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反應過程中釋放的核能為E mc2(2)E

2021-08-26 09:38:50 字數 1244 閱讀 5012

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題說法正確,它的意思是:發生δm 的質量虧損,與釋放出來的能量 δe 之間存在關係

δe=δm * c^2

第二題說法錯誤,因為不能說減少的質量(質量虧損)轉變為能量,只是存在第一題那個數量關係而已。

2樓:

在理解質能方程時,有的學生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認為:物體的質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物體的質量減少了多少,它的能量就會增加多少。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儘管質量和能量都是物質的一種屬性,但質量是物體慣性的量度,能量是物體運動的量度,一種能量對應著物體的一種運動狀態。它們量度的是物體的不同屬性,是不可能相互轉變的。在物質反應和轉化過程中,物質的存在形式發生變化,運動形式也發生變化,但物質並沒有轉化為能量。

相反,質量和能量只能同時變大或變小,不可能一個變大、一個變小。故對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的正確理解應為:物體同時具有質量和能量,每一份質量對應著一份能量,而每一份能量也聯絡著一份質量,且它們互成正比。

而∆e=∆mc2表明,物體的質量變化了∆m時,相應的能量也變化了∆e=∆mc2。所以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mc2深刻地揭示了物體的質量與能量的簡單正比關係。

在核反應中,反應前後物質的質量並不相等,兩者之差稱為質量虧損。於是一部分學生便認為由於核反應中存在質量虧損,所以在核反應中質量不守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要正確理解質量虧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有關質量的問題。在經典力學中,物質的質量是不變的,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的質量觀認為物質的質量與其運動是有關的,二者關係為其中m0為物體靜止時的質量,稱為“靜止質量”。m是物體運動時的質量,稱為“運動質量”。

當v較小時,m≈m0,我們可以認為物體的質量不變,這便是牛頓經典力學的觀點。當v較大時,運動質量明顯大於靜止質量,這便是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的觀點。在核反應中,反應前後粒子的靜止質量是不守恆的,質量虧損就是指反應前後物體靜止質量的改變。

在核反應中釋放出的能量(結合能)大多是以反應後的新核或粒子的動能形式存在的,這部分能量聯絡著一部分運動質量,即∆m = 。如果將這部分運動質量也算在內,那麼反應前後的總質量是不變的。事實上是核反應中物體系的一些靜質量轉變成了動質量,而物體的一部分靜能(m0 c2為物體靜止時的能量稱為“靜能”,靜能是包含在物體內部的各種形式的總內能)也轉變成了動能。

質量虧損部分正是這部分的動能所對應的動質量部分。因此質量虧損並不是質量減少了,而是一部分靜質量轉化成了動質量,反映前後質量依然守恆。

3樓:

你能確認第二個說法一定是錯誤的嗎?

放能核反應釋放的能量那裡去了?以什麼能量形式存在

首先核能不同於化學能,化學能是物質結構變化前後釋放的能量,核能則是更基本的,裂變前後生成物和反應物相比,質量發生了變化 這前後有了質量的虧損,虧損的質量以能量形式放出,而質量素有靜止能量之稱,著名的質能方程顯示了質量與能量的對應關係e mc 2。因此,核裂變有巨大能量釋放!核反應過程中釋放的能量是以...

PCR反應過程中94與72之間反應體系發生著什麼反應,72與55之間又發生著什麼反應

在94度時,所有雙鏈都是解離狀態,自由碰撞。由於溫度過高,及時互補鏈相遇,也無法形成氫鍵。當溫度向55度降低時,互補鍊形成氫鍵的機率逐漸增大,由於引物的濃度大大超過以擴增的互補鏈,所以引物和互補鏈的結合開始增多,溫度降低到引物的tm溫度時,理論上已經有一般的互補鏈已經和引物結合了。降到55度時,結合...

(2019 連雲港一模)某反應的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如圖所示

a 依據圖象分析,反應物能量低於生成物,反應是吸熱反應,故a錯誤 b 焓變和 專起始和 屬終了狀態有關,與變化過程無關,正反應焓變 h e1 e2,逆反應焓變 h e2 e1 故b錯誤 c 圖象分析,催化劑能降低逆反應的活化能,故c錯誤 d 正反應焓變 h e1 e2,逆反應焓變 h e2 e1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