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關係

2022-05-05 09:41:12 字數 3716 閱讀 9699

1樓:成成霄霄

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關係是:同時並舉。

2023年,中國共產黨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這條總路線的主要內容被概括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會主義工業化;「三改」即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它們之間相互聯絡,不可分離,可以比喻為鳥的「主體」和「兩翼」.

「一化」是「主體」,「三改」是「兩翼」,兩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這是一條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的路線,體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的緊密結合,體現瞭解放生產力與發展生產力、變革生產關係與發展生產力的有機統一.

2樓:匿名使用者

社會主義改造,是2023年的事。主要是對民族資本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民族資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工業,自然牽涉到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問題。

將之改造為社會主義性質後,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優越性來辦事,進一步加大重工業的比重,同時引進蘇聯的技術和資金,使社會主義的中國初步走上工業化的道路。

如何理解社會主義工業化與社會主義改造的關係

3樓:小懂不董

過渡時期總路線構想出了一條經濟文化落後國家發展社會主義的新思路,這就是建設與改造並舉、發展與變革同行,把國家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緊密結合起來,在變革生產關係中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新思路。體現了發展生產力與變革生產關係的有機統一。其中,社會主義工業化是主體,是目的,社會主義改造是兩翼,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和手段。

社會主義工業化是中國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物質基礎。由於我國原有的工業基礎十分薄弱,迅速發展社會主義工業,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仍然是黨和國家的迫切任務。因此,在考慮中國社會如何發展的時候,***的首要著眼點就是實現社會主義的工業化,然後才考慮到與之相適應的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而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就是要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變革生產關係,在中國全面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本經濟制度。

4樓:方靈杉

就是說,工業化建設是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改造屬於生產關係的變革。建國初期,我國生產力由於多年戰爭等歷史原因低下,需要發展,而新中國建立了新民主主義國家,只有社會主義改造才能走上社會主義道路,適應生產力發展。所以二者並舉。ok?

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工業化同時並舉的原因?

5樓:匿名使用者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之所以實行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原因在於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不能離開對個體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的改造而孤立地進行,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實踐證明了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是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主體。要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把中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變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就必須實現國家的工業化。而在中國的具體條件下就是必須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

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國家獨立和富強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條件。

新中國成立初期,***在談到我國工業的情況時說:「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麵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

」 不改變這種落後狀況,我國就不能擺脫被動挨打的命運。從歷史上看,實現工業化有兩條道路:一條是資本主義工業化道路,一條是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

***指出:「資本主義道路,也可增產,但時間要長,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我們不搞資本主義,這是定了的」。

近代以來中國的歷史證明,我國已經喪失了通過資本主義工業化進入強國行列的機遇,如果搞資本主義只能成為帝國主義的附庸。

為了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在充分利用原有工業潛力和進行新的工業建設的同時,必須對個體經濟和私營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因為隨著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開展,個體經濟和私營資本主義工商業愈來愈不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一方面,就當時在國民經濟中佔絕對優勢卻又分散、脆弱的個體經濟來說,在土地改革以後,由於擺脫了封建主義的束縛,農業生產在一個時期內有過相當大的發展,但受小農經濟的侷限,增產潛力有限,難以適應工業化對糧食和工業原料作物迅速增長的需求,無力為國家工業化積累資金和擴大工業品的市場。

另一方面,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不僅工業資本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業的基礎,依靠它本身的力量無法有力地推進工業化的發展。而且在私營企業和國家各項經濟政策之間,在私營經濟和國營經濟之間,以及私營企業內部資本家與職工之間,利益衝突越來越明顯。只有加快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才能適應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要求,發展農業和提高整個社會生產力。

6樓:朱秦文湘

建國初工業化的目的是什麼:為了打好工業經濟基礎,後面在開始真正的工業化。

怎麼做呢?學習蘇聯發展重工業(但蘇聯是片面發展,我們是優先發展),要想優先發展重工業,國家**必須發揮重要作用,集全國人力物力,那也就是說國家手裡得要有些東西。

社會主義改造就是把私有變成公有,為工業化做準備。

所以兩者同時並舉。當然還有外因,受到資本主義國家的封鎖需要儘快強大自己。

7樓:匿名使用者

50年爆發朝鮮戰爭,打了一場朝鮮戰爭中國什麼都有了,國內實行三反五反,在朝鮮志願軍吃喝穿用除了一部分蘇聯支援以外,大部分都是中國人民勒緊褲腰帶自己生產出來的,加班加點的干支援志願軍。在這種大的背景下56年三大改造完成,工業化體系初步建立,真是要什麼有什麼。希望你在這個大的背景下去理解

8樓:陳祥

新中國剛建立時,百廢待興。

1沒有重工業基礎,

2當時的國際環境要求中國儘快實現社會主義改造,以充分集中人財物來應對外部的資本主義威脅,加入社會主義陣營

3受蘇聯模式的影響

如何認識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革之間的關係

怎樣理解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革之間的關係

社會主義改造 三大改造 和社會主義工業化 這三者是什麼關係呀? 社會主義改造就是三大改造嗎

9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中國共產黨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這條總路線的主要內容被概括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會主義工業化;「三改」即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它們之間相互聯絡,不可分離,可以比喻為鳥的「主體」和「兩翼」。

「一化」是「主體」,「三改」是「兩翼」,兩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這是一條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的路線,體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的緊密結合,體現瞭解放生產力與發展生產力、變革生產關係與發展生產力的有機統一。

10樓:品車社群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經過了什麼樣的階段,時間節點又是什麼樣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社會主義改造就是三大改造。因為中國「新民主主義」就是通過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從而變為「社會主義」的,在這一次改造中實現了講生產資料私有制轉化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所以說社會主義改造就是對三大行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也就是三大改造,它們指的是新中國成立後同一件重要史事。

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內容和必要性社會主義改造的內容和意義

理論依據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原理,也就是社會主要矛盾原理。當時的生產關係一家不能適應我們生產力的需要,我們國家要著力實現工業化,更快地發展國民經濟 提高綜合國力,就必須變革生產關係,消滅私有制,實現公有化。社會主義改造也就是我們說的三大改造 農業 手工業 資本主義工商業。一 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 1 ...

中國基本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是什麼時候

中國基本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是2020年 預計在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課題組釋出 工業化藍皮書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工業化程序報告 藍皮書稱,我國已經在 十二五 時期進入工業化後期,預計在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據測算,整個 十二五 時期 2010 2014年 我國工...

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經驗有哪些

堅持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實現以社會主義工業化為主體,完成對農業 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為兩翼,是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明確要求。實踐證明,黨堅持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工業化同時並舉的方針,對於在深刻的社會變革中保持社會穩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動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