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文中用哪字評價項羽過錯,司馬遷文中用哪3個字評價項羽過錯

2022-02-13 09:14:50 字數 1950 閱讀 2037

1樓:

司馬遷在《項羽本紀贊》中用「不自責」三個字評價項羽的過錯,他認為項羽的過錯在於驕傲自大,不從自己上找錯誤。

1、原文是「自矜功伐,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

2、意思是「項羽居功自傲,過了五年,終於使自己的國家滅亡。自己死在東城,還沒有覺悟,不肯責備自己,這已經是大錯了啊!」

擴充套件資料司馬遷肯定了項羽繼陳涉之後起兵反秦、推翻了秦王朝的歷史功績,分析了項羽失敗的原因,批駁了他的宿命論思想。

白話譯文:

太史公說:我從周生那裡聽說,「舜的眼睛大概是雙瞳孔」,又聽說項羽也是雙瞳人。項羽難道是舜的後代麼?

為什麼他崛起得這樣迅猛呢?那秦王朝政治差失、混亂的時候,陳涉首先發難反秦,一時間英雄豪傑紛紛起來,互相爭奪天下的人數也數不清。

但是項羽並沒有一尺一寸可以依靠的權位,只不過奮起於民間,三年的時間,就發展到率領五國諸侯一舉滅秦,並且分割秦的天下,自行封賞王侯,政令都由項羽頒佈,自號為「霸王」。雖然霸王之位並未維持到底,但近古以來未曾有過這樣的人物。

等到項羽放棄關中,懷戀故鄉楚地,流放義帝而自立為王,此時再抱怨王侯們背叛自己,那就很難了。自己誇耀功勞,獨逞個人的私慾,而不效法古人,認為霸王的業績只要依靠武力,就能統治好天下,結果僅僅五年的時光,就使得他的國家滅亡了。

直到身死東城,他還沒有覺悟,不肯責備自己,這顯然是錯誤的。而且還藉口說「是上天要滅亡我,並不是我用兵的過錯」,這難道不是很荒謬嗎?

司馬遷寫劉邦與項羽的故事,以及對他們的評價

2樓:無溫度的愛

真正看過史記的人應該知道,司馬遷對項羽的評價是極高的,本紀,是給王,帝王寫的歷史等,而項羽自稱霸王卻也得到「項羽本紀」這樣的號,說明,司馬遷對劉邦項羽是站在項羽這邊的

3樓:羊脂玉啊

《高祖本紀》和《項羽本紀》就是司馬遷的態度,都歸入記載帝王的本紀裡了。

司馬遷評價項羽

在項羽本紀中司馬遷是如何評價項羽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

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古文尚書》。

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

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曆》,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歷》,新曆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

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

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

5樓:蠱惑迷心

他認為項羽是個英雄,有勇,但是也從側面寫了項羽的疾賢妒能

司馬遷對項羽與劉邦的評鑑

6樓:洛天啟

項羽與劉邦是並世共逐鹿天下的兩位人物,卻有著極為鮮明的歧異足供對照。

一為貴族之後,世世為將;一為農民出身,曾任地方小吏。

項羽魯莽滅裂,年輕氣盛;劉邦氣定神閒,老成長者。

項羽作戰定邦國,但憑意氣;劉邦計慮得天下,老謀深算。

一成一敗之間,讓讀者看到狂飆式英雄的悲劇,與深沉政客的心術。

項羽是失敗的英雄;劉邦是成功的政客。

司馬遷後世有何評價,司馬遷的評價是怎樣的?

司馬遷的評價是怎樣的?司馬遷是我國西漢時期著名的思想家 史學家和文學家。他用畢生的精力,傾注了全部心血,寫成了 史記 魯迅先生曾讚譽 史記 是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 離騷 史記 開創了我國紀傳體史書的先例。特別是他遭遇不幸後忍辱負重,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的精神更為後人所敬重。如何評價司馬遷?論述...

司馬遷心中的劉邦,司馬遷的史記中對劉邦項羽的評價

史記 是不以成敗論英雄的。沒有人知道司馬遷心中真實的劉邦,除了他自己。不過也許司馬遷也許對劉邦有幾絲的敬佩。在那時說先帝是非都是滅門之罪 漢武帝心中什麼樣,他的就什麼樣。那是漢武帝的祖先,司馬遷心裡再怎麼想也不能亂寫,也就想想罷了。這個可能只有司馬遷才知道,但是劉邦是漢朝開國元祖,一定不可能差!漢武...

司馬遷被宮刑是出自哪本書的,司馬遷受宮刑而作史記,屈原放逐乃做《離騷》。出自哪裡?

出自司馬遷的 報任安書 的 詬莫大於宮刑 其中有一句話 故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而詬莫大於宮刑。司馬遷 公元前145年 公元前90年 字子長,夏陽 今陝西韓城南 人,一說龍門 今山西河津 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 文學家 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