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而示之以不能」是什麼意思?

2025-07-17 05:45:21 字數 1655 閱讀 5206

1樓:弘綺菱

能而示之以不能,用而示之以不用」,意思就是說:能打也要裝慫,要裝成不能打的樣子;想要打了,要裝成根本不想打的樣子。出自孫子兵法中《計篇》。屬於孫子兵法的詭道十二法。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悄遲茄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孫子兵法計篇》

戰爭中總是充滿了詭詐謀略。詐術運用得好,往往能夠更快更容易地取得勝利。

通過混淆視聽,製造假象,令對手產生錯覺,擾亂其心智,使其放鬆對自己的防備,從而抓住有利時機,達到克敵制勝的目的。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

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

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已有2500年曆史,歷旦嫌代都有研究。李世民。

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

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啟察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漢代版《孫子兵法》竹簡1972年出土於臨沂銀雀山漢墓中。

2樓:網友

能而示之不能」是 「詭道正緩罩十二法」中的第一條詭道,意思是,能打,卻裝作不能打。具體地說,就是能攻,裝作不能攻,沒有能力攻;能守,裝作不能守,守不住。「能」是指能力、能夠,「示」是顯示的意思,這裡指偽裝,就是能打卻偽裝成不能打。

這條詭道是以 「不能」的假象掩蓋 「能」的實質,麻痺對手,使對手不防備自己,從而尋找機會打敗對手。「能而示之不能」的戰術在戰爭中廣泛運舉鬧哪吵用,例子不勝列舉,不用講。我們講一下 「能而示之不能」做法在政治生活中的運用,加深對它的理解。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是什麼意思?

3樓:網友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陪罩敏」意思是:本來可以做到,但表面卻裝作做不到;本來可以採用某種方式悶咐,卻故意不採用。這是為了麻痺敵人,使其放鬆蘆枝戒備,待機而動。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是什麼意思?

4樓:兵法大師

出自孫子兵法中《計篇》。屬於孫子兵法的詭道十二法。意思是:

能夠做到這樣打,卻表現出不這樣打;用這種方法作戰,卻表現出不用這種方法作戰。這就是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兵不厭詐,兵以詐立。

5樓:網友

能打,裝做不能打;要打,裝做不要打。

6樓:網友

這是孫子兵法之中的重要原則,主要就是指虛實原則。善於迷惑敵人,也具有並不厭詐的涵義。

7樓:網友

你有某種才能,但也要表現出沒有的樣子。正所謂,良賈深藏若虛。

能而示之不能

8樓:青檸姑娘

一種政治、軍事謀略方法。出於《孫子兵法》計篇,詭道十二法之一。謀略示形的一種。

指本來能攻,卻故意裝作不能攻;本來能守,卻故意裝作不能守,有戰鬥力故意裝作無戰鬥力。通過迷惑敵人,使之陷於被動地位,我可乘勢戰而勝之。運用這種謀略方談州法,應注意把握跡棗謀略對抗的全域性,姿侍拆在能的基礎上示我不能,設下**,決不是消極退讓。

同時注意在敵人果真受騙時應及時採取正確進攻方法戰而勝之。

參看「親而離之」條。

常無慾以觀其妙,形而示之以弱,能而示之不能是什麼意思

第一局出自道德經第一卷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萬物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自兩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 至於你問的這句話 是怎麼連起來的?這句話的斷句一直有爭議第一種斷句是 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第專二種是 常無慾屬,以觀其妙 常...

「實而不能滿,滿而不能實」是什麼意思?

滿而不能實 和 實而不能滿 是五臟局漏與六腑的主要區別之一。由於五臟所貯藏和化生的精氣,呈彌散狀態,充滿於五臟,故說 滿而不能實 由於六腑多為空腔器官,其功能特點是傳化飲食水谷,而水谷的形質較粗,飲食入胃,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說 實而不能滿 此句出自 素問 五臟別論 原文為 黃帝問曰...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以映光而讀之是什麼意思

匡衡於是鑿開牆壁,讓光亮照射進來,拿起書本藉著光亮讀起來.意思 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原文 匡衡乃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 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