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寧誠嵇娟
大運河斷流的主激畢肢要原因如下:
1. 到了近代,由於我國山東以北的運河河段斷流,所以這段運河也就基本停用了。
2. 由於近代海運的崛起,相比河運成本更低,使得大運河失去了競爭明世優勢。
3. 環境變遷、水利廢弛,導致大運河水流萎縮、泥沙淤塞,航道條件惡化。
4. 近現代以來,南北數派向鐵路公路幹線的貫通,以及廉價的近海海運的興起,使得大運河作為溝通南北**物流大動脈的功能逐步被各種現代交通方式取代了。
希望以上資訊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告訴我。
2樓:xy風適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對古老的京杭大運河來說,在某種意義上說使古老的運河獲得新生。大規模的調水和治汙不僅為斷流和生態功能區系統修復帶來機會,而且也使大運河的整體性保護規劃成為可能。長達1000多公里的運河沿線,除了帶動運河旅遊、保障沿線水資源供給,更可以直接拉動沿線經濟增長,促進沿線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化程序。
京杭運河始鑿於春秋末期,吳國在西元前486至495年,利用原有天然河湖港汊開鑿溝通了揚州至淮安的邗溝和陰沙至敏慶蘇州的一段江南運河。隋代在西元604至608年,開挖了涿郡(今北京)至洛陽的永濟渠,洛陽至盱眙的汴渠。蘇州至餘杭的江南河,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全長2700多公里的南北大運河。
到了元代,汴渠被黃河氾濫淤塞,1289至1293年又新開了大都(今北京)以東到通州的通惠河,山東西部臨清到濟寧的畝春會通河和濟州河橋耐握,航道就不再西經洛陽,航程縮短了1000多公里,後又經明、清兩代的整治取直,基本上形成了今天京杭大運河的線路。
古運河最後流到**?
3樓:菜籃子
京杭大運河,古名「邗溝」「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最古老的運河,與長城並稱為中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
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4公里。
新中 國 成立後,對運河進行了大規模整修,使其重新發揮航運、灌溉、防洪和排澇的多種作用。1988年底建成的京杭運河和錢塘江溝通工程已將江、河、海銜接起來,構成了以杭州為中心的、以京杭運河與長江、黃河、淮河、海河、錢塘江五大水系相連通的水運網。
4樓:仉玉軒
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通州),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為微山湖,大運河全長約1797公里。
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運河斷流的地方
5樓:網友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最古老、最長、最具影響力的人工運河,全長約1794公里。由於多年來的建設和改造,部分割槽域的運河已經轉變成了水庫、灌溉渠道或已枯竭,導致京杭大運河的斷流點褲粗絕比較分散。這裡列舉一些比較典型的斷流地點:
1. 淮安至揚州段:此段運河已被改造成為淮安市的鹿王渠,如今已成為灌溉用水渠道胡姿,不再具有航運功能。
2. 揚州至鎮江段:此段運河被改建成水庫、水文觀測或灌溉渠道等用途,如鎮江市的五里湖水庫就佔據了原本的運河道路,形成了「五里堤」。
3. 南京至無錫段:此段運河在上世紀50年代被改建成為祝塘水庫,主要為城市用水和灌溉用水服務。
4. 無錫至蘇州段:此凳灶段運河被沿線城市當做城市規劃、景觀綠化的一部分進行開發和維護,部分路段已經斷流。
總的來說,京杭大運河的斷流地點主要分散在沿岸城市的市區或近郊。
大運河問題
6樓:
摘要。大運河問題。
這題答案是啥。
第一題答案。
親親~選b哦<>
哪一題選b您後面發的這個哦<>
京杭大運河中最有可能斷流的水系是?
7樓:鳳楚
京杭大運河中有5大水系尺睜:海河水系、黃河水系、淮河水系、長江水臘正系、錢塘江水系。其中黃河水系最陵局歲有可能斷流的水系。
大運河皂為什麼洗的乾淨,大運河洗衣皂成分
大運河皂之所以能夠洗得很乾淨,是因為其具有有效的去汙成分。大運河皂中的主要成分是高階脂肪酸納鹽和鉀鹽,這種成分可以深入滲透到衣物纖維中,有效去除汙垢。此外,大運河皂的清潔效果還受到其製作工藝和使用環境的影響。具體來說,大運河皂可以輕鬆去叢手除烹飪油汙 油煙汙漬 牆壁上的墨跡 墨漬 鞋底印等難以清洗的...
大運河是什麼樣子的,大運河在什麼地方
大運河是中國東部平原上的古代偉者伏大工程,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涿郡 今北京 全長公里,跨越首正攜地球多個緯度,縱貫在中國最富饒的東南沿海和華北大平原上,通達黃河 淮河 長江 錢塘江 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 規模最大的運河。後經元朝取直疏浚,全長...
隋朝大運河的開通有什麼好處,隋朝大運河的開通有何重大歷史意義?
大運河的開通,大大便利了我國的水運事業,使南北交通有了顯著的改進,它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加強了南北的聯絡,對於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全國的統一,起了很大作用。大運河開通以後,南方的稻米,絲綢源源不斷北運,供給北方。隋朝在河南修建了許多糧倉,裡面儲存著南方運來的大量糧食。由於運河的開通,運河兩岸的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