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門之變時,朱祁鎮算不算在和自己兒子搶皇位

2022-02-07 15:11:24 字數 6063 閱讀 4694

1樓:小玉聊社會

朱祁鎮根本就不算是和自己兒子搶皇位,反而是為自己兒子謀得了皇位。至於為什麼這樣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情況下朱祁鈺根本就不同意立朱見深為太子,而群臣其實是沒有任何節氣可言的,在朱祁鈺的壓迫下根本就不敢發表意見。

群臣都讓朱祁鈺立朱見深為太子,但是朱祁鈺根本就不願意,既然自己是最後的勝利者,那麼自然就應該讓自己的孩子當太子。但是他也知道曲線救國,在當時的情況下就是不立太子,最後和一些見風使舵的大臣商量一下,最後讓這些人都來支援自己的決定。只能說朱見深根本就搶不到皇位,所以還必須老將出馬。

朱祁鎮根本就不是和兒子搶皇位,而是為兒子搶得了皇位,這樣看來朱祁鎮還是有很多人支援的。

2樓:羊羊羊楊雲飛

奪門之變時,明英宗朱祁鎮並不算是跟自己的兒子搶皇位,因為朱祁鈺雖然尊朱祁鎮為太上皇了,但是兩個人始終是兄弟關係,而非父子。更何況,明朝的江山本來就是傳給英宗朱祁鎮的,朱祁鈺作為**皇帝不願意把皇位還給給自己的哥哥,反而把自己的哥哥囚禁起來,因此英宗朱祁鎮甚至不是在搶皇位,而是把原本就屬於自己的皇位給拿回來而已。

公元2023年,明英宗朱祁鎮為了鎮壓明朝邊境的瓦刺部落,率領軍隊前往瓦刺戰場。在戰爭過程中,由於發生了土木堡之變,導致明英宗朱祁鎮成為了瓦刺部落的俘虜,明朝上下瞬間開始陷入混亂,為了有人能夠穩定朝廷,大臣們迅速推舉了一位**皇帝,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由於不知日後英宗朱祁鎮能否平安歸來,所以大臣們在孫太后的支援下,立了明英宗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

後來,大臣于謙堅持要帶兵攻打瓦刺部落,晚會明朝朝廷失去的尊嚴,也為了迎回明英宗朱祁鎮。于謙打敗了瓦刺部落後,成功把明英宗接回了明朝。然而明英宗回到明朝後,朱祁鈺卻不願意讓出皇位了,因此主動尊朱祁鎮為太上皇,但是事實上是把朱祁鎮軟禁在了南宮。

直到朱祁鈺病重,明英宗朱祁鎮才得到了機會復辟,英宗聯合了曹吉祥和石亨、徐有貞等人發動了奪門之變,奪回了屬於自己的皇位。當時的明英宗朱祁鎮雖然是太上皇,按理來說就是皇帝的父親,但是朱祁鈺並沒有要當自己哥哥的兒子的意思,只是為了堵住天下人的嘴,才給了英宗這個太上皇的尊號,因此奪門之變的時候,明英宗朱祁鎮並不能算是在跟自己的兒子搶皇位,而是與自己的弟弟在爭奪皇位而已。

3樓:厚光遠

奪門之變時,朱祁鎮算是跟自己的兒子搶皇位,是因為他想要當皇上,他希望自己能夠擁有更高的權利。

4樓:秋風體育

我認為是在和自己的兒子搶皇位,畢竟朱祁鈺已經坐上皇位,朱祁鎮當個太上皇就行了,非要搶皇位,很不道德。

5樓:荒王爺

也可以算是和自己的兒子搶皇位,因為朱祁鎮的太子早夭,自己又病重,如果沒有新的太子人選,那麼朱祁鈺的兒子,也有可能繼承皇位。

6樓:匿名使用者

不,當時的太子是明代宗朱祁鈺之子,奪門之變,朱祁鎮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次登基,同時也為自己的兒子登基稱帝建立了基礎。

朱祁鈺不想還政,為何不將朱祁鎮殺了,避免奪門之變?

7樓:看看可否改變

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結果被瓦剌俘虜。吏部尚書王直、兵部侍郎于謙等大臣認為,國不可一日無君,但皇子朱見深才兩歲,實在無法主持大局。於是在商議之下,他們決定擁立郕王朱祁鈺為帝。

朱祁鈺登基後,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同時一系列的清算行動,第一個處置的就是宦官王振的黨羽。之後,他升任于謙為兵部尚書,主要負責京城的防禦工作。

同年十一月,瓦剌被正式擊退,這場保衛京師的戰爭宣告勝利。朱祁鈺臨危受命,重用於謙等大臣,打贏了這場保衛戰,不僅收穫了人心,也讓他體驗到君臨天下的快感。

一年之後,瓦剌見朝廷不肯妥協,認為明英宗在手裡沒什麼用,便有意放他回去,與明朝求和。朱祁鈺不想還政,也就不願意接回明英宗,更是對大臣說:

「朕本不欲登大位,當時見推,實出卿等。」

王直和于謙等人,苦口婆心哄了朱祁鈺很久,他這才答應接回明英宗。在宮門口,朱祁鈺拉著皇兄的手,安慰了半天,兩人哭得衣服都溼了。然而等明英宗進宮以後,朱祁鈺便立馬將其一家幽禁起來。

明英宗被幽禁了七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朱祁鈺廢掉了太子朱見深,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表面上看,朱祁鈺已經掌握了大權,明英宗想復位已是難上加難。

誰知朱祁鈺易儲的第二年,朱見濟就夭折了。景泰八年,朱祁鈺自己也病重了,於是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一起發動了奪門之變,幫助朱祁鎮重奪皇位。

想不到朱祁鈺的苦心經營,到頭來還是一場空。既然如此,當初他為何不將朱祁鎮殺了,避免奪門之變的發生呢?

首先朱祁鈺對哥哥不存在多大的恨意,反而朱祁鎮對弟弟是恨之入骨。朱祁鈺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能夠登基純屬僥倖,而他一開始也並不在乎皇位,只是想著作為朱家子孫,保衛大明江山是義不容辭。

結果沒想到,當皇帝的感覺這麼好,讓朱祁鈺開始留戀皇權。朱祁鎮被放回來後,還沒等別人請求,還政於明英宗,他就將哥哥幽禁起來了。所以朱祁鈺對哥哥沒什麼恨意,反而有些愧疚之情。

相反,朱祁鎮對他是恨之入骨的,畢竟他不僅搶了皇位,還廢掉太子,奪走了原本不屬於他的一切。如果朱祁鎮有機會的話,他是一定會殺了弟弟的。

朱祁鈺既然是虧欠了哥哥,自然也不會想要斬盡殺絕。在他心裡,自己的地位已經穩固,只要將哥哥幽禁起來,將來再廢掉太子,便沒有後顧之憂了。至於兒子夭折,自己重病的事,並不在他意料之中。

其次明英宗被俘虜,群臣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擁立朱祁鈺的。明英宗再怎麼說,也是正統的天子,而朱見深是名正言順的太子。即使朱祁鈺功勞再大,在不少大臣心中,仍是尊崇朱祁鎮的。

此時不管朱祁鎮因為什麼死亡,眾人都會將矛頭指向朱祁鈺。他本就不是正常繼位,如果再加上殺害正統皇帝的罪名,很快就會失去人心。

最後我們在感嘆他為何不殺朱祁鎮時,是基於已知後事的情況下。由於奪門之變,朱祁鎮成功復位,他削奪了朱祁鈺的帝號,還派人毀了他修建的帝陵。所以我們才會想,為何當初朱祁鈺不殺了朱祁鎮。

但事實朱祁鈺根本不會知道,後來自己的兒子會夭折,而沒當幾年皇帝,自己就病重了。不管他殺不殺朱祁鎮,這個結局是不會改變的。

就算他當初殺了朱祁鎮,後面朱見濟一樣會夭折,他自己仍會在景泰八年病逝。甚至說不定在此之前,就已經因失去人心被趕**了。如此一來,繼承皇位的還是朱見深。

而朱見深即位後,肯定會恢復父親的帝號。

或許有人會說,這樣至少朱祁鈺不會被廢,但眾所周知,朱見深即位後,還是恢復了叔叔的帝號。也就是說,不管殺不殺朱祁鎮,也不會改變朱見深即位的事實。相反,如果真的殺了朱祁鎮,才會對朱祁鈺更加不利。

8樓:獨難

因為在明朝森嚴的倫理等級制度中,朱祁鎮才是正統君主,就算在土木之變被俘,朱祁鈺的繼位更多是順勢而為,朝中大臣還是認可的是朱祁鎮這個名正言順的君主,朱祁鈺知道自己做過皇帝,還政之後自己身份尷尬,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只能採用軟禁朱祁鎮的做法。

9樓:小自信

朱祁鈺不想還政,不將朱祁鎮殺了,避免奪門之變是因為他們彼此之間還念及親情,還有就是由於朱祁鈺不想違揹他母親的話等。

10樓:帥

主要是朱祁鈺對哥哥朱祁鎮沒有多大的恨意,對他十分的仁慈,沒有殺他的意圖。

明英宗奪門之變後復辟登基,被趕下皇位的明代宗和他兒子後面怎麼樣了?

11樓:來看看最真實的歷史

在明英宗奪門之變成功復辟之後,就把明代宗廢除了帝位,幽禁了起來,不久代宗就去世了,有說是病逝,也有說是明英宗下令給處死的。而代宗的兒子被立為太子後,不久就夭折了,明英宗重新當上皇帝后,仍舊廢除了他的太子之位。

明朝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御駕親征,卻成為了明朝史上的一大恥辱,作為一國之君,卻被瓦剌軍俘虜,關了一年多的時間。直到後來,明朝擁立了新皇帝登基,這個太上皇沒有了價值,才被放了回去。在他被俘的時候,朱祁鈺成為了明代宗,在明代宗剛當上皇帝的這一年,明英宗就回來了,後來明代宗把他給幽禁了起來,一直關了七年之久。

在明代宗當了八年皇帝的時候,明代宗就病重了,而這個時候,明英宗在幾個大臣和太監的擁護下,發動了奪門之變,又重新當上了皇帝。當初在明代宗繼位之後,先是封了明英宗的兒子當太子,可是後來又想讓自己的兒子上位,於是就廢了太子,立了自己的兒子做太子。不過代宗的兒子在封為太子之後,不久就死了。

後來明代宗也一直沒有立太子,不是不想立是他沒有兒子了。

在明英宗重新當上皇帝之後,就把明代宗的帝位給廢成了鉞王,也將他給幽禁了起來,不久明代宗就死了。關於他的死也有著不同的說法,有說是病逝,有說是明英宗下令處死的。而明代宗夭折的兒子的太子之位,也被明英宗給廢除,成為了鉞王世子。

後來到明朝滅亡,這個太子之位也沒有被得到承認。說起來明代宗父子也很是可憐,在危難的時刻,撐起了大明的江山,到最後卻落得連個稱呼都沒有的下場。

12樓:匿名使用者

明英宗復位之後,他把自己的弟弟朱祁鈺幽禁起來,朱祁鈺沒多久就病死。包括他兒子之前的太子之名也被除去。

13樓:珺權

明英宗奪門之變之後,明代宗朱祁不久就病死,因為他的兒子之前就已經夭折。明英宗之後也廢除了朱見濟太子之名。

14樓:黎黎立離

當年病重的明代宗被明英宗趕下皇位後不久便死了。而太子朱見濟則在立為太子後不久便已夭折去世。此後,明代宗再也沒有立過太子。

因為他沒有其他的兒子,正是因為明代宗沒有兒子來繼承大統,所以明英宗才會輕而易舉的復位成功。在明代宗被趕下皇位後,明英宗便想盡各種辦法抹去他的功績。

15樓:

他們都被明英宗囚禁來起來,最後為了防止他們捲土重來,將他們全部殺害了。

16樓:匿名使用者

後來被趕下皇位的明代宗和他的兒子被一直囚禁到死,永世不得見到其他的臣民們。

明代奪門之變那晚,于謙在幹什麼?為何不阻止這場政變?

17樓:歷史滄瀾

奪門之變前一晚,于謙正與幾個大臣商議重立朱見深為太子一事,當時群臣達成了一致意見,準備第二天一起去覲見朱祁鈺。哪知道,當天夜裡,奪門之變就發生了,當時于謙其實有察覺,那他為什麼不阻止,因為,于謙心懷天下,心繫社稷,皇家之事,關係天下,于謙其實是預設事態發展,也選擇了犧牲自己。

明朝的奪門之變是明朝明英宗和明代宗年間一件影響朝堂重大局勢的事情,在這場政變中,已經失勢的明英宗朱祁鎮重新奪回了權力,而明代宗最後去世,于謙作為當時的兵部尚書,擁有巨大的權力,並且也是明代宗朱祁鈺最信任的臣子,如果他出面干預此事的話,能夠阻止明英宗朱祁鎮奪位。

奪門之變這一晚,徐有貞等人到南宮請朱祁鎮復位,趁著黑夜,幾十個人來到南宮,朱祁鎮非常的害怕,以為是弟弟派人來殺自己的,而幾十人突然下跪,稱朱祁鎮為皇帝。朱祁鎮這才將信將疑的問道,是否讓自己復位。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後,對於這些人說,這件事還需要從長計議,如果失敗了大家都活不了。

在大家的擁護下,朱祁鎮復位。

雖然石亨為大將,但是兵權掌握在於謙手中,此時于謙要真的選擇鎮壓,即說徐有貞、朱祁鎮為謀反,就非常容易將奪門之變鎮壓。但是他沒有采取任何措施,而選擇等死。因為他早知道,朱祁鎮復辟成功的話,就定然不會放過當初擁立景泰帝的自己。

而於謙卻沒有采取任何的措施。

在奪門之變發生前,他就有了風聲,當他兒子趕來告訴他的時候他說「子何知國家大事?自有天命,汝第去」。」從這句話來看,他並不打算處理石亨等人的陰謀,因為以當時于謙在朝中的聲望,和權力瞬間就能讓石亨這些人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他這是犧牲了自己一個人而保全國家,于謙選擇了沉默,因為在當時除了朱祁鎮和他兒子之外,並沒有其他的皇帝人選,他任由奪門之變的發生,反正奪來奪取都是朱家的天下。無論是立朱見深還是朱祁鈺復位,整個國家的利益都會有保障。如果採取鎮壓,非但使得很多人受到株連,而且還有會讓國家不穩定,到時候外敵在藉此入侵,于謙那就是千古罪人了。

與其國家利益受到損失,不如自己犧牲自己。

于謙沒有鎮壓,朱祁鎮才順利的復位了。朱祁鎮也明白,自己能成功復位,和于謙放水有關。但是于謙必須死,因為是于謙扶持著朱祁鈺,是于謙命令炮兵轟擊他所在也先的大營,是于謙維護朱祁鈺的統治。

但朱祁鎮也知道,于謙做這一切,是出於對大明的公義,不是針對他朱祁鎮個人,也是于謙,據理力爭的為他朱祁鎮的兒子保著太子之位,雖然最後沒保住。但于謙對明朝立有大功,因此他只殺了于謙,並沒有殺害他的兒子。

于謙為了明朝而敢於擔當,他駁斥南遷論。而為了國家利益,他甘願犧牲自我,真是不愧於民族英雄這個稱謂。

朱祁鎮是明朝幾代皇帝,朱祁鎮是明朝第幾任皇帝?

第六代,又是第八代。英宗睿皇帝朱祁鎮 1427 1464 漢族,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 第八任皇帝 公元1435 1449年 公元1457 1464年兩次在位 第一次,年僅九歲,繼位稱帝,年號正統。國事全由太皇太后張氏 誠孝昭皇后 把持,賢臣 三楊...

朱祁鈺和朱祁鎮都是孫太后親生的,為什麼孫太后支援奪門

朱祁鈺和朱祁鎮不是一母所生的,朱祁鎮是孫太后的親生兒子,而朱祁鈺是吳賢妃,後來朱祁鈺當皇帝之後將他生母封為皇太后,本人稱為吳太后。朱祁鈺和朱祁鎮兩人中只有朱祁鎮是遵照祖制順理成章成為皇帝的。然而朱祁鎮在正統十四年時,接受太監王振的進言,自己出發去瓦刺御駕親征了。看到他御駕親征還覺得他還挺不錯的,沒有...

朱祁鎮復位後,為何仍然立眼瞎腿殘,又沒有子嗣的錢氏為皇后

因為錢皇后眼瞎腿瘸全是因為明英宗朱祁鎮。朱祁鎮熱血上頭,急吼吼御駕親征卻被瓦剌俘虜了之後,留在京師的錢皇后就覺得天塌了。她日日求佛,希望萬千諸佛保佑明英宗能平安回來。她不分晝夜地祈禱哭泣,使自己流盡了淚,哭瞎了眼,跪斷了腿。朱祁鎮感念她這份恩情,所以始終沒有嫌棄她,復辟之後,依舊尊她為後。對於明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