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造國際空間站,國際空間站是怎麼建成的

2022-05-13 21:06:08 字數 3429 閱讀 3001

1樓:雜談老昌

國際空間站是如何建造的?只比搭樂高難那麼一點,它還能用多久?

國際空間站是怎麼建成的

2樓:

國際空間站是當代規模最大的航天工程,也是涉及國家最多的大型國際航天合作專案。它的建設工作一直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但是由於耗資巨大、用途有限,國際空間站屢遭反對,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格里芬表示,建造國際空間站是戰略性決策失誤,不如月球基地用途廣。

因此近期修改後的新建設計劃比原計劃大幅「縮水」。國際空間站要建成什麼樣,建設過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難呢?

建成後能住6個人

國際空間站於2023年由美國、俄羅斯、11個歐洲航天局成員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比利時、丹麥、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巴西等共16個國家共同建造。投資巨大的國際空間站原預算約為500億美元,其中包括美國的研製費276億美元、俄羅斯30億美元、歐洲航天局36億美元、日本35億美元、加拿大10億美元,以及在軌組裝費用110億美元。

國際空間站以長達上百米的組裝式桁架為基本結構,將多個艙段和裝置安裝在桁架上。建成後的國際空間站工作壽命10年—15年,總重量423噸,長度108米,寬度88米,面積約為兩個足球場大小。其增壓艙近似等於兩架747噴氣式客機的客艙體積,可供6名航天員長期考察。

這一「太空堡壘」執行在高約400千米、傾角51.6°的軌道上,在這一高度,空氣阻力會使空間站高度逐漸降低。為此,每隔90天,需用貨運飛船或太空梭提升空間站高度。

分三個階段

國際空間站的建造分3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2023年—2023年),主要是送美國航天員到「和平」號空間站工作,訓練美國航天員在空間站上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第二階段為初期裝配階段(2023年—2023年),主要內容是建立國際空間站的核心部分,使空間站擁有初始的載人能力(3人)。

第三階段為最後裝配及應用階段(2002—2023年),主要內容是完成國際空間站的裝配,達到6—7人長期在軌工作的要求。

養一個空間站每年13億美元

國際空間站是當代規模最大的航天工程,在組裝、管理、技術和經費上都遇到嚴峻挑戰。因此,原定2023年竣工的國際空間站目前定在2023年建成。

由於規模空前,整個空間站很難在地面進行監測,而且在空間站在軌組裝工作開始時,有些部件還在製造,只能在軌邊裝配邊試驗。尤其是這些軟硬體來自16個國家的數百家廠商,很容易相互影響。

航天員艙外活動量大也是一個難點。為安裝空間站的大量部件,接通管道和電纜等,航天員需要進行大量出艙活動,有較大危險性。

相互牽扯是目前最令人頭疼的事:只要有一個主要部件不能按時發射入軌,就會影響整個計劃進度。例如,由於俄羅斯的服務艙未能按期交付,國際空間站計劃已因此推遲了1年多。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後國際空間站工程又停工了好幾年,並使長期考察組由3人減為2人,以節省國際空間站上的能量**。

即使國際空間站建成,其執行管理也不容易,單是每名航天員每年就需由地面送去658千克食品、209千克服裝和其他個人用品。而當今運送1千克物品到空間站的費用為2.2萬美元。

由此可見,「養」一個空間站耗資驚人,據估計每年需13億美元。

但修改後的新計劃將取消太空梭大部分純科研目的的飛行,太空梭的飛行任務為16次或略多,而在原計劃中,太空梭要執行多達28次的空間站建設飛行任務。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格里芬表示,這樣緊湊安排的目的就是要確保空間站在太空梭退役前徹底完工

3樓:52赫茲實驗室

國際空間站是怎麼建造的?對人類有什麼用?

國際空間站是怎樣建在太空裡的?

4樓:科學普及交流

國際太空站是以美國為首,聯合俄羅斯、歐洲空間局的 11個成員國、日本、加拿大和巴西等16個國家共同建造並執行的大型軌道設施。

建設步驟:

2023年11月20日,太空站的第一個元件,即俄羅斯研製的「曙光」號多功能艙在拜克努爾發射場成功發射,標誌著這項始於2023年的國際太空站計劃進入了在軌組裝階段。

2023年12月4日,國際太空站的第二個元件,即美國的「團結」號節點艙由「奮進」號太空梭載入太空,並於當月6日成功地完成與「曙光」號多功能艙的對接。

設計中的國際太空站長108米,寬88米,覆蓋範圍約為兩個足球場那樣大,是人類迄今在軌裝配的最大的一個空間設施。它由64個大型元件組成,這些元件將由美國的太空梭、俄羅斯的運載火箭分批送入太空。被送入軌道的元件將通過航天員的出艙活動完成對接與互連。

據官方估計,國際太空站建設完成約需6年時間,共進行45次發射,總耗資將達294億美元。國際太空站在2023年1月建成後,總重量將達423噸,密封艙容積達1202立方米,與兩架波音747飛機的容積相當,可供6至7人長期在站上工作。建成後的太空站晚上掠過天空,將像鑽石般晶瑩剔透。

比它大,且更容易看到的天體只有月球和金星。

5樓:匿名使用者

空間站的各個元件大多由nasa的太空梭進行運輸,由於各個元件大多在地面就已經完成建設任務,宇航員在太空只需要進行很少的操作便可以將元件連線上空間站主體。到目前為止國際空間站的裝配完成了一半,能夠支援3名宇航員,到國際空間站完全完成之後,根據其設計共可以提供7名宇航員同時工作和生活。 第一階段,從2023年至2023年,美、俄兩國完成太空梭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的9次對接飛行。

美國宇航員累計在「和平」號空間站上工作2年,取得了太空梭與空間站交會對接以及在空間站上長期進行生命科學、微重力科學實驗和對地觀測的經驗,可降低國際空間站裝配和執行中的技術風 險。   第二階段,從2023年至2023年,國際空間站達到有3人在軌工作的能力。2023年11月20日,俄羅斯從哈薩克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用「質子」號火箭將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部件「曙光」號多功能貨艙(fgb)發射入軌,從而拉開了國際空間站在軌裝配的序幕。

同年12月4日,美國「奮進」號太空梭將國際空間站的第二個部件「團結」號節點艙送入軌道,並於12月6日成功地與「曙光」號對接;2023年7月12日,國際空間站的核心元件、俄羅斯建造的「星辰」號服務艙發射入軌,同年11月2日,首批3名宇航員進駐空間站,國際空間站開始長期載人,11月30日,美國「奮進」號太空梭為國際空間站送去兩塊翼展達72米、最大發電量為65千瓦的大型太陽能電池帆板;2023年2月7日,美國的「命運」號實驗艙由「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送入軌道,4月23日,加拿大製造的遙操作機械臂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對接,7月12日,美國「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又把供宇航員出艙活動的「氣閘艙」送入軌道。至此,美國和俄羅斯等國經過太空梭、「質子」號火箭等運輸工具15次的飛行,完成了國際空間站第二階段的裝配工作。    第三階段,從2023年至2023年,國際空間站完成裝配,達到6~7人長期在軌工作的能力。

此階段先組裝美國的桁架結構和俄羅斯的對接艙段,接著發射日本實驗艙和歐空局的哥倫布軌道設施等。   裝配完成後的國際空間站長110米,寬88米,大致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大小,總質量達400餘噸,將是有史以來規模最為龐大、設施最為先進的人造天宮,執行在傾角為51.6°、高度為397公里的軌道上,可供6~7名航天員在軌工作,之後國際空間站將開始一個為期10~15年的永久載人的執行期。

谷歌地球中的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是由哪些國家組成的

在很多人心目中,國際空間站是一個非常神祕的地方,專供美俄等國家的宇航員們在這裡進行科研和試驗。但美國宇航局 nasa 日前透露說,如果一切進展和預期的一樣,國際空間站將在2010年建成時迎來第一批太空實驗研究者,這將是國際空間站首次對外開放。國際空間站的設想是1983年由美國 里根首先提出的,即在國...

電影講地球沒有人了,就只剩在國際空間站的,角色名字叫邁克

機械師1 5.3分 加入收藏 主演 傑森 斯坦森本 福斯特託尼 戈德溫唐納德 薩瑟蘭導演 西蒙 韋斯特 型別 劇情動作驚悚 時長 91分鐘 年代 2012 地區 美國簡介 有一部電影的情節是一個叫邁克米勒的男人被困國際空間站用無線電然後 最後一個男人 美劇 你說的人物第一季最後一集最後鏡頭出場 龍兄...

「空間實驗室」空間站是怎樣的,空間站的人是如何生存的

空間站是一種在近地軌道長時間執行,可供多名航天員在其中生活工作和巡訪的載人航天器。小型的空間站可一次發射完成,較大型的可分批發射元件,在太空中組裝成為整體。在空間站中要有人能夠生活的一切設施,不再返回地球。國際空間站結構複雜,規模大,由航天員居住艙 實驗艙 服務艙,對接過渡艙 桁架 太陽電池等部分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