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的節日,土家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2025-05-30 12:15:04 字數 2971 閱讀 5893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1樓:友英沅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有過趕年、元宵節、社日、花朝節、寒食節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過趕年,過趕年比漢族過年提前一天,因此名為過趕年。而過趕年期間,土家族人民家家戶戶都會殺豬,同時會製作綠豆粉、煮公尺酒、咂酒。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例如過趕年、元宵節、社日、花朝節、寒食節、清明節、牛王節,此外還有端午節、向王節、乞巧節、女兒會、月半節、中秋節、寒衣節等。

土家族民間對傳統節日非常重視,從年始到年終基本上每個月都有傳統節日,而土家族眾多傳統節日中,以過趕年最具特色,目前只有部分地區保留這一習俗。

土家族過趕年也叫「過衰衣年」,逢月大臘月二十九過年,月小臘月二十八過年,比漢族提前一天過年,因此名為「過趕年」。過趕年期間,土家族家家戶戶都會殺豬,並且會做綠豆粉、煮公尺酒或咂酒等。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

2樓:小吳愛教育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

正臘月間的年節(過趕年)、元宵節,二月社日、花朝節,三月寒食節、清明節,四月初八牛王節,五月端午節春純,六月初六向王節,七月乞巧節、女兒會、月半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月初一「寒衣節」等等,都是較為重大的節日。

在眾多節日中,以「過趕年」最具特色,現只有部分地區保留這一習俗。過趕年,也稱過蓑衣年,即逢月大臘月二十九過年,月小臘月二十八過年,因比漢族提前一天過年,故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綠豆粉、煮公尺酒或咂酒等。

土家族主要分佈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順、龍山、保靖、古丈等縣,張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縣仿首,常德市的石門等縣。

湖北省主要分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建始、巴東、恩施扒大咐、利川等縣市,宜昌市的長陽、五峰兩縣;重慶市主要分佈在渝東南的黔江、酉陽、石柱、秀山、彭水等區縣;貴州省主要分佈在黔東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縣。

1956年10月,國家民委通過民族識別,確定土家族為單一民族。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1》統計,中國境內土家族的人口數為9587732人。

土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節日

3樓:穿袋失樂人兩捷

土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觀經會;曬佛節等等。

1、春節。春節是土族最盛大的節日。節前十多天就開始各種準備,村村戶戶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

除夕吃年飯,唱家曲,給將要出嫁的姑娘舉行「戴天頭」儀式,各家各戶行接神禮,同時還要敬奉灶神和門神。大年初一,全家大小跪拜神佛,祈求一年平安。然後給遠方親友拜凱桐年,進行娛樂活動。

2、觀經會。

亦稱「觀經法會」,土族語稱「藍迦」。青海互助等地土族的民間盛會。每年農曆盯信坦正月四日和坦碧六月初。

八、初九日在佑寧寺舉行。屆時,人們身著潔衣,到寺院磕長頭,點酥油燈,滾忙茶(施捨茶),佈施,供飯,轉斯古拉(轉山),煨桑等。瞻仰大型佛像,**喇嘛跳欠(神舞)。

此外,會上還進行物資交流和賽馬、射箭等活動。

3、曬佛節。

青海互助土族的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屆時,佑寧寺的喇嘛們將香巴大佛像由大經堂簷前直掛到鋪有地毯的經堂臺階上。虔誠的信徒們給佛像磕頭膜拜,獻上供品。

喇嘛從早到晚誦經不停。附近的群眾紛紛爭相趕到廟中觀拜。

土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4樓:abc生活攻略

土族的傳統節日,除了春節、端午節與槐謹漢族相同外,還有本民族的節日和廟會等。

土族人民的重要節日有,農曆正月十四日佑寧寺官經會,二月二威遠鎮擂臺會,三月。

三、四月八廟會,六月十一丹麻戲會,六月。

十。三、二十九「少年」會,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區的「納頓」(慶豐收會)等等。其中擂臺會、丹麻戲會和「納頓」最具民族特色。屆時,除舉行賽馬、摔跤、武術和唱「花塌備兒」等傳統娛樂活動外,還舉行物資交流會。

此外,與漢民族一樣,也過春節、端午節等。

土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5樓:羞草豹毛頭

有春節、觀經會、曬佛節。

納頓節、端午節等。

春節是土族人民派攜最盛大的節日,節前十多天就開始準備年貨,除夕吃年飯,唱家曲,給將要出嫁的姑娘舉行「戴天頭」儀式,各家各戶行接神禮,同時還要敬奉灶神。

和門神。大年初一。

全家大小跪睜鬥拜神佛,祈求一年平安,還會舉辦各種娛樂活動,一直到正月十五年節結束。

除春節之外,土族的擂臺會、丹麻戲會和納頓節最具民族特色,屆時還要舉辦賽馬、摔跤、武術等傳統娛樂活動,還有物資交流會。

土族的飲食習慣,有乙個變化的歷史過程。元代以前,土族主要從事畜牧業,食物結構相對單一,以肉類、乳品為主,還食用青稞炒麵。元明以後,土族逐漸轉向農業經濟,飲食則以青稞、小麥、薯類為主。

一般土族家庭日常主食以青稞為主,小麥次之。土族的蔬菜較少,主要有蘿蔔、白菜、蔥、蒜、萵筍等10餘種。他們平日多吃酸菜,輔以肉食,愛飲奶茶,吃酥油炒麵。

每逢喜慶節日,土族人民必做各種花樣的油炸食品和手抓大肉(豬肉)、手抓羊肉。

土族人民十分注重飲食衛生,用飯時每塵早伏人都有固定的碗筷。

土家族的節日

6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1、趕年,土家族團聚過年,有其獨特的習俗:若臘月大則二十九過年,臘月小源激則二十八過年。即趕在漢族過年的前一天過,俗稱過趕年;

2、牛王節,農曆四月八日是土家族的牛王節。這一天人們盛裝來到牛王廟,供酒、肉、公尺把,並焚香祭祀牛王,同時放鞭炮、吹吠吶、跳擺手舞。擺筵席招待出嫁的姑娘和至親好友;

3、族年,族年也是土家族傳統節日。酉陽縣東部的土家族每年農曆七月一日過年。為緬懷祖先,形成獨亮啟特的年節習俗;

4、女兒會,湖北鄂西恩施地區的土家族,敬裂如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二日舉行「女兒會」。會場設在**街場上,是通過**的形式,讓青年男女相識、相愛、定情的節日;

5、嘗新節,嘗新節是土家族的民間節日,每年中秋前後,各村寨根據莊稼成熟情況,擇吉日舉行。嘗新,即品嚐新收穫的穀子。

土族的歷史簡介 土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土族,是中國人口比較少的民族之一,土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國家在1979年為土族人民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 以漢語拼音字母為字母形式的土語文字。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青海的民和 大通兩縣和甘肅的天祝藏族自治縣也比較集中,其餘的則散居在青海的樂都 門源 都蘭 烏蘭 貴德 共和 西寧和...

土家族的傳統文化,土家族民族文化有哪些

一 在歌舞方面有 有六百多年曆史的儺堂舞,集祭祀 祈禱 歌舞 社交為一體的擺手舞,祭祀性舞蹈茅古斯舞。二 宗教信仰方面,有祖先崇拜 自然崇拜 英雄崇拜 圖騰崇拜等多種形式。三 飲食方面有 重陽節打粑粑 用豬頭等物品祭祖 熬煮瓦罐茶等。四 建築方面,主要有吊腳木樓。五 節日方面,有牛王節 嫁毛蟲節 舍...

傳統節日的習語,傳統節日民俗諺語

我們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傳統節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那如何生動有趣地向孩子介紹我們的傳統節日呢?這本 中國傳統節日 立體書介紹給大家。繪本用逼真的立體工藝帶來豐富的視覺體驗,推薦 傳統節日民俗諺語 中國的傳統節日,代表的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傳承。下面是傳統節日民俗諺語,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錢難買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