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全篇翻譯及原文
1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論語翻譯及原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原文及翻譯
2樓:offercoming留學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滾伍,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翻譯:懂得它不如愛好它,愛好它不如以它為樂。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翻譯:讀書的人不可不抱負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遙遠。
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翻譯:三軍中可以奪取統帥,但是不可能強迫改變乙個平民百姓的志向。
4、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翻譯: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凋謝的。
5、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翻譯:仁,距離我遠嗎?只要我想要做槐磨到仁,仁就隨著心念到了。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翻譯:自身言行正當,即使不下命令,別人也會跟著行動;若自身言行不正當,即使三令五申,別人也不會跟著行動。
7、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翻譯:花言巧語,裝出和善的面孔。這種人,心裡不會有多少「仁德」(這種人不會有真正的愛人之心)。
8、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大明或語·子張》
翻譯:有了過錯,別人都能看到;改了,人們都會敬仰他。
9、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翻譯: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10、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翻譯:乙個人的高尚的品質和外在的表現一致,然後才能成為君子。
論語的全文和譯文,論語原文及翻譯
論語譯註 強烈推薦呦,原文 註釋 譯文 評析都有,很全的 去這個 看看吧 很全 論語也是比較多的,如果要在這裡發的話,恐怕 原文 1 1 子曰 1 學 2 而時習 3 之,不亦說 4 乎?有朋 5 自遠方來,不亦樂 6 乎?人不知 7 而不慍 8 不亦君子 9 乎?註釋 1 子 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 ...
論語十則的翻譯,論語十則原文及翻譯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y n 不亦君子乎?學而 孔子說 學習後,經常去複習,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應該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生氣,難道不是君子嗎?曾子曰 吾 w 日三省 x ng 吾 w 身 為 w i 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
論語三則的論語三則,論語三則的原文 翻譯
1.學習到的東西,常常去練習 實踐,不是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2.學習過的知識進而又能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就可憑此做學習的榜樣 3.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 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因為迷惑而更加危險。回答您好,這邊已經看到您的問題了,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