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天知道地知道不
柳宗元傳原文_柳宗元傳翻譯賞析。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後魏侍中濟陰公柳旦的遠代子孫。他的曾伯祖父柳,高宗朝任宰相。父柳鎮,曾任太常博士,最後官至侍御史。
柳宗元從小聰明機警過人,尤精於寫作西漢體詩賦。下筆構思,能與古人相比。精心剪裁細密安排,像珠貝燦然有光彩。
當時文人們都推重他,後來任校書郎、藍田縣尉。貞元十九年(803),任監察御史。
順宗即位,王叔文、韋執誼當權,特別器重柳宗元。將他與監察御史呂溫秘密引入宮中,同他們商議國事。不久柳宗元又公升任尚書省禮部員外郎。
王叔文打算重用他,正好在職不久王叔文便失敗,柳宗元與同輩的另七人均遭貶謫。柳宗元被貶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貶為永州司馬。既遭放逐,身入蠻荒煙瘴之地,道路崎嶇環境閉塞,胸中蘊蓄落魄詩人的鬱悶傷感,無論抒情敘事,動筆皆成文章。
寫成騷體文十數篇,讀過的人無不為之悲傷。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依例移任柳州刺史。當時朗州司馬劉禹錫調任播州刺史,詔令下達,柳宗元對親近的人說:「禹錫有母年高,現在禹錫要去蠻荒之地當刺扮缺褲史,那裡是西南邊疆,往返萬里,怎能逼著母親同行。
假如母子分居兩地,就等於永別。我是禹錫的好友,怎忍心看到他這樣?」立即寫了奏章,懇請聖上將柳州刺史授與劉禹錫,自己前去播州。
恰好裴廳簡度也向皇上奏請此事,劉禹錫終於改任連州刺史。
柳州當地風俗,借錢用子女做抵押,過期不還子女就沒入錢主做奴婢。柳宗元便自己出錢替他們贖身,讓他們回到父母身邊。長江五嶺之間應進士科考的人,都不惜遠行數千裡前來跟隨柳宗元學習;凡是經過他指教的,必定成為名士。
柳宗元著述之多,聲名震動當世,人們稱他柳柳州。有文集四十卷傳世。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逝世,終年四十七歲。
子周。六、周七,這時才三四歲。觀察使裴行立主持喪事並護送柳宗元靈柩及其妻扮鬧兒返回京師,當時人們讚賞裴行立的義舉。
2樓:飛雨灑輕塵
譯文。柳宗元正運年少時聰明敏悟, 尤其擅長寫作兩漢式的詩文, 寫作和構思, 可以和古人相當。精心剪裁, 縝密佈局, 文辭精美如珍珠貝母一樣璀璨。
當時的人們都推重他。柳宗元考中進士後, 又應舉博學巨集詞科, 被授予校書郎、藍田尉的職務。貞元十九年, 作了監察御使。
順宗皇帝即位, 王叔文、韋執誼掌權, 尤其特殊厚待柳宗元。他和監察呂溫被秘密接引到皇宮中, 王叔文舉枝梁等和他商量國事。柳宗元被調任尚書省禮部員外郎。
王叔文要重用柳宗元, 正趕上他在位不久, 王叔文改革失敗。柳宗元等七個人都被貶官。柳宗元被貶為,邵州刺使, 在半道, 第二次被貶為永州司馬。
柳宗元遭受流放放逐的災禍, 來到野蠻荒涼的瘴癘之鄉, 命運不順才幹被湮沒, 心中蘊涵著文人的鬱搭派悶悲傷, 用文章抒寫這種心情記錄所遭遇的事情, 有所行動必用文字記錄。寫了詩文十多篇, 看了這些詩文的人都為之感傷。
元和十年, 照慣例調任柳州刺使。當時朗州司馬劉禹錫被調任播州刺使, 詔命下達, 柳宗元對他的親近人說:「禹錫有年事已高的老母, 現在調任郡官到蠻荒之地, 西南方與世隔絕的地方, 來回有萬里之遙, 如何與老母同行呢?
如果母子分離兩處, 就會成為永別。我和劉禹錫是摯友, 怎麼能忍心他們如此呢?」柳宗元馬上起草奏章, 要求把自己的柳州交給劉禹錫, 自己到播州去。
正好裴度也上奏此事, 劉禹錫最終調任到連州。
柳州當地的民俗, 都會用自己的孩子抵押換錢, 過了期限孩子就被沒收歸出錢的人。柳宗元革除這種陋習, 那些已經被沒收為奴的, 仍然拿出自己的錢把他們贖出, 讓他們迴歸到自己父母身邊。江南嶺南地想考進士的人, 不遠萬里都追隨柳宗元學習效法他, 凡是經過他指教的, 必然會成為名士。
他的著述之多, 聲名震動當時, 當時尊稱他為「柳州」。他有文卷四十卷。元和十年十月五日柳宗元去世, 當時他四十七歲。
後來, 觀察使裴行立為柳宗元辦理喪事, 並護送他的妻子兒女返回京城, 當時的人都認為他很有義氣。
舊唐書柳公權傳原文及翻譯
3樓:洋蔥學園
以下是關於舊唐書柳公權傳的原文及翻譯:
原文:公權字誠懸。幼嗜學,十二能為辭賦。
元和初,進士擢第,釋褐秘書省校書郎。李聽鎮夏州,闢為掌書記。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見,謂公權曰:
我於佛寺見卿筆跡,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遺,充翰林侍書學士,遷右補鍵搭闕、司封員外郎。穆宗政僻,嘗問公權筆何盡善,對曰:
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上改容,知其筆諫也。歷穆、敬、文三朝,侍書中禁。
公綽在太原致書於宰相李宗閔雲家弟苦心辭藝先朝以侍書見用頗偕工祝心實恥之乞換一散秩乃遷右司郎中。
譯文:柳公權字誠懸。從小就喜歡學習,十二歲就能寫作辭賦。元和初年,考中進士,出仕做了秘書省校書郎。李聽鎮守夏州,徵用他做掌書記。唐穆宗。
即位,柳公權入朝上奏政事,穆宗召見時,對柳公權說:「我在佛寺中看到你的稿御拿筆跡,想念了很久。」當天就封他為右拾遺,充任翰林侍書學士,後又公升為右補闕、司封員外郎。
唐穆宗不務政事,曾經問柳公權用筆怎麼樣才能盡善盡美,柳公權說:「用筆全在於用心,心正筆法就正了。」皇帝臉色一變,知道柳公權是在借用筆的道理進行勸諫。
柳公權經歷穆宗、敬宗、文宗。
三朝,都在拆晌宮中擔任侍書之職。
《宋史丘崇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丘崇字宗卿,江陰軍人。隆興元年進士,為建康府觀察推官。遷太常博士,出知秀州華亭縣。捍海堰廢且百年,成潮歲大入,壞並海田,蘇 湖皆被其害。崇至海口,訪遺址已淪沒,乃奏創築,三月堰成,三州舄鹵復為良田。除直祕閣,入奏內殿,因論楮幣折閱,請公私出內,並以錢會各半為定法。詔行其言,天下便之。召除戶部郎...
後漢書 許劭傳原文和翻譯,後漢書 吳漢傳 原文及翻譯
附原文 孔奮字君魚,扶風茂陵人業。奮少從劉歆受 春秋左氏傳 歆稱之,謂門人曰 吾已從君魚受道矣。遭王莽亂,奮與老母 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將軍竇融請奮署議曹掾,守姑臧長。八年,賜爵關內侯。時天下擾亂,唯河西獨安,而姑臧稱為富邑,通貨羌胡,是日四合,每局縣者,不盈數月輒致豐積。奮在職四年。財產...
明史海瑞傳,海瑞傳的原文
海瑞,字汝賢,瓊山 今海南 人。鄉試中了舉人。進入京城,上奏 平黎策 建議在海南設定縣衙,來開化自己的故鄉。知道這事的人都認為他志氣豪壯。朝廷任命他南平教諭 學官名 御史 官職名 到學府裡去,下屬官吏都要跪地免見,只有海瑞只作長揖 行禮的一種動作,抱拳鞠躬 說 再御史府上拜見大人應該行下屬的禮節,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