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師表中,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從出師表一文中看出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

2021-10-12 10:51:53 字數 5302 閱讀 1289

1樓:54虹貓

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為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於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於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

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公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

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后,諳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

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諳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

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諸葛亮 - 個人檔案

個人資料 性別 男

籍貫 [徐州]琅邪陽都 [今山東沂南縣南]

容貌 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

官至 丞相 領司隸校尉益州牧 錄尚書事 諡曰:忠武侯

家族資料 父親 諸葛珪

母親 章氏

配偶 黃氏

兄弟姐妹 諸葛瑾 諸葛均

子女 諸葛瞻

相關人物 諸葛瞻 諸葛尚 諸葛瑾 諸葛恪 劉備 趙雲 孫權 司馬懿

曾效力過的勢力 蜀漢

諸葛亮 - 簡明歷史傳記

三國時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千古良相」的典範。父母早亡,由叔父玄撫養長大,後因徐州之亂,避亂荊州,潛心向學,淡泊明志。後受劉備三顧之禮,提出著名的《隆中對》,策動孫、劉聯盟,於赤壁之戰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

蜀漢建立,拜為丞相。劉備伐吳失敗,受託孤於永安,輔佐幼主,外聯東吳,內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強魏。為完成統一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先後五次進攻魏國,在治國、治軍等方面發揮了非凡的才能,是以民用其力,百姓不忿;又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造損益連弩、木牛流馬,與名將司馬懿、張郃等交鋒,屢操勝算,最後一次北伐時採取分兵屯田之策,與司馬懿大軍相持百餘日,但不幸因積勞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歲,諡曰忠武侯。

其「鞠躬盡力,死而後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敬仰和懷念。

諸葛亮 - 簡明演義傳記

人稱臥龍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鬼神不測之機。劉皇叔三顧茅廬,遂允出山相助。曾舌戰群儒、借東風、智算華容、三氣周瑜,輔佐劉備於赤壁之戰大敗曹操,更取得荊州為基本。

後奉命率軍入川,於定軍山智激老黃忠,斬殺夏侯淵,敗走曹操,奪取漢中。劉備伐吳失敗,受遺詔託孤,安居平五路,七縱平蠻,六出祁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手搖羽扇,運籌帷幄的瀟灑形象,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心中「智慧」的代名詞。

諸葛亮的歷史評價

*陳壽: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鉅細,亮皆專之。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樑、益之民,諮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孟軻有云:

「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信矣!論者或怪亮文彩不豔,而過於丁寧周至。

臣愚以為咎繇大賢也,周公聖人也,賈�惺椋�挑碇�勇遠�牛�芄��痙扯�ぁ:臥潁烤挑磧腖礎⒂砉蔡福�芄�餚合率甘墓室病a了�胙裕�≈諶朔彩浚�勢湮鬧覆壞眉霸兌病h黃瀋�桃叛裕�躍�倫畚錚��現�模�斡諼哪��鬩災�淙酥�飫恚��脅軌兜筆饋?

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

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

*楊戲:忠武英高,獻策江濱,攀吳連蜀,權我世真。受遺阿衡,整武齊文,敷陳德教,理物移風,賢愚競心,僉忘其身。誕靜邦內,四裔以綏,屢臨敵庭,實耀其威,研精大國,恨於未夷。

*張裔:公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

*賈詡:諸葛亮善治國。

*劉曄: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

*傅幹: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

*劉備: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司馬懿:天下奇才也!

加分吧給我 呵呵

2樓:

鞠躬精粹,死而後已

諸葛亮善治國會用人

從出師表一文中看出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

3樓:匿名使用者

1 諸葛亮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來士大夫知識分子的人格之神.在中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9653731國歷史上,德才兼備的人不少,但象他這樣集智慧與人格於一身,可謂絕無僅有.他所張揚、實踐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忘我精神,為歷代所推崇備致.

諸葛亮的人格、節操、風範,概括起來是如下四個方面: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博覽群書,廣交士林,關心時勢,每自比管仲樂毅,負有擔大任、致高遠的遠大抱負.但他又絕不是那種醉心於功名利祿、汲汲於榮華仕進的俗子.

事實上,當時曹操稱雄天下,挾天子以令諸侯,他的朋友石廣元、孟公威皆投其麾下,他卻不為所動,其兄諸葛瑾在東吳頗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最後,劉備三顧茅廬,以千古未有的求賢至誠深深打動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廬,一匡天下.在著名的《戒子書》中,諸葛亮曾如此諄諄告誡:

「夫君子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真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泊節操的真實寫照.

盡瘁國事,忠心輔政.諸葛亮先後輔佐劉備、劉禪兩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劉備很信任他,臨死託孤於他,並大義地提出讓出家天下,但他沒有奪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殫思竭慮,「親理細事,汗流終日「,最後以身殉職,病死軍中,時年五十四歲.諸葛亮輔佑後主,實際上是執一國之政,出帥入相,但後主並不感到他的威脅,群臣並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無私,國而忘家,焉能如此!

任人唯賢,清正廉明.在《出師表》中,諸葛亮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真乃金玉良言,至今仍振聾發聵.

諸葛亮如此進諫後主,他本人則更是任人唯賢的典範.託志忠雅的蔣琬,清廉有才的費禕,智勇雙全的姜維,都到他的重用和培養.他死後,這幾人成為蜀國的中流砥注.

託孤大臣李嚴運糧失責又慌報軍情,被諸葛亮廢為平民,但對李嚴之子仍加以信任,並促進他勸父改過自新.由是李嚴不僅不抱怨,而是心懷感激,諸葛亮去世,李嚴因悲痛發病而死.諸葛亮知人善任,明之以法,曉之對情,其服人心如此!

在廉潔上,亦堪稱典範.他曾上書後主,如實申報個人財產.書曰,臣家在成都,有桑樹八百株,薄田十五頃,一家可以溫飽,臣隨身衣食,都是官府供給,決不別作經營,增長私產一寸,臣死以後,如查出多餘財產,那就是對不起國家.

光明磊落.蒼天可鑑.

2一、他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能夠將諸子各家思想融會貫通於一身,並以強烈的入世精神建立不朽功業的人.

我以為,中國歷史上真正將百家思想「集大成」的人,一個是蘇東坡,另一個就是諸葛亮.他們的思想未必是最深刻的,但絕對是最通達也最完美的,最複雜也最健全的.我想在多數學者那裡,前者似乎不存在疑義,後者卻需要更多的論證.

(……)而諸葛亮,則是以儒家的君子人格和入世精神為主幹,貫通墨、道、法、兵竹子思想為羽翼,真正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格典型.

從漢末到魏晉,諸葛亮所處的時代恰好是中國歷史「過渡中的過渡」.歷來文化人在審視這段歷史時總是把目光鎖定在以阮籍、嵇康為代表的「魏晉名士」,卻不知在遙遠的西蜀邊陲,還有一個作為文人另一面的陌生存在.諸葛亮當然不是純粹的文人,但是誰又能否認他和「清流黨人」和「魏晉名士」間割捨不斷的淵源?

從東漢末年深山曠野裡的嘯聲陣陣,到曹魏、司馬氏政權統治下的鮮血淋淋,中國文人終於在黑壓壓的亂雲中撥動「遙遠的絕響」.但是,同樣一個曾經「躬耕隴畝」、「抱膝長嘯」的讀書人,卻憑藉自己的智慧和意志滌盪出了一片「天府之土」,「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

餘秋雨先生在他的文化欄目中,曾以諸葛亮的「臨表涕零」對比曹操的「星漢燦爛」,這實在令我有些傷心.我以為,即便以先生慣有的「文化思維」來審視,諸葛亮似乎也不應過多讓位於曹操的「強大」.除了《隆中對》與《出師表》,還有那篇著名的《誡子書》.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我不知道這句話被古今多少位讀書人題寫在了自己的書齋.而面對這份「淡泊」與「寧靜」,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提倡「無為」的老莊哲學,但且看諸葛亮是如何用自己的一生來詮釋這句話的.此前的《秋雨時分》中先生同樣用諸葛亮來舉證中國古代士人「充滿彈性的全方位人格」,那麼,也就無須再為他過多爭辯了.

遺憾的是,我一直想要完成一篇稍稍正式一點的**,既是去探尋諸葛亮合匯諸子的思想軌跡,但是由於早已在後世成神成聖,思想領域中的他也無疑滲透了太多的世俗雜質.一部真偽雜糅的《諸葛亮集》,至今叫我望而卻步.

二、他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能夠在亂世中脫穎而出,並以崇高的悲劇精神體現完美人格的人.

餘秋雨先生說,魏晉時期唯一的一座文學高峰是陶淵明;那麼我說,魏晉時期唯義的一座人格高峰是諸葛亮.餘秋雨先生還說,有唐一代真正的英雄是顏真卿;那麼我說,有漢一代的第一英雄,還是諸葛亮.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且不說這樣的詩句牽動了古今多少位仁人志士的心絃,但是諸葛亮作為一個個體生命所表現出的蓬勃與強健,就足以讓人動容.張藝謀拍了《英雄》,但他顯然沒有弄懂「英雄」二字的含義.依我看,英雄的第一標準,就是看他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去拯救危難!

出師表中諸葛亮給劉禪的建議中親賢遠佞最重要的原因

廣開言路 開張聖聽 嚴明賞罰 賞罰分明 親賢遠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是 親賢遠佞,用課文中的話說就是 親賢臣,遠小人 諸葛亮認為這關係到漢朝的興衰與頹敗,是三項建議的核心。出師表中為什麼親賢遠佞最重要 親賢遠佞 作為三條建議中最重要的一點,放在最後,這是因為大漢之所以建立並興旺發達,在於親近賢臣,而之...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提到桓 靈二帝都做了什麼讓劉備痛恨呢?

諸葛亮為何要寫出師表?他的目的是什麼?諸葛亮寫出師表的原因是想讓劉禪明白自己的心意,告訴劉禪自己想要北伐的決定 諸葛亮寫出師表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全國統一。為了實現全國的統一,所以說在平息南方叛亂,決定北上伐魏,想要言辭委婉的言辭去勸誡後主,廣開言路,嚴明賞罰,同時也表達了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

課本中諸葛亮的出師表能否刪除?教授 刪除,如何評價

我覺得不應該,這告誡我們為人要忠厚,要懂得報答別人的知遇之恩,更不能有謀害他人性命的想法,做人要懂得知恩圖報,很有教育意義,不應刪除 我覺得不能刪除,教授自然是站在很高的一個水平看待問題,他們覺得這篇文章傳達出來的是 愚忠 所以不能給那麼小的學生傳授,但是有很多優秀的內容。不應該刪除。教授認為要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