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理念

2021-03-04 01:01:32 字數 4804 閱讀 8641

1樓:匿名使用者

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智慧生命的統一體,缺乏關愛生命終極意義的教育,無疑只能讓生命停留於生物的層次。加強生命教育,強化生命意識已成為當今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語文的人文性賦予了它生命教育的深刻內涵。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進行完整的、人文的生命意識的培養,引導個體認識生命的意義,追求生命的價值,活出生命的意蘊,綻放生命的光彩,實現生命的輝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對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義。那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對學生實施生命教育呢?

1 挖掘教材資源,折射生命教育

語文教學是民族靈魂的載體,其他學科在這此方面是無法繼承。語文教材中的篇篇課文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佳作,有描寫大自然山河之壯美,有體現人間真情的德育,有感悟人生的哲理……語文教師的目的是通過自己的教學以及言傳身教讓學生在欣賞優美的語言文字同時,學會認識生命,懂得生命,珍愛生命……學會如何解決生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使語文教學成為學生生長的甘露,滋養他們茁壯成長。

生命即成長過程,自然會遇到諸多艱辛險阻、挫折困惑。這和幸福喜悅一樣,都是伴隨生命的一部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孩子們學會欣賞生命、體驗生命。

語文課文也為我們提供了這方面的參考。教者要善於挖掘文章的內涵,篩選適合進行生命教育的內容。例如:

教材中《種子的力量》一課,課文描寫了種子在艱苦惡劣的環境中能夠頑強地生長的事例,表現了小草不屈不撓、勇於磨練、堅韌不拔的可貴精神,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欣賞充滿生命力的意象,從自然生物旺盛的生命力中獲取生命力量,同時從小草的身上認識生命的意義,欣賞自己、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從而讓學生領悟到自然界的生命是如此頑強,無論周圍的環境多麼惡劣,只要有一絲生命的土壤,它們就能頑強地生存下去,從而潛移默化的達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2 做好教學閱讀實踐活動,讓學生體會生命的意義

生命教育要起到震撼心靈的作用,讓心靈有所感悟,在語文課上,除了有感情朗讀課文外,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及教師將課文排成話劇,通過同學們表演來感受「真實情景「中人物的各種情緒,體會其中的喜怒哀樂。在實際體驗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別人的需要和處境,進而學會體諒別人、尊重別人。如在指導課外閱讀《海倫凱勒的故事》後,做好延伸,組織一次體驗活動,讓學生做一回盲人,聾啞人,殘疾人,再把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寫出來,與大家交流。

學生在活動感受到殘疾人生活的艱辛,站在殘疾人的角度談感受,對殘疾人能積極面對生活表示了敬佩,同時也為自己是個正常人而高興,都認為應該珍愛生命,好好的過好每一天,對生活中需要幫助的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還可以以《珍愛生命》為主題,讓學生做好的手抄報和黑板報。組織學生進行辯論、演講。

通過開展以「珍愛生命」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演講會」、辯論賽等讓?他們散發出對生命無比珍惜無比眷戀的情愫。

3 通過習作教學,滲透生命寶貴的教育

作文就是鏡子,它不但能反映一個人的靈魂,而且通過寫作展現個人的風采。在作文教學中注入生命的題材,引導學生思考生命存在的形式,生命活著的目標以及生命的意義,從中感悟生命的偉大、生可貴、可敬。在常規教學、班集體活動中將生命教育的內容自然滲透進去,讓學生體會生命的本質、規律、內秀。

對人類自身及自然界的動植物生命現象進行深入思考,從而培養積極進取的生命意識及精神,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珍視生命意識,已達到「生命誠可貴」的效果。

習作教學時,教師應從身邊實際情況出發,指導寫作,體現文中的生命意義。譬如我班同學在學校舉行冬季5項比賽失利3項後,灰心喪氣,此時不僅要安慰他們,還要鼓勵他們,告訴他們比賽過程努力就行,目的重在參與,鍛鍊身體。其中2項勝利,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告訴學生這點小失利,小挫折是人生中的小歷練,以後學習,生活中的挫折還會遇到的,告訴學生勇於面對,自我總結。

此時教者順情以《怎樣面對生活中的挫折》為題,讓學生去細細品味生活中的失敗和挫折來寫一篇作文,定能有所感悟。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習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悟到了生命的價值,

4 利用課外閱拓展延伸,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生活中處處是語文教學,有著極大的拓展空間,可以帶領學生參加紀念館,有目的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來體現生命的意義,珍視生命價值的體驗。如救人而捨去自己的生命的韓餘娟、張森等(宿遷人)、羅盛教等,教者國古代的屈原、范仲淹……現代的魯迅、巴金、張海迪……國外的鐵托、海明威等等都是如此。他們的作品都是課外閱讀中生命教育的典型題材。

語文教師可以在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時適當地進行生命教育的滲透。體會作品的人物對自己生命價值的追求,用他們的人格精神來影響學生,讓他們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語文教師還可以結合教材中的課文進行適當的拓展,指導學生選擇與課文有關的課外文字進行閱讀,有意識地進行生命教育的課外延伸。比如:在教學《船長》一文時,讓學生去閱讀《張海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通過描寫,體現文中主人公對生命的熱愛,感悟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總而言之,通過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生命化教育,對於學生的健康成長及以後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極其重要引導作用。教師在生活中言談舉止要身正為範,讓學生受到生命誠可貴的薰陶。培養學生正確認識人生觀、生命價值,引導學生擁有積極的、樂觀的生活態度,使其增強對生活的信心和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懂得生命的意義而去珍愛生命,從達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

2樓:新野旁觀者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小學生培養生命意識,提升生命質量,為小學生擁有幸福和美好的人生奠基。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有責任,更有義務充分挖掘小學語文課本中的生命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增強學生的生命意識。那麼,如何滲透生命教育呢?

一、在閱讀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

語文教學應當與生命教育有效融合起來,引導學生體驗生命,培養學生生命意識,實現語文教學的「生命化」。

閱讀教學需要對話,這是文字生成的過程,也是生命體驗的過程。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理解文字「就是當我們去解釋文字時,建立起的一種類似對話的關係」。

沒有對文字的對話,就沒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激揚自我,表達自我,在對話中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教師應抓住學生對自然的好奇,引導他們在無數或習以為常、或難得一見的生命動態中感受各種生命奇蹟;抓住每一事件,讓學生嚐到生命的酸甜苦辣,切實體現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教師要以尊重學生的生命為前提,尊重他們的情緒、意願和來自生活的各種體驗,讓學生真正成為生活的主人,真誠袒露心跡、熱誠擁抱人生。

要更好的實現「生命」教育的滲透,教師就應該深挖文字,對教材中的生命資源進行巧妙利用。就拿李白的《獨坐敬亭山》來說,如果只停留在理解古詩的字面意義上,那麼蘊涵在李白身上的那種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在失意痛苦之時,李白不放棄自我,在山水間尋求人生快意的豪情就難以為學生體會和感悟,也就會錯失了一次生命教育的機會。筆者認為,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對「孤、「獨」等關鍵字眼的理解體味詩中李白的那份孤獨,聯絡李白在不同時期的作品,讓學生體會到每個人生活中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都該有迎難而上的勇氣;同時也借李白消解不得志的消極情緒來告訴學生,我們面對沉重打擊時,可以讓自然的景緻幫助自己重新獲得「戰鬥」的勇氣,回覆平和的生活心態。

以此來完成一次生命教育與語文教學的融合,通過學習古人的精神,幫助學生從小培養珍愛生命,堅忍不拔的精神。

二、在寫作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

「作文訓練,說到底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表達和溝通的訓練」(餘秋雨語)。很大程度上,寫作源於人們對生活的感悟。

「一隻小蟲子被一根小棍子攔住了去路,艱難攀越著,反覆失敗著……我靜靜看著小蟲子不停的掙扎著,看到它對生命的執著,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我只不過被一道數學題暫時難住了,難道就裹足不前嗎?小蟲子終於翻過了樹枝,繼續前行。我為他它的勝利感到高興,我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和勇氣打倒我學習中的攔路虎。

小蟲,我們一起加油吧!

……小蟲子的路是那樣的崎嶇,它嬌小的身影在自然面前是那麼渺小,我漸漸看不到它的身影,我卻能感受到它的力量,感受到它無窮的能量。

……一位同學在作文中寫到:一個小男孩上山割草,不幸被毒蛇將左手食指咬傷,疼痛難忍,眼看指頭紅腫了,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就會有生命危險。身邊求助無人,自己又不知道什麼草藥可治。

他不想死!於是他盯著自己右手中的鐮刀,閉著雙眼,狠下心,咬緊牙,使勁將被蛇咬傷的指頭剁下……他終於活下來了。這個故事啟迪我們:

生命是寶貴的,只要我們珍惜自己的生命,就會不顧一切地保護她。可見,作文教學對生命教育的滲透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三、在自主**中滲透生命教育

課堂教學中的自主**,主要體現在教學的中間環節。在教學中,對詞語、句子的理解,重點語段的分析,往往都可以滲入生命教育的話題。如在設計小組討論分析《小英雄雨來》一文時,兩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教師通過適時引導,啟發學生把小雨來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追求,給學生予於教育,讓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小雨來之所以能成為學生們心中的英雄,就是源於他意志、信念、力量和經受各種考驗的精神支柱。這樣的課堂教學不但深化了主題,而且起到了對學生人格培養的作用。同時,也有效地實現了情感目標的完成。

四、在課後小結中滲透生命教育

一節完整的語文課,應該有課後小結。課後小結是對一節課所要解決的知識點以及重難點進行的有機整合。文章的主題所涉及的某種品質和精神風貌就是文中主人公的價值體現。

教師可抓住學生凝神回味的機會,對他們進**感目標的教育,震撼學生的心靈。比如在教《花的勇氣》一文時,當把文章的脈絡梳理完後,板書顯示:「花的勇氣→失望→吃驚→遺憾→驚奇→怦然一震。

」由此總結文章的中心句:「我的心頭怦然一震」,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是勇氣。學生從小花在冷風冷雨中拔地而起,傲然挺立的氣魄,得到了人生的感悟。

花如此,難道人不應該這樣嗎?其中的哲理應運而生: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對一切風風雨雨,無論多麼弱小,無論遇到什麼挫折,只要有勇氣,就會有希望。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引導學生對生命的思索、尊重與敬畏生命,幫助學生尋找生命價值實現的途徑,這是一個值得大家共同**的課題。以上是我從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和學生的自主**及課後小結幾方面,談了對生命教育與語文教學如何融合的一點看法。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如果能重視生命意識的滲透,那無數孩子的靈魂將被喚醒,生命意識將得以增強,學生將會懂得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互相愛護。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

1 在教學中讓學生蒐集或編寫字謎,開展猜字謎活動,體會漢字的有趣。首先老師要讓學生明白猜字謎主要有三種方法 組合法 象形法和意會法。組合法是根據謎面的暗示,把字的筆畫或部件作加減,湊成一個字。比如 一口咬掉牛尾巴 口 把 牛 的尾巴咬掉了,就成了 告 象形法是把漢字的筆畫比擬成事物,猜這種字謎需要觀...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國學經典教育

小學 語文新課程標準 指出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國學經典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先賢智慧與民族精神的載體,其中蘊含的豐富哲理可以成為孩子受用一生的文化資產。在課程多樣化的今天,融國學經典於語文教學,...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你好!對於你的問題,首先要知道的是,語文字身就是在理解方面比較開闊的領域,這就有利於你的發揮和引導。當然,前提是你得有像一本故事大全一樣的知識,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引申,用一些積極向上的內容,和一些有助於身心健康的話題進行引導,展示出美好未來的藍圖。首先開始做的時候儘量用一些涉及到父母 朋友等方面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