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是一種關於人類道德認知和行為發展的心理學理論,提出了人類道德發展的三個階段。碼唯這一理論被廣泛認為是道德發展心理學領域的重要理論之一。
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認為,人類的道德發展是乙個逐步發展的過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有不同的道德認知和行為表現。具體而言,皮亞傑將人類道德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前傳統階段:在這個階段,人們的道德認知主要是基於外部懲罰和戚液獎勵的原則,即人們會遵守規則和道德準則,是因為他們害怕受到懲罰或希望得到獎勵。
傳統階段:在這個階段,人們的道德認知主要是基於社會規範和道德準則的原則,即高模物人們會遵守規則和道德準則,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規則和準則是社會的基石,是應該被遵守的。
後傳統階段:在這個階段,人們的道德認知主要是基於自己的道德原則和價值觀的原則,即人們會遵守規則和道德準則,是因為他們自認為這些規則和準則是正確的,並且符合他們自己的價值觀和原則。
皮亞傑道德發展的四個階段分別是什麼?
2樓:修勾修勾很可愛
皮亞傑道德發展的四個階段分別是:
第一階段:自我中心階段(2~5歲):也叫作前道德階段。
這時期兒童還不能把自己同外在謹喚環境區別開來,而把外在環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規則對他來說不具有約束力。(對於對偶故事,還無法做出道德判斷)。
第二階段:權威階段(5~8歲):又稱他律道德階段。
該時期的兒童服從外部規則,接受權威指定的規範,把人們規定的準則看作是固定的、不可變更的,而且只根據行為後果來判斷對錯。(認為誰的結果嚴重,誰就應該受罰,且刻板遵守規則)。
第三階段:可逆階段(9~11歲):又稱自律道德階段。
該時期的兒童既不單純服從權威,也不機械地遵守規則,要求平等。根據行為的動機來判斷對錯。(要求平等,例如老師要求學生不能遲到,那麼老師也不能遲到)。
第四階段:公正階段(11歲以後):該時期的兒童開始傾向於主持公正、平等,體驗到公正、平等應該符合每個人的特殊情況。
公正的獎懲不能是千篇一律的,應根據各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公正平等,利他主義)。
相關觀點。皮亞傑認為,兒童的道德發展是乙個不變的順序,即從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兒童的道德發展既非天賦敏枝,也不是社祥拿凱會規則的直接內化,而是受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性質強度的影響。
兒童的道德發展不僅取決於他對道德知識的瞭解,更重要的是取決於兒童道德思維發展的程度。
兒童是乙個道德哲學家」。兒童的道德發展是乙個有明顯階段特點和順序性的過程,它與兒童邏輯思維的發展具有極大相關性。
皮亞傑道德發展的四個階段是什麼?
3樓:熱愛生活的小斌
皮亞傑道德發展的四個階段是:
第一階段為「自我中心階段」或前道德階段(2-5歲)。
第二階段為「權威階段」或他律道德階段歲)。
第三階段為「可逆性階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階段(8-10歲)。
第四唯稿階段為「公正階段」或自律道德階段(10-12歲)。
皮亞傑三大研究成果的具體內容包括:
寬蘆1)兒童的道德發展既非天賦,也不是社會規則的直接內化,而是受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強度影響。換言之,兒童的道德發展是人的自然天賦與相應的社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2)兒童的道德發展不僅取決於他慎山帶對道德知識的瞭解,更重要的是取決於兒童道德思維發展的程度。兒童的道德思維的發展是乙個自主的理性思維發展過程。兒童是自己道德觀點的構造者。
皮亞傑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階段是什麼?
4樓:阿肆聊科技
皮亞傑將兒童的道德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自我中心階段」或前道德階段(2-5歲),該階段兒童缺乏按規則來規範行為的自覺性,在親子關係、同伴關係、價值判斷等方面均表現出自我中心傾向;
第二階段為「權威階段」或他律道德階段歲),該階段兒童表現出對外在權威絕對尊重和順從,把權威確定的規則看作是絕對的、不可更改的,在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時完全以權威的態度為依據;
第三階段為「可逆性階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階段(8-10歲),該階段兒童的思維具有了守恆性和可逆性,他們已經不把規則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東西,逐漸從他律轉入自律;
第四階段為「公正階段」或自律道德階段(10-12歲),該階段的兒童繼可逆性之後,公正觀念或正義感得到發展,兒童的道德觀念傾向於主持公正、平等。
求學生涯
在中學時期,皮亞傑經常隨他的教父外出度假,皮亞傑在這位教父的啟發下產生了對認識論的興趣。
1915年,19歲的皮亞傑獲生物學學士學位。隨後,他繼續攻讀生物學博士學位,並同時攻讀哲學博士學位。在納沙特爾大學讀書期間,對哲學、生理心理學和邏輯學富有興趣。
他認為生物學和哲學的融合是通向認識論的捷徑,進而對兒童思維的發生與發展的研究產生興趣而開始轉向心理學。
1918年,他獲生物學和哲學雙博士學位。同年皮亞傑去蘇黎世在烈勃斯和雷舒納的心理實驗室工作,並在布魯勒精神病診療所學習精神分析學說。
1919年皮亞傑到巴黎大學,學習病理心理學,並學習科學的邏輯學和哲學。
1921年得法國國家科學博士學位,繼而在巴黎給智力測驗學者塞西蒙助手,在一所小學的比納實驗室研究兒童心理,受西蒙委託應用勃德的推理測驗測量巴黎兒童,並進行標準化。
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理論的道德發展四階段
皮亞傑將兒童的道德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 自我中心階段 或前道德階段 2 5歲 該階段兒童缺乏按規則來規範行為的自覺性,在親子關係 同伴關係 價值判斷等方面均表現出自我中心傾向 第二階段為 權威階段 或他律道德階段 6 7 8歲 該階段兒童表現出對外在權威絕對尊重和順從,把權威確定的規則看作...
如何評價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科爾伯格的道德 發展階段理論是道德認知發展論的理論核心。勞倫斯 科爾伯格自1958年在博士學位 中對其作了首次闡釋後,不斷修正,直到1983年他把所有研究成果整理為三大文集時還在進行修改,可見其治學之嚴謹。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研究,雖沿用皮亞傑的方法,但目的卻不像皮亞傑那樣旨在瞭解兒童對行為是非的道德...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存在的問題和缺陷是什麼
皮亞傑的發展理論已被若干實踐所肯定。但也有一些人通過實驗對他的理論本身及其在教育上的作用,提出不同看法。例如,皮亞傑原來把十五歲作為兒童完成形式運算的年齡,而有些教育研究工作者對這方面研究的結果表明,許多高中學生,甚至大學生還不能很好地進行形式思維。因此皮亞傑的發展理論,還有待更廣泛的實踐檢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