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觀念源於中國古代的什麼制度

2021-03-08 08:48:02 字數 3248 閱讀 8962

1樓:蠍不語

宗族觀念源於最早的姓氏制度。

1、什麼是姓氏?

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就有了姓。據傳說,姓的最早起源與原始民族的圖騰崇拜有關。氏族部落不但對圖騰奉若神明,禁止食、殺、冒犯,而且把它作為本氏族統一的族號。

在原始部落中,圖騰、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圖騰的名稱就演變成同一氏族全體成員共有的標記——姓。

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發展的過程中,又衍生出「氏」這個稱號。傳說,黃帝治理天下時,已有「胙土命氏」。

氏的產生,最大量、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周朝初年,為控制被征服的廣大地區,大規模地分封諸侯。而這些諸侯國的後人即以封國名為氏。

「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

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

姓氏相別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戰國後期。秦朝時,舊貴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結束,舊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盡。西漢時期,姓和氏的區別已經微乎其微。

司馬遷作《史記》時,乾脆把姓氏混為一談,「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秦始皇則曰『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顧炎武《目知錄》)此後,中國的姓與氏合而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們使用姓氏時簡單省事,也無貴賤之別,因而平民也從無姓到有姓。

2、什麼是宗族?

宗族是以血緣關係為基楚而形成的社會團體,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末期的父系氏族時期。約5500-2023年前,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男權時代開始,男性在社會、家庭、財產等方面佔統治地位。子女不再是母系氏族的成員,而是父系氏族的成員,成為父親財產的繼承者,突顯了同一血脈的特點。

同一血緣的幾代人在一起就組成了家族,幾個或幾十個家族在一起就組成了宗族。

漢代班固的《白虎通·宗教》載:「族者何也?族者湊也,聚也,謂恩愛相湊也。

上湊高祖,下至玄孫,一家有喜萬家聚之,合而為親,生相親,死相哀痛,有會聚之道,故謂之族。」家族是父系單系親屬集團,以一成年男性為核心,依照父子相承的繼嗣原則,上溯下延。宗族則是同一血緣、同一祖先的家族的聯合體。

家受制於宗,家之父受制於宗之長,謂「父,至尊也」,「大宗,尊之統也」。所以,宗族統常表現為一個性氏,一姓一宗聚居就形成了村莊。

宗族產生後,幾度興衰。至宋代以後,隨著理學的興起和廣泛傳播,宗族中的血親觀念和倫理觀念,不斷深入人心,宗族組織步入穩定發展的軌道。到清代,達到極盛。

到了近代,隨著封建社會會的衰落,宗族觀念發展的勢頭有所減緩,但是仍極具生命力。2023年,蔣介石施行保甲訓令,勢圖利用、依靠宗族組織,達到鞏固其統治的目的,訓令稱:「我國農村家族制度本極發達,今猶牢守,謀地方安定,只有沿用家族制度中之家長,以嚴密民眾組經織之基楚。

」解放後,宗族觀念開始逐漸淡化。改革開放以後,宗族活動又開始復甦,並且出現強勁的發展勢頭。至今,宗族組織的規模、活動的範圍、影響的深遠都比歷史任何時期要大。

足以證明幾千年以來形成的宗族觀念是何等根深蒂固。

宗族之所以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是因為血緣滋潤的緣故,可謂血濃於水。血緣關係是人先天的與生俱來的,他是社會的基本關係,是社會組織的基礎,對社會生產和生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中國,傳統上一向都很看重血緣關係,不管貴族還是庶民,都不例外。

血緣在族人中形成了一個共同的鄉土觀念、宗族觀念和生活習俗,族人對外族不適應了,致使族內世代團結一致,小族數世不遷,大族百世不遷,兄弟分炊亦不遠徙,族人無能為生大家贍養。這些有強大凝聚力的制度,使族人很喜歡聚族而居,數代同居,相率畜子添孫,以子孫繞膝為福氣,謂多子多福。因此,宗族人口越來越多,人口的增多又進一步加深鞏固了宗族觀念。

人多勢眾,大宗大族往往是當地社會力量的主力。中國社會發展的根本力量是國家,是**,但社會力量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大宗大族對社會影響,眾目共睹,世人傾仰,所有姓氏宗族都有成為大宗大族、出人頭地的強烈願望。

為什麼古代人的家族和宗族觀念會那麼重?

2樓:卡小炮

中國古代人的家族和宗族觀念很重,而這種觀念也深深影響到了後代,現代中國的家族觀念也沿襲著過去的傳統,而家風建設也是現代中國重點建設的一部分。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家族觀念在中國人的思想境界中的地位,想要治國平天下,首先就要有家族觀念,只有成就的小家,才能有報復成就大家。而中國古代的家族觀念其實適合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相關的。

封建君主**制度中嫡長子繼承製,上到皇家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受到影響。對於一個家族而言,或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傳宗接代了,因此,中國古代重男輕女的思想十分嚴重。而這也是和家族觀念濃厚有關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為一個家族延續香火,對於族人來講是絕頂重要的事情。

中國古代家族觀念濃厚還和儒家思想佔據主流思想有關,儒家思想講究忠孝兩全,家族內部的肛腸倫理秩序是維持一個家族發展的中流砥柱,所以,古代的中國人家族觀念十分濃厚,也是和儒家的綱常倫理相關的。

一個家族的興盛和發展,源於綿綿不斷的香火,而一個家族的凝聚力決定著家族的興衰。中國古人十分重視孝道和倫理,中國古代的政治其實就是很經典的家族本位政治,以家為根本,寄託於傳統的農耕經濟,宗法制度是維繫社會發展的紐帶。

3樓:做最好的

我認為這跟當時的儒學文化的盛行是分不開的。

4樓:追求成就美好

應該是受到周禮的影響,所以古代的家族和宗族觀念才會那麼重。

5樓:30秒不

主要還是受過去的傳統思想影響的,封建社會那種思想始終在侵蝕著他們。

6樓:春蠶幽夢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特別注重血脈親情。

7樓:小小呂子博

這主要是那個時候的傳統思想,從祖宗那輩兒就傳下來這樣的規矩!

8樓:宇宙無敵帥老爸

這和中國的傳統有關係,因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家族觀念是非常強大的。

9樓:我最愛的小嘉嘉

因為古代人受到禮教思想的影響,所以特別看重家庭和宗族觀念。

10樓:愛生氣的貓

因為這就是那個時代的大部分人的觀念,自然而然的就會影響到每一個人。

11樓:餘尺素

因為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所以古代的家族和宗族觀念才會那麼濃重。

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變,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變歷程

商鞅變法根本廢除了均田制?怕有錯喔,均田制是唐中期廢除,商鞅他是戰國時的,他穿越了?中國土地制度的演變發展歷程 一 原始社會 氏族公有,集體耕種,平均分配 二 奴隸社會 夏商 春秋末年 井田制,千耦齊耘。商鞅變法,承認私人佔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許土地自由買賣,推動地主經濟的發展。三 封建社會 私有制為...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變化

先秦時代 戰國除外 的那些王朝和國家,基本上都是由奴隸主統治。從戰國開始,由地主階級統治。從秦朝開始,以下各個王朝都使用 集權制度,但是在統治方式上有所區別。秦朝到魏晉南北朝在 基本上是實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實行郡縣制度。隋朝到元朝 不含 之間的各朝,為三省六部制度,地方為州縣制。元朝 設中書省,地...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礎是什麼,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礎是什麼

堯舜禹時期,主要是有大眾選出賢能的人才來治理國家,可以看做民主時代,有才能有德望的人來管理大家 接下來是夏商周奴隸主社會,奴隸主掌握土地的使用權到了春秋戰國是奴隸主 時代的瓦解,過渡到封建社會然後封建社會一直沿襲到清代,這個時期有皇帝來掌握國家基礎其實就是你擁有的財力和權利 1 早期 國家 的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