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美國德國和解的標誌是什麼?

2025-07-12 10:30:42 字數 5686 閱讀 8451

1樓:

德國**被徹底推翻了,盟軍和蘇軍各佔領一半,扶植了自己的傀儡勢力。

所以無所謂和解不和解。

二戰時德國和美國誰更強大?

2樓:本大叔精神永存

首先說,在開戰初期,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依然是法國,這點毋庸置疑,龐大到令人心驚的陸軍。你很難想象,在當時法國的軍隊數量,**裝備數量都要超過德軍,在機械化上和德軍持平並且有所超出,裝甲數量和質量也超過德軍。同樣很難想象這是在馬其諾防線佔了法國陸軍百分之八十以上經費情況下的結果,如果稍微指揮得當,法國絕不會敗的這麼慘。

當時的海上優勢則在美國和英國手中,而其中以美國為最,因為英國還是所謂的艦炮大國,他們的主力還是戰列艦,驅逐艦之類的炮艦,而當時的美國已經擁有了數量不低的航母(比如珍珠港那時候恰好離開的那些航母)。

當然了,當時的美國陸軍實在爛得可以,都是不超過18噸的傢伙,記得39年有個宣傳片,美國兵當時的主要裝甲裝備是一種輕型裝甲車,至於格蘭特坦克則是在40年才開始生產的……至於m10更是在41年才投產的。

如果開戰初期把德意日,蘇中美放在一片大陸上,那麼輸的肯定是蘇中美。

而在現實中如果只有這六國開戰的話,那麼就看蘇聯了,如果蘇聯能為美國拖出。

三、四年的時間,並且保證自己的工業區沒有全落入德國手中,那麼就是蘇中美獲勝。如果蘇聯沒有支撐住,被德國得到了他們巨大的人力物力資源,那麼中美就只有等著輸了。

至於義大利,只是個擺設,擺設而已,日本的海軍倒是不錯,但只有在美國不發狠的情況下……

3樓:網友

當然是美國,美國實力優勢太大了,遠遠優於德國的實力。德國的軍事實力從來就沒有第一過。海軍和空軍德國遠遠不是美國的對手,差距太大。

陸軍上實力基本相當,但是兵力和物資上美國依然是絕對優勢。因此美國站誰一邊誰就是絕對優勢。

4樓:純爺們vs唐僧

戰爭初期是德國,因為經過長期備戰,德國實力相當強大。但是後期國力衰敗,最後連汽油都難以供給了。

美國潛力也是巨大的,從四一年開始正式加入盟國,短短幾年軍工發展迅速,短短幾年就擊敗了德國。

其實這個東西是沒有可比性的,戰爭初期往往是被侵略一方比較被動、弱小。戰爭後期穩住陣腳,最後取得戰爭的勝利!

5樓:滕州好男人

二戰時期,美國最強大,美國在1893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二戰之前,綜合國力:1、美國,二、德國,三、前蘇聯。

6樓:文而木

是德國,只是德國在經濟上比美國方面要差。蘇中美佔優勢。

7樓:網友

光看軍事實力是片面的,要知道36年前美國本土的陸軍大概只有10個師,而在二戰結束後光太平洋的航空母艦就有300艘以上。而且美國的各種資源不缺,德國的海軍陸軍在爭論拿鋼鐵造**還是造坦克,連鎢這種關鍵金屬還要千里迢迢的找中國進口。打蘇聯還要分兵去奪取油田。

可見德國當時的戰略資源多麼稀缺。有個詞很能說明問題。

8樓:網友

後期美國強大,蘇中美三國比較雙方佔優勢。

9樓:情陷崑崙

那還用說,德意日都是小國,蘇中美都是大國,德意日只是早期優先獲得一些科學界的精英,因為國家小,政治界比較好治理,將科學的精英集中一起,迅速發展起現代化的軍事強化部隊,蘇聯和美國在政治方面也很快得到統一,只有中國是最艱難的,政治上軍事上鬥爭多年,科學界幾乎是空白,但是畢竟是大國資源多,只要政治慢慢統一,又有和類似***這樣的能人指揮,德意日再強,資源有限也只能鬧幾年。

現在的美國是不是像二戰時的德國呢?

10樓:網友

當然不是當時也是屬於資源再分配德國才發起的戰爭,現在美國就控制著地球絕大部分資源當然不一樣了!

11樓:今早熱的來

不是。二戰時的德國是侵略現在的美國是世界警察。美國是讓人嚮往的國家。

請問二戰美國和德國誰強?

12樓:網友

美國強,差距不小。

美國地大人多,資源豐富,工業發展迅速,二戰後期美國開足馬力,一月生產數千架飛機,珍珠港損失的艦隊很短時間內就補充並擴大了。

德國地小人少,一戰後殖民地又被瓜分,開始能瘋狂轟炸英國,可後來就被瘋狂轟炸,飛機的製造趕不上損失的速度。

13樓:樂月主

美國強,一人多、二資源多(石油和鐵礦石都多,二戰基本靠這些)。德國人也並不是笨,比較執拗而已。戰爭機器都設計的那麼精細精貴,操作又複雜,軍事人材大量陣亡,培養跟不上,技術優勢在後期就發揮不出來了。

14樓:網友

綜合國力還是 美國強 資源多 人也聰明 不像德國那幫瘋子 把戰線拉那麼長 如果當時 德國多堅持幾年 那歷史就改寫了 滿天的噴氣式戰鬥機 飛彈 原子彈 但這些東西沒出來就戰敗了 關鍵是 人不行。

15樓:網友

當然是美國,實力遠遠超過德國。

16樓:網友

從軍事上來說是德國強,因為德國奉行的是軍國主義。全民皆兵,它的財政收入大部分用於軍事投資所以在軍事上德國要強於美國,但是從整體實力上來說還是美國要強,當時美國的工業是世界第一(蘇聯第二,德國第三)。經濟實力因為羅斯福新政改善了美國的經濟環境,而且美國的財政收入比例分配比較均勻,德國是畸形的。

17樓:千度得分王

動員後的軍事能力美國比德國強大的多。畢竟綜合國力擺在那。

18樓:彼得酒吧

二戰美國的那些輕**半自動ma格蘭德 m1a1卡賓 湯姆遜m1a1 m1897壕溝霰彈槍 m1919a6白朗寧輕機槍等很實用。。。還有打日本的m2噴火器~

19樓:網友

初期是德國,後期由於德國的戰爭原因,美國的厚積薄發,美國取代了德國。

20樓:公賀撥言

要看軍事力量\經濟實力\戰爭潛力\等綜合國力。

關於二戰中美國與德國的問題.

21樓:天真君

二戰時期美國是否有最先進的技術和**?

德國為什麼向美國投降?

德國投降的原因是因為諾曼第登陸嗎?

德國在投降以後有哪些善後處理?

希特拉之死到現在還是個謎嗎?

多謝幫忙啦!

2戰時期 德國是最先進的國家 美國只是中等國家 最先進的技術 和**都在德國 要不然德國能橫掃歐洲?

諾曼第登陸算個毛 對德國沒有任何影響力 那只是美國人誇張的宣傳 101師電影裡是多麼偉大 其實被德裝甲師圍死 真正失敗是在蘇聯損失了過多兵力。

投降以後被瓜分了 德國人民又開始受苦了。

希特拉之死 公認是自殺 還有好多人說是跑到國外了。

22樓:繩之男

當時的德國的光學物理和火箭的技術領先世界得有30年.就是因為德軍的**裝備過於先進和複雜,所以軍工產量不是很高,質量敵不過蘇聯恐怖的數量.

向盟軍投降,柏林大本營剩下的幾位高階將領也明白,向蘇聯投降不是被髮配西伯利亞,就是就地處決,再有就是希特拉死前一直囑咐決不向蘇維埃投降.

諾曼第,當時德軍的主力都在東線應付蘇軍的大反擊,西線的兵力很少,加之判斷失誤,在諾曼第的登陸是很輕鬆的,毫無慘烈可言.

希特拉,誰知道他怎麼死地。

23樓:網友

美國在後期擁有了原子彈。

德國不是向美國投降。是向盟軍,因為柏林被攻陷了諾曼第只是一場具有轉折點意義的戰役,主要原因是德國沒有力量與全球為敵,德國被瓜分成了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

誰也不知希特拉怎麼死的。可以說是個迷。

24樓:網友

美國擁有了原子彈,希特拉死了,德國人害怕,所以向盟軍投降!

25樓:匿名使用者

是阿!因為在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時下雪,希特拉該戰不戰,該退不退,使得德軍大批死亡,造成了打敗的惡果!!!希特拉是自殺!沒有爭議。

二戰中,美國為什麼打德國?

26樓:苦味精味苦

1935—1939年,美國對於德、意、日在歐洲、亞洲、非洲的侵略政策都是執行以「中立」和「不干預」為形式的姑息政策。然而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之後,美國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從表面上講,日本攻擊珍珠港是美國參戰的導火索,但是真正把美國拉入戰爭的原因則是世界局勢不利於美國的變化,使其利益受到巨大的損害。這首先表現在美國主張的「歐洲均勢」政策被打破。在吞併奧、捷之後,德國的擴張慾望並未滿足。

1939—1941年,德國又相繼佔領了波蘭及西歐、北歐,非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地區,勢力範圍空前擴大。

德國的擴張和法國的投降、英國的削弱對於美國推行的「歐洲均勢」政策是乙個沉重的打擊,對美國繼續在歐洲事務中施加影響極為不利。換句話說,在整個歐洲幾乎全部被納入德國的版圖之後,美國除非參戰,否則就會被排擠出歐洲,失去自己的立足之地。

其次,美國在遠東地區的利益日益受到威脅和損害。日本的擴張慾望同德國法西斯一樣也是無止境的,侵佔中國僅是它的最初目標,控制整個遠東地區才是它更大的目標。

因而,英法在1940年歐洲戰爭中慘敗之後,日本便趁機把南進東南亞列為其擴張的重點,企圖藉此奪取東南亞地區豐富的戰略資源,美、英、法、荷在東南亞的殖民地或勢力範圍攫為己有。

但是,東南亞地區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戰略資源歷來也是美國的必爭之地,日本的南下侵略行動勢必同美國的利益發生衝突,日本不僅大談其所謂的「大東亞新秩序」,拒絕美國「共同合作維持太平洋地區現狀」的要求,而且悍然出兵侵佔印度支那。1941年12月7日又對美國太平洋艦隊活動基地珍珠港實施了突然襲擊,公然以報復手段肅清英、美想掌握東亞霸權的「慣技」。美國在遠東地區的存在受到了直接的挑戰。

正是德意日法西斯大肆的侵略擴張活動震撼了美國人民和美國**,使執迷於孤立主義與和平主義的人們開始改變立場。特別是日本炸彈在美國人頭上**後,籠罩美國的一切孤立主義、和平主義、經濟利益和軍事力量的顧慮統統被一掃而光。為了維護美國的安全和戰略利益,美國**終於逐漸放棄了戰時中立的政策。

27樓:網友

放眼全域性啊!!首先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決定參戰,當時英德在北非激戰正酣。德意軍團已在利比亞取得決定性勝利,正在向埃及節節進逼,企圖控制蘇伊士運河,並以中東為橋頭堡,向歐亞大陸進擊,實現其全球戰略。

中東有啥呀?石油!沒了石油,除了等死還能幹啥?

馬歇爾判斷,美軍一旦投入對德作戰,第乙個任務必然是支援英軍,遏制「沙漠之狐」的行動。總之,爭奪的焦點在石油,在中東!並且美國若對納粹德國的侵略坐視不管,很難再有國家能與法西斯抗衡了,而美國早晚會成為甕中之鱉……並且史達林也要求盟軍進攻歐陸以緩解東線之急。

美國海軍主要與日軍作戰,陸軍去了北非然後去歐洲。

28樓:網友

德國與日本為協約國,都是納粹。。想征服天下。

美國的領土被威脅,他不打德國打誰?德國是歐洲戰場。。

美國作為同盟國當然要打敗納粹樓。。懂沒?

29樓:巴菲特的**

因為美國在歐洲也有它的利益,在那裡裡有它的盟友,一旦德國佔領歐洲,德國可以和美國對著幹!它的下乙個目標也自然就是美國和蘇聯!

30樓:網友

為什麼,原因多了,歷史學家現在都還有很多問題沒找到答案呢。

總之可以簡單認為是為了自身的全球戰略考慮以及利益問題,打仗不是有原因就是正義的,沒理由可以找理由嘛,珍珠港就是美國故意選擇性失明導致的,就算沒珍珠港,美國還是要找到其他藉口,日本當時在亞太的軍事存在擠壓到了美國的空間,不打他才怪。

二戰後的德國簡介,為什麼二戰後德國分為東德和西德?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當時國際兩大陣營的老大 美國和前蘇聯接管,從中修起一面柏林牆,把德國分成了東德和西德,美國控制的是西德。不過90年以後柏林牆被推倒,東德西德又合併,於是成為現在的德國。雖然合併,但是東西德經濟差距還是不小,每年前西德要補助給前東德500億歐元左右的資金。1945年...

二戰後美國科技發展迅速的原因,二戰後,美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戰爭的促進作用 二戰期間 美國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國家重視科技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資本,內美國是二容 戰中唯一未遭受戰爭破壞的資本主義大國並在戰爭中積累了足夠的資本 科技經濟,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東風,科學技術長足發展並適時調整經濟政策,有效控制國內經濟市場 地...

二戰後的美國經濟情況概述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情況

二戰後,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美國開始了緩慢衰落。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美國的全球霸權便呈現出螺旋式衰落的大趨勢。大體來看,在美國本土有關 美國衰落 政策與學術辯論中,存在 絕對衰落論 和 相對衰落論 兩大派別。20世紀80年代裡根 時期,美國國力呈現微微走強狀態 20世紀90年代中期克林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