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諾夫斯基的理論研究,馬林諾夫斯基和布朗的功能主義有什麼區別

2021-03-03 21:47:11 字數 2862 閱讀 2577

1樓:『大屁股

馬林諾夫斯基根據他從超卜連群島得到的資料,以及自身所學的心理學、社會學等知識,提出一套被後人稱為功能論的理論。他認為,一個社會的所有文化其實只是一組工具,其存在目的在滿足人類自身的種種生理和心理需求。而各文化要素之間是環環相扣,且不斷變動以保持有效的運作。

也因此,我們可以在各文化中找到一套自己的運作原則,而這些原則也和社會中的實質功能保持緊密的關聯。

而印證功能論最好的例子便是庫拉圈(kula ring)。這個存在於新幾內亞東邊的跨島**易圈同時以順時鐘和逆時鐘方向進行兩種物品的交換,可是這兩種物品卻不具備實質上的功用,但土著卻願意冒著相當的風險進行這這種無限迴圈的交換。在多數外人眼中,這種行為看似不可思議,但馬林諾夫斯基卻認為這種交換過程倚賴於彼此間的信任,而這信任的原動力其實是為了其他民生物資的交換:

由於各島之間物資有限,彼此間依賴度頗深,庫拉圈的交易過程得以建立彼此的相互信賴感,使其他順帶的交易成為可能之事。

馬林諾夫斯基手繪的庫拉圈分佈圖。從庫拉圈向外推展,所有的文化專案像家庭、巫術等,都是為了滿足社會上的個別需求如果腹、性慾、嬉戲、信仰等。因為如此,所有文化專案彼此互相整合,也不相互違背,所以整體文化應為平和而穩定。

由此衍伸,馬林諾夫斯基以為多數穩定的「野蠻人」文化正快速被西方文化取代。身為人類學家,必須儘快以田野調查將這些文化紀錄在民族誌之中,才能「搶救」這些「未受汙染」的文化身影。因此他強調「搶救人類學」的重要性,併成為他積極送學生到世界各地研究的理由之一。

馬林諾夫斯基和布朗的功能主義有什麼區別

2樓:杭州搶位通科技****

功能學派別名是英國社會人類學學派。2023年,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分別發表實地調查專刊《西太平洋的探險隊》和《安達曼島人》,最早把功能主義思想貫徹在民族學著作上,人們因而將發表兩篇專刊的這一年作為功能學派創立的年代。其後,馬利諾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又在其**和著作中進一步發展了功能主義理論。

但是,功能學派並非完全由於馬利諾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同年發表調查專刊而偶然產生,它主要是當時英國的政治形勢和學術傳統的產物。

英國的文化社會學起源於功能學派的社會人類學,主要代表人物是b.k.馬林諾夫斯基、a.

r.拉德克利夫-布朗。馬林諾夫斯基在《文化論》中說:

「科學的人類學應當知道它的首要任務是建立一個審慎嚴謹的文化論。這個文化論應當包括比較社會學,統一所有的社會科學」。他還認為,科學的人類學是對各種文化作功能的分析,要「根據經驗的定律」或遵守「功能關係的定律」進行。

拉德克利夫-布朗在《現代社會的人類學研究》 (1935)一文中認為,任何文化都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因而主張用社會學的方法研究各種文化現象。他把自己的功能人類學稱作「比較社會學」,認為比較社會學與社會人類學是功能的理論化。他著重研究文化的功能,因此,他的比較社會學也是「功能的文化社會學」。

功能學派認為,任何一種文化現象,不論是抽象的社會現象,如社會制度、思想意識、風俗習慣等,還是具體的物質現象,如手杖、工具、器皿等,都有滿足人類實際生活需要的作用,即都有一定的功能。它們中的每一個與其他現象都互相關聯、互相作用,都是整體中不可分的一部分。但是,馬林諾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學術上又不盡相同。

馬林諾夫斯基偏重對人類生物需要的研究;拉德克利夫─布朗側重「社會結構」的研究,因而後來人們習慣地把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理論稱為「結構-功能論」。他們的分歧使功能學派內部分為兩個不同的傳統。

如何評價馬林諾夫斯基對人類學的貢獻

3樓:康姆勒發電機

雖然在馬林

諾夫斯基之前,法蘭茲·鮑亞士與他的學生已經提出歷史特殊論駁斥演化論與種族歧視觀點,但直到馬林諾夫斯基提出自己的論述,才真正有完整的理論解釋文化相對論的觀點,也從他開始,19世紀發展到鼎盛的歐美種族中心論論述開始沒落,逐漸被前者取代.

在他之前,人類學家往往以傳教士或探險家的著作或紀錄作為研究材料,但是這些紀錄的內容卻充滿了文化偏見或不夠周延的描述,因而造成研究時的困難.19世紀末期開始,路易斯·亨利·摩爾根(lewis henry m***an)等人開始進行最早的田野調查,並試著書寫自己的民族誌,然而他們的調查期間僅有幾個月或幾個星期,且多數人甚至不懂當地語言,僅能透過第三人或簡單的問句得知被訪問者的意見,加上他們仍然擺脫不了對當地白人的依賴,因此研究成果充滿了歧視與矛盾.

為了完成客觀的民族誌,他們必須繪製土著的族譜,紀錄當地的傳說,並參觀他們的儀式.每位研究者沒有翻譯,只能靠著一至數位的報導人協助自己的研究工作. 除此之外,馬林諾夫斯基在超卜連群島作的田野調查也被視為典範:

他的研究影響了馬瑟·牟斯的著作《禮物》,使交換理論成為日後社會學與人類學關注的焦點,並率先以實際例子反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plex).而這些震撼性的紀錄也讓當時的歐洲人重新思考文化的主客觀點,學習以當地人的觀點理解個別文化的價值,並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特性.

4樓:匿名使用者

精簡的說:創造參與觀察法及其所引起的所謂科學的民族誌;文化整體論的研究方法;用共時的功能分析代替傳統的用歷史的進化主義分析。

5樓:匿名使用者

傳統人類學的創始人。也就是人類學的祖師爺。

馬林諾夫斯基的哪個著作標誌文化人類學確立

6樓:柒月黑瞳

《文化論》

馬林諾夫斯基(1884~1942)malinowski,bronislaw kaspar英國社會人類學家。功能學派創始人之一。生於波蘭,卒於美國。

2023年以全奧地利最優等成績獲得物理學和數學博士學位。 馬林諾夫斯基最大的貢獻在於他提出了新的民族誌寫作方法。從馬林諾夫斯基起,幾乎所有的人類學家都必需到自己研究的文化部落住上一年半載,並實地參與聚落的生活,使用當地的語言甚至和土著建立友誼。

而這些,都為了完成一份馬林諾夫斯基式的民族誌紀錄。

卡巴列夫斯基的作品,卡巴列夫斯基的人物生平

大提琴協奏曲 丹尼爾.沙佛蘭獨奏 第3鋼琴協奏曲 愛米爾.吉列爾斯 第4鋼琴協奏曲 布拉格 尤里.波波夫獨奏 小提琴協奏曲 奧依斯特拉赫獨奏 卡巴列夫斯基的人物生平 卡巴列夫斯基 dmitry kabalevsky,1904 1987年 前蘇聯作曲家 教育家 活動家。1904年12月30日生於聖彼得...

大雷雨奧斯特洛夫斯基卡傑琳娜

大雷雨概述 劇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悲劇劇作.寫於 年.劇中女主角卡傑版琳娜是個富有 權感情 酷愛自由的人.她嫁給了自己並不瞭解也不愛的奇虹.丈夫奇虹心地善良,軟弱無能,任憑母親的擺佈.婆婆卡巴諾娃專橫 粗暴,冷酷無情.卡傑琳娜不喜歡這令人沉悶 窒息的家庭,內心充滿了痛苦和絕望的感情.後來她勇敢地愛上...

奧斯特洛夫斯基活了多少歲。几几年去世的

1823年4月12日出生在莫斯科小奧爾頓卡街 1886年1月,奧斯特洛夫斯基被任命為莫斯科各皇家劇院的藝術總管理人。但還未能充分他對於劇院制度的改革和戲劇藝術的提高,便於6月14日在謝雷科沃 現為柯斯特羅姆州奧斯特洛夫斯基區 逝世。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故事 什麼故事?他的人生嗎?奧斯特洛夫斯基是在什麼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