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是什麼意思?

2025-05-28 07:00:21 字數 2017 閱讀 4380

1樓:網友

這句話的意思是:值得追求的叫作善,自己有善叫作信薯攔,善充滿全身叫作穗態美,充滿並且能發出光輝叫作大。該句話出自《孟子·盡心下》

原文:孟子·盡心下。

朝代:先秦。

浩生不害問曰:「樂正子,何人也?」孟子曰:

善人也,信人也。」「何謂善?何謂信?

孟子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譯文:浩生不害問道:「樂正子為人如何?」孟子說:「是個善人,誠信的人。」問:「什麼叫善?什麼叫信?」

孟子說:「值得追求的叫作善,自己有善叫作信,善充滿全身叫作美,充滿並且能發出光輝叫作大,光大並且能使天下人感化叫作聖,聖又高深莫測叫作神。樂正子的人品,在善與信二者之中,在美、大、聖、神四者之下。

2樓:網友

孟子這句話是對人格美的理解。

孟子將人格劃分為六個等級,分別是可欲、可信、美、大、聖、神。

其中,可欲之謂善,有諸已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意思是說,乙個人如果內心善良,行為可信,那麼他就是美的,如果內心善良、跡態行為可信並且能夠推己及人,那麼他就是大的,如果能夠亮仔推己及人、教化別人,那麼他就是聖人,如果能夠教化別人,而讓人無法察覺他的敬州汪教育,那麼他就是神人。

因此,孟子認為,乙個人如果內心善良、行為可信,那麼他就是美的,但如果能夠將這種美推己及人,並且散發出光輝,那麼他就是大。

孟子:「充實之謂美,充實而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是什麼意思?

3樓:留戀世界的愛

此句前還有兩句,原文如下:可欲之謂善,有諸已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大意:值得喜愛的叫『善』,自己確實具有『善』就叫『信』,『善』充實在身上就叫『美』,既充實又有光輝就叫『大』,既『大』又能感化萬物就叫『聖』,『聖』到妙不可知就叫『神』。

出處:《孟子·盡心》

解釋:孟子認為美的人必須具有仁義道德的內在品質,並表現充盈於外在形式。所謂「充實」,指的是個體通過自覺的努力,把其固有的善良之本性「擴而充之」,使之貫注滿盈於人體之中。

充實」之所以能成為美,在於它能使人的外在形體「生色」,給人以美感。在這裡孟子把人格的美看作是個體人格中實現了的善,即人格的美包含著善,又超過了善,從而深刻地發展了孔子的關於美與善的內在一致性的思想。

「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什麼意思?

4樓:網友

意思:值得喜愛的叫『善』,自己確實具有『善』就叫『信』,『善』充實在身上就叫『美』,既充實又有光輝就叫『大』。

出自:戰國 孟子《孟子 盡心下》

原文選段:浩生不害問曰:「樂正子何人也?」孟子曰:

善人也,信人也。」「何謂善?何謂信?

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已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釋義:浩生不害問道:「樂正子是怎樣乙個人?」孟子說:「是個善人、信人。」(浩生不害問:)「什麼叫『善』?什麼叫『信』?」

孟子說:「值得喜愛的叫『善』,自己確實具有『善』就叫『信』,『善』充實在身上就叫『美』,既充實又有光輝就叫『大』,既『大』又能感化萬物就叫『聖』,『聖』到妙不可知就叫『神』。樂正子是在『善』和『信』二者中,『美』、『大』、『聖』、『神』四者之下的人。

孟子:「充實之謂美,充實而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是什麼意思?

5樓:速其英卿淑

212、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孟子·盡心下》)

譯文】值得人喜歡便是好;好處確實存在於他自身,便是實在;使那些好處充滿他全身便是美;不但充滿而且能夠光彩奪目地表現出來,便是大;大而又能化育萬物便是聖;聖達到不可測度的境界,便是神。

如何理解「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首先要明白 之謂 是什麼意思,它跟 謂之 有什麼不同?之謂 是一種解釋,是用上面的來解釋下面的。謂之 是上面的就是下面的。所以天命是對性的解釋,率性是對道的解釋,修道是對教的解釋。孟子中有一句話叫 生之謂性 雖然不是孟子說的,卻是孟子認可的,這話的意思就是性其實就是生的意思。天命之謂性 上天的命令就...

誰能翻譯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這是 中庸 開篇的一句話 1 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劉氏 正義 引 漢書董仲舒傳對策 曰 天令之謂命.按照朱熹的說法 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中庸章句 是說天所賦予的氣與理的時候,也必然賦予了與之相符的使命 2 古語 之謂 不同於 謂之 甲 謂之 乙,甲就叫做乙,甲是對...

有世臣之謂也謂是什么意思,有世臣之謂也 謂是什麼意思

稱謂,稱頌,稱號 省略詞,譯文中可不出現 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怎麼理解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是什麼意思?意思解析 此大學非大樓,曰為有技藝精湛的人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有兩種理解 其一是有大學問的人並不是說有什麼高等學校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