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思想哲理

2022-09-07 18:25:23 字數 602 閱讀 7246

1樓:飄零下線

佛教發源於印度,其創始者釋迦牟尼佛,在離開王宮出家修行後,最初曾參訪過原有婆羅門教及其他各派哲學諸師,均不滿意,遂往雪山修行,後於菩提樹下,經過冥思探索,止觀雙運,終於衝破凡塵羅網,擺脫了世俗觀點的束縛,不受原有思想的羈絆,契悟諸法實相,建立了佛學。新興的佛學的特點:

(一)提倡眾生都有佛性,佛性平等,經過努力修行,眾生都可成佛,不迷信命運和崇拜梵天。

(二)眾生既然平等,就不應互相欺凌和殘殺,反對印度當時的四種等級制度。

(三)確定因果規律,人的善惡行為都是有果報,因果通於三世。

(四)根據因緣生法,建立無我觀點,發展出世而入世的菩薩精神,利樂有情普度眾生。

2樓:親滿意請採納我

佛法的目的是佛祖自己經常說的話:佛所教導的僅僅是「苦」和「苦的解脫」。一切空、因果等理論其實都是由此而產生的。

佛法的主要認識是從「緣起」入手來理解分 析一切事物,就是一切事物都是有因、有緣,而後有果,緣的存在導致因果的變化;佛法的主要理論是從眾生皆有「自性清淨 心」來發揮,認識自己的自性,認識本來面目,才有覺悟的意義和方向;佛法的主要修行方法是「一切都不要執著」 。假設只用簡單詞語來解釋佛法,一定是掛一漏萬的。

《逍遙遊》闡發了什麼樣的哲理思想

逍遙遊bai 也是莊子哲學du 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zhi。全篇一再闡dao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內世界的絕對自由容。在莊子的眼裡,客觀現實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類本身都是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這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順乎自然,超脫於現實,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作用,...

蘇軾是否具有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

蘇軾具有儒家 道家和佛教思想,不過就從其影響來說,儒家第一 佛教第 二 道教第三。蘇軾的詩詞千古留名,而詩詞歌賦為儒家所有,又致身於仕途,古代科舉 做官離不開儒家經典,治國 齊家 平天下,是每個讀書人所思,而蘇軾在其所寫的詩詞文章中多流露出一個儒家政治家的思想,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

佛教有什麼好的!我真的很煩佛教,它的精神思想理論讓我反感!可是為什麼那麼多人信!求人回答

物質世界有奇妙萬物構造萬千遊覽之不盡,有你所好有所不喜好!精神世界虛擬世界同樣是奇妙萬千覽之不盡有你所喜好有不喜好!愛憎分明是好的,但是以平常平淡平等心對待會更好!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宗教也一樣有優點也有弊端,很正常。精神寄託。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佛教講究奉獻,追求安寧,可以有效的安撫百姓,維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