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的案例反思

2021-03-04 00:32:26 字數 4848 閱讀 7020

1樓:用智慧為你解答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地

指出:「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育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教育家烏申斯基也曾經說過:

「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在自己的神經系統中存放的一種道德資本,這資本不斷地增長著,一個人自己畢生都將從它那裡得到利息。」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們以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將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將會使學生終生受益。

一、培養學生大聲認真讀書的習慣

教學中發現學生在誦讀中經常會出現錯讀、誤讀 、加字、落字、唱讀的問題,

其主要原因在於學生缺乏認真負責的的讀書態度。此時,教師必須對學生提出誦讀的規範要求

,即讀書要做到「三到」:心到——讀書時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專心致志地讀;眼到——注意力高度集中,仔仔細細看準字眼;口到——讀時字字讀得響亮不含糊,吐字清晰準確。對每一篇要求學生誦讀或背誦的課文,老師都先範讀,從每一個字的讀音到句間停頓,都為學生做出示範,尤其是對於生僻字、多音字、習慣性錯誤讀音的字。

在學生讀書時,老師注意觀察他們,發現坐姿或拿書姿勢不正確、讀書聲音不夠響亮的同學,及時提醒糾正。讀書結束,用一兩句話總結,點名表揚那些讀得好的同學,為全班同學樹立榜樣,這樣就使讀書規範變成集體的共識,創設了良好的習慣培養的氛圍。

二、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讀書習慣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學生

會邊讀邊思考。教學實踐證明,如果學生讀書能邊讀邊思考,不但會解決理解課中許多問題,而且會出人意料地顯示出他的聰明智慧。如低年級的孩子讀《狐假虎威》一課時,文中有這麼一句話:

"大大小小的野獸都嚇得撒腿就跑。"有的孩子邊讀邊思考,向老師提出來:"老師,這句話不對"。

他認為森林裡有大象、獅子,它們不一定嚇得跑,因此,課文中"都"字用的不對。還有,低年級的一名小同學在閱讀《春天來了》時,老師提問:"春天來了,冰雪變成什麼呀?

"他回答說:"變成了春天。"他沒有說冰雪融化成水,可見他在讀書時進行了積極的思考。

這兩個例子說明,學生的潛力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把主動權交給他們,不但會發現解決許多問題,而且會逐步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

三、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讀書習慣。

古人常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同志在讀《二十四史》時,作了無數的批註、評點,在空隙處密密麻麻寫滿了自己的看法。

這個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學生在讀書時,伴隨著積極的思考,用鉛筆在課本上圈一圈,畫一畫,隨時寫下自己的看法、體會,不是很好嗎?學生在讀書時,只有一邊讀一邊思考,才會有所感,才會圈畫批註,這難道不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嗎?

但是,如果只在課堂上提一提這要求,卻不做具體的方法指導,最後要求就可能落空。因此,我們在課堂上要對學生進行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指導。

在和同學們共同的學習中我們制定和逐步完善了讀讀劃劃的具體方法:(1)畫一畫:

①生字詞, 特定含義的常見詞,有標誌性提示性意義的詞。②有關重要註解。 ③重要的句子(體現結構和層次的標誌性語言、需要著重理解的重點句、中心句、佳句等)。(2)注一注:

注音 (易讀錯的生字、多音字、形近字、)。 ②釋詞(結合語境解釋詞義)。 ③老師的重要講解,或在課堂上同學們形成共識的結論。(3)標一標:

在不明白的地方打問號或寫上自己初步的認識、見解。

②對重點語句的理解。

③提出 疑難問題,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 。

三、養學生利用工具書的讀書習慣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指出:

"學會用漢語拼音等兩種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據讀寫的需要比較熟練地查字典、詞典。"

而現實當中大部分學生不願查工具書。

學生普遍沒有養成遇到問題自己主動藉助工具書解決問題的習慣,如何解決呢?我們先進行方法的指導訓練。要求學生每節語文課必帶新華字典,凡是課文中出現的字詞問題一律不放過,並及時指導學生快速準確地查字典的方法。

對於解詞,學生在自讀課文中發現句中不好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典瞭解詞語的義項,根據句意選擇義項,再代入原句中,與原句一起讀,在句中理解詞語的意思。

試想,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通過預習,認真查閱工具書,解決了閱讀中的疑難問題,不是最典型的主動求知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藉助工具書理解了疑難問題,瞭解了文章的寫作背景,不就是找到了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師嗎?

四、培養學生讀後寫讀書筆記的習慣。

我們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一篇文章讀完了,總會有所感,有所悟,把這些點滴體會記錄下來,便會成為我們以後寫作的素材。我們也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這種習慣。學生練筆、寫讀後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語句,可以寫出自己對文章的評價,能長則長,不長也不要勉強,一句話、兩句話都可以。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在堅持不懈的反覆練習中養成,光說不練是不行的,沒有耐心和恆心也是沒有好的效果。要教育學生,良好的習慣的培養要從一點一滴做起,知道一點做一點,知道多少做多少,不斷積累,良好的閱讀習慣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怎樣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案例反思

2樓:越勒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地指出:「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育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教育家烏申斯基也曾經說過:

「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在自己的神經系統中存放的一種道德資本,這資本不斷地增長著,一個人自己畢生都將從它那裡得到利息。」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們以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將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將會使學生終生受益。

一、培養學生大聲認真讀書的習慣

教學中發現學生在誦讀中經常會出現錯讀、誤讀 、加字、落字、唱讀的問題,

其主要原因在於學生缺乏認真負責的的讀書態度。此時,教師必須對學生提出誦讀的規範要求

,即讀書要做到「三到」:心到——讀書時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專心致志地讀;眼到——注意力高度集中,仔仔細細看準字眼;口到——讀時字字讀得響亮不含糊,吐字清晰準確。對每一篇要求學生誦讀或背誦的課文,老師都先範讀,從每一個字的讀音到句間停頓,都為學生做出示範,尤其是對於生僻字、多音字、習慣性錯誤讀音的字。

在學生讀書時,老師注意觀察他們,發現坐姿或拿書姿勢不正確、讀書聲音不夠響亮的同學,及時提醒糾正。讀書結束,用一兩句話總結,點名表揚那些讀得好的同學,為全班同學樹立榜樣,這樣就使讀書規範變成集體的共識,創設了良好的習慣培養的氛圍。

二、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讀書習慣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學生

會邊讀邊思考。教學實踐證明,如果學生讀書能邊讀邊思考,不但會解決理解課中許多問題,而且會出人意料地顯示出他的聰明智慧。如低年級的孩子讀《狐假虎威》一課時,文中有這麼一句話:

"大大小小的野獸都嚇得撒腿就跑。"有的孩子邊讀邊思考,向老師提出來:"老師,這句話不對"。

他認為森林裡有大象、獅子,它們不一定嚇得跑,因此,課文中"都"字用的不對。還有,低年級的一名小同學在閱讀《春天來了》時,老師提問:"春天來了,冰雪變成什麼呀?

"他回答說:"變成了春天。"他沒有說冰雪融化成水,可見他在讀書時進行了積極的思考。

這兩個例子說明,學生的潛力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把主動權交給他們,不但會發現解決許多問題,而且會逐步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

三、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讀書習慣。

古人常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同志在讀《二十四史》時,作了無數的批註、評點,在空隙處密密麻麻寫滿了自己的看法。

這個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學生在讀書時,伴隨著積極的思考,用鉛筆在課本上圈一圈,畫一畫,隨時寫下自己的看法、體會,不是很好嗎?學生在讀書時,只有一邊讀一邊思考,才會有所感,才會圈畫批註,這難道不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嗎?

但是,如果只在課堂上提一提這要求,卻不做具體的方法指導,最後要求就可能落空。因此,我們在課堂上要對學生進行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指導。

在和同學們共同的學習中我們制定和逐步完善了讀讀劃劃的具體方法:(1)畫一畫:

①生字詞, 特定含義的常見詞,有標誌性提示性意義的詞。②有關重要註解。 ③重要的句子(體現結構和層次的標誌性語言、需要著重理解的重點句、中心句、佳句等)。(2)注一注:

注音 (易讀錯的生字、多音字、形近字、)。 ②釋詞(結合語境解釋詞義)。 ③老師的重要講解,或在課堂上同學們形成共識的結論。(3)標一標:

在不明白的地方打問號或寫上自己初步的認識、見解。

②對重點語句的理解。

③提出 疑難問題,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 。

三、養學生利用工具書的讀書習慣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指出:

"學會用漢語拼音等兩種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據讀寫的需要比較熟練地查字典、詞典。"

而現實當中大部分學生不願查工具書。

學生普遍沒有養成遇到問題自己主動藉助工具書解決問題的習慣,如何解決呢?我們先進行方法的指導訓練。要求學生每節語文課必帶新華字典,凡是課文中出現的字詞問題一律不放過,並及時指導學生快速準確地查字典的方法。

對於解詞,學生在自讀課文中發現句中不好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典瞭解詞語的義項,根據句意選擇義項,再代入原句中,與原句一起讀,在句中理解詞語的意思。

試想,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通過預習,認真查閱工具書,解決了閱讀中的疑難問題,不是最典型的主動求知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藉助工具書理解了疑難問題,瞭解了文章的寫作背景,不就是找到了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師嗎?

四、培養學生讀後寫讀書筆記的習慣。

我們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一篇文章讀完了,總會有所感,有所悟,把這些點滴體會記錄下來,便會成為我們以後寫作的素材。我們也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這種習慣。學生練筆、寫讀後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語句,可以寫出自己對文章的評價,能長則長,不長也不要勉強,一句話、兩句話都可以。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在堅持不懈的反覆練習中養成,光說不練是不行的,沒有耐心和恆心也是沒有好的效果。要教育學生,良好的習慣的培養要從一點一滴做起,知道一點做一點,知道多少做多少,不斷積累,良好的閱讀習慣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傾聽習慣,怎樣培養低年級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1 教師要以身作則 優秀的教師無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傾聽者。教師有效地傾聽,可以幫助學生傾訴自己的感受,使學生得到表達的機會,享受表達的愉悅。教師有效地傾聽,能讓學生覺得自己得到了老師的器重 認可和尊重,能激起學生的發言慾望,提高發言質量。更為重要的是,教師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給學生養成傾聽習慣...

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案例

在教學策略等方面努力嘗試,現將從自主 合作 等方面來論述我是如何培養學習意識和習慣的。一 自主學習工夫在課堂前預習上 英語作為一門缺少語言環境的學科,如果不在預習上下些工夫,要想達到理想的成績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在教學初始我就狠抓音標關,利用了張思中老師的兩遍開花法,使同學們很快掌握音標,然後就進行大...

大學生怎麼培養學習習慣,大學生怎樣培養良好高效的學習習慣

大學生培養學習習慣,需要有一個很好的自制能力,因為大學已經脫離家長和老師的管束,學習還是需要學生自己主導,因此需要一個好的學習計劃和學習自制力。1 首先要有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根據自己的課表和學校活動時間,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畢竟大學生學習不是唯一的事情,會有社團活動 學生會活動以及豐富多彩的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