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關於仁德的事700字
1樓:網友
仁德之心,天下之尊2012-08-25 22:32 266 人讀過 我要投稿 資料論壇 訂閱作文文章摘要:任時光匆匆流去,幾千年前的《論語》仍在歷朝歷代被推崇並深刻地影響著現世,《論語》裡所包含的思想彷彿具有時間的穿越性和空間的自由性。
所以無論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度都能為這思想所深深折服並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且其創始人孔子因此被賦予了至高無上的地。
任時光匆匆流去,幾千年前的《論語》仍在歷朝歷代被推崇並深刻地影響著現世,《論語》裡所包含的思想彷彿具有時間的穿越性和空間的自由性。所以無論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度都能為這思想所深深折服並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且其創始人孔子因此被賦予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任世人無限景仰。初中作文網。
在《為政以德》這一篇中,我們可以通過孔子的言語瞭解到為什麼要為政以德,為政以德的內容及方法。在這些言論中無時無刻不傳達著統治者要以民為本,以德為政才能「譬如北辰,局起所而眾星共之」的資訊。為政以德即「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統治者要為政以德,首先是要有信於民然後教化人民使人人皆有羞恥之心,這樣的社會才能穩定地蓬勃發展。其實為政以德的思想不知適用於統治者管理國家,對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處理,集體與集體之間的聯絡的發展同樣具有深遠的意義。只有建立在信與德的基礎上,人才會有廣大的人際脈絡,與許多人結為好友甚至是生死之交,乙個集體亦如此。
類似的思想可在此篇中挖掘到很多。作文網 小學。
若說《為政以德》將「德」作為中心,那麼《克己復禮》這一篇則應是以「仁」為中心了。何為「仁」?即二人。
兩人之間只有各自約束自己而回歸於禮才能長期友好地發展下去。「克己復禮」即「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句言論想必是每個人都已耳熟能詳的了。
我也曾有所耳聞,可直到今天才有了跟深一步的體會,這句話如同「觚不觚,觚哉,觚哉。」一樣告知人們既各居其位便要各司其職,一旦衝破防線,便會為人們所不恥甚至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仁者胸懷天下,志存高遠,以天下為己任,所謂仁者愛人,絕非紙上空談。
當然,任何一件事物有它的成功性也必然有它的片面性失誤,如《論語》中有一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便帶有一種消極的思想。當然《論語》的功總是大於過的,我們只有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才能在對《論語》的體會中提公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關於孝愛仁德的作文
2樓:匿名使用者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乙個好人,乙個善良的人,乙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在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事蹟,其中在24孝中,有一則是「閔子騫勸父感後母」。
感人至深。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
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係。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孃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能禦寒呢?
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
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
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呆呆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
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正所謂「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我們應該更要孝敬父母,更何況。
是我們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
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乙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夫孝,始於事親也。
關於仁德的徵文
3樓:網友
如果說世界是一間小屋,愛心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麼愛心就是大海上的一盞燈。被人關愛是一種美好的享受,關愛他人是高尚美好的仁德。
大千世界有許多家庭貧困,孩子上不起學,父母每天都會為孩子的學費發愁。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之下,仍有一些人經過不懈努力,最終成才。因為他們得到了好心人的幫助,圓了他們的求學夢,劉盛蘭老人就是這樣一位拾荒助學的楷模。
範曾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書畫大家,他的很多作品被多個大型美術館、博物館收藏,他本人也被譽為「近代中國十大畫家」之一。不過,人們只知道他的畫,卻鮮有人知道他的善行:1984年他捐給南開大學,修建藝術樓400萬元;2003年非典肆虐時,他捐贈50萬元;2004年他為貧困地區兒童讀書,捐贈了100萬元;2002年和2003年,他一共收入500萬元人民幣,竟然捐出了400萬元。
為此他曾躋身「中國大陸慈善排行榜」及「年度十大慈善家」。
名與利,往往是人們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然而,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是不會陷入這種物質慾望的漩渦而不能自拔的,「千金散盡,獨享平淡生活;收放之間,盡顯大家風範」。作為乙個書畫大家,範曾用自己對公益事業那份愛心與仁德,詮釋出質樸而高尚的人格。
吉林長春的夏志國夫婦,守著一家五平方公尺的小店,靠賣橡皮、鉛筆、格尺等文具,一分一釐地賺錢。14年來,他們省吃儉用,定下乙個目標:每年選定兩所農村學校,為貧困孩子送去必須的文體用品。
積少成多,目前他們已為30餘所學校的8000餘名學生送去了文體用品,捐獻物品金額近60萬元,被當地的老百姓親切的稱為「慈善夫妻」。
有人說,慈善是長期的工程,乙個人的力量雖然有限,時間久了,積攢的力量就會變強,點點滴滴的愛最終也能匯聚成仁慈的海洋。他們的行為,讓更多人加入到公益事業中來,這樣的公益行為將會推動慈善事業的快速發展,圓許多人的夢。
人生就是一趟苦旅,用仁德的大傘,撐起我們共同的希望,盛著我們共同的歡笑。我相信正如《愛的奉獻》所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關於給予的作文寫事的,一篇關於給予的作文 寫事的
不管是熱鬧繁華的市井熱區,還是在冷清孤僻的街頭小巷,總能看見一群可憐的乞討者。他們整日風餐露宿,衣衫襤褸,他們無以為生,更不能維持生計,有很多都鄙視他們。人群從他們身邊走過,一點兒不會注意到旁邊還有一個乞丐。有一個星期天,我上完主持人課後,天下起了雨。因為再回家飯太麻煩了,所以我和爸爸只能一起去城隍...
一篇寫雪的作文,寫一篇關於雪的作文
純潔的冬雪。飄飄灑灑的雪花,猶如銀色的蝴蝶在空中飛舞 又似千萬朵白色的花瓣從天而降。大地,屋頂,樹都落了一層厚厚的棉被,好像一切都變得安靜 嚴肅。雪越下越大,雪花似乎和我捉迷藏,一會東躲躲,一會西躲躲,毫不拘束,把整片天空看成了自己的家。操場上,有的同學在打雪仗,有的同學在堆雪人,還有的同學在雪中奔...
寫關於母愛的作文,寫一篇關於母愛的作文
難忘的火災 火,擁有著美麗的顏色,但同時也令人恐懼。但是在火災面前,媽媽卻毫不退懼。一天早上,我醒來發現我家的門 樓道的牆邊的黑黑的,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焦味兒。見此情景我嚇了一跳。後來經過鄰居和媽媽我才瞭解到昨晚發生的事。昨夜,一層的電閘突然停了,蹭出了火花。不一會兒,火就燒起來了。大火肆意地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