久而久之形成了豎寫向左換行的順序格式。隨後雖然發明了紙張,但舊習已成定勢,這種書寫格式一直沿用下來。

二十世紀初,一些受西方先進思想影響的知識分子極力主張 學習西方文化。西文書寫的格式是橫寫,而且採用硬筆書寫。所以在其影響下,2023年我國出現了第一部橫排的書籍《譯音韻記號》,編者賈素平開創了漢字橫寫的先河,以後橫寫格式逐漸風行,但多從右往左的格式。

豎寫格式也仍然保留著。其實,採用何種書寫格式應服從書寫方便的原則。從左往右橫寫的順序格式是比較 科學的。

如果是用右手硬筆書寫,橫寫比較順暢,握筆的手不會遮蓋前面已寫好的字,所以寫到那裡一眼就很清楚,字矩也容易保持勻衡,而且 手長也不會把前面剛寫好的墨跡未乾的字擦糊。而豎寫或從右往左橫寫就缺少上述的一些優點。可見我國現行的書寫格式的規定是科學的、進步的。

當然,考慮到書法毛筆字的傳統和研究古代文化的特殊需要,能可保留豎寫格式;報刊版面出於美編的需要,個別文章也允許豎排。其實這個轉變是一個過程,並不是誰說了算,只是陳獨秀公開呼籲過而已。

9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漢字書寫是豎行,這大約和漢字初期的書寫材料是木簡、竹簡,書寫工具是毛筆,漢字是方塊字等有關。

等到漢代以後紙雖然發明出來,但漢字書寫方式已有很久的歷史了,仍然是通行豎寫。就是隋唐雕版印刷出現,宋代活字印刷發明後,都仍是豎排豎行。到了清朝末年,一些知識分子學習西洋文化,提倡漢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變傳統書寫方式,改用從左到右的「橫行」排列方式。

2023年中國已有了用「橫行」排版的書,它就是提倡拼音文字改革的劉世恩寫的《音韻記號》一書。 找到的你參考一下 !

第一個研製安裝汽車安全氣囊的人是誰?

安全氣囊最早是由赫特里克於1953年8月提出,並獲得了美國 汽車緩衝安全裝置 專利。安全氣囊系統是一種被動安全性的保護系統,它與座椅安全帶配合使用,可以為乘員提供有效的防撞保護。在汽車相撞時,汽車安全氣囊可使頭部受傷率減少25 面部受傷率減少80 左右。為了保證安全氣囊在適當的時候開啟,汽車生產廠家...

黃袍加身的人是誰,第一個黃袍加身的人是誰?

誰是史上 黃袍加身 第一皇帝?2008 10 18 11 09 08 標籤 文化 黃袍加身 宋太祖趙匡胤 陳橋兵變 唐高祖李淵 終始五德說 劉秉光 分類 讀史札記 提起 黃袍加身 很多人都會想到宋太祖趙匡胤,會想到發生在公元960年的那次著名的 陳橋兵變 一件象徵皇權的黃袍,一次精心策劃的政變,使趙...

中國辦學校的人是誰,中國第一個辦學校的人是誰?

古方紅糖 我國古代第一個辦私人學校的人是柳下惠,柳哲。我看到不少介紹孔子的文章中,都說到孔子是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創辦私學的人 孔子是打破 學在官府 局面,開創 私學 的第一人 中國的第一位私學教師 對此說法我並不能苟同。我以為,孔孟推崇的柳下惠才是目前有文字記載的中國創辦私學第一人。孔子是我國春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