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痀僂承蜩》的古文和譯文,《莊子 佝僂者承蜩》翻譯

2021-07-26 15:23:14 字數 3239 閱讀 9619

1樓:南叔小百科

《痀僂承蜩》

作    者:莊子

朝代:戰國時期

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佝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

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

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

孔子顧謂**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選自《莊子·達生》

註釋1、痀僂:脊背向前彎曲。“佝僂者”即駝背的人。

2、承:(用長竿)取物。

3、蜩:蟬

4、出:經過,取道

5、道:方法

6.、錙銖:錙和銖都是古代重量單位,錙是一兩的四分之一,銖是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這裡比喻極少的數量或極小的可能。

7、厥:通“橛”,斷掉的樹木。

8、株枸:斷殘的樹樁

9、凝:精力專注或注意力集中

10、邪(yé):疑問語,“嗎”“呢”

11、執:舉

譯文:內    容:孔子去楚國遊歷

孔子到楚國去,走出樹林,看見一個駝背的老人正用竿子粘蟬,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樣。孔子說:“先生的技藝真是巧妙啊!有什麼技巧嗎?”駝背老人說:“我有我的辦法。經過

五、六個月的練習,在竿頭累疊起兩個彈丸而不會墜落,那麼失手的情況已經很少了;疊起三個彈丸而不墜落,那麼失手的情況十次不會超過一次了;

疊起五個彈丸而不墜落,也就會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樣容易。我立定身子,猶如臨近地面的斷木,我舉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樹枝;雖然天地很大,萬物品類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蟬的翅膀。我不反身,不側視,一動不動,絕不因紛繁的萬物而改變對蟬翼的注意,怎麼會不成功呢?

”孔子轉身對**們說:“運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它就是駝背老人說的道理!”

2樓:文以立仁

原文: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佝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

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

"孔子顧謂**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譯文:孔子到楚國去,走出樹林,看見一個駝背的老人正用竿子粘蟬,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樣。孔子說:

“先生的技藝真是巧妙啊!有什麼技巧嗎?”駝背老人說:

“我有我的辦法。經過

五、六個月的練習,在竿頭累疊起兩個丸子而不會墜落,那麼失手的情況已經很少了;疊起三個丸子而不墜落,那麼失手的情況十次不會超過一次了;疊起五個丸子而不墜落,也就會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樣容易。我立定身子,猶如臨近地面的斷木,我舉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樹枝;雖然天地很大,萬物品類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蟬的翅膀。我不反身,不側視,一動不動,絕不因紛繁的萬物而改變對蟬翼的注意,怎麼會不成功呢!

”孔子轉身對**們說:“運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它就是駝背老人說的道理!”

3樓:流星

原文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gōu lóu)者承蜩(tiáo,蟬),猶掇(duō,拾取)之也。仲尼曰:“子巧乎!

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zī zhū,都是古代的極小重量單位,表示很少); 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jué,失去知覺)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

”孔子顧謂**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佝僂丈人之謂乎!”

(選自《莊子·達生》)

註釋1.痀僂:脊背向前彎曲。“佝僂者”即駝背的人。

2.承:(用長竿)取物。

3.蜩:蟬

4.出:經過,取道

5.道:方法

6. 錙銖:錙和銖都是古代重量單位,錙是一兩的四分之一,銖是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這裡比喻極少的數量或極小的可能。

7.厥:通“橛”,斷掉的樹木。

8.株枸:斷殘的樹樁

9.凝:精力專注或注意力集中

10.吾;我

11.邪(yé):疑問語,“嗎”“呢”

12.執:舉

13.適:到……去

14.顧:回頭

15.掇:拾取

16.易:改變

譯文編輯

孔子到楚國去,行走在一片樹林中,看見一個駝揹人在捕蟬,就像拾取蟬一樣容易。 孔子(上前)問道:“您真靈巧啊!

有什麼訣竅嗎?” (駝揹人)答道:“我有訣竅啊。

練習了五六個月。在竿頭上疊放著兩個泥丸,這兩個泥丸不掉下來了,然後再去粘蟬,那麼失手的概率就很小了;後來在竿頭上疊放三個泥丸,不掉下來了,然後再去粘蟬,失手的機會只有十分之一;再後來在竿頭上疊放五個泥丸,這五個泥丸仍不掉下來,然後再去粘蟬,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樣容易了。(粘知了時)我的身子站定在那,就像沒有知覺的斷木樁子;我舉著的手臂,就像枯樹枝;即使天地很大,萬物很多, 而(此時)(我)就只知道有蟬翼。

我不回頭不側身,不因萬物而改變對蟬翼的注意,為什麼得不到(蟬)呢!” 孔子回頭對**們說:“運用注意力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說的就是這位駝背的老人吧!”

《莊子.佝僂者承蜩》翻譯

4樓:葉澤逸

原文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佝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財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著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孔子傾喟**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佝僂丈人之喟乎!

”解釋孔子到楚國去,經過一片樹林,看見一位駝背的老人用竿子粘蟬,粘起來就像在地上拾取一樣容易。

孔子鄧:“先生你是有技巧呢,還是這裡面也有道?”

老人回答說:“我是有道啊。我經過五六個月的訓練,在竿頭上疊放著兩個泥丸,這兩個泥丸不掉下來了,然後在去貼蟬,那麼跑掉的就很少了。

後來在竿頭上疊放三個泥丸,然後在去粘蟬,失手的機會只有十分之一,再後來在竿頭上疊放五個泥丸,這五個泥丸仍不掉下來,然後在去粘蟬,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樣容易了。我立定身子就像木樁那樣,我用手臂執竿一動不動,就像枯槁的樹枝。雖然天地那麼廣大,萬物眾多,但我心中卻只注意著蟬翼,我心無雜念,不去左顧右盼,不因紛雜萬物而分散對蟬翼的注意,為什麼會得不到呢?

”孔子回過頭來對**說:“專心致志,聚精會神,這不就是說的這位駝背老人嗎!”

守株待兔古文譯文,守株待兔的古文和譯文

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於是,農民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隻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而今居然想用過去的治國方略來治理當今的百姓,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樣的錯誤呀 宋人有耕者。...

和羹的譯文,古文 和羹翻譯。

文侯謂睹師贊曰 樂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贊對曰 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誰不食 好句子!譯文 有個人調一鍋湯,先盛出一勺試著嚐了一口,覺得味淡,往鍋裡又加了一些鹽,然後再去勺 裡嚐嚐,仍覺味淡,便說 鹽少 有個調製湯的人,他用杓子舀起湯汁品嚐,覺得鹽放少了,就加了點鹽。後來又有人嚐了原來杓子裡的湯,所以...

古文《和氏璧》譯文,和氏璧古文的翻譯

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中獲得了美麗的玉璧,把它奉獻給了厲王.厲王讓雕琢 玉器的人鑑別它,雕琢玉器的人說 這是石頭.厲王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厲王駕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碧獻給那位武王.武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它,又說 這是石頭.武王又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駕崩了,文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