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臨縣地名,索達幹。。保德地名,吾吉耳,依謝塔。
2樓:匿名使用者
個跑(gepao),晉北陝北蒙西使用率最高的罵人話詞彙。
3樓:匿名使用者
榆林長城以北大多是蒙語音譯。。
4樓:匿名使用者
烏塔,忽洞,巴洞(這個是不)
5樓:匿名使用者
崇禮有個烏拉哈達。
6樓:匿名使用者
叨喇,忽拉蓋,這些可能是。
北方方言在語音、詞彙、語法方面有什麼特點(與普通話相比)
7樓:文學嘗試
普通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方言為基礎音的語言。與普通話相比,北方方言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語音方面。
1、塞音和塞擦音聲母大都有清聲送氣與清聲不送氣之分,而沒有清聲與濁聲的對立,反映出清聲母多而濁聲母少的特點。
2、韻母方面最突出的特點是子音韻尾比較少。
3、聲調方面最突出的特點是調類的數目比較少。
二、詞彙方面。
1、雙音節詞特別佔優勢。雙音節詞在漢語中是整個詞彙裡佔比重最大的一部分。
2、古代語詞保留得比較少。儘管每個漢語方言都繼承了不少古代漢語的語詞,但是相對而言,官話方言區各地方言保留古語詞的現象比較少。
3、語氣詞比較少,用法比較概括。
三、語法方面。
1、運用語音內部屈折變化表現語法意義的現象比較少。除個別地方外,官話方言很少有語法學上所謂"構形法",即"狹義形態"的東西。
2、量詞的使用比較概括。官話方言中最常用的量詞"個"用途很廣,可以用在許多事物上面,虛的實的,都能和" 個 "配搭。
3、重疊式的運用範圍相當廣。官話方言的重疊式內容相當豐富,使用範圍相當廣泛。
在歷史上,北方經常受到遊牧民族的影響,其方言更是如此。那麼,普通話為何還要以北方為基礎,北京為標準音呢?
8樓:防風固沙擋北風
普通話 翻成英文就是mandarin 再翻回來,就是韃靼語。章太炎曾經說過,普通話是金韃虜語。其實普通話不是純正的漢語,而是滿式漢語。
也就是滿人學漢語學到不標準,發出怪聲鬼排程聲音。但是因為當年他們是統治者,所以錯的變成了正確的,而正確的卻變成了錯誤的。
9樓:生活的樂趣是
因為北京是政治中心。
沒辦法。用殘缺的漢語當。
堂堂《大宋重修廣韻》,僅聲母就有36個之多,發音精巧科學。
現代國語不採用與廣韻相近的粵語或客家話,卻用北京話,悲哀啊。
合理分析,中國歷史上由少數民族統治北方的國家是北魏,還
公元385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重建代國,定都盛樂,公元386年改國號 魏 史稱 北魏,所以前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北方的非漢民族政權,前秦 351 394 中國古代十六國之一。氐族苻健所建。都長安 今陝西西安 盛時疆域東至大海,西抵蔥嶺,南控江淮,北極大漠,東南以淮 漢與東晉為界。歷...
歷史上的民族融合是怎樣進行的,我國歷史上民族融合有哪些主要方式
人民自己怎麼想融和?都是被迫的,伴隨著戰爭進行。戰爭,和親等等,就好像新來一所學校,怎麼和不同班級人混熟一樣 我國歷史上民族融合有哪些主要方式 1 民族遷徙,雜居相處。2 經濟文化的友好交流。3 聯合鬥爭,即在反抗各族統治者的剝削壓迫的鬥爭中,各族人民加強聯絡和友誼。4 某些少數民族統治者進行的改革...
歷史上的國家在現何地?歷史上有中國地嗎
楚 荊州西北。韓 新鄭。趙 邯鄲。秦 咸陽東北。越 紹興。吳 蘇州。齊 臨淄。魯 曲阜。燕 北京西南梁叢鋒。衛 濮陽西南。晉 翼橡晌城東鄭鍵南。蜀 成都。魏 開封。歷史上有中國地嗎 有!中國地 這個電視劇集是根據歷史事實改編的。九一八 事變後,今遼寧省朝陽市。清風嶺地區乙個叫 趙老嘎 趙天龍 的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