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的歷史簡介 土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2021-03-30 12:36:21 字數 5628 閱讀 4371

1樓:咪浠w眯兮

土族,是中國人口比較少的民族之一,土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國家在2023年為土族人民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以漢語拼音字母為字母形式的土語文字。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青海的民和、大通兩縣和甘肅的天祝藏族自治縣也比較集中,其餘的則散居在青海的樂都、門源、都蘭、烏蘭、貴德、共和、西寧和甘肅的卓尼、永登、肅南等地。

根據2023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土族總人口數為289565人

土族傳統節日:

土族的節日主要有農曆正月十四日佑寧寺官經會、二月二威遠鎮擂臺會、三月三和四月八廟會、六月十一丹麻戲會、六月十三和二十九鬆番寺和吐渾村的「少年」會、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區的「納頓」(慶豐收會)等等,其中擂臺會、丹麻戲會和「納頓」最具民族特色。屆時,除舉行賽馬、摔跤、武術和唱「花兒」等傳統娛樂活動外,還舉行物資交流會。

土族人民有重禮儀的傳統,尤其尊敬長者,如路遇相識的老人,要下馬問候。

土族民間有「客來了,福來了」的說法。有客人來訪,他們首先請客人在鋪有大紅羊毛氈的炕上坐定,然後敬一杯加青鹽的濃茯茶,再端上西瓜般大小的「孔鍋饃」。招待貴客時,桌上擺一個「西買日」(即插著酥油花的炒麵盒),端上木盤大的肥肉塊,上插一把五寸刀子,酒壺上系一撮白羊毛,以表示吉祥如意,土族認為這是對貴賓最尊敬的招待。

喝酒時,主人先向客人敬酒三杯,叫做「上馬三杯酒」。不能喝酒的人,用中指蘸三滴,對空彈三下即可免喝。飲酒時,土族有邊飲邊歌的習慣,以暢飲酣醉為快。

土族人招待客人用中國西北盛行的蓋碗茶。他們把茶碗放在一個小碟中,在碗內放入茶葉、枸杞、紅棗、桂元、冰糖,用開水衝開後蓋上碗蓋。這樣沖泡出的茶水,香甜可口,營養豐富。

2樓:u愛浪的浪子

土族的節日主要有農曆正月十四日佑寧寺官經會、二月二威遠鎮擂臺會、三月三和四月八廟會、六月十一丹麻戲會、六月十三和二十九鬆番寺和吐渾村的「少年」會、

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區的「納頓」(慶豐收會)等等,其中擂臺會、丹麻戲會和「納頓」最具民族特色。屆時,除舉行賽馬、摔跤、武術和唱「花兒」等傳統娛樂活動外,還舉行物資交流會。

一年一度的「納頓」是民和縣土族人民喜慶豐收的節日,因為納頓的狂歡起自農曆七月,故也稱為「七月會」。「納頓」是以各個村社為主體的群體活動,從夏末麥場結束時,一直持續到秋天,歷時近2個月,所以有人稱之為「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

「納頓」可由一村單獨舉行,亦可由兩村聯合舉行,一村充當「主人」,而另一村為客人。當兩村男性村民排成長列,扛著各色彩旗,敲鑼打鼓地來到麥場時,「納頓」的序幕就被拉開了。首先開始的是會手舞,這是由四五十人蔘加的大型舞蹈,會手們按老幼順序排列。

舞在最前面的是身著長衫,手執扇子的老人,他們往往是納頓的組織者和納頓舞蹈的傳人。手持各色彩旗的年輕人和拿著柳條的孩子們依次跟在後面,隊伍顯得歡騰而壯觀。在舞蹈的同時,主方不停地用大海碗給會手們敬酒,以此助興,喜慶和歡樂的高潮一浪高過一浪。

此外,土族傳統的節日春節、端午節和漢族大同小異。但是互助地區的部分土族忌諱過中秋節,中秋之夜往往向月亮打一把灰 。

土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有哪些

3樓:哇哎西西

一、土族的節日:

1、擂臺會

二月初二節叫擂臺會,在節日裡主要進行賽馬,摔跤,比武等體育活動,還進行唱山歌等傳統娛樂活動。

互助縣府所在地威遠鎮,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唱擂臺戲。據史料記載,宋代以前,威遠鎮一帶叫「諾術鬥」〈土語意為森林地區〉,宋時改稱「牧馬營」,為軍事要地,是兵戎活動頻繁之區。打擂臺之俗約始於宋代,流傳至今。

其內容形式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變化,近代以來的擂臺會主要是演秦腔戲來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一種祭祀求神活動。除唱戲外還進行物資交流以及轉輪子秋、跳安昭舞、賽馬、摔跤、武術表演、唱花兒等文體娛樂活動。

2、雞蛋會

是每年農曆三月

三、三月十

八、四月八,大通、互助一些地區舉行的傳統廟會,趕會的人都帶許多熟雞蛋,在會場上敲擊作戲,被敲破者將蛋送給贏家取樂。所以人們習慣地叫做「雞蛋會"。廟會上給龍王、三霄娘娘等神獻牲酬祭;請法師湧經,跳法師神舞,以避禍穰災。

趕廟會的人一則上香、供燈、敬香錢,以還神靈保佑之心願;二則春耕之餘娛樂歡慶一番。

遠近土、藏、漢各族群眾蜂擁而至,摩肩接踵,絡繹不絕。會終人散,則見會場上鋪滿白花花蛋殼,如同下了場冰雹,群眾認為這樣便能禳解雹災。據傳這「雞蛋會」是明代嘉靖年間,因一次春天的雹災而舉行的,留下廟會打雞蛋禳災之俗,迄今已有400餘年歷史。

二、土族的風俗習慣:

土族淳樸好客,民間有「客來了,福來了」的說法,敬客時,首先要敬酥油茶,並擺上一個「西買日」(插有酥油花的炒麵盒子)端上一盤大塊肥肉,同時在肥肉上插一把刀子,然後用繫有白羊毛的酒壺為客人斟酒,以表示吉祥如意。

有的地方還有客人一到,首先要敬三杯酒,謂之「吉祥如意三杯酒」;送客時也要敬三杯酒,謂之「上馬三杯酒」。飲酒時,有邊飲邊歌之習,以暢飲酣醉為快。如不能喝酒者,要用中指蘸三滴,對空彈三下也可。

擴充套件資料

土族的禁忌

忌諱在牲畜圈內大小便。寺廟大殿或家中佛堂內忌諱去過月房的人以及服喪的人和婦女進入。婦女不戴帽子或不穿長衫,不得在長輩面前過往。

忌諱用裂縫的碗給客人倒茶水。出遠門或辦喜事,早上出門碰上空桶、穿背鬥,認為不吉,須返回改日再走。

安了新大門、或家中有重病的人,生了孩子等,外人不能進入院內,門上貼一方紅紙或插上柏樹枝,以示忌門。到土族人家做客,進門前必須先呼喊招呼,否則,被視為無禮。進屋後上炕必須脫鞋,否則是對主人的不尊敬。

土族人忌諱同未婚姑娘開玩笑,不能在臥室裡吐痰、擤鼻涕。

土族不食馬、騾、狗肉。忌在牲畜圈內大小便。不能在長輩面前脫帽。

服孝期間子女不能串門。家中人死後一年內不穿紅、綠色衣服,不過年節。清晨出門忌遇挑空水桶、背空揹簍的人。

婦女生孩子忌門。禁止在經幡杆上晾晒衣服。不用有裂縫或豁口碗給客人盛茶飯。

4樓:

1、春節是土族人最熱鬧隆重的節日之一。節日前十多天就開始準備,打掃房屋,縫製新衣。殺豬宰羊、烙炸年饃、釀造青稞酒等

2、重陽節

青海省土族每值農曆九月初九凌晨便攜帶柴火、酒食等,成群結隊,去郊外登山。

3、送灶神是青海省土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臘月二十四日舉行。屆時人們將黃泥抹在廚房的牆壁上,上面點一些 白點即是灶神。

4、跳神會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東瀛姚馬莊一帶土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 三月初三舉行。

5、佑寧寺法會又稱六月法會,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土族傳統宗教節日,每年農曆六月初二到初九日在佑寧寺舉行。

6、元 夜節又稱上元節、燈節,西寧市附近及樂都縣土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屆時要進行「跳火牙」、收瘟、觀燈等活動。

7、燈會是青海省民和一帶土族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

8、冬至節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的土族,每年冬至日早晨各家吃一頓油餅和「旗子」。

9、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土族人家男女老少帶上早已準備好的白麵饃、長麵條、涼粉等到草灘或樹林中游玩吃喝。

10、祭祖節是靑海省樂都、民和一帶土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底至四月初舉行。屆時各家攜帶饅頭、酒、奶茶、豬肉、果品、菜餚等上墳祭祖。

5樓:甜心彩虹棒棒糖

土族人民的重要節日有,農曆正月十四日佑寧寺官經會,二月二威遠鎮擂臺會,三月

三、四月八廟會,六月十一丹麻戲會,六月十

三、二十九「少年」會,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區的「納頓」(慶豐收會)等等。其中擂臺會、丹麻戲會和「納頓」最具民族特色。屆時,除舉行賽馬、摔跤、武術和唱「花兒」等傳統娛樂活動外,還舉行物資交流會。

此外,與漢民族一樣,也過春節、端午節等。

春節。春節是土族最盛大的節日。節前十多天就開始各種準備,村村戶戶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

除夕吃年飯,唱家曲,給將要出嫁的姑娘舉行「戴天頭」儀式,各家各戶行接神禮,同時還要敬奉灶神和門神。大年初一,全家大小跪拜神佛,祈求一年平安。然後給遠方親友拜年,進行娛樂活動。

正月十五年節結束。

觀經會。亦稱「觀經法會」,土族語稱「藍迦」。青海互助等地土族的民間盛會。每年農曆正月四日和六月初

八、初九日在佑寧寺舉行。屆時,人們身著潔衣,到寺院磕長頭,點酥油燈,滾忙茶(施捨茶),佈施,供飯,轉斯古拉(轉山),煨桑等。瞻仰大型佛像,**喇嘛跳欠(神舞)。

此外,會上還進行物資 交流和賽馬、射箭等活動。

晒佛節,青海互助土族的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屆時,佑寧寺的喇嘛們將香巴大佛像由大經堂簷前直掛到鋪有地毯的經堂臺階上。虔誠的信徒們給佛像磕頭膜拜,獻上供品。

喇嘛從早到晚誦經不停。附近的群眾紛紛爭相趕到廟中觀拜。

正月十五。青海互助土族的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過節。白天男女青年到威遠鎮看社火,晚上,在自家門前點燃十五堆火,全家大小都要從每個火堆上跳過三次,認為這樣一年中全家人可以不得病,健康長壽。

擂臺戲。亦稱擂臺會。青海互助一帶土族的傳統節日。

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日在縣府所地在威遠鎮舉行。宋代威遠鎮名為「牧馬營」。節日這天,人們盛裝打扮,紛紛來到會場。

特別是許多著名的花兒歌手,遠道跋涉而來,試與當地歌手比高低。人們各自選伴結夥,分成若干賽場,每組七至十人左右,在廣場上擺開陣勢對唱。當比賽進入高潮時,各場湧現出許多新的歌手,然後組成新的小組,繼續比賽對唱。

直到暮靄降臨,人們才陸續離去,對歌優勝者被譽為「花兒王」,當眾披紅掛綵。除唱花兒外,節日的主要活動還有物資交流、唱戲、賽馬、摔跤、武術表演等。

雞蛋會:青海互助、大通等地土族的傳統節日。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異。

屆時,在寺廟裡舉行獻牲酬祭,請法師誦經跳酬神舞,以禳災祛禍,保五穀豐登,人畜兩旺。與會群眾還隨身攜帶許多熟雞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擊作戲。

青苗會。青海互助縣龍王山一帶土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至六月,由巫師擇日舉行。

源自明洪武年間(1368-2023年),龍王顯靈,庇佑土族牧民的傳說。節日早晨人們先到廣福寺點燈焚香,頂禮膜拜,請出龍神轎杆、**神箭,然後組成儀仗隊前行,隊伍排成單行,有的擊鼓鳴金,有的吹海螺牛角,隨行的眾人手持柳條,直到大東嶺休息,野餐,漫花兒,隨後登山踏青,巡視田禾,並借用神的名義約束鄉民不準在田地裡放牧牲畜,不許砍樹踐踏青苗。此節,實為保護農業生產的一項活動。

花兒會。土族傳統節日,節日時間因地而異。主要的花兒會有:

五峰山花兒會,流行於青海互助一帶,每年農曆六月初六日於五峰山舉行。五峰山座落在互助縣西垣,因山峰形狀與人手五指相似而得名。五峰山翠峰青巒,霧披雲裹,泉水潺潺,風景優美。

每逢節日,山上山下,鑼鼓喧天,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或觀賞瀏覽,或賽歌比舞,臺上縱情高歌唱花兒,臺下集體對歌,此起彼伏。花兒會還是城鄉物資交流的盛會。

此外,尚有農曆五月初五日互助縣東溝大莊花兒會;六月十一日的丹麻灘花兒會;六月十三日土觀村花兒會等。

土族的傳統節日還有每年春秋舉行的祭敖包、青海互助縣姚馬莊等地每年農曆六月初六日舉辦的朝山會、青海同仁地區土族的民間節日魯若節、青海民和縣官亭、中川、甘溝一帶土族的傳統節日納頓、青海互助、民和、大通及樂都、平安、湟中等地土族的宗教節日放官經、臘八節、青海民和一帶正月十六日的刀山會(每隔二三十年舉行一次)及二十日的正月二十節;民和官亭地區正月二十九日的火神節;青海互助東瀛地區二月初二日的二月二;互助一帶二月初二或三月初三或四月初八日的跳神會;青海海東地區三月初三日的三月三節;互助一帶的清明節;青海樂都、民和一帶三月底四月初的祭祖節;互助一帶四月初一至十五日的祭佛節;五月初五日的端陽節;七月初七日的七月七;樂都一帶七月二十二日的祭財神節;八月十五日的中秋節(部分土族不過此節);九月九日的重陽節;民和縣三川地區九月九日的請神法會;互助一帶秋收後的謝梱及十月初一日的祭碌碡;冬至日的冬至節;臘月二十四日的送灶神;互助一帶臘月二十九日、正月十四日的打施食等。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中國傳統節日的簡介

1 春節 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 年節 俗稱新春 新歲 新年 新禧 年禧 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 慶歲 過年 過大年。在古代民間,人們從歲末的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開始 忙年 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多樣,有舞獅 飄色 舞龍 遊神 廟會 逛花街 賞花燈 ...

蘇州的傳統節日有哪些?急需,蘇州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二月二,龍抬bai頭,剪頭髮啊算du噠。5月前後麼,軋神 zhi仙歪。立夏麼不是也過的dao 鹹版鴨蛋我那天還吃了類權。重陽節,也有人過的。但是最傳統的麼,冬至。這個是據說只有蘇州人最重視的節日。喝冬釀酒。你說的蘇州傳統節日麼,就這些比較特別吧。剩下的全國放假我們也放 就一樣的類 蘇州的傳統節日有哪...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急需,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1 臘八節 農曆臘月初八 2 除夕 臘月的最後一天 3 春節 農曆一月一日 4 元宵節 農曆一月十五日 5 清明節 春分後十五日 6 端午節 農曆五月五日 8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 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