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哪個皇帝娶母親為妻,古代西域有兒子娶母為妻的嗎

2022-01-28 23:54:21 字數 3766 閱讀 8398

1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皇帝娶母親為妻的。娶先帝的女人,有唐高宗。

早在李治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與大他四歲的太宗才人武氏私通;唐太宗駕崩後,武氏依唐後宮之例,入感業寺削髮為尼。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業寺進香之時,又與武氏相遇,兩人相認並互訴離別後的思念之情。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滿,武氏便再度入宮。次年五月,被拜為二品昭儀。武則天再次入宮,深知王皇后的心意,遂對王皇后卑躬屈膝,百依百順。

王皇后不斷在高宗面前稱讚她,更加深了高宗對她的寵愛。高宗的寵愛為她提供了步步登高的階梯。

在武則天得寵的同時,王皇后、蕭淑妃都遭冷遇了。最後,高宗決心要廢王立武,改換皇后。他也深知此事非同小可,遂事先徵求有關大臣的意見。

長孫無忌是高宗的舅父,褚遂良參與過太宗很多軍政大事的決策,被太宗視為「忠烈」之臣。太宗臨終時,特意向他們兩人託付後事,並明確表示:「仁孝的兒子兒媳,如今就託付給兩位愛卿了。

太子幼仁孝,這都是瞭解的,一定要好好輔佐他!」

同時又對高宗說:「有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在,即位之後可以不用愁了。」   顯然,廢立皇后是非聽取這二位顧命大臣的意見不可的。

高宗先禮後兵,前往長孫無忌住宅表明態度,武則天母親楊氏、許敬宗等人也曾勸說長孫無忌順水推舟,都無濟於事。

接著,高宗又召長孫無忌、李勣、于志寧、褚遂良等人入內殿,徵求他們對改立皇后的意見。李勣採取明哲保身的態度,藉口有病,根本沒有入內。于志寧膽小怕事,不明確表態;褚遂良、長孫無忌堅決反對。

勿庸置疑,高宗要改立皇后,必須採取果斷措施。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高宗不再考慮元老派的反對,下詔廢王皇后,十一月立武則天為後,皇后正式易人。不僅如此,長孫無忌、褚遂良又先後被貶官。

顯慶二年(657年),唐高宗頒佈《建東都詔》,稱洛陽「中茲宇宙,通賦貢於四方,交乎風雨,均朝宗於萬國」,於是改洛陽宮為東都,洛州官吏員品並如雍州。唐朝正式實行兩京制。

顯慶三年(658年),褚遂良死於愛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顯慶四年(659年)七月,長孫無忌於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被逼殺。長孫無忌這棵大樹一倒,關隴集團許多元老派人物都受到株連。 [9]  從此以後,高宗在政治上不再受人制約,一切都作主張。

顯慶五年(660年),十一月戊戌朔,邢國公蘇定方平定百濟後,獻百濟國王扶余義慈、太子隆等五十八人俘於東都洛陽紫微城正南門——則天門,唐高宗責問後下詔釋放。

高宗廢王立武,改換皇后的問題,已超出了皇帝家務事的範圍。褚遂良堅決反對的理由,是皇后出身世家,而且是先帝為高宗選擇的,輕易廢后,即是違先帝之命,即使想要更換皇后,也要在世族大家中選擇,沒有必要非要是武氏。

王皇后出身名門大族,武氏出身低微。這種門第觀念,反映著士族官僚與庶族官僚的矛盾。士族地主勢力的沒落,庶族地主勢力的上升,是南北朝後期以來的歷史潮流。

高宗敢冒「違先帝之命」的風險,打破士族勢力的威脅,直接掌握政權,正是他不願任人擺佈,敢作敢為的具體表現。昏懦的皇帝是不可能有這種膽量和作為的。

擴充套件資料:

唐高宗李治,李唐王朝的第三任皇帝,很多對歷史不太關注的人或許對他並不熟悉,但是要說到他的老爹和老婆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啊。唐高宗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而他的皇后就是女皇武則天。

所以,儘管李治把皇帝這份工作乾得很好,但還是始終被太宗和武則天的光芒所掩蓋。

再加上現在電視劇裡高宗李治的形象都被塑造成了一副軟弱昏庸的樣子,更讓對歷史上真實的唐高宗進一步產生誤解。

歷史上真實的唐高宗李治。

首先,這繞不開他的父親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作為一個名垂青史的明君,他的文治武功都可以說是非常偉大的。

他在位期間,對內增強國力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而作為唐太宗的繼任者,唐高宗李治能夠成功登上帝位已經很不容易了。

李唐王室在皇位的爭奪上是非常激烈的,高宗的老爹太宗的皇位就是通過玄武門兵變從當時的太子李建成手裡奪來的。而到了高宗時,皇位的爭奪也很激烈。高宗與唐太宗嫡長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為同母兄弟,是為嫡三子。

按正常情況皇位是嫡長子繼承,而高宗作為三子是很難輪到的。

但凡事都有例外,高宗由於平時寬厚仁慈,與兄弟和睦被太宗看好,而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因為爭奪皇位相繼被廢,最太宗為了避免兒子之間相互殘殺,把皇位傳給了當時的晉王李治。

李治登基時才二十一歲,太宗遺詔令國舅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英國公李勣為開府儀同三司。以二人為輔政大臣。

高宗初即位時,事事受長孫無忌等人的牽制,而以長孫無忌為代表的關隴集團在朝中的勢力卻日益壯大。最終高宗只好通過另立皇后來牽制長孫無忌等人(李治的第一任皇后王皇后也是關隴集團的人)這也導致武則天登上歷史舞臺。

在高宗在位期間,執政勤勉,國力日盛,疆域達到了唐朝最大,並且將窮隋煬帝、唐太宗兩朝之力都沒滅掉的高句麗滅了。可以說是文治武功樣樣不俗,唯一讓人詬病的恐怕就是讓武后稱帝。

其實高宗讓武后有機會稱帝完全是無奈之舉。高宗的健康狀況很不好,經常頭暈目眩,嚴重時甚至完全目不能視。所以在他犯病時就只能將朝政交給武后了,但這並非武后稱帝的全部原因。

因為在高宗一朝,儘管高宗經常因病不能親理政,但高宗卻很好的制衡著武后和群臣的關係以達到平衡。

雖然給了武后發展勢力的機會,但卻並不能真正的掌權。

而且高宗能在如此的身體狀態下,完美的駕馭這麼大的一個帝國幾十年,並且讓它蒸蒸日上,是非常難得的。

所以,當人們都認為高宗是個懦弱昏庸,而把功勞全算在武后身上時,認為是非常有失公允的。高宗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皇帝,其能力不下於太宗和武后,文治武功更是在千古帝王中都少有能與其比肩者,其才能被大大低估了。

古代西域有兒子娶母為妻的嗎

2樓:匿名使用者

匈奴風俗,王昭君就嫁給了她的繼子。

《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列傳第七十九》:初,單于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師(李賢等注:谷音鹿。

蠡音離。)以次當為左賢王。左賢王即是單于儲副。

單于欲傳其子,遂殺知牙師。知牙師者,王昭君之子也。昭君字嬙,南郡人也。

(李賢等注:《前書》曰:「南郡秭歸人。

」)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來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

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生二子。及呼韓邪死,其前閼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書求歸,成帝來令從胡俗,遂復為後單于閼氏焉。

3樓:微塵露水的家

有的,在古代的西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國王死了,國王的兒子取了自己的母親的。

4樓:光頭強

有啊。只不過不是親生母親。西漢王昭君當年嫁到西域,她老公呼韓邪單于死了後大兒子(不是昭君生的)就娶了她為妻,後來那兒子又死了,於是孫子又娶了她為妻。

5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沒有的,只聽過兄長死了弟弟會把哥哥的妻子娶了。

希臘神話中有個人因為誤會殺了他的父親,娶他的母親為妻。他叫什麼我忘了,知道的人告訴我吧~

傳說中王母娘娘是玉帝的妻子還是母親?

6樓:匿名使用者

按照中國的傳統,是母子和夫妻

老玉帝的妻子

新玉帝的母親

7樓:oo慧禪

二樓所說的很好啊!受益匪淺!一定要好好的看一看!嘻嘻

8樓:那河

當然是妻子了!!! 道教起源中國,所以他的人物就和中國古代的封建帝王差不多,王母和人間的皇后一樣吧

古代中國人為什麼不敢娶日本女子為妻

但是在古代,中國的男人卻不太怎麼喜歡娶日本的女人。原因有很多種。第一種就是古代的日本比較落後。古代中國,是 大國,一直是日本模仿的物件。當時古代的中國,是東亞最強大的國家,文化一直都是基本學習的榜樣。第二種,古代日本的走婚制度,這也是古代中國男人不願意娶日本女人的深層次原因。古代日本流行走婚制,這種...

古代的皇帝為什麼以孤 寡來自稱,古代的皇帝為什麼以孤 寡來自稱?拜託各位了 3Q

一 皇帝是沒有朋友的,坐在這張龍椅上,不僅要為國事操心,更要提放身邊的兄弟 臣子的叵測之心,不然很容易被人在後背捅刀子,所以歷史上很多皇帝都是疑心重重,像朱元璋 劉邦這些為了鞏固江山,寧可錯殺一千,也不可一人漏網的心理,連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功臣都殺得一乾二淨,因此,成為孤家寡人是必然了。二 皇帝一般...

為什麼那麼多古代女子想嫁給皇帝,古代皇帝為什麼要娶那麼多老婆?

就跟現在社會女生為了錢可以和一個不愛的人生活走一起 因為在當時的古代女子。非常愛榮華富貴。有許多妃子成為皇后後,都很奢侈。例如。皇后趙飛燕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還有。就是家世較好的家族。在朝中有著顯赫的官職。並且與當時的太后有一定的親屬關係。想要把自己的女兒嫁入皇宮,進而一步登天,成為母儀天下的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