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在哪個時期建成的

2022-10-15 13:00:35 字數 2337 閱讀 9036

1樓:魅專用

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的國家 軍事性防禦工程,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 根據歷史記載,從戰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最早是楚國,為防禦北方遊牧民族或敵國,開始營建長城,隨後,齊、燕、魏、趙、 秦等國基於相同的目的也開始修築自己的長城。

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 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餘里,遂稱 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秦長城只有遺蹟殘存。

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 上的奇蹟。長城的修建客觀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護中原經濟文化發展的積極作用。孫中山先生曾評價:

「始皇雖無道,而長城之有功於後世,實上大禹治水等」。 漢代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從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 至黑龍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古絲綢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著這條長城,是 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到了明代,為了防禦韃靼、瓦刺族的侵擾,從沒間斷過長城的修建,從洪 武至萬曆,其間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起了一條西起甘肅的嘉峪關,東到遼 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邊牆。(但據報道,2023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全長的中 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的是6700公里。)長城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

現在經過精心開發修復,山海 關、居庸關八達嶺、司馬臺、慕田峪、嘉峪關等處已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蹬高遠眺,憑古懷幽,古戰場的金戈鐵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長城與埃及的金 字塔,羅馬的鬥獸場,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等同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是中華民族 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晶,象徵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

八達嶺長城 中國長城的一段。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西南部。八達嶺地處居庸關關溝北口 ,地勢高峻險要,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八達嶺長城修築得格外堅固。

其關城有東西兩座關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建於明弘治十八年(1505),嘉靖、萬曆年間曾加以修葺。兩門均為磚石結構 ,券洞上為平臺,臺之南北各有通道,連線關城城牆。京張公路從城門中通過,為通向北京的咽喉。

從北門鎖鑰城樓左右兩側,長城沿山脊延伸,依山而築。城牆高低不一,平均高度約7.5米,牆的下寬約6.

5米,頂上寬約5.8米。可容五馬並騎,或士兵十人並行。

城牆下為條石臺基,上部為巨磚牆殼,內部填以黃土和碎石。牆頂地面鋪砌方磚,頂部內側為宇牆,外側為垛牆 ,垛牆上有垛口(望口)和射洞,用以鎡望和射擊敵人。 城牆上每隔 30~40 米或100~200米,於險要處築一堡壘式堡臺。

堡臺建築于山脊的高處、城牆的轉角處或險要之地。堡臺有高有低。高的叫作敵樓,上層有垛口可以鎡望射擊,下層有券洞、射口可以住宿、射擊 、屯儲火藥和糧食。

低的為牆臺,高度與城牆差不多,但突出於牆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邏放哨的地方,原來上面還有房屋建築用於士兵休息,現僅存地基。 在八達嶺城牆向外眺望,遠處還有零散的煙墩,上築垛口 ,是守衛八達嶺長城的警戒設施 。出北門鎖鑰關門不遠,有明隆慶五年(1571)築成的一座磚城,名岔道城,是八達嶺前哨指揮處所在,可駐軍 800 餘人,並可儲備大量的軍械於此。

八達嶺長城在明代盛極一時,到清代後就失去其防禦的歷史作用,不再修葺。經多年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而日漸荒蕪。2023年以後曾多次整修八達嶺關城、關門及南北各4個敵臺。

2023年又重建了居庸關外鎮的城樓。八達嶺居庸關,翠嶺重疊,花木蔥蘢,早有居庸疊翠之稱,古代燕京八景之一,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2樓:留代芹

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東起鴨綠江,西達嘉峪關,途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 、甘肅9個省、市、自治區 ,隨著不同的地形 、山勢和地貌而築 ,大都建在 山嶺最高處 ,全長7300千米(14600華里)以上,號稱萬里長城 。

其中從鴨綠江到山海關段,由於工程比較簡單,毀壞較為嚴重。山海關到嘉峪關段,工程較為堅固,儲存也較完整,兩端兩個關城東西遙遙對峙,長度為6700千米(13400華里)。 沿革 長城是由烽火臺和列城等單體建築發展起來的 。

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臺,或是連續不斷的防禦城堡,而後用城牆把它們聯絡起來,便成了長城。春秋戰國時期,北方民族諸侯爭霸,相互兼併,出現了秦、楚、齊、燕、韓 、趙、魏等幾個大國。它們彼此之間為了防禦,利用原來的大河堤防或附近的山脈,逐段構築城牆和關塞並將其聯絡起來,構成長城這一古代軍事防禦工程體系。

但規模較小,互不連貫。約公元前7世紀 ,楚國最早修築長城。其後 ,從公元前6~前4世紀前後,齊、燕、趙、秦、魏、韓各國也相繼修築了互防長城。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並滅六國 ,建立起第一個多民族統一的**集權制封建國家,為防禦匈奴侵擾,大規模修築長城。以後,西漢、東漢、北魏、北齊、北周、隋、遼、金、明各代,均大規模修築或增築長城。明代是長城修築史上最後一個朝代,其修築規模之巨集大,防禦組織之完備,所用建築材料之堅固,都大大超越以前各個朝代。

長城是怎麼建造的,長城怎麼建成的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自秦始皇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1 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 峭壁深壑。可以想見,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萬里長城的工程量,據粗略...

中國疆土最大的時期是在哪個朝代,中國哪個朝代疆域最大?

元朝.公元1206年,蒙古族首領鐵木真統一蒙古諸部,後稱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蒙古汗國先攻金進佔黃河流域,繼而滅西遼 西夏 金和大理,並在吐蕃地區設行政機構進行直接統治。與此同時,蒙古軍還西征亞歐廣大地區。1271年,忽必烈在內部爭位鬥爭中取勝,定國號為元。1279年,元朝滅南宋,完成古代中國史上...

長城最早修建於什麼時期 秦朝時修建長城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戰國時期各國就開始修建長城了,秦始皇不過是把各國的長城連在一塊,所以稱秦長城。目的是為了防範胡人南下,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鞏固秦王朝的統治。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抵擋外族入侵,就修築了烽火臺,並用城牆連線起來,形成了最早的長城。秦朝修築長城的主要目的是抵擋外族入侵。戰國時期,北方諸侯為防 範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