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孫權若不殺關羽,而是送回給劉備,雙方還會有一戰嗎?

2025-05-31 10:10:23 字數 2914 閱讀 9106

1樓:小葉體壇

據《三國志·吳主傳》載:「關羽還當陽,西保麥城。權使誘之。

羽偽降如猛,立幡旗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餘騎。權先使朱然、潘璋斷其徑路。十二月,璋司馬馬忠獲羽及其子平、都督趙累等於章鄉,遂定荊州。

三國志·潘璋傳》亦稱:「(潘)璋部下司馬馬忠禽羽,並羽子平、都督趙累等。」由此可見,關羽父子的確是被潘璋手下的司馬馬忠所抓獲的。

至於說到關羽為何會失敗,雖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與關羽驕橫的性格密不可分。如果關羽在荊州能夠與東吳和平共處,這場悲劇或許就能夠避免。令人遺憾的是,關羽不但沒有吸取數年前喪失荊州三郡的教訓,反倒喪失了對東吳集團的防備,傾巢而出攻擊襄陽、樊城,導致被呂蒙白衣渡江,不但造成荊州大本營被奪,最終自己也丟了性命。

不少讀者在回顧這吵橡手段歷史之餘,也提出了乙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孫權不殺關羽,將他放回蜀漢,劉備還會發動夷陵之戰嗎?答案是肯定的。

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荊州是劉備集團的重要戰略支點。自從劉備「三顧茅廬」後,就一直將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公升嫌,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作為整體戰略。

失去了荊州,就意味著這一戰略的破產。因此,劉備必然會不惜代價奪回荊州。二人從後來夷陵之戰的過程來看,劉備的目的非常明確,並未為了消滅東吳,而僅僅是奪回荊州。

因此,即便關羽不是,劉備依然會出兵進攻荊州。

其次,即便孫權不殺關羽,讓關羽回到劉備身邊,關羽也一定會極力推動劉備出兵東征,奪回荊州。之所以作出這樣的推斷,從上面引用的《三國志·吳主傳》及《三國志·吳範傳》中都能找到依據。前者的記載中提到:

羽偽降。」後者的記載中亦稱:「後羽在麥城,使使請降。

以關羽心高氣傲的性格,竟然會在此時向孫權投降,這就很能說明問題。關羽的目的只有乙個,不惜丟了臉面,也要突圍出去,為的只有兩個字:復仇。

2樓:三棵樹

我覺得會有一戰,畢竟是孫權犯錯在先,偷襲了荊則絕賀州,背信棄義,劉備是乙個重情義孫派的人,所巨集森以兩者肯定會有一戰。

3樓:愛貓咪的葉子

我認為會,因為雙方都想要滅掉對方,完成大一統,所以他們雙方最終一定會發生戰爭。

4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會,只要荊州丟失了,劉備就會發動夷陵之戰,因為他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本就不是為關羽報仇。

5樓:勝利村寧

雙方仍然會有一戰的,因為劉備他也是非常有野心的,這一戰關羽只是乙個導火索,並不是關鍵。

若孫權不殺關羽還把他送還劉備,孫劉會反目嗎?

6樓:且看歷史那些事

孫權不殺害關羽,反將其送回去,孫劉聯盟沒那麼快垮,劉備也不會這麼快攻打東吳,劉備作戰講究個師出有名,當初攻打益州,為了師出有名,折損了謀士龐統,而現如今又怎會平白無故地去攻打東吳。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孫權從始至終就沒有想過殺關羽,是呂蒙為了周瑜一意孤行,呂蒙明知道孫權派陸遜過來阻止,但是依然還是快馬加鞭,設計將陸遜引到另一邊,待陸遜趕到時,關羽早已身首異處了。

呂蒙其實早就想破壞孫劉聯盟了,他永遠站在周瑜一邊,周瑜一開始就主張先滅了劉備,無後顧之憂再與北方對峙,可是孫權不同意,孫權要穩妥行事,與劉備聯合抗擊曹操,形成三足鼎立這樣穩定的局面。所以,殺關羽本就違背了孫權的本意,孫權知曉關羽被殺,也是驚恐了很久,害怕劉備會立刻打上門來。若是關羽沒有死,只是被呂蒙捉回來了,劉備來討關羽,孫權將關羽還回去,以表友軍之情義。

儘管荊州被孫權拿了去,但是孫劉聯盟依舊不會破,也許裡子已經沒有了,但是還有個殼兒。劉備不會這麼快對孫權痛下決心,畢竟孫尚香曾是自己的媳婦兒。劉備待孫尚香自然是極好的。

但是劉備要先攻孫權的決定是不會變得,劉備會用很長的時間來想乙個理由,或是奪回荊州,或是其他,總之,這戰是必須開的。孫劉反目,也是遲早的事,畢竟劉備要的不是同孫權做一輩子盟友,劉備想要的是整個天下。

若是關羽回來,張飛後來也沒有死,那在蜀國,地位危及的人應該是諸葛亮了。劉備自佔奪益州以來,對諸葛亮可謂是越來越不在乎,很多事情劉備不再過問諸葛亮的意思,而是同那些益州舊部商量,甚至還有意培養諸葛亮的敵對勢力,好藉此來制衡諸葛亮。本就是諸葛亮一直力挺孫劉聯盟,劉備對諸葛亮的冷落,也就代表著劉備不再支援孫劉聯盟。

孫劉聯盟解散是遲早的事情。

7樓:哈梅內庫

按演義不會。演義上劉備伐吳是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而荊州是劉備答應取了西川后歸還孫權的,只要關羽活著劉備就師出無名。

按歷史就不一定了,歷史上關羽和劉備感情沒那麼深,劉備伐吳是為了籠絡人心。對於益州派來說劉備是外來客,再沒有了荊州派的支援劉備就會被架空。

8樓:峻弋

關羽死得很有價值,如果不是死於戰場,而是老死或病死,他很可能成不了武聖人,看看全球各地的關羽神像吧,唯有孔子能與之一戰。

9樓:懶懶七月風

孫劉反目並不單單是因為孫權殺了關羽,還因為孫權從劉備手上奪取了荊州。所以就算孫權不殺關羽,並把他送還劉備,恐怕劉備也不會善罷甘休。

10樓:陽光的

如果孫權不殺關羽的話,孫劉也許不會反目,他們兩個反目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關羽,劉備視他為親兄弟。

11樓:牧馬人

假如孫權不殺關羽,而把關羽送回劉備,那麼他們的結局會更慘的,以關羽的性格肯定會率領部隊報復孫權的,不可能關羽會把這一次仇恨埋在肚中。

劉備若是在孫權只奪荊州不殺關羽的情況下,還會打孫權嗎?

12樓:網友

會,在劉備眼裡荊州是自己不可缺少的地盤,被孫權拿走了自然要想辦法搶回來。

13樓:帳號已登出

還會打,因為螞枝劉備的理想就是恢復漢衫侍室。但是荊州是劉備的乙個重要城池,被奪或物吵走了他的理想又會離他更遠,所以會打。

14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會,因為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目的就是為蜀漢打下一塊可以向外擴張的領土。

假如諸葛亮當年保了孫權,孫權會一統天下嗎?

我覺得不能。因為孫權這個人他不會放心把權力交給諸葛亮的,他喜歡把權力握在自己手裡。一旦諸葛亮權力過大的時候,他就會想辦法除掉他,他們彼此不能相互信任,陸遜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孫權的個性註定他統一不了天下。不會,諸葛亮就算是保了孫權,孫權也不可能統一天下,因為孫權不會重用他,孫權對手下的人都不是很信任...

如何評價孫權,如何評價孫權

他哥哥孫策的話 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 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還有一首詩 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二十四年興大業,龍盤虎踞在江東。辛棄疾的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中有這麼一句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可見孫權確實是一個英雄 關羽的話 碧眼小...

孫權勸學譯文,孫權勸學原文及翻譯

當初,孫權對大將呂蒙說 你現在身當要職掌握重權,不能不學習 呂蒙以軍營中事務繁多為理由加以推辭。孫權說 我難道想要你鑽研經書當傳授經書的官嗎 只不過要你粗略地閱讀,瞭解歷史罷了。你要說事務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讀書,自己感到獲得很大的益處。於是呂蒙開始學習。直到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