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到,農村俗語「秋後一伏熱死人」是啥意思?

2025-07-23 06:45:20 字數 2314 閱讀 2289

1樓:有知居

俗話畢蠢飢說:「秋後一伏熱死人」,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它指的是立秋節氣過後手返,炎熱的天氣至少還要檔乎持續一兩個星期。

人們掛在嘴邊的「秋老虎」說的大多也是這個時段。

2樓:生活達人徐胖妞

這個指的就是在暑伏的最後乙個階段是最熱的,而且在立秋之後也會有乙個非常熱的階段。

3樓:雙子小黑嘿

在這幾天溼熱非常的嚴重問題,外界的溫度會非常的高,這就讓很多人受不了。

秋後一伏是什麼意思

4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秋伏,漢語詞語,拼音是qiūfú,意思是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乙個庚日為末伏。[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_第四旦拆輪個庚日為中伏_立秋後第乙個庚日為末伏_末伏亦稱秋伏。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

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起第乙個庚日為末伏的首日,末伏十天。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模信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十天重複一次。御虧。

常聽說的「秋後一伏熱死人」具體是什麼意思

5樓:佰之麗語青汁

民間有句俗話說「熱在三伏」,有時過了「兩伏」之後,天氣依然炎熱,這便是所謂的「秋後一伏熱死人」。它指的是立秋節氣過後,炎熱的天氣至少還要持續一兩個星期。人們掛在嘴邊的「秋老虎」說的大多也是這個時段。

此時,天氣雖然依舊炎熱難耐,但是正在逐步轉涼,農諺有「立秋早晚涼,中午汗溼裳」等說法。人們可以通過調整飲食來進行防暑降溫,比如煮綠豆湯,或用綠豆、銀花、扁豆、冬瓜煲湯,再配以鴨肉、瓜果、白糖、薏公尺、芡實等食物,這些飲食都具有清暑解毒的功效,是暑天的清補佳品。

老話說「秋後一伏熱死人」,有什麼道理?

6樓:子衿悅史

早晚穿毛衣,中午穿短袖,奇怪得很,就如老話常說的那樣:「立秋早晚涼,中午汗溼裳」。

7樓:早上起來

末伏,是立秋後的第乙個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後一伏,俗稱「秋老虎」,今年的末伏時間是:2018年8月16日-8月25日 10天。俗話說:

秋後一伏熱死人」,這時候的天氣溫差大,早上跟晚上較為涼爽,白天的陽光依然劇烈。防不好秋老虎,過不好末伏!那麼末伏養生要注意什麼呢?

一 、防秋老虎。所謂「火燒七月半,八月木樨蒸」,由於暑熱最易傷心,熱擾心神,人常表現出心煩不寧,坐臥不安,思緒雜亂。此時,除仍需加強防暑降溫之外,應有意識避開這種不良情緒的干擾,做到遇事不煩,處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

除此之外,還應合理安排個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時,生活規律,保證適當的睡眠和休息,避免過度疲勞,提高機體對高溫的耐受能力和對「秋老虎」的抵禦能力。

二、 注意飲食。這一時節,飲食需節制,切不可貪食、過量。宜食清淡且富有營養的食物,尤其是具有消熱祛溼作用的食物。

民間有句俗語叫做「秋瓜壞肚」,瓜類多屬陰寒性質,吃多了會損傷脾胃,因此要適可而止。但一些「果類」卻可以多吃,比如:龍眼、蘋果、梨、葡萄、桃子。

食酸不食辣。「一年之內,秋不食姜」是中醫古訓,也是幾千年來中國百姓親身經歷的總結,吃東西有明確的季節講究。秋天要多吃酸的東西。

望梅止渴的典故大家都知道,一說到酸的東西,咱們嘴裡的津液就開始分泌了,這個就能除燥,另外就是,蜂蜜有滋陰、潤肺養肺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護肺陰。秋季本就乾燥,不宜吃辛辣燒烤類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

8樓:飲思者言

天氣溫差大,白天仍然很熱,和老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是乙個意思,雖然不如之前但實力還是比一般人強。

9樓:地瓜燉土竇

這句話所說的就是在今年立秋以後的末伏階段,這個時間段時三伏天最熱的乙個階段,可以說是熱上加熱。

10樓:網友

因為秋後一伏是秋天最熱的一段時間,而且陽光炎熱,花草樹木容易枯萎,因此會有秋後一伏熱死人一說。

11樓:王小姐聊電子

進入秋天,早上和晚上的氣溫比較低,中午的溫度高了,就會讓人身體接受不了。

12樓:饃白

這個時候很容易因為早上太冷而穿的很厚,到了中午,簡直要命。

秋後一伏是什麼意思

13樓:氣切筱

農諺「秋後一伏,熱空叢畢死老牛」,今年立秋後的末伏鄭廳天氣,要比中伏熱嗎?鬥芹。

農村俗語「燕子不入屠夫門」是啥意思?

意思就是燕子築巢的時候不會選擇在屠夫家裡,說明屠夫家裡比較窮,沒有地方築巢。意思是燕子不會飛到窮人家築巢。燕子通常會選擇比較大的房屋築巢。人們一般情況下感覺屠夫的晌鬧盯家不是特別的宴和好,所以說燕子不喜歡去住,一般情況下燕子去一些比較好的地方彎行選擇築巢。燕子的那種避兇的本能。屠夫這乙個行業,野滑每...

農村俗語 「立冬沒有霜,春來地光光」是什麼意思?

立冬那天如果說沒有下霜的話,等到來年春天田地的莊稼成活率很低。這是農民種植多年的經驗。意思是如果立冬沒有出現霜凍現象,意味著冬天還沒有來,這個時候到了春天,也會非常的寒冷,不利於農作物的成長。立冬這個節氣表示接下來就要進入冬天了,但是冬天還沒有霜出現,說明不夠冷,也就是氣候變暖的意思,但是莊稼們是需...

農村俗語「吃飯大汗,一生白乾」,有啥根據,有道理嗎

農村的俗語,基本都是廣大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而且有很多的俗語,仔細一想還真是那麼回事。吃飯大汗,一生白乾 這句話我就聽說過,我老丈人在農村每年開春的時候,家裡都會僱本村的人,幫助剪樹枝和清理果園。農村幹活不光要給工錢,中午管飯那是必須的。我就是在中午吃飯的時候,聽這些人調侃一個胖胖的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