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土地徵收新規,集體土地徵收辦法

2025-05-27 19:25:12 字數 1469 閱讀 8780

1樓:徐成龍

2、隨著城鎮國有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城市化程序的加快,農村集體土地特別是城市規劃區內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使用權價值和資產價值越來越顯現,交易活動越來越頻繁,這也就形成了集體土地入市。

3、此次頒燃纖布的2020年集體土地政策,想要集體土地入市需要符合這4個條件:

1)必須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確定為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的集體土地;(2)須經依法登記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

3)應當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4)還得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合理安排。

4、新《土地管理法》雖然沒有皮陸仿規定農村宅基地可以直悉亂接入市,但是取消了多年來集體建設用地不能直接進入市場流轉的二元體制,為城鄉一體化發展掃除了制度性的障礙,改變土地市場**格局,是這次《土地管理法》修改的最大亮點。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九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第十條 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第十一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2樓:凱諾律所

你好,自新的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施行後,土地補償標準就讓坦晌釋出了較大的變化,原則上來說是不能低於被徵收人原有的生活水平,所以,坦鋒實踐中,如果覺得補償不合理,被徵收信磨人則可以採取法律措施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集體土地徵收辦法

3樓:公尺妮法務

集體土地徵收 是指國家為公共利益的需要,通過法定程式,將原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徵為國有的行為。 土地徵收方案依照法定程式批准後,由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級人民**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 徵地宴笑補償 登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擬申請徵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徵收土地現狀調查知粗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並將徵收範圍、土地現狀、徵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徵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範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係人的意見。

多數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徵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晌猛含上地方人民**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並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集體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包括什麼

法律分析 土地補償費。土地補償費一般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土地徵收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 青苗補償標準。對剛剛播種的農作物,按季產值的三分之一補償工本費。對於成長期的農作物,最高按一季度產鋒衡值補償。對於糧食 油料和蔬菜青苗,能得到收穫的,不予補償。 其他...

集體土地房屋徵收應注意哪些方面

您好,1 確認拆遷性質。面臨徵地拆遷,首先需要弄清楚徵收主體,如果是 一般是為了公共利益而徵收,帶有一定的強制性,這種情況是不能反對的,只能積極的爭取合理的補償 如果不是 只是純粹的商業行為,就不具有強制性,你不同意拆遷就可以不拆遷。2 瞭解徵收的程式。集體土地徵收進行開發首先必須徵收為國有土地。3...

農村集體土地徵收的程式是怎樣的,農村土地徵收程式是怎樣的?

農村土地徵收必須依照法定的程式進行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所徵收的土地屬於農用地 耕地 林地 草地 農田水利用地 養殖水面等 的,應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徵收土地方案經依法批准後,由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市 縣人民 組織實施,並將批准徵地機關 批准文號 徵收土地的用途 範圍 面積以及徵地補償標準 農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