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情做不好總是習慣推卸責任,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學會承擔

2025-06-05 16:25:12 字數 1434 閱讀 6264

1樓:小康社會說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家長強迫孩子承擔責任、對失誤負責,在孩子看來,就是家長在推卸責任呢?而且承擔責任這種事,在親子間,其實邊界有點模糊。譬如說,孩子的成績不佳,作業沒有按要求完成,你猜老師是單批評孩子還是連家長一起批評呢?

通常老師會攢幾次小的,集中一兩次批評家長。

因為很顯然,孩子一切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不批評家長,那是成年人之間相處的體面而已,娃就是小背鍋俠一枚。家庭內部,更沒必要過於強調誰對誰錯,還是父母把孩子帶來這個世界的呢,孩子有問你的責任嗎?因此,成年人寬厚的肩膀,幫孩子承擔一點成長的責任也是完全可以的啊。

並且,很多時候就是一句話的事,但可以卜叢搜跟孩子拉進非常多的距離,成為跟孩子一體的小聯盟,好的親子關係,才是孩子跟隨父母的想法,做更多突破的基礎。從我妞非常小開始,我就跟她說,如果老師批評她,她就丟責任給我就行了,什麼都可以說是「媽媽讓我這麼做的」,老師要批評就來批評我唄。

事實是,老師不會為非原則的事情來批評我,但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就非常有力量,不會覺得是自己孤身走暗巷。其實,很多事情一旦要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能量去完成的話,單靠娃乙個人的意志就是完不成的。就比如,娃要學某種樂器,單靠孩子的個人意志長期堅持下去,孩子可能會不知道練琴那麼辛苦的意義在**,結果是根本撐不住,練到要考級的部分,對孩子、老師和家庭都是巨大的壓力和考驗,老師只能把壓力丟給家庭,娃自己也有練習的壓力,這時候如果家長也把老師給的壓力粗糙丟給孩子,基本就是考到級後,孩子再也不想碰琴了。

於是,學樂器的家庭,老母親們也都是琢磨過一整套又哄好又強迫的方法,孩子皮不夠厚,老母親們也來湊。我娃學完琴被老師罵個狗血,我就抱著她的頭,任她默默哭一下,告訴她,哎,都是怪你媽太愛玩了,天天帶你玩,害你沒時間練琴,對不起吶。一句話而已,孩子卻舒服了很多,回家繼續噙著眼淚練琴。

正是這樣能替孩子考慮在前,幫著孩子承擔責任,我妞就沒有那麼害怕犯錯,也就不會推卸責任,不會怨怪他人。她會清晰表達事情的經過,更客觀去分析問題,也會自然承擔責任受罰。當然,更好的是,她會在一切事情發生之前先去分清責任,在開鄭棚初就商量好,「如果這麼做是錯的,那怎麼辦?

現在我再給孩子說:「有事推給你媽」,孩子就會說:「不用啊,我自己可型歷以承擔的啊。

應該說,想要娃會承擔責任,父母要給足示範吶。

2樓:小書書的春天

要正面引導,告知孩子不承擔會有什麼後果,或者適當讓孩子體驗下這後果,切身體會了就會長記性。

3樓:酷娛記

首先要去觀察分析孩子這樣做的心理想法以及養成的原因。孩子並不是開始就如此,肯定在生活里耳濡目染,或者因為曾經的過錯受到過嚴厲的批評,從而留基扒下晌鋒埋了陰影。找到具體的原因才宴螞能進一步對症下藥。

4樓:隨遇而安

首先父母就是需要做好乙個榜樣,然後父母可以安排孩子去完成某些任務,在這些任務當中是可以很好的讓猛鎮孩子感受到自己自身的責任枝碰粗感,然後要經常鼓勵孩子當孩子完成的比較好的話,吵並可以給予一定的鼓勵和獎勵。

我覺得我做事情不管做什麼總是做不好,做什麼都比別人差該怎麼辦啊

首先你會這樣想就對了,證明你其實想改變,這就是動力,天生我才必有用,船到橋頭自然直,慢慢來吧,人生各有各經常 首先,我認為人活著最重要,要吃飽飯,只要不犯法,不伸手向人要,靠自己雙手養活自己的人都很棒!人生苦短,不要對自己太苛刻!做好自己,不用去比較。相信自己,要有信心哦 我覺得我做什麼都做不好怎麼...

我家孩子做事情總是三心二意,請問孩子專注力不集中怎麼改善?

觀察孩子接觸到的干擾因素,把自己干擾因素排除開,然後讓孩子在乙個安靜的環境下做他的事,最好能夠提要求,規定時間,讓孩子有緊迫感,也會更加認真做事。出現這種情況,一般來說都是孩子沒有學習的動力,那麼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在學習方面對孩子去實施一些獎勵政策,這樣的話也能夠激勵孩子去學習,比如可以答應孩子學...

做事情,總是缺乏勇氣和行動力,並且自信心不夠如何。

內在缺乏力量 不自信 擔憂,怎麼辦?內在缺乏力量 不自信 擔憂,怎麼辦?擔憂,是不夠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不相信一切都會向良好的方向發展。不信任是因為自己內在的力量不夠。內在的力量不夠是因為內在的能量浪費 流失掉了。而做什麼事情能量會流失呢?這要看你使用眼耳鼻舌身意後,是得到了正面的感受還是負面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