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宮廷都有哪些官職,中國古代宮廷裡有幾種職位?哪幾種?

2021-03-03 22:48:52 字數 6281 閱讀 8765

1樓:匿名使用者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

【太傅】參見「太師」條。 【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尚書】相當於現在的部長。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框密副使合稱「宰執」。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

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 【軍機章京】是軍機處的辦事人員,軍機大臣的屬官。 【御史】職位僅次子丞相,主管**、糾察**過失諸事。

【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左徒】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後世左右拾遺相當。

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

【上大夫】先秦**。 【大夫】各個朝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機關的要職,如御史大夫、諫議大夫等。 【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曆法、祭祀等事。【長史】秦時為丞相屬官,相當於丞相的祕書長。兩漢以後成為將軍屬官。

【侍郎】初為宮廷近侍。 【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

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階**,分掌各司事務。【參軍】「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隋唐以後逐漸成為地方**。 【令尹】戰國時楚國執掌軍政大權的長官,相當於丞相。

【尹】參見「令尹」條。 【都尉】職位次於將軍的武官。【冏卿】太僕寺卿的別稱,掌管皇帝車馬、牲畜之事。

【司馬】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隋唐時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屬官, 【節度使】唐代總攬數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只設在邊境諸州;後內地也遍設,造成割據局面,因此世稱「藩鎮。【經略使】也簡稱「經略」。

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並置。 【刺史】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太守】參見「刺史」條。

又稱「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長官。 【都督】參見「經略使」條。軍事長官或領兵將帥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長官亦稱「都督」,相當於節度使或州郡刺史。

【巡撫】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級地方長官,地位略次於總督,別稱「撫院」、「撫臺」、「撫軍」。【撫軍】參見「巡撫」條。

【校尉】兩漢時期次於將軍的官職 【教頭】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 【提轄】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 【從事】****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 【知府】即「太守」,又稱「知州」。

【縣令】一縣的行政長官,【里正】古代的鄉官。 【里胥】管理鄉里事務的公差。

中國古代宮廷裡有幾種職位?哪幾種?

2樓:歷史通

從超品:太妃(前朝娘娘)(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小主)(不限)

庶超品:太嬪(前朝小主)(無冊封升降妃嬪權利)(不限)

正超品:皇后/正宮娘娘(統領後宮,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除側皇后以外的妃嬪)

從超品:側皇后/東宮娘娘/西宮娘娘(統領東六宮或西六宮,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除皇妃和側皇妃的妃嬪)

正一品:皇妃(1)(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正四品以下妃嬪)

從一品:側皇妃(2)(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從四品以下妃嬪)

庶一品:夫人(4)(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庶四品以下妃嬪)

正二品:貴妃(2)(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正六品以下妃嬪)

從二品:妃(4)(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從六品以下妃嬪)

庶二品:側妃(8)(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庶六品以下妃嬪)

正三品:昭儀,昭媛,昭容,淑儀,淑媛,淑容,修儀,修媛,修容(昭儀為首)(昭儀1名,其餘各2名)(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正八品以下妃嬪)

從三品:貴嬪(4)(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從八品以下妃嬪)

庶三品:貴姬(8)(有權利冊封升降所有庶八品以下妃嬪)

正四品:婕妤(2)

從四品:容華(4)

庶四品:嬪(8)

正五品:婉儀,婉媛,婉容,充儀,充媛,充容(婉儀為首)(婉儀1名,其餘各2名)

從五品:順儀,德儀,佩儀,芬儀,芳儀(順儀為首)(順儀1名,其餘各2名)

庶五品:小儀,小媛,良娣,良媛(小儀為首)(小儀1名,其餘各4名)

正六品:姬(8)

從六品:貴人(16)

庶六品:才人,美人,淑人(等大)(32)

正七品:良人,麗人,佳人(等大)(32)

從七品:常在(64)

庶七品:寶林(64)

正八品:選侍(不限)

從八品:舞涓(不限)

庶八品:答應(不限)

正九品:御女,采女(等大)(不限)

從九品:更衣,充衣,華衣(等大)(不限)

庶九品:娘子(不限)

宮女等級:

從五品以上可以稱姑姑

正三品:掌事嬤嬤(管理所有宮裡大事,負責分發俸祿,分配宮女等)(1)

從三品:御前尚義(皇帝貼身宮女)(2)

正四品:禮教司儀(教導正七品以下小主和宮女)(2)

從四品:風儀女官(太后,太妃,皇后或側皇后貼身宮女)(每個主子1名)

正五品:各宮主管(每個宮裡的主管宮女,可監督其他宮女)(每個宮1名)

從五品:御花園,佛堂等其他宮殿裡的主管宮女(每殿1名)

正六品:浣衣局主管(管教犯錯的宮女)(4)

從六品:冷宮主管(分配冷宮裡的食物,衣裳)(2)

正七品:一等宮女(端茶倒水等輕活)(娘娘2名,小主1名,秀女無)

從七品:二等宮女(做飯煎藥等不輕不重的活)(娘娘2名,小主1名,秀女無)

正八品:三等宮女(燒煤守夜等重活)(娘娘2名,小主1名,秀女無)

從八品:打掃道路和每晚巡視的宮女(8)

正九品:冷宮宮女(1位妃嬪1名) 從九品:浣衣局裡的宮女(不限)

太醫/醫女/醫生等級:

正三品:太醫院院長(1)

從三品:太醫院副院長(2)

正四品:各部部長(6)

從四品:各部副部長(6)

正五品:御醫(8)

從五品:太醫(16)

正六品:太后,皇后,側皇后貼身醫女(每位妃子各1名)

從六品:娘娘/太妃/太嬪貼身醫女(每位妃子各1名)

正七品:醫師(2)

從七品:醫員(4)

正八品:實習醫女/醫生(8)

從八品:學習醫女/醫生(8)

正九品:藥劑醫女(16)

從九品:使喚醫女(不限)

侍衛等級:

正三品:侍衛統領(1)

正四品:護衛使統領(1)

正五品:御前帶刀侍衛(1)

正六品:護衛使(16)

正七品:皇后/側皇后/太后貼身侍衛(每位妃子各1名)

正八品:各宮小主/娘娘/太妃/太嬪貼身侍衛(每位妃子各1名)

正九品:侍衛(不限)

歌姬等級:

正六品:天籟[1]

從六品:繞樑[2]

正七品:飛泉[4]

從七品:鳴玉[8]

正八品:珠圓[16]

從八品:玉潤 [32]

正九品:娓娓[不限]

舞姬等級:

正六品:驚鴻[1]

從六品:游龍[2]

正七品:流風[4]

從七品:迴雪[8]

正八品:婀娜[16]

從八品:飛揚[32]

正九品:翩翩[不限]

樂師等級:

正六品:清音[1]

從六品:幽韻[2]

正七品:行雲[4]

從七品:流水[8]

正八品:斷風[16]

從八品:悠揚[32]

正九品:錚錚[不限]

御廚等級:

正五品:御膳房房長[1]

從五品:副房長[1]

正六品:各部部長[6]

從六品:副部長[6]

正七品:太后,皇后,娘娘專用御廚 [每個妃子1個]

從七品:御廚[8]

正八品:實習廚工[16]

從八品:學習廚工[16]]

正九品:一等廚工(綽菜,切菜)[8]

從九品:二等廚工(洗菜,燒火)[8]

3樓:匿名使用者

【官職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製出現以後,**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遷常用以下詞語: (1) 拜。

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 (2) 除。拜官授職,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

(3) 擢。提升官職。 (4) 遷。

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 (5) 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

(6) 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 (7) 去。

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於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 (8) 乞骸骨。

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

有時稱相國,常於宰相通稱,簡稱"相"。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

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後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祕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奉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 【大將軍】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魏晉以後漸成虛銜而無實職。

明清兩代於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後即廢除。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

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

三、四人,多則

六、七人,被稱為"樞臣"。 【御史】本為史官,秦以後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於丞相,主管**、糾察**過失諸事。 【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

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 【左徒】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後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為最高一級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個朝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機關的要職。 【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曆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後設太史令,其職掌範圍漸小,其地位漸低。 【長史】秦時為丞相屬官,兩漢以後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

【侍郎】初為宮廷近侍。東漢以後成為尚書的屬官。唐代始以侍郎為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各部長官(尚書)的副職。

【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後,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階**,分掌各司事務。 【參軍】"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晉以後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的幕僚,隋唐以後逐漸成為地方**。

【令尹】戰國時楚國執掌軍政大權的長官,相當於丞相。明清時指縣長。 【都尉】職位次於將軍的武官。

【司馬】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 【節度使】唐代總攬數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只設在邊境諸州;後內地也遍設,造成割據局面,因此世稱"藩鎮"。

【經略使】也簡稱"經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並置。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官位高於總督。

【刺使】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 【巡撫】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極地方長官,地位略次於總督,別稱"撫院"、"撫臺"、"撫軍"。

【校尉】兩漢時期次於將軍的官職。 【教頭】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 【提轄】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

【從事】**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 【知府】即"太守",又稱"知州"。 【縣令】一縣的行政長官,又稱"知縣"。

【里正】古代的鄉官,即一里之長。 【里胥】管理鄉里事務的公差。

古代朝廷官位名稱,中國古代宮廷官職名稱級人物名稱

漢代時是三公九卿制,三公指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到了東漢三公變為司馬,司徒,司空。九卿大致有太常 光祿勳 衛尉 太僕 廷尉 大鴻臚 宗正 大司農 少府。在漢武帝時期就已經設立大司馬這個職位 某某將軍領尚書事 只有加了領尚書事,或者行尚書事的 才算是真正進入 機構,漢武帝末期,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行尚書...

中國古代戲劇都有哪些,中國古代戲曲經典劇目有哪些

京劇 玉堂春 黃梅戲 天仙配 豫劇 花木蘭 越劇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老兄你這個問題比較籠統誒!中國古代戲劇?有很多啊?有京劇,越劇,花鼓戲,黃梅戲等.而這些劇種李又有很有劇目,玉堂春,天仙配,木蘭從軍,等等.你說具體些啊!中國古代戲曲經典劇目有哪些 1 天仙配 天仙配 又名 七仙女下凡 董永賣身 是...

在中國古代宮廷小吃有多少種類,在中國古代宮廷小吃有多少種類?

宮廷小吃主要有點心 果脯蜜餞 糖果 羹湯 飲料等。東坡肉 東坡肉其實,在古代東坡肉,又名紅燒肉 滾肉 東坡燜肉,是眉山特色傳統名菜來的,東坡肉在浙菜 川菜 鄂菜等菜系中都隨處可見呢,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有先煮後燒的,有先煮後蒸的,有直接燜煮收汁的。東坡肉 東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異,主料都是半肥半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