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後,手握重兵為何不稱帝

2022-01-07 13:50:51 字數 5926 閱讀 8371

1樓:匿名使用者

曾國藩沒有稱帝之心,原因主要在於兩點:一是不想稱帝,二是無法稱帝。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之亂後,手握重兵30餘萬,可以說是坐擁清朝一半以上的兵力,現代人對清朝後期的腐朽統治十分反感,回顧歷史時,經常會慨嘆曾國藩沒有抓住稱帝的時機,但是人們往往沒有考慮到曾國藩本人的意願,也低估了建立一個王朝所需要的力量。

首先說曾國藩不想稱帝。從從歷史記載以及《曾國藩家書》中反映的,曾國藩是一個繼承了中華幾千年儒家文化思想的傳統的讀書人,他的腦海當中有著根深蒂固的忠君愛國的思想,這樣一個人,即使能力再強,外部環境再優越,他也不會想著推翻當朝的統治者,叢從曾國藩主觀意願上來看,他只希望自己做一個輔助清朝維護統治的一介臣子。因此,在平定太平天國叛亂之後,曾國藩主動向朝廷申請裁軍,打消當朝慈禧太后的顧慮,還自己一個安穩的退場。

其次說曾國藩無法稱帝。做皇帝不僅僅要有自己的軍隊,還有一個穩固且中心的班底,曾國藩的手下的確有許多能人異士,譬如左宗棠,李鴻章等等。但這些人骨子裡的思想與曾國藩一樣,都是忠於清王朝統治的,如果曾國藩選擇揭竿而起反叛清朝廳,他手下的一些人未必會跟著他一起幹。

同時,清朝與蒙古部落可沁草原軍事勢力有著良好的關係,如果曾國藩選擇叛亂,那麼清朝完全可以利用蒙古科爾沁草原大軍以及現有的八旗子弟組成的軍隊合力對曾國藩的湘君進行打擊,到那時,曾國藩內部集團不穩,又受外部軍事勢力打擊,很難說曾國藩可以順利地推翻清王朝統治。

最重要的是,清朝入關已經200餘年,做到了文化大統、天下歸心,天下百姓都認定清朝為正統的皇權,曾國藩反抗清朝,很有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違,換來的是天下百姓對他的唾棄。這樣高風險的做法,對於曾國藩而言,是得不償失的,更是違背個人初心的,所以無論如何?曾國藩都不會選擇反抗清朝、自立稱帝。

2樓:冰雹呼叫狍子

因為曾國藩骨子裡面就有很嚴重的忠君思想,從來都沒有過以下犯上的想法,並且他一旦稱帝就會造成社會大動盪。

3樓:小羊v青草

因為他稱帝以後會適得其反,讓他陷入不義當中,所以他不敢稱帝。

4樓:大明山的臭蟲

因為曾國藩給自己的教育不允許曾國藩這樣做,他一生以聖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所以不可能犯上作亂。

曾國藩消滅太平天國後手握重兵,為何不反清稱帝呢?

5樓:小小女人的努力

一、曾國潘自身性格

曾國潘並非屬於天資特別出色的人才,而是屬於那種務實肯幹的角色。參加三次科舉才中了進士,進入仕途後勤勤勉勉,用了11年的時間幹到禮部右侍郎的職位。雖然官屬二品銜,但是並沒有特別輝煌的政績,而且為官之道屬於自保求安穩型的。

直至因母親去世而回到湖南奔喪時,接到留在湖南幫助湖南巡撫剿滅太平天國的命令。從此,才剿滅太平天國的路上名聲大噪,可見,曾國潘並非那種有野心之人。

二、剿滅太平天國已經耗損了湘軍大部分的精力

湘軍組建之初,並非一開始就戰事順利,而是連連吃了敗戰,曾國潘還差點為此畏罪自殺,幸而被將士們勸住。後來經過無數次的調整和內部磨合,才慢慢在實踐中得到戰鬥經驗,逐漸反敗為勝。同時,後期也因為太平天國內部發生矛盾,讓湘軍可以抓住機會,在太平天國抗戰能力薄弱之時,一舉剿滅了太平天國。

而湘軍雖然大獲全勝,但是打到這個時候的湘軍,也已經損耗了大部分的精力,如果說此時的湘軍想反清,軍事能力根本不強大。

三、湘軍將領多為擁護清朝的人士

將近30萬的湘軍,雖然是一支龐大的隊伍,但是有很多優秀的將領也在對戰太平天國的歷程中相繼犧牲,留下來的將領,除了曾國潘自己的弟弟曾國荃外,其餘的很多都是擁護清王朝人士,例如李鴻章和左宗棠,並不會支援曾國潘反清,所以,如果軍隊裡的重要將領不提倡反清,曾國潘就根本沒有反清的機會。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世人之所以覺得當時的曾國潘可以反清稱帝,是因為曾國潘剿滅了強大的太平天國,但是細究其中,曾國潘本身不可能也不具備反清稱帝的能力。

6樓:洛洛談娛樂

曾國藩是一個特別有智慧的人,同時他也是一個正直的,忠於國家的人。即使他手握重兵,他也不會去反清稱帝。他們那時候受到的教育就是忠孝仁義。

7樓:宋大擺

曾國藩消滅太平軍後自己的湘軍也受到了重創,再者當時曾國藩可以自己控制的人數大概也就3成,剩下的七成都是由自己的手下和心腹統兵,如果反清會不會訊息提前洩露,會不會有自己人裡應外合坐收漁翁之利,當時左宗棠給曾國藩寫了一封密信,就是勸曾國藩反清,但是被曾國藩回絕了。曾國藩也周全的考慮過自己沒有十拿九穩的把握,再者曾國藩一直都是忠臣是良將,如果反清還被扣上反叛的帽子,他不想做沒有把握的事,也不想做忤逆篡位的事,只想明哲保身度過晚年。

8樓:嘿哈啦嘍摩托

最主要的原因是,曾國藩從沒打算稱帝,他是儒家大師,所以信奉的是忠於皇家,而且,當時雖然他手握重兵,但這點兵力,弱得很,所以,也就不會反清稱帝了

9樓:兩隻熊貓在睡覺

我覺得曾國藩沒有反清稱帝一個是因為消滅太平天國後,雖然手握重兵,但是也有部分**,而且他所學的儒家文化的教導也從道德方面來說,也不會促使他反清稱帝,民族大義來說為了不使國家陷入更深的混亂中。

曾國藩手握重兵為何沒有稱帝呢?

10樓:炸胡的小仙女

第一,曾國藩手上的兵多。古代社會,所有的皇帝都會猜忌手握重兵的大將。因為手握重兵,就意味著這個人具有造反的必要條件。

而歷史上因手握重兵而造反的人也比比皆是。比如漢代的韓信,唐代的安祿山,五代的李嗣源、李從珂、石敬瑭、郭威、趙匡胤等等不一而足。也因此,如何削弱將領的兵權,又確保將領能夠打勝仗,就成為讓歷朝歷代皇帝十分頭疼的問題。

有些比較極端,採用殺功臣的辦法,比如劉邦和朱元璋。有的採用移鎮的辦法,就是把你從一個軍區交換到另一個軍區。有的比較聰明,比如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做出了削弱將領兵權又保住將領命運的典範。

(曾國藩)

第二,曾國藩是漢人將領。清**是作為少數民族打敗漢族後建立的政權。在清朝建國早期,漢人做夢都想推翻滿族人的統治,重新建立漢族人的政權,就像朱元璋推翻元朝的統治,建立明朝一樣。

所以,不少人也都覺得,手上曾掌握30萬兵的曾國藩,是清朝時期漢人最接近於獲得漢人政權的時候,他不造反,實在可惜。

第三,亂世往往是群雄並起的時候,曾國藩的時代,就有亂世的跡象,所以他應該站起來。曾國藩的時代,對外剛經歷了中英戰爭,對內則是太平天國轟轟烈烈鬧起來。這就有亂世的跡象。

假如曾國藩不是那麼賣力地圍剿太平天國,而是按兵不動,等待時機造反,按曾國藩的能力,他絕對能成就為一代帝王。

那麼,這麼好的機會,曾國藩為什麼不造反呢?

(亂世多災民)

第一,曾國藩的時代,滿清與漢人之間的民族對抗,其實基本上已經消失殆盡。由於滿人入關以後,實行漢化的政策,經過200多年,雖然滿人還擁有一些特權,但是,滿人與漢人之間的民族仇恨基本上消失。曾國藩等大臣的心中,已經沒有把滿清**看成是異族人,而看做是真龍天子,所以不存在要替漢人報仇的想法。

第二,當時的清朝雖內憂外患,但並沒有天下大亂,也不是亂世。不需要他站起來統一天下,重振秩序。他只需要把太平天國蕩平,天下又會重新太平。

第三,中國古代從漢朝開始,就建立了一整套以儒家思想為價值尺度的社會秩序,三綱五常是社會最基本的執行規則。所有的讀書人,從小就受這種價值尺度的薰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旦入仕當官,忠君愛民就是基本準則。

作為時代大儒的曾國藩,就算他手裡的兵丁再多,有三綱五常的做人信條,他也絕對不會隨便就起兵造反。

(清代講解三綱五常的書)

11樓:塵一書

曾國藩是儒將,他是讀書人出身,要不是平定太平天國,他最多是個文臣,他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忠君愛國思想根深蒂固,絕對沒想到造反。

12樓:嗯想露

曾國藩是在傳統禮教的教育下長大的,他一生奮鬥的目標就是為了報效朝廷,名流千史,成為一代賢臣。又怎麼會有推翻朝廷的念頭呢?

13樓:遠在遠方的風在遠方

因為他不想揹負著反叛的罪名,而且那時候清王朝也岌岌可危。

手握重兵的曾國藩為何不敢稱帝,難道是根本做不到?

14樓:薄嫤

清王朝已經有了頹敗之勢,國家的腐朽和落後,讓曾國藩的實力顯得更加恐怖,但是曾國藩並沒有推翻清王朝稱帝,我覺得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二點曾國藩的實力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厲害。表面上看曾國藩能擁有數量眾多的軍隊,足足有三十餘萬。但是這些人並不是完全隸屬於曾國藩的嫡系軍隊,很多人是為了鎮壓太平運動而收編的其他派系的軍隊,比如淮軍和楚軍。

曾國藩沒有大權去調動其他派系的軍隊,如果曾國藩想要造反,可以說,他可以調動的軍隊遠遠達不到三十萬,帶領不足三十萬的軍隊去打擊清朝,實在是太過於可笑了。

第三點,清**始終在不斷提防這些擁有重兵的大臣。軍隊在平時的時候是不會聚集在一起的,會分散在不同的地方,除非有了重要的戰事,才可以調動軍隊,曾國藩如果無理由的調動軍隊,清**必然會有所察覺,很有可能就被清**及時的殲滅了。如果清**聯合西方勢力打擊曾國藩,曾國藩必輸無疑。

15樓:歷史分析解讀

其實他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他的父親從小就教育他要忠心耿耿,死心保國,所以他才不稱帝。

16樓:梔梔推文

是的,一來曾國藩做皇帝師出無名,名不正言不順,會引來各路人馬的反抗,二是當時國內內憂外患,他也沒有能力統治好一個國家。

17樓:小羊v青草

雖然他手握重兵,但是支援他的人數不多,如果他硬要稱王,也會得到人們的叛亂。

為何曾國藩手握重兵卻不敢稱帝?是因為膽子小嗎

18樓:令馳軒

從曾國藩留世的幾部作品看出他是一個懂得明哲保身的人,也就是一個聰明人。樓主的意思是他手握重兵,可別忘了還有其他的藩王勢力也不弱,內鬥一向是國人的特色。加之外國列強虎視眈眈,慈禧為首的清朝貴族的猜疑。

曾國藩功高震主,已是朝廷的心腹之患。他聰明的選擇交出兵權,表示只想過平穩的生活。朝廷看他無野心,不斷加官進爵得保平安。

明明手握重兵,又有實力稱帝,曾國藩為何甘願一生稱臣?

19樓:看球大叔

曾國藩甘願稱臣的原因有四;一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二是當時曾國藩兵力不足;三是清**有意識地鉗制;四是列強不會坐而觀之。

曾國藩雖說是湘軍統領,但是他並不是一位武將,而是一個文臣。自古以來領兵造反併成功坐上皇位的大多都是武將。而文臣由於儒家思想的影響,以及對身後名的顧慮,很少會出現反叛現象。

曾國藩乃是文臣受儒家君君臣臣,倫理綱常的影響,對起兵作反,那是根本不會考慮的。

當時曾國藩手握湘軍,華軍以及楚軍,共計40萬餘人,但是曾國藩只有名義上的統轄權,真正歸他管制的只有10萬餘人。如果曾國藩舉旗造反,這剩餘的30萬人究竟是會跟隨曾國藩的步伐,還是攝於滿清威勢不敢動作或是乾脆背後一刀,都是未知數。在這樣兵力不足,環境不明的情況下,起兵作反絕對不是最佳選擇。

況且當時朝廷派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並不是沒有想過這樣的情景。所以清**早早的便對此作了打算,在長江上下游都部署有清**直屬軍隊。雖說名義上是配合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但實際上也有鉗制曾國藩軍隊的目的。

如曾國藩稍有異動,這兩路大軍上下夾攻,任誰都無法承受。

再來說一說國際形勢方面,國際列強都願意保持清**執政,所以紛紛站在保護清**的立場上。如果曾國藩造反,造成中原地區發生戰亂,這樣並不符合國際列強在華利益。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情況,國際列強肯定會對清**伸出援手。

如此,即便是手握重兵,且有實力稱帝的曾國藩,不願意造反稱帝,反而屢屢向朝廷表示忠心,最後才能功成身退,沒有被清**卸磨殺驢。

太平天國的楊秀清,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為何謀反?

1847年冬,洪秀全 馮雲山在桂平帶領會眾搗毀廟宇,引起了地主豪紳的不滿,並以 聚眾謀反 的罪名將馮雲山扭送縣衙。洪秀全為了營救馮雲山也返回廣東。拜上帝會群龍無首,失去領導。這時,足智多謀的楊秀清挺身而出,並開始以 神靈附體 的方式,偽稱天父下凡囑託傳言,從而鞏固了拜上帝會,並使會眾激增到萬餘人。從...

求太平天國聖寶真假價值,謝謝,求太平天國聖寶真假價值,謝謝

首先不看真假,這類錢的價值都不是很高,年代也不是太遠,只有一些特殊的朝代,時間短,貨幣發行少的,值錢點 看樣子題主喜歡古玩 吧,這是好事,如果懂點古玩知識也需謹慎小心,如果一點不懂還是勸你多學習或請行家來指導,以免經濟受損失,希望你採納!我也仔細看了下以上 感覺不靠譜,希望你小心為妙!看樣子題主喜歡...

太平天國和義和團有什麼關係嗎,太平天國和義和團的區別。

沒有義和團,不能算革命,個人認為是一群暴民,能反出扶清滅洋的旗號,說明了滿清的奴化政策之成功。農民階級始終最可憐,很多時候,也可恨。古代農民革命從來就是炮灰,沒有成功過,因為農民階級從一誕生開始,就始終是一個落後的階級,這不僅僅是由於地主階級的愚化,也是農村生產方式的落後決定了階級屬性上的絕對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