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酸雨,什麼是酸雨

2023-02-05 09:50:02 字數 3215 閱讀 8365

1樓:

專家回答:

網友見解:酸雨是指ph值在5.6以下的雨水

網友見解:酸雨指的是雨 雪 霧 雹和其他形式的大氣降水,ph小於5.6的,統稱為酸雨

網友見解:: 隨著世界工業的發展。大氣中又增添了一個新的家族,它們就是由酸雨、酸雪、酸霧和酸性的固體塵埃組成的酸性家族。

其中又以酸雨最常見,故常統稱酸雨。在20多年前,酸雨還是個別國家和地區的區域性問題,所以造成的危害也僅侷限在個別國家和地區,但隨著工業發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入大氣的有關汙染物(如二氧化硫等)愈來愈多,於是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

酸雨、酸雪、酸霧和酸露都帶個「酸」字,顧名思義,這些雨、雪、霧都是有些酸味的。

那麼如何判斷酸雨呢,有一個量可作為判斷水是否為酸性的指標,這個量稱為「ph值」。當ph值等於7時,水為中性;當ph值大於7時,水為鹼性;當ph值小於7時,水屬酸性。那麼,當雨水的ph值小於7時,是否就是酸雨呢?

那也不是,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格陵蘭,180年前形成的冰的ph值就小於7;在南極,350年前形成的冰的ph值在4.8一5.0之間;2023年,瑞典北極考察隊在北緯80度以北地區,測得降水的ph值為5.12。

由此可見,在工業化造成的汙染之前,天然未受汙染的雨水已是酸性的了。因此,科學家按照自然條件計算得出,未受汙染的天然雨水的ph值約5.6,呈微酸性。

如果大氣受到酸性物質的汙染,雨水的ph值就會進一步降低,因此,一般將ph值小於5.6的降雨才稱為酸雨。

形成酸雨的汙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因此排放這兩種汙染物多的國家和地區,也是酸雨多的國家和地區

當酸雨降落到植物上,就會破壞植物葉子表面的蠟質保護層,干擾蒸騰作用和氣體交換,進而向植物葉子內部擴散,使植物中毒,輕者減弱光合作用,降低種子的發芽率

和產量,重者使植物中毒死亡。

酸雨還使一些國家中許多原來生氣勃勃的美麗湖泊變成水裡無魚邀遊、水面不見水禽飛翔的「死亡湖」,在瑞典的85000個湖泊中,已有4000個被酸化,且毀滅了其中的水生植物和魚類。呈酸性的江、湖、河中魚類減少或滅絕的原因,主要是使魚的繁殖受到危害所致。湖、河的酸化還使微生物活動受到影響,這樣就減緩了水中有機物的分解,致使水中固體廢物不斷積累,影響了水中生態系統的迴圈。

酸雨還會毀滅土壤中的微生物,使有機物分解變慢,土壤板結,透氣性差、從而影響植物的生長。酸還可以和土壤裡的一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如可使土壤中的鋁滲透出來,這就有可能對生物產生毒性,酸化還會使土壤中的養分流失。

隨著酸雨範圍的不斷擴大和酸性增加,對建築材料的侵蝕也越來越嚴重,對許多著名的文物古蹟、紀念碑和橋樑等造成巨大損失。

酸雨還直接影響人類的健康,根據有些科學家估計,因酸雨的危害,每年要奪走7500一12000人的生命。酸雨可導致癌症、腎病和先大性缺陷患者大量增加,不少人還因酸雨得眼疾、結腸癌、老年性痴呆症以及其他一些疾病。

形成酸雨的另一種「原料」是氮氧化物,在一些工業發達的國家它主要來自火力發電廠和交通車輛排放的尾氣。

當知道了製造酸雨的「原料」的**之後,我們就可以從控制酸雨「原料」的**著手,達到防治酸雨的目的。世界各國防治酸雨的方法通常是制定控制「原料」排放量的法規,採取各種脫硫技術和脫硝技術,減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增加無汙染能源或少汙染能源的比例;開發利用煤炭的新技術;開發控制汙染物排放量的新技術等。

通過人類的共同努力,相信酸雨的問題一定能夠得到解決。

網友見解:酸雨是指ph值在5.6以下的雨水,主要溶質硫酸或硝酸。

網友見解: 隨著世界工業的發展。大氣中又增添了一個新的家族,它們就是由酸雨、酸雪、酸霧和酸性的固體塵埃組成的酸性家族。

其中又以酸雨最常見,故常統稱酸雨。在20多年前,酸雨還是個別國家和地區的區域性問題,所以造成的危害也僅侷限在個別國家和地區,但隨著工業發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入大氣的有關汙染物(如二氧化硫等)愈來愈多,於是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

酸雨、酸雪、酸霧和酸露都帶個「酸」字,顧名思義,這些雨、雪、霧都是有些酸味的。

那麼如何判斷酸雨呢,有一個量可作為判斷水是否為酸性的指標,這個量稱為「ph值」。當ph值等於7時,水為中性;當ph值大於7時,水為鹼性;當ph值小於7時,水屬酸性。那麼,當雨水的ph值小於7時,是否就是酸雨呢?

那也不是,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格陵蘭,180年前形成的冰的ph值就小於7;在南極,350年前形成的冰的ph值在4.8一5.0之間;2023年,瑞典北極考察隊在北緯80度以北地區,測得降水的ph值為5.12。

由此可見,在工業化造成的汙染之前,天然未受汙染的雨水已是酸性的了。因此,科學家按照自然條件計算得出,未受汙染的天然雨水的ph值約5.6,呈微酸性。

如果大氣受到酸性物質的汙染,雨水的ph值就會進一步降低,因此,一般將ph值小於5.6的降雨才稱為酸雨。

形成酸雨的汙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因此排放這兩種汙染物多的國家和地區,也是酸雨多的國家和地區

當酸雨降落到植物上,就會破壞植物葉子表面的蠟質保護層,干擾蒸騰作用和氣體交換,進而向植物葉子內部擴散,使植物中毒,輕者減弱光合作用,降低種子的發芽率

和產量,重者使植物中毒死亡。

酸雨還使一些國家中許多原來生氣勃勃的美麗湖泊變成水裡無魚邀遊、水面不見水禽飛翔的「死亡湖」,在瑞典的85000個湖泊中,已有4000個被酸化,且毀滅了其中的水生植物和魚類。呈酸性的江、湖、河中魚類減少或滅絕的原因,主要是使魚的繁殖受到危害所致。湖、河的酸化還使微生物活動受到影響,這樣就減緩了水中有機物的分解,致使水中固體廢物不斷積累,影響了水中生態系統的迴圈。

酸雨還會毀滅土壤中的微生物,使有機物分解變慢,土壤板結,透氣性差、從而影響植物的生長。酸還可以和土壤裡的一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如可使土壤中的鋁滲透出來,這就有可能對生物產生毒性,酸化還會使土壤中的養分流失。

隨著酸雨範圍的不斷擴大和酸性增加,對建築材料的侵蝕也越來越嚴重,對許多著名的文物古蹟、紀念碑和橋樑等造成巨大損失。

酸雨還直接影響人類的健康,根據有些科學家估計,因酸雨的危害,每年要奪走7500一12000人的生命。酸雨可導致癌症、腎病和先大性缺陷患者大量增加,不少人還因酸雨得眼疾、結腸癌、老年性痴呆症以及其他一些疾病。

形成酸雨的另一種「原料」是氮氧化物,在一些工業發達的國家它主要來自火力發電廠和交通車輛排放的尾氣。

當知道了製造酸雨的「原料」的**之後,我們就可以從控制酸雨「原料」的**著手,達到防治酸雨的目的。世界各國防治酸雨的方法通常是制定控制「原料」排放量的法規,採取各種脫硫技術和脫硝技術,減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增加無汙染能源或少汙染能源的比例;開發利用煤炭的新技術;開發控制汙染物排放量的新技術等。

通過人類的共同努力,相信酸雨的問題一定能夠得到解決。

2樓:匿名使用者

天下掉下來的雨`呈`酸性`

酸雨是什么樣的,酸雨是什麼樣的 ?

酸雨給地球生態環境和人類社會經濟都帶來嚴重的影響和破壞。研究表明,酸雨對土壤 水體 森林 建築 名勝古蹟等人文景觀均帶來嚴重危害,不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更危及人類生存和發展。酸雨使土壤酸化,肥力降低,有毒物質更毒害作物根系,殺死根毛,導致發育不良或死亡。酸雨還殺死水中的浮游生物,減少魚類食物 破壞水...

酸雨的形成,酸雨是怎麼形成的

酸雨的成因是一種複雜的大氣化學和大氣物理的現象。酸雨中含有多種無機酸和有機酸,絕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工業生產 民用生活燃燒煤炭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硫,燃燒石油以及汽車尾氣排放出來的氮氧化物,經過 雲內成雨過程 即水氣凝結在硫酸根 硝酸根等凝結核上,發生液相氧化反應,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 又經過 雲下衝...

酸雨是怎樣形成的,酸雨是怎麼形成的

酸雨是怎樣形成的?對環境和人有什麼危害?當煙囪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氣體,或汽車排放出來的氮氧化物煙氣上升到空中與水蒸氣相遇時,就會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使雨水酸化,這時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煤和石油的燃燒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禍首。酸雨會對環境帶來廣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如 腐蝕建築物和工業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