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號轉導分子與轉錄因子的區別

2025-05-22 22:55:14 字數 2963 閱讀 5604

1樓:帳號已登出

訊號轉導公升祥分子與轉錄因子的區別:

訊號轉導分子:訊號轉導是通過多種分子相互作吵昌搏用的一系列有序反應,將來自細胞外的資訊傳遞到細胞內各種效應分子的過程。

轉錄因子。能夠結合在某基因上游特異核苷酸序列上的蛋白質,活化後從胞質轉位至胞核,通過識別和結合基因啟動子區的順式作用元件,啟動迅運和調控基因表達。

2樓:網友

1. mapk通路 以絲裂原啟用的蛋白激酶(mapk)為代表的訊號轉導通路稱為mapk通路,其主要特點是具有mapk級聯反應。 mapk至少行薯搏有12種,分屬於手喊erk家族、p38 mapk家族、jnk家族。

ras/mapk通路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是乙個典型的受體型ptk。 ras/mapk通路是egfr的主要訊號通路之一。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作用機制:

egfr介導的訊號轉導過程 2. jak-stat通路 許多細胞因子受體自身沒有激酶結構域,與細胞因子結合後,受體通過蛋白酪氨酸激酶jak(janus kinase)的作用使受體自身和胞內底物磷酸化。 jak的底物是訊號轉導子和轉錄活化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二者所構成的jak-stat通路是細胞因子資訊內傳最重要的訊號轉導通路。

jak為非受體型蛋白酪氨酸激酶,與細胞因子受體結合存在。 細胞因子通過受體將jak啟用,活化後的jak使stat磷酸化。 stat既是訊號轉導分子,又是轉檔祥錄因子。

磷酸化的stat分子形成二聚體,遷移進入胞核,調控相關基因的表達,改變靶細胞的增殖與分化。 細胞內有數種jak和數種stat的亞型存在,不同的受體可與不同的jak和stat組成訊號通路,分別轉導不同細胞因子的訊號。 γ干擾素(ifn-γ)是通過jak1/jak2-stat1通路傳遞訊號:

ifn-γ結合受體並誘導受體聚合和啟用; ②受體將jak1/jak2啟用,jak1和jak2為相鄰蛋白,從而相互磷酸化,並將受體磷酸化; ③jak將stat1磷酸化,使其產生sh2結合位點,磷酸化的stat分子彼此間通過sh2結合位點和sh2結構域結合而二聚化,並從受體複合物中解離;

3樓:卞閎

答案如下:區別是翻閱資料,第二步是去了解日常生活。

轉錄因子是什麼結構?

4樓:網友

作為蛋白質的轉錄因子。

從功能上分析其結構可包含有不同區域:①dna結合域(dna binding domain),多由60-10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幾個亞區組成;②轉錄啟用域(activating domain),常由30-100氨基酸殘基組成,這結構域有富含酸性氨基酸、富含谷氨醯胺。

富含脯氨酸。

等不同種類,一酸性結構域最多見;③連線區,即連線上兩個結構域的部分。不與dna直接結合的轉錄因子沒有dna結合域,但能扒首鍵通過轉錄啟用域直接或間接作用與轉錄複合體而影響轉錄效率。

與dna結合的轉錄因子大多以二聚體形式起作用,與dna結合的功能域常見有以幾種:

螺旋-轉角-螺旋(helix-turn-helix,hth)及 螺旋-環-螺旋(helix-loop-helix,hlh)

這類結構至少有兩個α螺旋其間由短肽段形成的轉角或環連線,兩個這樣的motif結構以二聚體形式相連,距離正好相當於dna乙個螺距(,兩個α螺旋剛好分別嵌入dna的深溝。

鋅指(zinc finger) 其結構如圖 所示,每個重複的「指」狀芹旁結構約含23個氨基酸殘基,鋅以4個配價鍵與4個半胱氨酸。

或2個半胱氨酸和2個組氨酸。

相結合。整個蛋白質分子可有2-9個這樣的鋅指重複單位。每乙個單位可以其指部伸入dna雙螺旋的深溝,接觸5個核苷酸。

例如與gc盒結合的轉錄因子sp1中就有連續的3個鋅指重複結構。

鹼性-亮春巧氨酸拉鍊(basic leucine zipper,bzip) 這結構的特點是蛋白質分子的肽鏈上每隔6個氨基酸就有乙個亮氨酸殘基,結果就導致這些亮氨酸殘基都在α螺旋的同乙個方向出現。兩個相同的結構的兩排亮氨酸殘基就能以疏水鍵結合成二聚體,這二聚體的另一端的肽段富含鹼性氨基酸殘基,借其正電荷與dna雙螺旋鏈上帶負電荷的磷酸基團結合。若不形成二聚體則對dna的親和結合力明顯降低。

在肝臟、小腸上皮、脂肪細胞和某些腦細胞中有稱為c/ebp家族的一大類蛋白質能夠與caat盒和病毒增強子結合,其特徵就是能形成bzip二聚體結構。

什麼是轉錄因子

5樓:靠名真tm難起

轉錄因子是一群能與基因5`端上游特定序列專一性結合,從而保證目的基因以特定的強度在特定的時間與空間表達的蛋白質分子。

轉錄因子的結合位點是轉錄因子調節基因表達時,與基因模板鏈結合的區域。按照常識,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的結合位點一般應該分佈在基因的前端,但是,新的研究發現,人21和22號染色體上,只有22%的轉錄因子結合位點分佈在蛋白編碼基因的5'端。

6樓:網友

能夠結合在某基因上游特異核苷酸序列上的蛋白質,活化後從胞質轉位至胞核,通過識別和結合基因啟動子區的順式作用元件,啟動和調控基因表達。

轉錄因子起的什麼作用?

7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基因轉錄有正調控和負調控之分。如細菌基因的負調控機制是當一種阻遏蛋白結合在受調控的基因上時,基因不表達;而從靶基因上去除阻遏蛋白後,rna聚合酶識別受調控基因的啟動子,使基因得以表達,這是正調控。這種阻遏蛋白是反式作用因子。

轉錄因子是起正調控作用的反式作用因子。轉錄因子是轉錄起始過程中rna聚合酶所需的輔助因子。真核生物基因在無轉錄因子時處於不表達狀態,rna聚合酶自身無法啟動基因轉錄,只有當轉錄因子(蛋白質)結合在其識別的dna序列上後,基因才開始表達。

轉錄因子的結合位點是轉錄因子調節基因表達時,與mrna結合的區域。按照常識,轉錄因子的結合位點一般應該分佈在基因的前端,但是,新的研究發現,人21和22號染色體上,只有22%的轉錄因子結合位點分佈在蛋白編碼基因的5'端。

分子力與分子勢能,為什麼分子力做負功,分子勢能增大

根據這幅圖,不能簡單的說分子力是不是隨著距離的增大而先減小後增大,要分引力和內 斥力,當分子間的距容離小於ro時分子間呈斥力,隨著分子間的距離增大,斥力在減小 當分子間的距離等於ro時分子間的作用力為零,當分子間的距離大於ro時分子間呈引力,隨著分子間的距離增大,引力先增大後減小。分子力做正功的時候...

訊號與系統卷積問題困擾好久了,訊號與系統 卷積是怎麼回事?

首先要知道,delta衝激函式是偶函式,所以實際上就是delta k 1 卷積變成 sigma求和 sigma是對k求和 然後可以看到u k 1 造成求和區間變成 1到正無窮 而delta n k 1 的存在,意味著只有在座標n 1才有一個脈衝,根據n的取值不同,結果不同。那麼結果就是上述那個序列當...

訊號與系統的卷積和求大神了急,訊號與系統問題,用圖解法求圖中時間序列的卷積和圖形,求大神,求詳細過程,謝謝!

後邊的那四個答案是根據上面的式子推出來的,h n u 4 u 16 根據階躍函式的特點來算就可以了。具體過程電腦上不方便寫,哪個地方推不出來再追問吧 畫圖啊,很容易分析出來了 訊號與系統問題,用 法求圖中時間序列的卷積和圖形,求大神,求詳細過程,謝謝!剛才思路混亂,記錯了平移和反轉的關係,下面這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