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1-03-04 01:01:32 字數 5077 閱讀 7683

1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你好!對於你的問題,首先要知道的是,語文字身就是在理解方面比較開闊的領域,這就有利於你的發揮和引導。當然,前提是你得有像一本故事大全一樣的知識,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引申,用一些積極向上的內容,和一些有助於身心健康的話題進行引導,展示出美好未來的藍圖。

首先開始做的時候儘量用一些涉及到父母、朋友等方面的話題,這樣比價容易理解,比如忠孝禮儀方面的。不過要看是什麼階段的學生了。靈活運用。

望採納,謝謝!

2樓:匿名使用者

很簡單,如果是中學的語文課,就找一些和能引申到『和想討論心理有關』的古文,然後先做教案,安排一些課時去講解他們如果是小學的話,用一些有心理方面的文章來引申就行了,例如『狐狸吃葡萄』之類的,當然不可能是這麼簡單的文章,就是這種找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3樓:新東方**網路課堂

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

系。教師熱愛、信任學生和理解學生,學生尊重和敬仰教師,可以形成積極向上,愉快、活躍、和諧的課堂學習心理氣氛。因此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應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導和組織教學,以適應學生日益擴大的資訊面、學生的獨立性和日益增強的**感的需要。

如微笑地走進教室,微笑地上課。當學生回答問題或者提出問題有困難時,老師適時地微笑可以減輕或者化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在課堂活動中,教師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時時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誠信感化學生,給全班學生以積極的情緒體驗,以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心理氣氛。

2.建立適當合理的學習期望。教育心理學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師對學生的高期望會使學生向好的積極的方向發展,教師對學生的低期望則會妨礙學生的進步。對於學生學習的期望,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還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

只有當教師採取的方法合適,對學生的學習期望合理才能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心理氣氛。因此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讚揚學生在學習上取得的成績,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在課堂教學中特別要避免使用「你聽我說」「我告訴你」之類的命令式、灌輸式的語言,堅持用鼓勵性的、商量式的語氣說話,例如「請你繼續講」「你的分析是不是這樣」「請聽聽我的想法」「我想作一點補充」「如果這樣說是不是更全面」等。

教師在教學中使用這樣的語言表述,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學生智力因素的開發,重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要抓住各種教育契機反覆滲透、耐心誘導和細心培養。可結合多**教學,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設計「激發——探索——總結——探索」的教學結構,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的活動。教師要多嘗試進行開放的課堂教學,這樣的課不僅可以給學生以樂趣,更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心,使學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因此,在教學中要著眼於心理素質教育來進行教學,使學生的學習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真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4樓:匿名使用者

一、寬鬆,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營造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育人氛圍。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在教學中,熱愛、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師不必賢於**,**不必不如師",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認可、相互補充,在課堂上創造出寬鬆和諧的教學氣氛,在交融中進行創造性的教與學的活動,才是真正高水平的教學境界。以朋友的身份,真誠面對學生,消除顧慮情緒。

在教師和學生的心目中全班學生完全平等,沒有"好生"、"差生"之說,因為每個人都有所長,有所短,不能以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準。

一位擺著架子,整天板著臉不與學生溝通的教師,怎能讓孩子們沒有心理負擔地與你接觸?又怎會使他們學會與人交往呢?小學生心理狀態還不成熟,遇事容易受挫折,便會產生心理壓力,這時,就更需要教師做他們的知心人,耐心傾聽他們傾訴,敞開心扉與他們交流,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減輕壓力。

那樣,他們才能逐漸學會與人溝通,敢於面對挑戰,適應社會。課堂上,教師與學生間如若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關係,學生髮言必將積極許多,因為他們沒有太多顧慮。我經常和學生這樣說:

你們既然承認我是你們的朋友,那我們之間就沒有隔閡了。朋友間是不必小心翼翼地相處的,有什麼說什麼,想到什麼說什麼,有道理就行。我做得不夠的,你幫我指出;你做得不好的,我幫你糾正,以誠相待才是關鍵。

錯了有何妨?在朋友面前出點錯不害羞,反而有益,因為朋友會真心幫助你。我們班的學生與我關係特好,下課時有事沒事總愛來找我聊天。

當然他們也敢"頂撞"我,有時,幾個"吃了豹子膽"的學生還會給我捎來紙條向我提意見。他們在語文課上回答問題是完全不拘束的,膽子特別大,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沒有了心理負擔,思考的環境也輕鬆了,自然,效果也就更好了

營造了一個積極的、互相幫助的、關懷的環境,不管你以何種身份去接近學生,相信學生的心理負擔也就不存在了,各種學習活動也能順利開展了,並且,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愛,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感化,為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奠定基礎。

二、挖掘教材中的真善美,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語文教材本身就是由一篇篇生動形象、富含哲理與情感的文章構建成,不僅可以對學生進行認知心理的教育,也滲透著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內容。雖然,它不是集中有序地直接表達出來,而是蘊藏在課文的字裡行間;也不是獨立的,而是與其它教育因素綜合並存的。在實踐中,為了正確處理和利用好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著力抓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培養活躍的思維。

學習過程是複雜的心理活動過程,思維是學習心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中,可以憑藉教材中具體人物的思維例項來啟迪學生。如課文《三袋麥子》中根據小牛、小豬和小猴對一袋麥子的不同處理方法讓學生自己去評價、去選擇,這樣可以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做出不同的判斷。

2、陶冶積極的情感。

情感是構**格穩定而獨特的心理因素。小學生的情感正處於急劇變化時期。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賦予人物的積極情感因素,引起學生產生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如在課文中,《五彩池》的讚美之情,《兩個橘子》中兄弟倆對母親的孝心,《麻省》的母子情深等都是極好的範例。

3、鍛鍊堅強的意志。

意志是人們為了達到有意識提出的目標而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所做的持續努力,對個體的學習和工作有著巨大的影響。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質,進行心理教育滲透。例如,課文《自信》中,教育人們做任何事都要充滿自信。

《陶罐和鐵罐》中,告訴人們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不要瞧不起人……這都是教師引導學生感受人物意志,努力獲取成功的好教材。

5樓:匿名使用者

心理教育是實行小學

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經過長期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本人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比單純的教學傳授更有效果。在教學設計中,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資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營造輕鬆和諧的心理氛圍,即構建和諧課堂。

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實現素質教育。

第一,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資源,在語文教學設計中體現心理教育。小學語文學科本身具有很強的人文性,所以我們要利用人性化的特點去設計我們的教學,一是在教學目標設計中確定心理教育目標。多年來許多教學工作者一直在**如何在語言能力訓練各個環節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卻忽略了進行心理教育。

要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心理教育,首先要確立好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包括教養(語言能力)、德育、心理素質教育幾個方面。

二是要在教學策略方法的設計中關注心理教育。首先是啟發學生的想象的教學設計。在教學設計中,引導學生根據文中的語言文字,去想象它能描繪的情景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過程中,使學生受到心理教育。

其次是角色扮演的教學設計。角色扮演,既可以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又可以使學生在表演時設身處地地實施文中人物的良好的或不良的行為,並獲得各種不同的體驗,使學生受到教育,還可以培養學生敢於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華的心理素質。再次是提問與討論相結合的教學設計。

語文教學總少不了問問題,這問題由誰來問,由誰來回答都應該從心理角度去考慮。一般來說,對於要普遍掌握的,則由教師提問學生,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對於啟發性、創造性的問題則由個別成績好的學生提出;對於開放性的問答,則由老師引導小組討論解決問題,以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

三是要在作業設計中考慮心理教育。在作業設計中結合心理教育因素來給學生練習,既能讓學生感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例如講完《新型玻璃》一課時,讓學生自己設計幾種新型玻璃,在講評作業時,則以「產品設計推薦會」的形式讓學生介紹自己的設想。

這樣即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又使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

第二,構建和諧課堂。在構建和諧課堂中老師要調控好以下幾種關係:一是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從理論上講,學生對老師的情感和態度對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可設想,一個對老師情感冷漠、態度牴觸的學生可以學習得很好。在課堂上,老師真誠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動的話語,都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在這其中,鼓勵性評價對增強學生自信心,提升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和創設和諧課堂氣氛尤為重要。所以在課堂中,我們必須改變傳統教學中過度依賴師生單向交往方式的狀況,積極實施師生雙向交往的方式,老師既不能對學生放任自流,又不能對學生專橫跋扈,而要採用民主平等的態度,多創造合作的機會,增進師生感情,達到師生互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是友好合作的生生關係。這要以合作為原則。課堂上學生之間應該是合作學習的夥伴關係.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多創造機會讓生生多向交往,達成合作共識,注意引導學生共同討論,共同評議,共同完成練習或表演。以培養他們友好、合作的人格,這樣,課堂才能更和諧,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更濃,學習的效果才能更好。

三是平衡的學生與自我關係。這要以成功為原則。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代表馬思洛指出:

誠實而坦然,勇於表白自己的內心感受,表白自己的懷疑,勇於承擔責任,是自我實現的途徑之一。小學生渴望獲得成功的體驗,渴望實現自我,但大多數學生又害怕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或質疑而遭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嘲笑。這一矛盾需要我們老師在教學中採取愉快教育、情景教育、成功教育等手段去幫助學生化解。

四是創新的學生與學習關係。在課堂上,我們以創新的原則去指導學生的學習。教師在課堂中要引導學生敢於思考,允許學生髮表不同意見。

例如:在教學《娥眉道上》一課時,教師鼓勵學生質疑,一位學生提出了異議:「鋪路人沒必要自己背石板,他可以想其他方法把石板搬上去。

」於是,老師就因勢利導,讓學生幫鋪路人想想辦法,頓時,課堂活躍起來,同學們的想法五花八門……。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培養,對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濃。

總之,一節輕鬆和諧的語文課,無論對學生還是對老師都是一種享受,有了各種不同滋味的「享受」。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才能得以培養。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滲透心理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是新時代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

希望能幫到你,滿意望採納哦。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理念

人是自然生命 精神生命和智慧生命的統一體,缺乏關愛生命終極意義的教育,無疑只能讓生命停留於生物的層次。加強生命教育,強化生命意識已成為當今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語文的人文性賦予了它生命教育的深刻內涵。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進行完整的 人文的生命意識的培養,引導個體認識生命的意義,追求生命的價值,活出生...

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教書育人是教育的主旋律 作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語文學科,有著非常豐富的人文教育因素。文質兼美的語文教材比其他教材有著得天獨厚的育人作用。可是近年來,許多家長和教師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學生的學業成績上,忽視了學生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也有許多人錯誤的理解為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思品教師的是,與自己所...

如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我終於見bai到了大海 我心中的du大海 浪一zhi 層又一層地趕來 dao,碰撞著臥在內海面的礁石,濺起了水容花又落了下來 衝溼了我的腳丫,還頑皮地帶走了我留在沙灘上的印記,作為它永久的珍藏.看著大海時時奔來,好象永遠不知疲倦 聽著大海刻刻喧騰,似乎永遠都那麼快樂.立在海邊,海潮在擁抱著我,和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