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後世有何評價,司馬遷的評價是怎樣的?

2023-08-28 20:29:05 字數 1643 閱讀 1124

司馬遷的評價是怎樣的?

1樓:中地數媒

司馬遷是我國西漢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和文學家。他用畢生的精力,傾注了全部心血,寫成了《史記》。魯迅先生曾讚譽《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開創了我國紀傳體史書的先例。特別是他遭遇不幸後忍辱負重,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的精神更為後人所敬重。

如何評價司馬遷?

2樓:天問

論述《史記》的敘事藝術。

首先,是溝連天人、貫通古今的結構框架。司馬遷在綜合前代史書各種體制的基礎上,創立了紀傳體。《史記》全書由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組成,其中十二本紀是綱領,統攝上自黃帝、下至西漢武帝時代三千多年的興衰沿革。

十表、八書作為十二本紀的補充,形成縱橫交錯的敘事網路,二十世家圍繞十二本紀而。《史記》由五種體例相互補充而形成的結構框架,溝連天人,貫通古今,在設計上頗具匠心,同時也使它的敘事範圍廣泛,展示了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嘶圖。

其次,是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敘事脈絡。司馬遷在編排人物傳記時顯示出高超的技巧,造成了《史記》一書婉轉多變的物耐敘事脈絡,在明滅起伏中體現了歷史和邏輯的統一。《史記》的人物傳記有分傳.有合傳。

分傳即人各一傳,合傳是把幾個人的傳記合在一起,寫成一篇傳記。合傳都是以類相從,把某些相同型別的人物弊顫放在一起,如《遊俠列傳》、《酷吏列傳》等。在人物合傳中,歷史和邏輯的統一有時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敘事手法非常高超。

再次,是對因果關係的探索展示。《史記》的敘事沒有停留於對錶面現象的陳述,而是追根溯源,揭示出隱藏在深層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司馬遷非常重視對事件因果關係的**,具有敏銳的目光和正確的判斷力。

他批判項羽“天之亡我,非戰之罪”的說法,認為項羽失敗的原因是“自矜功伐”、“欲以力征經營天下”。司馬遷對於事件發展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原始動因,在敘事時反覆加以強調,成為貫穿人物傳記的主線。司馬遷對許多歷史事件、人物命運因罩卜春果關係的判斷並不完全正確,但是他對始因的苦苦思索和在行文中的自覺揭示,使得人物傳記血脈貫通,各篇都有自己的靈魂,有統攝全篇的主導思想。

最後,是對複雜事件和巨集大場面的駕馭。司馬遷有很強的駕馭材料的能力,無論是頭緒眾多的歷史事件,還是人物錯雜的重大場面,他寫起來都條理清晰,遊刃有餘,如《陳涉世家》把秦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的形勢、千頭萬緒的事件非常清晰地勾勒出來。司馬遷對事態的輕重緩急明於心而應於手,成功地運用了順敘、倒敘、正敘、側敘等手法.使人應接不暇而又無不瞭然於心。

史記》的場面描寫也很精彩,如寫荊軻刺秦王,險象環生,驚心動魄。司馬遷採用白描、鋪陳、渲染等筆法,傳達出了各種巨集大場面的實況及自己的獨特感受。《史記》固然時而穿插生活瑣事,但司馬遷更善於寫複雜事件、重大場面.這也是《史記》一書的厚重之處。

如何評價司馬遷這個人?

3樓:騷就騷出情調

司馬遷是一個孝順,隨和,有毅力的人,他說過一句震古爍今的名句:“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用之所趨異也”。

司馬遷是子承父業,司馬遷的父親在彌留之際交給了司馬遷這個重任,叮囑司馬遷要做太史,完成祖輩們的氏譁心願。而司馬遷也依照殲廳行父親的願望做了太史,而且還將編寫史書當做自己畢生的事業來對待。這樣看伏拿來,至少能夠說明司馬遷是個孝順的人。

司馬遷年輕的時候遊歷山水,看遍風土人情,也許許多文人結交,所以司馬遷應該是個隨和的人。

司馬遷文中用哪字評價項羽過錯,司馬遷文中用哪3個字評價項羽過錯

司馬遷在 項羽本紀贊 中用 不自責 三個字評價項羽的過錯,他認為項羽的過錯在於驕傲自大,不從自己上找錯誤。1 原文是 自矜功伐,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2 意思是 項羽居功自傲,過了五年,終於使自己的國家滅亡。自己死在東城,還沒有覺悟,不肯責備自己,這已經是大錯了啊...

你對司馬遷的生死觀有何評價?左右

史記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與後來的 漢書 班固 後漢書 范曄 司馬彪 三國志 陳壽 合稱 前四史 史記 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 公元前122年 共3000多年的歷史。作者司馬遷以其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的史識,使 史記 成...

司馬遷的人生經歷,司馬遷的一生

1 司馬遷 前145年或前135年 不可考 字子長,夏陽 今陝西韓城南 人。西漢史學家 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 太史公 歷史之父。2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 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