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如何編纂成書的 《詩經》是怎樣編定成書的

2025-05-22 06:18:33 字數 1721 閱讀 9186

1樓:煙雨飄香劍

采詩」是《詩經》民歌的**,「獻詩」主要是《詩經》貴族詩歌的**。洞陸搜可以說,《詩經》這部書,當是周王朝經過諸侯各國的協助,朝廷采詩、獻詩,然後命樂納歷師整理、編纂而成的悉讓。

2樓:民生小助手

詩經的結集的三種說法:

1、采詩說;

采詩就是古代負責掌管**的機構奉命去民間收集民歌,後編定成冊,其中《國風》大部分是這樣來的。

2、獻詩說;

獻詩說是各地的小諸侯獻詩歌頌天子的功德,寫詩進獻於天子。

3、刪詩說。

刪詩說是孔子後對《詩經》進行修訂終成跡做現在的《詩經》。

詩經》創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於農業,"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綿瓜瓞》等詩篇都表明周是依靠農業而興盛,農業的發展促進了姿者衡社會的進步。周族在武王伐紂之後成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隸私有與貴族領主的統治成為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特徵。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嫌段商紂暴虐無道,主要與其實行奴隸制經濟制度有關。西周建立以後,為緩和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尖銳矛盾,緩和階級鬥爭,變奴隸制為農奴制。

西周較之殷商,由於經濟制度的巨大變革,促使社會在精神文明方面產生飛躍性的進步,作為文學代表的《詩經》出現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產物,而它反過來又促進了社會的文明進步。

《詩經》是怎樣編定成書的?

3樓:教育細細說

周代有采詩之官,蒐集地方的詩歌,再交予朝廷的太師加以分類整理。詩原有三千篇,經孔子刪去繁瑣重複,今餘三百十一篇,也就是現存的《詩經》。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類。《風》包括十五國風,就是十五個地區的詩歌,一共一百六十篇,大部分是民間歌謠,小部分是貴族作品。

雅》分為《大雅》、《小雅》,一共一百零五篇。《小雅》大部分是貴族作品,小部分是民間歌謠;《大雅》全是貴族作品。

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一共四十篇。《頌》都是貴族作品,是統治者用於宗廟祭祀的樂舞歌辭。

4樓:暮夏淺眠

《詩經》是陸續成的,最古的是周頌,接著是大雅,其次是小雅,最晚的是商頌、魯頌和國風。

詩經》中最早的作品大約成於西周初期,根據《尚書》上所說,《豳風·鴟鴞》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的一批戰國竹簡(簡稱清華簡)中的〈耆夜〉篇中,敘述武王等在戰勝黎國後慶功飲酒,其間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詩《蟋蟀》,內容與現存《詩經·唐風》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關係。最晚的作品成於春秋時期中葉,據鄭玄《詩譜序》,是《陳風·株林》,跨越了大約500年。

5樓:網友

當時有專門的官職到民間採風,收集。最後再由貴族階層整理而成。但大多數詩經中的篇目已非原貌。

《詩經》是由誰編定的?

6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關於孔子刪詩,近年來學者們提出種種質疑,在此姑且認為《詩經》是由孔子刪改編定而成的。《詩經》是一部詩歌總集,其作者多不可考,只能推斷是西周至春秋中葉的人。《詩經》分風、雅、頌三部分,風部分多是採自民間,雅、頌部分的作者則多為貴族大夫。

周王朝的統治者常派出采詩官到各地去收集民間詩歌,然後由樂師加以整理,獻給天子。當然,也有部分是由士大夫寫成獻給天子的。天子採集詩歌,一方面是為了娛樂,以此作為教材教育子弟;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瞭解人民的反映,考察其政治的效果,以便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統治。

孔子用《詩經》作為教材來教育學生,也是著重其政治作用。

詩經是誰寫的,詩經是誰寫的

國風 周南 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葛覃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葛之覃兮,施於中谷,...

如何從詩經楚辭中取名,怎樣在詩經 楚辭中取字給寶寶取名字?

從詩經楚辭中取名字的話,可以單獨地挑選一個字,把它組合在一起,表達出美好意思就可以。你可以選取你比較喜歡的一首詩經當中的詩句,找你喜歡的句子或者詞語給孩子起名字,或者直接叫詩經名篇的名字。如何從詩經楚辭中取名首先要對詩經和楚辭有非常非常的瞭解,不要這樣透徹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根據詩經和楚辭中表達的一種詩...

求《詩經》目錄,《詩經》是一本什麼書

國風 第一節 周南 本節包括 關雎 葛覃 卷耳 樛木 螽斯 桃夭 兔罝 芣苢 漢廣 汝墳 麟之趾 第二節 召南 本節包括 鵲巢 采蘩 草蟲 採蘋 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雷 摽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麕 何彼穠矣 騶虞 第三節 邶風 本節包括 柏舟 綠衣 燕燕 日月 終風 擊鼓 凱風 雄雉 匏有苦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