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封了異姓王,為何又要接連誅殺其中人

2022-02-06 01:30:36 字數 5834 閱讀 5220

1樓:樓上老易

這是因為他封的這8個異姓王個個都是能征善戰的武將,並且他們都擁有自己的軍隊,就相當於有自己的領地,可以各自為政,再加上他們幾個人所統計的面積加起來甚至要超過了劉邦的漢都,這個就相當於是養虎為患,所以劉邦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肯定會剷除這些諸侯王。

當時劉邦和項羽進行最後的對決,劉邦為了籠絡自己臣子們的心,陸陸續續的分封了一些諸侯,還給他們領地,前前後後一共分封了8位異姓王分別是樑王彭越、楚王韓信、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韓王信、陽夏侯陳豨。

在分封之後,劉邦卻又擔心他們的勢力會超過自己,於是和其他的文臣進行合計,想要剷除這些諸侯王鞏固自身的權力。當時燕王臧荼起兵造反,劉邦藉此把他滅了。而韓信一直跟隨劉邦出生入死,但是由於他功高蓋主,且在軍中的威信極高,劉邦稱帝之後,逐漸對韓信失去了信任,所以就和蕭何設計將其誅殺,為了斬草除根還把他三足一起誅滅。

而剩下的幾個人因為被形勢所迫,加上又做慣了一方之主,基本上都是反叛的反叛,最後的結局都是被劉邦各個擊破,其實他們不想反也不行,劉邦就是想要剷除他們,不論他們反不反,最後都會被扣上這麼個名頭。

而劉邦所分封的8位異姓王,只有一位王侯活到了最後。這是因為他比其他7位諸侯更為聰明,長沙王吳芮在劉邦還沒有對他動手的時候,就已經洞察到這是劉邦在奪得帝位之後進行的政權清洗手段,於是他在劉邦面前表現得極為忠誠,絲毫沒有展現出一點點的野心,也在旁邊旁敲側擊了多次,讓劉邦對他放下戒心。

第二就是吳長沙王吳芮在他所在的封地口碑確實很好,深得民心,如果劉邦想要動他,勢必會引起人民的埋怨,失去民心甚至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反叛。

所以說長沙王成了最後唯一活下來的異姓王,免於了一死。這也正告訴了我們此一時彼一時的道理,伴君如伴虎。而在這裡面最為冤屈的就是韓信,明明如此的忠心耿耿,卻被劉邦揣測懷疑,先是被貶後又是卸下了兵權,如果他能及時的看清形勢,為人處事低調一點,那麼就可以保全身家。

2樓:上善三千若水

因為當時的異姓王都有逐漸擴大自己的勢力趨向,並且對於劉邦也不再尊敬,劉邦只能除掉後患。

3樓:

小兔子走狗烹,就是這個道理,既然江山都已經打下來了,要這些武將就已經沒有意義了,那麼劉邦的天下是姓劉的,非劉姓不能稱王這是劉邦的規矩

4樓:職場達人肥乎乎

可能當時封王的時候只是自己一時興起,後來感覺王太多了對自己會造成威脅。

5樓:不喜歡吃烤包子

劉邦在當皇帝之前為了收買人心,於是先後就封了八個異姓王,但是劉備封的這幾個人中,就數這七個能力最強,他們的手中有兵權,所以只有殺掉。

6樓:輓歌

為了給後世一個警示作用,避免後世的諸侯作亂,叛亂什麼的。而且也可以壓制七方的勢力。

7樓:油畫裡的日落

雖然劉邦並沒有剿滅他的,但是他也沒什麼福分,活了幾年在自己40歲的時候就死了。而且他和他妻子是屬於那種無疾而終的人,也就是說是陽壽到頭了,也是異姓王中善始善終的人。

8樓:前進的飛床

因為只有吳芮非常聰明,他清楚自己的處境,也明白劉邦的為人,沒有因劉邦封王而膨脹;所以他還在世時,沒有去擴充自己的領域,甚至自己的封地,手下的軍也被分散或者自己上交了,表現得沒有攻擊力,同樣也沒有造反能力。加上他不久後就死了,後代的地位也不怎麼高,對劉邦的王朝無法產生威脅,劉邦也就放過了他們家族。

9樓:職場沐川

這七個人非常有能力,功高蓋主了,所以劉邦不可能容下他們的。

劉邦開國後分封8位異姓王,連斬7位,為何留下一位異姓王呢?

10樓:滄海的狐狸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出身農家,為人大度豁達。在陳勝起義後不久,便集合3000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稱沛公!楚漢戰爭前期屢戰屢敗,但他知人善用,注意納諫,充份的發揮了,部下的才能,聯合各種力量,終於反敗為勝!

自古以來,歷代帝王不停改朝換代,每當新的朝代建立,總要有一個亙古不變的歷史故事,那就是關於皇帝與開國功臣的「彈盡糧絕」的故事。中國歷史五千年,有過無數個皇帝,最有名的就數漢高祖劉邦。他從一介草民逆襲成為中國最大的boss,他自身的過人之處自然毋庸置疑,但是也離不開一路和他出生入死的創業夥伴,例如張良、韓信、蕭何、彭越等。

但是歷史和政治永遠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成為皇帝的劉邦並不能和患難夥伴共享江山,反而還一步步殺死了幫自己打天下的7個功臣,尤其是異性王侯,其中就包括韓信和彭越。就算有幸逃過一命的人,也是用了各種方法來解除劉邦的懷疑。比如蕭何就用自毀前程搞壞自己名聲的方法,活了下來。

卻為何不敢殺此人,而且還很聽他的話呢?

張良知榮辱懂進退,讓劉邦很放心。劉邦建立漢朝以後,對自己喜歡的大臣都大加賞賜,包括張良。但是張良並沒有接收劉邦的賞賜,堅持留在自己的領地,並且建議劉邦賞賜他不喜歡的大臣,這一舉措看似簡單,實則很好地穩定了新建政權的動盪局勢。

張良的舉動一方面讓劉邦不懷疑自己,一方面適當的建議很得劉邦的心。當時張良被封王之後,就一直閉門不出,不關心朝中之事,事實就是將自己置身事外。

張良是一個很聰明的的人,不他對權位不貪戀,知道見機行事,不參與權利鬥爭!這也就是劉邦為何連斬7王,唯獨留下這一位異姓王的原因!

11樓:慣我以溪

這位異姓王吳苪知道劉邦的心思,因此很早就把封地歸還了。

12樓:漸行漸遠漸無晴

因為雖然他分封異姓王但是內心還是有猜忌,被留下的吳芮小心敬慎,很早就退了下來還把封地還給了劉邦的孩子,自己也死的早。

13樓:墨淡筆輕

主要還是要看每個王的自己作風,活下來的本來就是卑微求生的

14樓:

因為這個異姓王能力不強啊,威脅不了他,

15樓:傻傻分不清

因為這位異性王在他眼裡成不了大事,不值得忌憚

16樓:子衿悅史

因為這位異姓王實力不強,威脅不到他的皇位。

17樓:劉聖林

主要還是這一位異性王沒有什麼厲害的,所以留下也沒有什麼壞處

18樓:解生活百態

漢高祖劉邦可以說是從一介草民逆襲成為了千萬人所敬仰的皇帝,這裡面所包含的除了其本身的智慧之外,也不得不說他手底下的那些能人異士,正式這些因素所加持,最後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劉邦笑到了最後。在劉邦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王朝之後,分封了8位異姓王,而最後這些異姓王被劉邦連斬七人,其中就包括了韓信、彭越,最後就算是能夠僥倖存活下來的,也是用盡了各種方法,但是唯獨一人劉邦卻不敢輕易下手,最後的下場也是八位異姓王之中最好的一個,這人就是張良,這是為何呢?鬼泣原因就是張良能看清事實,能夠運用智慧給自己留後路。

1、低調,不功高蓋主。

張良本人是屬於很低調的那種,所有的風頭不管是誰搶去了,也從來不會為自己去辯解和爭搶,一副看淡名利的樣子。這其中其實也是因為張良自己甚至功高蓋主的雷池,而劉邦雖說對於異姓王進行剷除,但是到了張良這裡也不得不深思。

2、知進退。

在開國之後,劉邦對功臣們都進行了大大的賞賜,這其中當然就包括了張良。但是張良知道進退,知道尺度,所以最後也是沒有接受這些賞賜,而是堅守自己的領地,並且向劉邦給自己配備他不喜歡的大臣,從側方面進行對劉邦的安撫。並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封王之後,劉邦一直都是深居簡出,不管世事,將自身置身事外,才有了最後的獨善其身。

3、不貪權力。

張良本人是十分聰明的,對於權力也是從來不爭,並且懂得見機行事,從來也不會被捲入權力之爭中,知道如何的進行待人處事。在最後隱居的日子,都是從事著書院教育事業,最後還被授予諡號文成侯。

劉邦規定異姓不得封王,他被迫封的8個異姓王,都是什麼結局?

19樓:去問問五千萬

劉邦稱帝后,分封天下,共封賞143位諸侯,其中7大異姓王是最有名的。他們分別為:楚王韓信、樑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茶(後燕王盧綰)、長沙王吳芮、韓王信。

那麼這些人為何能夠被封王呢?

1.楚王韓信

韓信「漢初三傑」之一,為漢朝的成立立下赫赫戰功。韓信是一個平頭老百姓,開始時投靠項羽,在項羽帳中做執戟郎中,多次向項羽建議軍事行動都不受項羽的重視。於是在鴻門宴後投奔南鄭的漢王劉邦,被夏侯嬰發現,推薦給蕭何。

蕭何多次與韓信交流發現韓信是一個有軍事才幹的人,發生月下追韓信這件事後,將韓信鄭重的的推薦給劉邦。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直接負責漢軍東進事宜。在暗渡陳倉、平定三秦、井陘之戰、戰龍且等決定性的戰役中,消滅了項羽的主力,為漢朝的成立奠定了基礎。漢初被封為楚王,是當時勢力最大的異姓王。

陳豨叛變後,韓信被人告發叛變,劉邦非常顧忌韓信的實力,於是設計在雲夢抓了韓信。在查證後發現沒有韓信叛變的證據,於是將韓信質押在京城。後被呂后和蕭何設計殺害,被誅滅三族。

2.樑王彭越

彭越之前是土匪,陳勝吳廣起義後,都號召起來一起滅秦,很多人推薦彭越做他們小隊的領導人,彭越再三推遲後,與大家約定明天早上開始起義。第二天就有十幾人遲到,最遲的一個人中午才到。於是彭越斬最後遲到的人,樹立了威信。

彭越依附漢王后,漢王派彭越做了樑王魏豹的相國,統領樑王軍隊,後來魏豹反叛。彭越開始帶著隊伍,在黃河沿岸騷擾楚軍,史稱:彭越撓楚。

劉邦圍困滎陽後,彭越為漢王攻下了非常多的城鎮,併為漢王籌集物質。為了消滅楚軍,劉邦採取張良計策,封韓信為齊王、封彭越為樑王。於是彭越、韓信一起圍項羽於垓下。

劉邦稱帝后,彭越被封為樑王。陳豨叛變後,高祖召見彭越,彭越稱病,不來朝,於是高祖也可以開始懷疑彭越有二心。彭越非常著急,這時又被手下誣告叛變,高祖將彭越貶為百姓。

後來彭越遇到呂后,呂后將彭越騙至京城,用計將彭越殺死,並且將彭越的肉分給各諸侯,被誅滅三族。

3.淮南王英布

劉邦稱帝后,封為淮南王。等韓信、彭越被誅殺後,越來越擔心自己的安危。開始調集兵馬,以應變可能有的軍事行動,後來被人告發。劉邦親帥大軍出征,英布被長沙王吳芮誘騙至鄱陽殺害。

4.趙王張耳

張耳年少時為信陵君門客,娶外黃縣富家寡婦為妻,於是做上了外黃縣縣令。劉邦還是百姓的時候,經常到外黃縣與張耳聊天,經常一呆就是幾天。陳勝吳廣起義後,擁護武臣為趙王。

後來被秦兵圍鉅鹿,項羽鉅鹿之戰救趙王。項羽分封天下時,封張耳為常山王。後來田榮反叛項羽,陳餘引兵圍攻張耳。

張耳敗走後投奔劉邦,與韓信一起參加了井陘之戰。消滅楚軍二十幾萬。封為趙王,兒子張敖娶魯元公主為妻,後來彭越等反叛後,別劉邦削去王位,立張敖為趙王。

5.燕王盧綰

盧綰為劉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老鄉,自小兩家都非常要好,後來劉邦起義後,跟隨劉邦一起戰鬥,是劉邦非常信任的人。劉邦稱帝后,立盧綰為長安侯,後來臧茶反叛被滅後,立盧綰為燕王。被人告發與匈奴有聯絡,後來叛逃至匈奴,在匈奴老死。

6.長沙王吳芮

吳芮為吳王夫差後裔,居住於鄱陽,一直以來都以發展鄱陽周邊經濟為己任,秦始皇建立秦朝後封吳芮為鄱陽令。陳勝吳廣起義後,吳芮為第一個反秦的秦吏,先投奔項羽,被項羽封為衡山王,後來在張良的勸導下,投奔劉邦。劉邦稱帝后封為長沙王,張良辭官後,居住在吳芮家,吳芮聽從張良的建議,儲存實力,將軍隊與封地都釋放給劉姓諸侯。

是唯一一個得到善終的異姓王。

7.韓王信

韓王韓信為韓國後裔,為與淮陰侯韓信區分,人稱韓王信。高祖封其為韓王,因信的封地都是一些軍事要地,劉邦將其遷往中原地區,後來信請求去馬邑駐守,劉邦恩准。馬邑與匈奴交界,有一次信被匈奴圍攻,信請求漢朝派兵支援,因被懷疑叛變,投靠匈奴引兵攻打太原。

在這個期間誘導陳豨叛變,後被柴武斬殺。一將功成萬骨枯,高鳥盡,良弓藏。劉邦依靠的這些封疆大吏打下江山,而江山穩固後,又與呂氏一起密謀除掉這些功臣。

驗證了那句話: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漢初劉邦封了異姓王,他們食邑各多少

1.韓王信。韓王信本名韓信,後被封為韓王。為了與同名同姓的興漢三傑之一楚王韓信相區別,一般習慣稱他為 韓王信 最初在河南中部鄭州,許昌一帶,劉邦認為韓王信封地乃兵家必爭的戰略重地,擔心韓王信日後或會構成威脅,便以防禦北方胡人為名,把韓王信封地遷至太原郡,以晉陽為都。韓王信上書請求把都城改至馬邑 山西...

田蚡和王娡既是姐弟,為何異姓,漢朝丞相田蚡與王娡既然是姐弟,為何田蚡不姓王?

同母異父。你沒看百家講壇嗎,83 漢朝丞相田蚡與王娡既然是姐弟,為何田蚡不姓王?因為王娡母親後來改嫁了田蚡的父親,所以田蚡與王娡是同母異父的親姐弟,雖然他們的姓氏不一樣,不過她們也是親姐弟,所以田蚡也是漢武帝的親舅舅。漢朝時期女子改嫁是平常之事,王娡的母親藏兒在丈夫去世之後便帶著兩個孩子改嫁,當時她...

列出北宋開國的幾個異姓王

1 王審琦 王審琦 925年 974年 字仲寶。其祖先是遼西人,後遷居洛陽。五代至北宋初年大將。初在後周太祖郭威帳下,隨其平定河中之亂,因功任廳直左番副將。廣順年間,歷任東西班行首 內殿直都知 鐵騎指揮使。後隨後周世宗柴榮北伐劉崇,南征淮南。後歷任東西班都虞候 鐵騎都虞候 本軍右第二軍都校 勤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