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楊貴妃,從歷史的角度評價楊貴妃

2022-02-03 20:59:01 字數 4932 閱讀 5929

1樓:匿名使用者

楊貴妃雖然不是紅顏禍水,但也絕不是一個賢妃。要知道,中國古代的后妃並不是一般的妻子,而是一種政治身份。人們對后妃的要求並不是不參政,而是以合理的方式參政。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漢朝的班婕妤。當時漢成帝寵幸她,想要帶她一起乘車,班婕妤堅決拒絕了。

她說:「據我所知,凡是有為的皇帝,身邊一定總跟著賢臣,只有桀紂那樣的昏君才整天帶著女人出入。如果我和陛下一起乘車,不是有損陛下的名聲嗎?

」這才是賢后、賢妃的榜樣。而楊貴妃呢?她雖然很少干政,但是就現有史料來看,她也從來沒有勸導過皇帝要勤政,這難道不是她的失職嗎?

事實上,楊家一門能夠飛揚跋扈,在很大程度上不也是和她的縱容有關嗎?這樣看來,傳統史學一提到女人就是紅顏禍水固然不對,但是,一味強調楊貴妃的無辜恐怕也有失偏頗。

最後,我還想說,楊貴妃是一個悲劇人物。她沒有政治城府,也沒有政治慾望,她只是一個愛好唱歌跳舞、愛好享樂的單純女子。如果能夠始終和壽王生活在一起,她本來可以過一種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但是,她始終難以把握自己的命運。無論是成為玄宗的貴妃,還是最後橫死馬嵬驛,都不是她自己的選擇。她本來不是一個政治人物,最後卻被裹挾在政治的漩渦中,被暗流吞沒。

2樓:直線隕落

回眸一笑百媚生,這是對她最中肯的評價,簡單明瞭。

不必牽扯太多的政治因素和後世影響之類的東西。這就好比兒子殺了人,能去責怪父母為什麼要把他生下來嗎?

她不是武則天,在古代女子類似這樣的女子只需評價其外表就足夠了。因為她們主宰不了自己。

說她斷送了大唐盛世,那是在推卸某些人的責任而已。

3樓:

自古以來,楊貴妃為四大美女之一,可見樣貌之好。據我所知,楊玉環本是壽王之妻。 只是後來又被唐玄宗看中,因此成為了所謂紅顏禍水,我想著更多的無非是後人強加,她區區女子,即使受寵萬分,根本不敢有任何想法去顛覆一個王朝。

「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與楊國忠的替罪羊。一個朝代的覆滅卻歸罪於「紅顏禍水」,過於偏激了吧?

個人觀點。

4樓:大驀流夜

楊貴妃,為國而死,算是英雄吧

5樓:匿名使用者

可謂傾城傾國,尤其是「傾國」,她真的做到了 。。。

6樓:張鳳敏

有好有壞,每個人都有優點缺點,他也不例外,他深愛她的丈夫但同時也傷害了大唐子民

7樓:單調心心

楊貴妃是一個漂亮,聰明的女人。

從歷史的角度評價楊貴妃

8樓:

作為女人,她是大唐盛世的代表,是優秀的舞蹈家藝術家,也體現了那個時期的審美。

作為后妃,她中規中距。沒有明顯干預朝政,做出禍國殃民的事,但是作為皇帝喜愛的女人,不能提醒丈夫,追求享樂,限制外戚權利,這是她的不足。

安史之亂的發生,主要錯則當然不在楊貴妃,但是多少有客觀作用,不是完全沒有責任。也許作為女人享受丈夫的愛沒有錯,但是身為貴妃(後宮沒有皇后),她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沒有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

9樓:匿名使用者

10樓:聖託電器

公元756年,一場聲勢浩大的政變,促使繁盛的大唐王朝由此走向衰敗,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公元756年,7月14日,安祿山統領的叛亂軍大舉攻入長安 接到密報的唐玄宗連夜帶領嬪妃以及貼身禁軍倉皇出逃。第二天,逃亡隊伍到達陝西境內的馬嵬坡。

就在這時,隨行的將士突然起義反叛,當朝宰相楊國忠瞬間死於亂軍之中。隨後,叛亂的將士將憤怒的矛頭指向了楊國忠的姐姐—--玄宗最為寵愛的楊貴妃,這個大唐最美麗的女人。七十多歲的老皇帝李隆基,最終沒有保住自己愛妃的生命,一代絕世美女香銷玉殞在荒涼的馬嵬坡上。

一年以後,那場聲勢浩大的安史之亂終於平息。大唐的皇宮內傳來了此起彼伏的朝拜聲,玄宗之子肅宗登上了皇位,玄宗由此退位成為太上皇。

就在這年的夏天,一個月光蒙朧的夜晚,幾個神祕的人忽然出現在荒涼的馬嵬坡上他們悄悄挖開了當年草草埋葬楊貴妃的墳墓,這些人究竟在找尋什麼呢。

四川大學專門研究古代史的專家王炎平教授對這段歷史有很詳細的瞭解採訪:王教授:當時據記載,去的人把墳墓開啟以後,肌膚已壞,就是說遺體已經壞掉了,一年多了麼,一年半了,因為唐玄宗回長安是757年,12月初,回到長安,已經一年半以後了,一年半以後這個遺體不存在了,只存在一個香囊,這個香囊是(貴妃)生前佩帶的,那麼就把這個香囊送給了玄宗。

翻開史料,人們發現了關於當年神祕挖墓事件的記載,玄宗皇帝回到長安後,祕密的令宦官改葬貴妃,但是去改葬的人回來卻說不見了貴妃的遺體,只帶回了貴妃生前攜帶的香囊。

就在這次挖墓事件之後,長安城內傳出了楊貴妃遺體失蹤,楊貴妃可能沒死的驚天奇聞。貴妃的遺體怎麼會失蹤呢,人們陷入了迷惑之中。

翻開史料,人們找到了當年馬嵬事變,楊貴妃遇難的多數記載:玄宗本紀裡記載「命力士賜貴妃自縊」 ,同樣在楊太真外傳裡有:縊死 看來多數的史料記載,貴妃確實上吊了。

在當時將士叛亂的危急情況下「四軍不發」「賊本尚在」。

這裡的賊難道指的就是楊貴妃本人嗎?叛亂的將士為何對楊貴妃有如此大的仇恨要將其至於死地呢?身為大唐的統治者唐玄宗為何願意將自己最寵幸的貴妃賜死呢?

人們對這些更是疑惑不解,馬嵬坡上楊貴妃只有死才是最好的結束嗎?

採訪王教授:安史之亂的發生,它雖然原因複雜,但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唐玄宗後期政治走向腐敗,也就是說唐玄宗的腐敗政治要對安史之亂負直接責任,馬嵬之變在一定程度上,實際上是對玄宗後期腐敗政治的輕率,在對腐敗政治的輕率時,楊玉環實際上是代玄宗受過片花。

眾所周知,楊貴妃被譽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絕世佳人,唐玄宗對楊貴妃極為寵愛,楊貴妃在當時的地位上相當於皇后。公元745年8月,本是身為唐玄宗兒媳婦的楊玉環被正式冊封為楊貴妃,從此和唐玄宗上演了一段轟轟烈烈的不倫之戀。

楊貴妃的美貌無疑是絕世罕有的, 但是,就是那個深愛著楊貴妃的唐玄宗,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卻不能在危急關頭保住愛妃的生命。

採訪王教授:高力士勸唐玄宗,他講現在的情況是楊國忠已經死了,貴妃在,誅殺楊國忠的將士心裡不安,將士心裡不安,陛下就不安,將士安,陛下就安,高力士以一種委婉的口吻,交代了問題的實質,就是說唐玄宗不能留下楊玉環,留下楊玉環,就有可能會對唐玄宗的安全發生影響。

七十多歲的唐玄宗無可奈何之下,將楊貴妃賜死以留全屍。根據新舊唐書裡的記載,在當時情勢危急的馬嵬坡上,楊貴妃主動同意獻出自己的生命。楊貴妃在死之前請求去驛站旁邊的佛堂祭拜,於是隨後被縊死於佛堂。

貴妃死後用紫褥裹蓋草草的埋葬在佛堂旁邊的土坡上,從此這個絕世佳人,孤零零的躺在荒涼的馬嵬坡上。

按照這樣的推論,當年情勢危急的馬嵬坡上,楊貴妃應該是上吊死了。但是兩年後改葬的人為何沒有找到她的遺體呢。民間為何傳出楊貴妃可能遺體失蹤,貴妃可能沒死的驚天奇聞呢。

關於那段神祕的挖墓事件,人們在查詢史料的時候發現了新舊唐書兩種不同的記載。在舊唐書裡說:肌膚已壞,而香囊猶 在。

而新唐書裡卻只有:香囊猶在。也就是說只有香囊,而不見了貴妃的遺體。

新舊唐書的記載為何有這樣的 差異呢,難道會是編寫人的失誤,疏忽了「肌膚已壞」的記載。倘若按舊唐書的說法,肌膚已壞,仍然是可以改葬的,為何去改葬的宦官只帶回了貴妃攜帶的香囊呢。

人們又懷疑貴妃的遺體是否被盜墓的人,盜走了呢?但是這樣的說法,似乎很難以成立,在當時危急的時刻下,民間的人是不會很快得知楊貴妃埋葬的地方,而且遺體只是草草的埋葬,沒有任何的陪葬品。倘若是盜墓分子所為,就不會留下楊貴妃身上所攜帶的香囊。

那麼新舊唐書哪一個記載才是最準確的呢?舊唐書是唐朝時就記載的,而新唐書是宋朝人根據舊唐書編寫的,按常理說應該是舊唐書尤為可信,但是如果是這樣,新唐書裡也不應該將「肌膚已壞「如此重要的記載刪掉。這樣的疏漏不得不讓後世的人們產生疑惑。

唐玄宗改葬楊貴妃的願望確實也沒有實現,這似乎又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如何評價楊貴妃與唐明皇之間的愛情 300字左右

11樓:匿名使用者

帝王之愛--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歷代帝皇,後宮佳麗三千,很難說有真正的愛情。但唐明皇和楊貴妃卻給我們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生死離別的愛情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文治武功,精通音律。在位二十餘載,嘔心瀝血,且喜塞外風清萬里,民間粟賤三錢,太平世界,勝於貞觀之年。便將年號開元改為天寶,每日笙歌宴樂,快慰平生。

在宮廷宴樂中,他發現跳霓裳羽衣舞的楊玉環非但有傾國傾城之貌,而且藝術稟賦極高,便將她納為貴妃。

李隆基從此不早朝,與楊玉環日日遊宴。春暖花開,他們到驪山踏青。唐明皇在華清池賜浴,以此地特有的溫泉水,洗盡楊玉環的民間凝脂,使之具有貴族氣息。

在漁陽節度使的安祿山造反,危及皇帝生命安全的關鍵時刻,楊玉環挺身而出,甘受白綾,做安史之亂的替罪羊。她與唐明皇訣別,唯一的要求是把她葬在梨樹之下。她以自己的死,換來了御林軍繼續前進。

數年之後,安史之亂平息,但唐朝從此由盛而衰,歷史發生重大轉折。李隆基下野,立太子為皇。失去皇帝的權力後,人性在他身上覆歸,愛情變得更加貞潔起來。

他日夜思念楊玉環,檢討荒淫誤國以及往日種種過失,浩嘆人生不能兩全。他以神思,上窮碧落下黃泉,追尋楊玉環的幽靈而不可得,遂請來楊貴妃的畫像作祭。他老淚縱橫,昏然誰去------恍惚間,到了月宮,去叩楊玉環的門環。

可見唐明皇對楊貴妃是如此痴心。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還創作的一首長篇敘事詩《長恨歌》,描述了唐明皇和楊貴妃真摯的愛情。

其中最經典的語句: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關於《長恨歌》,這裡我只簡單講一下它的主題及這個主題產生的思想基礎。我認為《長恨歌》的基本思想是通過對唐明皇和楊貴妃愛情故事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對生死不渝的堅貞愛情的歌贊和嚮往,對李楊愛情悲劇結局的同情、惋惜和感傷,流露了對一去不復返的開元盛世及開元盛世的締造者唐玄宗的懷念之情。至於為什麼主張詩歌諷渝現實的白居易能寫出懷念歷史上一度昏庸的玄宗、同情事實上不一定值得讚美的李楊愛情的詩,一些研究者認為,主要有兩點思想基礎,一是在中唐時期流傳著談論開元遺事的風氣,其中滲透著人們對玄宗的懷念之情;二是與白居易個人感情經歷有關。

如何從歷史的角度全面客觀的評價秦始皇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沒有嬴政就不會有後來的華夏,嬴政最大的功績是統一了六國,但是真正流傳千古的還是郡縣制和統一度量衡以及文字,光這三件事,歷史上沒有哪個人物能夠比擬的了。可能會有人說嬴政勞民傷財,大建宮室等等。並沒有說不對,但是在那樣的條件下,嬴政擁有了從來沒有擁有過的國力,也就有了從來沒有擁有過的慾...

從學生角度如何評價教師教學

某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 我們的畫 中設計了以下幾組活動 活動一 教師在課前把教專室佈置成剛剛屬舉辦過 二年級畫展 的樣子,讓學生自由觀賞,與環境互動,自然地萌發辦自己班級畫展的願望。活動二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的畫,請小組裡的夥伴對自己的畫提出修改意見,並進行修改。活動三 教師出示自己的畫,進...

如何評價劉邦?評價歷史人物劉邦?

評價歷史人物劉邦?劉邦是在封建時代被歷史學家稱為 豁達大度,從諫如流 的英雄人物。劉邦同項羽打了好幾年仗,結果劉邦勝了,項羽敗了,不是偶然的。能夠打敗項羽,是因為劉邦和貴族出身的項羽不同,比較熟悉社會生活,瞭解人民心理。漢太祖劉邦比西楚霸王項羽強,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劉邦軼事典故 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