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怎麼使我們看清物體的,我們看到物體的顏色是因為物體反射了特定波長的光,那麼物體本來是什麼顏色的呢?

2022-11-03 15:50:14 字數 1593 閱讀 4302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能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上有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的眼部神經感覺到物體的存在.

那麼物體上的光是哪來的呢?比如大地,江河,山川,它們自己不是光源,但是它們可以反射光.太陽的光射到它們身上,它們就會選擇性的反射一部分光出來.我們就看到啦.

為什麼說是選擇性的呢?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的物體呈現不同的顏色的原因.比如綠色的葉子,它選擇性的吸收了太陽光裡所有的光色,只有綠色光它不吸收,綠色光被反射出來,所以我們看到葉子是綠色了.

同理花兒是紅的,也是這個道理.

此外,所有這些物體對光的反射一般都是漫反射.所以我們能在各個不同的角度看到它們.

不知道你明白了嗎?

2樓:匿名使用者

光線照射物體反射後進入眼睛成像我們就看到啦!

用光的反射原理說明,我們人是如何看見物體的?

我們看到物體的顏色是因為物體反**特定波長的光,那麼物體本來是什麼顏色的呢?

3樓:哎喲帶你看娛樂

物體顏色為白光色。

白光通過稜鏡後被分解成多種顏色逐漸過渡的色譜,顏色依次為紅、橙、黃、綠、青、藍、紫,這就是可見光譜。其中人眼對紅、綠、藍最為敏感,人的眼睛就像一個三色接收器的體系,大多數的顏色可以通過紅、綠、藍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產生。

同樣絕大多數單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紅綠藍三種色光。這是色度學的最基本原理,即三基色原理。三種基色是相互獨立的,任何一種基色都不能有其它兩種顏色合成。

紅綠藍是三基色,這三種顏色合成的顏色範圍最為廣泛。紅綠藍三基色按照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混色稱為相加混色。

4樓:仔仔麥

思考的方式太經典化了。所謂「顏色」的概念其實光波的波長,只有300nm~800nm左右的電磁波(光是電磁波的一個波段)才能被人眼中感色的細胞接收,而物體本身是並不沒有顏色的,因為物體不發光,準確地說是不發出可見光,但是會發出非常微弱的電磁波,這種現象是物質內部的電子運動的結果。比如人體本身會發出9600nm左右的波長,這也是長波紅外相機可以在黑暗的夜晚拍出人像的原理。

而物體之所以被人眼看見,而且有不同的顏色,是因為不同的物質跟可見光相互作用,包括吸收,折射,反射之後,被人眼接收,然後由神經系統去分辨顏色,至於物體反射那種顏色,跟組成物體的物質種類有關,比如石英玻璃之所以透明是因為,石英對300nm~800nm光波的吸收非常小,但在紅外的某一個波長卻有很強的吸收,假設人眼對這個波長敏感,那你就會看見玻璃變黑了。

5樓:可以

我們平時看物體主要依賴光的(漫)反射。

漫反射:當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線射到粗糙的表面時,表面會把光線向著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線雖然互相平行,由於各點的法線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線向不同的方向無規則地反射,這種反射稱之為「漫反射」或「漫射」。人眼之所以能看清物體的全貌,主要是靠漫反射光在眼內的成像。

6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感覺不只是物理問題了,而是哲學問題。我們大腦中的顏色的概念只是我們對於客觀事物某種屬性的反映。客觀世界的這些物體有的是對不同波長的光的不同程度的反射和吸收的屬性,是沒有顏色的概念的,「顏色」這只是我們人認識和描述客觀世界的工具。

以上是我的理解

為了使我們每天吃的食物能保持營養均衡,我們必須吃什麼食物,同時還要吃什麼食物

食物的種類要齊全,穀類,豆類,蔬菜,水果,蛋類,奶類,肉類,菌類,海產類。營養 y ng y 內ng 容nutrition 食物所含的養分,生物從外界攝取養料滋補身體以維持其生命。營養學家對營養所作的解釋是食物中的營養素和其他物質間的相互作用與平衡對健康和疾病的關係,以及機體攝食 消化 吸收 轉運 ...

關於珍稀的語文作文,語文作文時光是我們最珍貴的財產

有時還是秋天淅淅瀝瀝的秋雨。無論在哪一個季節,都能看到我的存在。以自己最需要的東西才是最珍貴為題目的語文作文 童年像含在嘴裡的水果糖甜甜的味道四處蔓延 童年像一個放在床頭的洋娃娃,天真的大眼睛像在說話 童年又像一個神奇的百寶箱,裡面裝滿了夢想 快樂 美好的時光 記得我上二年級的時候,當時我膽子很小....

我們看見紅色的物體是因為它反射紅色光,那麼,如果物品只吸收紅色光,我們會看到什麼顏色的物體

除了紅色光的任何單色光和除了紅色光以外其他單色光的複合光。黃光照在紅色物體上,我們可以看見什麼顏色?此時物體顏色可能是黑色,也可能是黃色。因為不發光物體的顏色取決於環境色光和物體反射光線的特質。如果該紅色物體只反射紅光,吸收其他波長光線,那麼在環境完全是黃色光時不能反射任何光線,對於人眼觀察就是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