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髮型是所有朝代最醜的,清朝的髮型和服裝為什麼和其他朝代的不一樣??

2021-03-04 06:13:06 字數 5629 閱讀 1723

1樓:dj吳明發

清朝的統治者是少數民族,你看看中國的少數民族有哪個民族的髮型是好看的,中國歷朝歷代的髮型當中,屬清朝男人的髮型最難看,女的還可以

2樓:常山侯

同感,確實是不好看。

3樓:匿名使用者

沒錯!清朝的髮型確實非常的醜陋,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漢人被滿人統治著,強迫漢人也留著這髮型,誰又有什麼辦法呢

4樓:匿名使用者

絕對是最醜的而且很智障!!

5樓:匿名使用者

醜是還好最主要不方便

6樓:真理

清朝是滿足,這是他們的習俗。作為其他民族看不慣這個也是很正常的

7樓:澄川澈水

每個文化都有它的歷史與背景,不可以一概而論。每個朝代都有他自己的鮮明特徵,這恰恰是文化與民俗的標誌。

清朝的髮型和服裝為什麼和其他朝代的不一樣??

8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清軍入關後,以多爾袞為首的滿洲貴族為鞏固滿洲人對中國的統治、  髮型的改變強壓華夏民族反抗意識和民族自尊,在順治二年(2023年)頒佈「剃髮令」,稱「自今佈告之後,京師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行剃髮。若規避惜發,巧辭予辯,嚴懲不貸。」滿洲貴族叫囂:

「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北方漢族人民被迫屈從。之後清軍以武力迫使南方漢人也剃髮,在釋出剃髮令的同時,還頒佈了「易服令」,順治二年(2023年)7月9日,清廷頒佈「易服令」規定「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強迫各族人民改滿服。這就是所謂的「剃髮易服」。

儘管「剃髮易服」政策早已退出歷史舞臺,然而它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滿洲服飾早已「風靡」中國,旗袍、唐裝等甚至「走向世界」,被普遍認為是中國傳統服飾的象徵。剃髮易服加重了清朝的****,壓制了漢族先進文化和思想,也是清**實行民族壓迫的鐵證。

它與***、屠城、圈地、投充、逃人、禁關等並稱「清朝六大弊政」。剃髮、易服、圈地、占房、投充、逋逃,擾亂社會秩序,破壞中原經濟文化,挫傷漢人情感,帶來嚴重後果。但由於滿族本身文化的落後,導致不得不又學習先進的漢族文化,加速了滿人的同化。

這是多爾袞等一心維護滿洲舊俗的滿洲貴族始料未及的。

金錢鼠尾的髮型是指清兵入關剃髮易服以後中國人的所留的髮型,由於截止到目前為止的清宮戲的誤導,很多人並不瞭解。

我認為你不知道這段歷史是與我國的歷史教育有關,在人教版歷史教材裡,對剃髮易服隻字未提,官方解釋是為了民族團結,但我認為這反而對國家的穩定製造了不預知因素。我們不正確的面對歷史,面對傷痛,那麼我們的歷史觀永遠扭曲的,本文明永遠是扭曲的,完全不利於向世界輸出我們的思想。同時,我也不支援因為古代蒙古族和滿族對漢族及其他各族人民造成了巨大傷害就使我們仇視現在的蒙古族和滿族。

畢竟,古不知今,今不通古。但是對於某些因為歷史而妄想**國家的人,無論他是什麼族,此時他的身份只有**,人人得而誅之。

個人觀點,只供參考,謝謝

9樓:陶心齋主

您的問題,清朝的髮型和服裝為什麼和其他朝代的不一樣,取決於清代是「女真族」建立的,與漢族有一定差距!

10樓:馬纓杜鵑

你好。是因為清朝是滿族建立的朝代,所以在清朝完成統一後,強制推行滿族的風俗習慣,服飾打扮。

11樓:紅色男爵

清朝是女真(滿族)人開創的,所以髮型服飾自然是女真的傳統式樣。在清之前,漢族人是不剃髮刮鬍子的,滿清入關後,中原才有了剃頭這個行業。而且真正的清朝人的辮子非常難看,現在的電視劇已經美化多了,過去外國人叫這種辮子為豬尾巴,清朝人講究是金錢辮,就是說辮子要細到能穿過銅錢,你說光頭上,就細細一根辮子那有多難看!

12樓:寢室王

因為清朝的統治者是滿族人。在他們入關統治天下以後就下令所有男子必須和滿人一樣留辮子。留辮子是滿人的風俗。

13樓:聖人無所不勝

首先從民族上來講,清朝時滿族建立的,所以宮廷內當然要沿用原來少數民族的傳統。其次為了讓漢族徹底服從管制,實行了具有典型意義的「剪辮令」。漢族傳統思想身之髮膚,受之父母。

最後帽子的六合帽比以前的高帽要方便的多,然後就是追風,看到貴族的衣服就像學,所以就大大不同了。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因為滿族是少數民族

14樓:寶貝公主汐汐

因為清朝由滿族統領,滿族的男子有此習俗留辮,清朝希望大清統一。

15樓:夏黛琳

滿人 少數名族 看不慣漢人

16樓:七離田間

你瞧著56個民族,服飾髮型有雷同的麼= =,地域性不一樣,文化差異也不同,有的民族的服飾是記載他們本族文化的象徵。他們女真翻身了,當然推崇他們的民俗

17樓:真的確定麼在

女真族,所以不同啊。。

中國古代各朝代髮型,服飾都是怎樣的

18樓:ok我愛你丫頭

朝代不同其講究有所差異。

我國是個多民族大融合的國家,而 各個民族都有著代表其民族特色的民族服飾,但 對於中華主體的漢族,其民族服飾,我相信為今知之者甚少矣!!! 一 前言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作為中華民族主體的漢族,更是締造了五千年的輝煌,優美動聽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典籍文獻,決勝千里的兵法謀略,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學,仁政天下的民本思想······片言難盡其詳。

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開我衣冠之國;周公 明制式而後世循,始我禮儀之邦。漢服作為漢族人民的民族服裝,從黃帝起,歷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 作為日本禮服的和服就是在中國唐代,從吳越地區引入的漢服發展而來。

至今日本仍稱和服為吳服。 寬衣大袖,灑脫飄逸的漢服是漢民族優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寄託了華夏民族的歷史文化情感,是華夏民族精神不滅的象徵。 清初的「剔發易服」,「十從十不從」,讓漢服僅存於僧侶優伶間,中斷達三百六十年之久。

二 特徵 漢服的以交領右衽為主,兼有圓領,直領。從形制上看,主要有「衣裳」制(上衣下裳,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上衣下裳連體)、「襦裙」制(襦,即短衣)、袴褶制(上短衣,下長褲)等。衣裳,深衣為禮服;襦裙為**。

袴褶為常服。 漢服無扣,繫帶,寬衣大袖,線條柔美流暢。 三 漢服分類圖示 1 衣裳 衣裳,上衣下裳,衣一般是交領大袖的,裳的結構類似裙子,衣裳制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服裝形式.為了表示尊重傳統,衣裳制被作為最高階別的禮服形式。

2 深衣 上衣下裳相連,有曲裾和直裾之分。曲裾深衣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用腰帶系扎,即"續衽鉤邊"。深衣被儒家賦予了很多理念與意義,成為文人的基本裝. 3 袍服 袍服一直被當作禮服。

以大袖為多,袖口有明顯的收斂,領、袖都飾有花邊。袍服的領子以袒領為主,大多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內衣。袍服下襬,常打一排密襉,有的還裁製成月牙彎曲狀。

裡面一般還襯有白色的內衣。 4 襦裙 上短衣,下裙,裙以帶系扎。有短襦,半臂,大袖衫。

漢服,即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主要是指約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近2023年中,以華夏(漢後又稱漢民族)民族文化為基礎,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華夏民族文化風貌性格,區別於其它民族的傳統服裝的裝飾體系;或者說:「漢民族傳統服飾(漢服)」是從夏商周時期到明朝,華夏(漢)民族所著的、具有濃郁華夏(漢)民族風格的一系列華夏(漢)民族服飾的總體集合。 漢服的特點和樣式(在上面已有略注)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不用釦子,而用繩帶繫結,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

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型別。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配飾 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

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 女子髮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髮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

鬢髮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 ------------------------------------- 漢服的歷史和發展----------------------------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史記》載,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

「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製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史記》卷一 五帝本紀 第一)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黃帝時代冕冠出現,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夏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逐漸完備。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

並創造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 漢族的這一服飾制度自周代至明代,儘管橫跨三千年的時空,儘管這三千年來漢人曾經受過無數次的艱辛困苦,但漢人服裝的基本特徵是沒有變的。

一直到三百多年前的清初,這一服飾制度才崩潰。當時孔子的後裔衍聖公孔聞謤上書多爾袞說:「先聖為典禮之宗……定禮之大要莫於冠服……惟臣家衣冠,三千年來未曾變易……」 2023年明朝滅亡後,清在與南明的戰爭中,清朝統治者為了達到削弱漢人的民族認同感,以便於維護滿洲貴族統治的目的,而大力推行滿族髮型和滿族服裝,並以殘酷的手段禁止人民穿戴漢族服飾,史稱「剃髮易服」(「剃髮」也作「剃髮」)。

這使得漢服逐漸消亡。今天人們看到的「apec會議裝」和旗袍、長衫、馬褂都是以滿族為主體的民族服飾的改良和發展,而非漢族傳統的民族服飾。 辛亥革命推翻滿洲貴族的統治之後,人們的思想趨於西化,改穿西式服裝,沒有恢復漢服。

但在21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力的發展,人們開始審視自己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一些人又重新倡導恢復傳統漢服並身著漢服進行推廣。對於這些人的行為,社會上有各種不同的看法 --------------------------------- 漢服對中國周邊其他民族服飾的影響--------------------------------- 日本和服 在日本的奈良時代,也即中國的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

當時他們還模仿唐制頒佈了「衣服令」。至今日本仍把和服稱為「吳服」(和服這個詞是西方人對日本吳服的稱謂,日本人逐漸接受了這個詞,但是在日本賣和服的商店,一般稱為吳服,少有和服的稱謂),意為從中國的吳地(今江浙一帶)傳來的衣服。初期和服為唐服翻版,之後的盛裝十二單的外套華服也被稱為「唐衣」(李氏朝鮮禮服外套也稱為唐衣,雖然兩者已經有了更多的民族特色)。

和服雖由漢服發展而來,但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已經發展岀自己的民族特色。如男服的褲子,江戶時期之後女服腰帶逐漸增寬到比較大的尺度,腰帶鼓節移到後背並發展出種種樣式,也是區別和服與漢服的主要標誌。和服衣料上的紋飾等往往也具有鮮明的日本民族特色。

朝鮮服裝韓服 唐代時,新羅與唐朝交往甚密,服飾特點幾乎與唐朝無異,李氏朝鮮中期之後韓服特別是女服朝高腰襦裙發展,同漢服區別逐漸增大,但官服,朝服,宮廷重要禮服仍一直保留較多漢服制度,並隨漢服變化而變化,如唐朝時**的烏紗襆頭的後繫帶為下垂帶樣式,新羅**襆頭同為此樣式,而明代之後改為展角樣式,李朝也改為短展角;如李朝王后大禮服一直都為中國皇后翟衣樣式。而現代韓服和漢服的主要不同之處:漢服一般是交領右衽,也有對襟的(v字領),而朝鮮服裝的交領發展為小v領;女服裙子束的特別高,而且下襬十分寬大、蓬鬆。

清朝男子髮型的問題,為什麼清朝髮型那麼奇怪

滿族的前身是女真族,一直男人是留辮子的。清軍入關後,為了統治漢族人,多爾滾實施剃髮令,凡不願意剃髮留辨的,一律殺頭!滿族的前身是女真族,一直男人是留辮子的 為什麼清朝的男人要把頭髮剃一半?這個其實是滿漢爭鬥的結局。滿清入主中原後,要求漢族男子的髮型,與滿族男子保持高度一致。滿族是個漁獵民族,他們為了...

為什麼說清朝是統治時間最多的朝代

可能是根據稱帝的時間吧。不過清朝是皇太極1636年才稱帝,到1911年共276年,加上從努爾哈赤起稱汗的二十年才能超過唐 290年 和明 277年 不過1644年崇禎死後南明偏安一隅還苟延殘喘了18年。而且宋朝是連續存在了320年 960 1279 所以無論從那方面來說,說清朝是最長的朝代都有點牽強...

清朝是誰先入關的統一清朝,清朝是怎麼入關的

清朝是努爾哈赤先入關的統一清朝。清太祖愛新覺羅 努爾哈赤 1559年2月21日 1626年9月30日 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滿語和漢語,喜讀 三國演義 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國關東部,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之後席捲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餘城。1626年兵敗寧遠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