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2021-08-29 23:52:21 字數 4500 閱讀 5944

1樓:壽同天地道人家

首先要明白「之謂」是什麼意思,它跟「謂之」有什麼不同?

「之謂」是一種解釋,是用上面的來解釋下面的。

「謂之」是上面的就是下面的。

所以天命是對性的解釋,率性是對道的解釋,修道是對教的解釋。

孟子中有一句話叫「生之謂性」,雖然不是孟子說的,卻是孟子認可的,這話的意思就是性其實就是生的意思。

(天命之謂性)上天的命令就是生(繁衍),或者說上天的意志就是不斷的在創造和產生萬物和人類,這是上天的使命,也是道(自然)的規律。

(率性之謂道)率領生命的就是道。道是規律,也是變化。這種變化其實就是道的一種自我創造和自我更新,這種生命的創造和更新其實就是道的率領和領導。

(修道之謂教)想要獲得知識的傳授,就要向道(自然)去學習,換言之,向自然學習就是真正的教育。

2樓:

廣東佛將菠蘿包,哈哈哈哈。

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就是天理。

天理,涅槃經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迴圈不失。

善,捨己為人。

惡,損人利己。

仁,諸惡莫作。

義,眾善奉行。

道,仁義正道。

德,明辨是非。

天理,就是仁義道德。

天命之謂性,天理,就是人性。

率性之謂道,帶著人性,仁義道德,就是正道。

修道之謂教,修仁義道德,就是禮教。

「天命之謂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是什麼意思?

3樓:

意思天所賦予人的東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來修養自身就是教。

這是《中庸》開篇的一句話

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劉氏《正義》引《漢書董仲舒傳對策》曰:『』天令之謂命『』,按照朱熹的說法:

『』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中庸章句》) 是說天所賦予的氣與理的時候,也必然賦予了與之相符的使命。

古語『』之謂『』不同於『』謂之『』。甲『』謂之『』乙,甲就叫做乙,甲是對乙的解釋,乙是甲的稱謂。甲『』之謂『』乙,是甲也可以稱作乙,就像女子也可以稱作人,是一種隸屬關係。

清代學者戴震曾明確提出過:『』古人言辭,『』之謂『』『』謂之『』有異:凡曰『』之謂『』,以上所稱解下,如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凡曰者,以下所稱之名辨上之實。『』(《孟子字義疏證》)

4樓:muse慕慕斯

原句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這是 【中庸】裡的話 。

《中庸》裡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意思是: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慎的,在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懼的。越是隱蔽的地方越是明顯,越是細微的地方越是顯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獨處的時候也是謹慎的。

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

《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

《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漢民族典章制度書籍。為戰國時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和修身做人的道理。

宋**學家朱熹把它與《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為「四書」。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稱為中道或中和之道。何謂「中庸」?

漢儒鄭玄說「名曰中庸,以其記中和之用也。庸,用也。」,最通俗的解釋即,去兩端,取中間;用朱熹所做《中庸章句》的說法,即其師程頤所說的「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

朱熹又自注「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5樓:

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

6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是天命之所畏於信姓名之所謂於大道修道而知,所謂於教育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是什麼意思

7樓:歐陽永芬亢秋

這是《中庸》開篇的一句話.

1、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劉氏《正義》引《漢書董仲舒傳對策》曰:「天令之謂命.」按照朱熹的說法:「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中庸章句》)

是說天所賦予的氣與理的時候,也必然賦予了與之相符的使命.

2、古語「之謂」不同於「謂之」.甲「謂之」乙,甲就叫做乙,甲是對乙的解釋,乙是甲的稱謂.甲「之謂」乙,是甲也可以稱作乙,就像女子也可以稱作人,是一種隸屬關係.

清代學者戴震曾明確提出過:「古人言辭,『之謂』『謂之』有異:凡曰『之謂』,以上所稱解下,如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凡曰『謂之』者,以下所稱之名辨上之實.」(《孟子字義疏證》)

1、聶文濤譯:

上天的指令也是人性的內容.

2、常見的其他翻譯及分析

(1)天命就是本性(性本善).

(2)上天所給予人的氣質叫做性.

分析:先秦「性」的概念很大.性命、心性、物性、人性、生性都是由此概念發展出來的.

天命就是本性,可以理解成天命屬於本性,也可以理解成天命等於本性.所以,聶文濤認為等於本性是孟子的觀點而不是中庸的觀點.

8樓:舒秀英卯淑

樓主你好!

這是《中庸》開篇的一句話。

1、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劉氏《正義》引《漢書董仲舒傳對策》曰:「天令之謂命。」按照朱熹的說法:「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中庸章句》)

是說天所賦予的氣與理的時候,也必然賦予了與之相符的使命。

2、古語「之謂」不同於「謂之」。甲「謂之」乙,甲就叫做乙,甲是對乙的解釋,乙是甲的稱謂。甲「之謂」乙,是甲也可以稱作乙,就像女子也可以稱作人,是一種隸屬關係。

清代學者戴震曾明確提出過:「古人言辭,『之謂』『謂之』有異:凡曰『之謂』,以上所稱解下,如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凡曰『謂之』者,以下所稱之名辨上之實。」(《孟子字義疏證》)

1、聶文濤譯:

上天的指令也是人性的內容。

2、常見的其他翻譯及分析

(1)天命就是本性(性本善)。

(2)上天所給予人的氣質叫做性。

分析:先秦「性」的概念很大。性命、心性、物性、人性、生性都是由此概念發展出來的。

天命就是本性,可以理解成天命屬於本性,也可以理解成天命等於本性。所以,聶文濤認為等於本性是孟子的觀點而不是中庸的觀點。

9樓:滄海半杯

這是《中庸》開篇的一句話

1、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劉氏《正義》引《漢書董仲舒傳對策》曰:「天令之謂命.

」按照朱熹的說法:「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中庸章句》) 是說天所賦予的氣與理的時候,也必然賦予了與之相符的使命

2、古語「之謂」不同於「謂之」.甲「謂之」乙,甲就叫做乙,甲是對乙的解釋,乙是甲的稱謂.甲「之謂」乙,是甲也可以稱作乙,就像女子也可以稱作人,是一種隸屬關係.

清代學者戴震曾明確提出過:「古人言辭,『之謂』『謂之』有異:凡曰『之謂』,以上所稱解下,如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凡曰『謂之』者,以下所稱之名辨上之實.」(《孟子字義疏證》)

10樓:

廣東佛將菠蘿包,哈哈哈哈。

天命,就是天理。

天理,涅槃經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迴圈不失。

善,捨己為人。

惡,損人利己。

仁,諸惡莫作。

義,眾善奉行。

道,仁義正道。

德,明辨是非。

天理,就是仁義道德。

天命之謂性,天理,就是人性。

率性之謂道,帶著人性,仁義道德,就是正道。

修道之謂教,修仁義道德,就是禮教。

11樓:

這是《中庸》開篇的一句話。

儒家所提倡的是人性本善,人們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壞,都是源自後天環境。因此,天命之謂性,中間的性,即是指的人生來具有的善的本性,它是至真、至善、至美的。

同時,要保持這種善的本性,就要率性之謂道,即保持自己善良的本性,不被周圍環境所影響。人生下來,加上後天社會、家庭的教育、社會的教育、各種的影響,心思齷齪了、髒了,或者歪了,必須要把它糾正過來,所以要修行;修正自己的行為,把它改過來,所以修道之謂教。

這裡的教,指的是教育。古人在解釋教這個字時,將其視為效法的「效」,效也有著學的意思。因此,這句話指的便是,修道是教育的目的,而教育也是將人同其他生物區別開來的特徵之一。

人們通過後天的學習,得到了思想、文化,有能力將壞的一面扭轉修改過來。

誰能翻譯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這是 中庸 開篇的一句話 1 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劉氏 正義 引 漢書董仲舒傳對策 曰 天令之謂命.按照朱熹的說法 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中庸章句 是說天所賦予的氣與理的時候,也必然賦予了與之相符的使命 2 古語 之謂 不同於 謂之 甲 謂之 乙,甲就叫做乙,甲是對...

有世臣之謂也謂是什么意思,有世臣之謂也 謂是什麼意思

稱謂,稱頌,稱號 省略詞,譯文中可不出現 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怎麼理解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是什麼意思?意思解析 此大學非大樓,曰為有技藝精湛的人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有兩種理解 其一是有大學問的人並不是說有什麼高等學校出來的...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什麼意思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梅貽琦 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大學,不是學校有多少大樓,建築多豪華,而是有那麼一群大師 學問大家,這些才是大學的根本立足所在!這句話的意思是 所謂的 大學者 是指那些確確實實名符其實的有大學問的人,並非那些住著高樓大廈的闊人,或者只是頭上戴著一頂 大師 帽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