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最大的科技成果是什麼

2021-03-04 00:17:08 字數 5628 閱讀 9826

1樓:藍拓愛女

個人認為,應該是,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訊幹線——「京滬幹線」正式開通。

2016~2023年中國的科技成果有那些

2樓:love就是不明白

一、2023年8月16日,中國發**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這顆衛星被起名為「墨子」,將在太空向地面傳送不可破解的密碼以建立最安全保密的量子通訊,並將對微觀量子世界最離奇詭異的現象開展科學實驗研究。

二、2023年11月1日,殲-20身披割裂迷彩塗裝參加珠海航展並首次對外進行展示。意味著,殲20各方面效能技術已經成熟,可能已經小批量裝備部隊。

三、2023年9月15日,「天宮二號」成功發射升空。神舟十一號飛船2023年10月19日3時31分,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並進行一系列的空間實驗。

四、2023年9月25日,直徑500米、全球最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也被稱為「天眼」,在貴州喀斯特天坑中正式啟用。

2023年我國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1、c919首次試飛

2023年5月5日,中國首架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噴氣式幹線民用飛機c919的首飛完滿結束。

這標誌著大型民用客機的壟斷市場在a(airbus空中客車)和b(boeing波音)之外,正式迎來了新的參與者c(c919)。

2、可燃冰穩定試採成功

2023年5月18日,我國在南海北部海域的可燃冰試採成功。可燃冰作為一種儲量驚人的清潔能源,其儲量幾乎可以達到煤、石油、天然氣總和的兩倍。

可燃冰是公認的下一代清潔替代能源。此次試採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第一名的國家。

3、北斗導航第三階段組網

2023年5月23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宣佈,我國將全面啟動北斗系統第三步建設,即北斗三號系統,2023年下半年發射6~8顆全球組網衛星。

正式標誌著北斗系統第三階段任務:全球組網正式開始。接下來的2023年將前後發射18顆北斗衛星。

北斗衛星系統將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直到2023年我國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終形成全球服務能力。

4、全球首列無軌列車

2023年6月2日,中車株洲所成功研製的一款名為「智慧軌道快運系統」的全新交通產品在株洲驚豔亮相,這款產品暱稱「智軌」。

這是一款融合現代有軌電車和公共汽車各自優勢的跨界之作。既保持軌道列車載人多的優勢,又不需要建造專有鋼軌,還能像公交車一樣靈活穿行的城市交通工具。

5、量子通訊試驗階段性成功

2023年8月10日,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圓滿完成了三大科學實驗任務:量子糾纏分發、量子金鑰分發、量子**傳態。使得我國在量子通訊領域達到新高度。

作為安全等級最高的加密技術,量子加密早已成為各大國爭相追逐的目標。早在10年前,ibm、微軟等知名外企就率先開展研發,國內僅用於個別科學實驗。誰能想到呢,只用了10年,中國在這個領域已經變成了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4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一、2023年8月16日,中國發**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這顆衛星被起名為「墨子」,將在太空向地面傳送不可破解的密碼以建立最安全保密的量子通訊,並將對微觀量子世界最離奇詭異的現象開展科學實驗研究。

二、2023年11月1日,殲-20身披割裂迷彩塗裝參加珠海航展並首次對外進行展示。意味著,殲20各方面效能技術已經成熟,可能已經小批量裝備部隊。

三、2023年9月15日,「天宮二號」成功發射升空。神舟十一號飛船2023年10月19日3時31分,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並進行一系列的空間實驗。

四、2023年9月25日,直徑500米、全球最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也被稱為「天眼」,在貴州喀斯特天坑中正式啟用。

中國近年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5樓:京城「老炮兒

我國近年來的新成就很多,政治經濟科技社會各方面都有,比如「天鯤」試航、「嫦娥」奔月、「北斗」棋佈、「鯤龍」出水、港珠澳大橋通車、主場外交發出中國聲音等等,細數著國家這些成就,令人心潮澎湃。

6樓:勤奮的夢

一、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

衛星「墨子」

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上首顆量子實驗衛星「墨子」號送上天空,這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訊。

二、殲20成功亮相珠海航展

.殲-20身披割裂迷彩塗裝參加珠海航展並首次對外進行展示。

三、神州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

「天宮二號」成功發射升空。神州十一號飛船2023年10月19日3時31分,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並進行一系列的空間實驗。

四、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天眼」

直徑500米,全球最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也被稱為「天眼」,在貴州喀斯特天坑中正式啟用。fast將在未來10年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裝置的地位,成為中國和世界天文學研究的「利器」。

五、核聚變實驗裝置「人造太陽」

「人造太陽」實驗裝置在電子溫度超過5000萬度,持續時間達102秒的超高溫長脈衝等離子體放電。這一重大成果標誌著中國在穩態磁約束聚變研究方面繼續走在國際前列。

六、繪製全新人類腦圖譜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腦網路組研究中心蔣田仔團隊聯合國內外其他團隊,經過6年努力,成功繪製出全新的人類腦圖譜。

七、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

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超算大會(isc)公佈了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top500榜單,由中國國家平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運算速度奪得第一。

八、高鐵總里程達兩萬公里

鄭(州)徐(州)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標誌著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2萬公里。中國不僅是高鐵里程最長的國家,而且高鐵的安全運輸規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九、中國造出世界最大起重船

振華重工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12000噸起重船在上海長興島基地交付,並在現場命名為「振華30號」。這艘船一單臂架12000噸的吊重能力和7000噸360度全迴轉的吊重能力位居世界第一。

十、「高分」家族新丁雷達遙感衛星高分三號

7樓:楓林雨露

北京大學江穎團隊實現了氫原子的空間成像和精確定位,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揭示水的核量子效應。

8樓:匿名使用者

1.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五年來,中國基礎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創新成果。國際**總數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國際**檢索系統(sci,ei,istp)**總數中佔7%,進入世界第二方陣,與英國、德國、日本相當;奈米科學**數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學**數居世界第二。

前沿技術領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斷縮小。非線性光學晶體、量子資訊通訊、超強超短鐳射、高溫超導等前沿技術研究居世界領先水平,湧現了載人航天、超級雜交水稻、高效能運算機、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第三代行動通訊國際標準等一批自主創新重大成果。

2.產業技術創新取得多方面突破。近年來,中國在基礎工業、加工製造業以及新興產業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鋼鐵、船舶、電子資訊、先進裝備製造和生物技術等領域重大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產業整體技術素質邁上新臺階。重大技術裝備自主開發能力、成套水平以及綜合工程化能力明顯提高,有力地支撐了三峽工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青藏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

3.科技走進千家萬戶、惠及億萬人民。近年來中國**把解決民生問題和發展社會事業放在突出位置,科技進步為人口健康、節能減排、氣候變化、防災減災、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撐。雜交水稻的培育和應用,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的實施,為解決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

能源領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裝置、大型水電裝置、先進核電等關鍵技術,攻克一批燃料電池、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關鍵技術,為調整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重大傳染病防控技術取得重要進展,一批新藥創制成功,傳統中醫藥得到新的發展,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4.智慧財產權產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年來,中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持續、快速增長,智慧財產權創造能力進一步增強。2023年到2023年,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從3.

97萬件增長到12.2萬件,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從0. 58萬件增長到2.

5萬件。隨著中國智慧財產權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國專利局受理的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量連年增長,2023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總量達21萬件,居世界第4位。

5.高新技術產業規模持續高速增長。五年來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平均增速高達27.0%,高於「九五」時期平均增速6.

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總產值佔製造業比重由14.5%上升到16%。

2023年,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1322億元,是2023年的2.7倍;高技術產品進出口總額達5288億美元,是2023年的3.5倍,優化了**結構,國際市場競爭力日益增強。

6.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收入和總產值分別達到4.3萬億和3.

6萬億;聚集了全國一半數量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研究開發投入佔全國的1/3;區內企業擁有發明專利數為32600;區內企業創造的工業增加值達8520.5億元,約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9.4%。

2023年上半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營業總收入25891.8億元,工業總產值21873.2億元,工業增加值5021.

6億元,出口創匯967億美元。

7.科技投入規模和強度持續提高。2023年,全社會科技支出經費總額4500億元,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3003.1億元,居世界第5位;研發投入強度不斷提升,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

42%。近5年國家財政科技投入保持了年均17%的較快增長,其中2023年**財政科技撥款達1009.7億元,比上年增加25.

0%。8.中國成為世界科技人力資源大國。2023年,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約為3500萬人,居世界第1位;2023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全時人員達150萬人/年;一支充滿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正在迅速成長,45歲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員佔研究人員總數的80%;高等院校在校生總規模達到2300萬人,成為世界上科技人才培養規模最大的國家。

9.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逐步增強,大學、科研機構在科技創新中的骨幹和引領作用進一步發揮。2023年,中國企業研究開發支出總額達到2134.

5億元,佔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的71.1%,企業開發的重大技術成果不斷湧現;民營科技企業已由20年前的7000多家發展為2023年的15萬家。高等院校現有研究開發人員22.

7萬人,取得了人類細胞衰老主導基因、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工程、家蠶基因組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科研院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應用開發類科研院所面向市場的創新能力得到加強,公益類科研院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取得一批重大創新成果,成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10.國際科技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拓展。目前,中國已與15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係,與96個國家簽訂了102項**間科技合作協議,簽訂了1000多項部門間科技合作協議,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間雙邊和多邊國際科技合作框架。積極利用國際科技資源,中國參與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國際對地觀測、地球空間雙星探測、人類肝臟蛋白質組、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等等國際大科學、大工程計劃。

中國科學家、科學技術人員參與國際科技合作的渠道進一步拓展,人員交流與合作更加緊密、便捷,方式更加靈活、多樣。迄今為止,中國已參加了大約350個國際科技組織,有206位科學家在國際科技組織中出任各級領導職位。

2023年中國處於什麼戰爭,2023年中國處於什麼戰爭?

一 1月1日 中國國民黨中常會通過 開除汪精衛黨籍及撤銷其一專切職務的決定 屬 二 1月13日 中共 南方局正式成立,任書記。三 1月21日 國民黨召開五屆五中全會,中心議題是決定抗戰方針及 溶共 防共 限共 方針。四 2月7日 國民黨國防最高委員會在重慶成立,蔣介石為委員長。五 3月21日,蔣介石...

2023年中國有些什麼節日,2023年,中國有些什麼節日?

一 元旦 1月1日放假,1月2日 星期一 補休。二 春節 1月27日至2月2日放假調休,共7天。1月22日 星期日 2月4日 星期六 上班。三 清明節 4月2日至4日放假調休,共3天。4月1日 星期六 上班。四 勞動節 5月1日放假,與週末連休。五 端午節 5月28日至30日放假調休,共3天。5月2...

求2023年中國在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 軍事 環保這幾方

2013年還沒過 但已有一些 政治 g20 後幾天 中美領導人莊園會晤經濟 大的貌似沒有吧,就金磚國家有一些貌似是12年的文化 我不感興趣 科技 發動機,大運 大型運輸機 等 軍事 國產航母分段模型完成 052d 056 東風41 大運 j 31 環保 不知 軍事戰爭上 七次戰役基本全勝。對越 對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