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是不是好皇帝,大明為什麼會亡

2022-01-20 07:45:06 字數 4891 閱讀 1173

1樓:蝸牛得快跑

崇禎是個亡國皇帝,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奇怪的是,他是一個比較不捱罵的亡國之君。且看看歷史上有名的幾個亡國之君。漢末的漢獻帝,軟弱無能。

陳後主陳叔寶,是個荒淫無恥有了名的皇帝。隋煬帝楊廣,不說了,暴君的名氣可與秦始皇並列。南唐後主李煜,長於婦人之手,幾曾識過干戈?

雖有一手的好詞,卻是以三千里江山為代價,最後做了違命候,連個小周後都保不住,生日都過不了。北宋二帝,徽宗與李煜差不離。這些人在歷史上,是罵名多於同情(李煜因詞而倖免)。

但崇禎不一樣。先看看造了他十幾年反的李自成是怎麼形容他的:「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灶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

」(《登極詔》)李自成是在明朝統治下活不下去才鋌而走險,與崇禎皇帝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他這段卻說的客氣之極,分明就是「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的文雅說法。連李自成都是這樣想的,其他人就更不必說了。

清張廷玉在《明史.流賊傳》中這樣評價崇禎:「嗚呼!

莊烈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又乏救亡之術,徒見其焦勞瞀亂,孑立於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聞良、平之謀,行間未睹李、郭之將,卒致宗社顛覆,徒以身殉,悲夫!」

事實上,明朝早在崇禎帝即位之前,就已名存實亡了。明朝的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外,真是沒一個說的過去的,有幾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有喜歡做木匠的皇帝,有替自己親爹媽爭名分而與大臣打了多年口水仗的皇帝,有喜歡封自己做什麼將軍、什麼侯的皇帝,有喜歡自己乳母的皇帝,有死於紅丸的皇帝,有喜歡微服私訪調戲良家婦女的皇帝,真是一蹋胡塗到了極致,整個二十五史,沒有這麼胡鬧的朝代。

而且,明朝自始至終,外有邊患,蒙古、瓦剌、滿州相繼而起,戰事紛紛。內有奸宦,王振、曹吉祥、劉瑾、谷大用、魏宗賢、王承恩,相繼把持朝政,而且自從有了奸宦的擅權,就有了閹黨與朝黨之間的黨爭,正邪之爭、門戶之見,都使朝政內耗於此。

所以崇禎帝即位時,明朝已是風雨飄搖了。這樣的國家接了手,已無機會可言。

但是崇禎皇帝還是沒有學他的祖先們,登基伊始,他就體現了他高出明朝皇帝的地方。一是果斷,二是勤政。

天啟七年八月丁巳,崇禎即皇帝位。十一月甲子,安置魏忠賢於鳳陽,十一月乙巳,魏忠賢縊死。十二月,魏良卿、客氏子侯國興伏誅。

崇禎元年正月丙戌,戮魏忠賢及其黨崔呈秀屍。六月,削魏忠賢黨馮銓、魏廣微籍。崇禎二年正月丁丑,定逆案,自崔呈秀以下凡六等。

這一系列的舉措,雷厲風行地清除了魏忠賢和客氏的勢力,鞏固了自己的政權地位,閹黨之禍逐漸澄清。使得朝野上下精神為之一振,人們彷彿看到了明朝的希望。(但是他隨後又繼續寵信宦官王承恩,和以前的皇帝犯了同樣的錯)。

至於他的勤政,《明史.本記第二十四》中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

」而且,從崇禎的諸多舉措來看,他也是想有為的,他在位十七年,動輒下《罪已詔》來安撫民心,所用之言都極盡自責之能事。

如在十年閏四月大旱,久祈不雨時的《罪己詔》上,皇帝是如此說的。

「 ……張官設吏,原為治國安民。今出仕專為身謀,居官有同**。催錢糧先比火耗,完正額又欲羨餘。

甚至已經蠲免,亦悖旨私徵;才議繕修,(輒)乘機自潤。或召買不給價值,或驛路詭名轎抬。或差派則賣富殊貧,或理讞則以直為枉。

阿堵違心,則敲樸任意。囊橐既富,則好慝可容。撫按之薦劾失真,要津之譭譽倒置。

又如勳戚不知厭足,縱貪橫了京畿。鄉宦滅棄防維,肆侵凌於閭里。納無賴為爪牙,受奸民之投獻。

不肖官吏,畏勢而曲承。積惡衙蠹,生端而勾引。嗟此小民,誰能安枕!

」 (《明季北略》卷十三)

但就這樣一個果斷、勤政、愛民的皇帝,為什麼會亡在煤山的清風明月下?。

崇禎的果斷是有據可查的,誅魏氏,是他十七年皇帝生涯中最光輝的事情。之後,他的果斷就用錯了地方。

懷疑+果斷,是皇帝給所有忠臣良將最大的毒藥。袁崇煥,一個打死了努爾哈赤的功臣,一個讓所的滿州人心驚膽寒的軍人,一個赤膽忠心,一心想學岳飛的人,最終與岳飛有了同樣的下場,死在了最低劣的抄襲來的反間計上,自毀長城,是崇禎的果斷。「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徵決矣。

」(《明史.袁崇煥傳》)。

崇禎的疑心是明朝皇帝中最大的一人。在殺了袁崇煥後,他越發的不信任大臣,在他的任上,究竟殺了多少封疆大吏,罷了多少內閣首相,沒數過,但若算算年平均數的話,尤其是他在位的最後幾年,可能沒有人能比的上他。

如果一個皇帝在政事上是這般的果敢,那麼,亡國也就是遲早的事了。

至於他的愛民,他的《罪已詔》,他動輒就下的「減膳、撤樂」的命令,那真是「汲汲於譽」,掩人耳目。崇禎年間,邊患紛擾,流賊頻仍,戰事紛起十餘年,北方大旱十餘年,百姓無以為生,已到了易子為食的地步,國庫無錢。顯而易見。

在崇禎九年,其實就有人提出瞭解決財政空虛的方案,《明季北略》卷十二載有《錢士升論李璡蒐括之議》,便是這件事情:「 四月,武生李璡奏致治在足國,請蒐括臣宰助餉。」學士錢士升擬下之法司,不聽。

士升上言:『 比者藉端倖進,實繁有徒。而李璡者乃倡為縉紳豪右報名輸官,欲行手實籍沒之法。

此皆衰世亂政,而敢陳於聖人之前,小人無忌憚一至於此!且所惡於富者兼併小民耳,郡邑之有富家,亦貧民衣食之源也。以兵荒之故歸罪富家而籍沒之,此秦始皇所不行於巴清,漢武帝所不行於卜式者也。

此議一倡,亡命無賴之徒,相率而與富家為難,大亂自此始矣。』已而溫體仁以上欲通言路,竟改擬。」

「上仍切責士升,以密勿大臣,即欲要譽,放之已足,毋庸汲汲。……」這位李璡,在《明亡述略》作為李璉,言「李璉者,江南武生也,上書請令江南富家報名助餉」,大學士錢士升加以駁斥。

其實這個李生也是迂腐,大明朝存在了兩百多年,哪有窮皇帝的道理,何況前朝還有好幾個小氣的把銀子放的發了黴的皇帝和好幾個特別會搜刮的皇帝。肯不肯拿出來才是關鍵,要皇帝向臣下要錢,那多沒面子,而且他這樣說,是不是暗指皇帝也留著私房錢不肯拿出來?他這個摺子僅僅就這樣處理了,是他的命大。

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後,開啟內庫一看,其「 舊有鎮庫金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錠,錠皆五百(十?)兩,鐫有永樂字」(《明季北略》卷二十)。這麼多錢,若真是放用來放庫賑災助餉,可能李自成也不反了,清兵也進不來了,自己也不用煤山自盡了(只是可能)。

就算不夠用,也比下《罪已詔》、「減膳、撤樂」要實惠的多,老百姓也會買他一點賬。

崇禎的亡國,《明史.流賊傳》中說的還是很全面:

莊烈之繼統也,臣僚之黨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國家之法令已壞,邊疆之搶攘已甚。莊烈雖銳意更始,治核名實,而人才之賢否,議論之是非,政事之得失,軍機之成敗,未能灼見於中,不搖於外也。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

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當夫群盜滿山,四方鼎沸,而委政柄者非庸即佞,剿撫兩端,茫無成算。內外大臣救過不給,人懷規利自全之心。

言語戇直,切中事弊者,率皆摧折以去。其所任為閫帥者,事權中制,功過莫償。敗一方即戮一將,隳一城即殺一吏,賞罰太明而至於不能罰,制馭過嚴而至於不能制。

加以天災流行,饑饉洊臻,政繁賦重,外訌內叛。譬一人之身,元氣羸然,疽毒併發,厥症固已甚危,而醫則良否錯進,劑則寒熱互投,病入膏肓,而無可救,不亡何待哉?是故明之亡,亡於流賊,而其致亡之本,不在於流賊也。

嗚呼!莊烈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又乏救亡之術,徒見其焦勞瞀亂,孑立於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聞良、平之謀,行間未睹李、郭之將,卒致宗社顛覆,徒以身殉,悲夫!

導致明朝的滅亡,黨爭、法壞、邊患、流賊等等,無一不可寫幾本專著,這裡只是一時之慨。

2樓:須玥

崇禎帝一心想挽回大明王朝的頹勢,可是大明早已外強中乾,大勢去矣。主要是他的前幾任皇帝不僅毫無建樹還敗家!比起那些昏君,崇禎好太多了!

我覺得崇禎帝很不幸生在明末,如果早些時候出生可能還可以挽回頹勢。

一個王朝的覆滅有時並不是末代帝王的錯,錯在前幾代帝王把家給敗了!

3樓:手機使用者

他想過勵精圖治,但他的疑心太重,註定了他是亡國之君。但這跟明朝宦官勢力過強也有關。

4樓:薩紅圖

雖非亡國之君,該當亡國之命。

而且崇禎皇帝剛愎自用,多疑且苛刻。陵遲袁崇煥就是例子。

看來也沒有中興之主的素質。

5樓:匿名使用者

崇禎是一個非常非常勤奮的皇帝,一心想治理好千瘡百孔的明帝國.

但是大明此時可以說已病入膏荒,再加上崇禎的智慧離一個明君還差那麼一大節,所以明朝就滅亡了

崇禎是個好皇帝嗎?

6樓:

要說一個皇帝的好壞、最直接的評定標準就是功過。 但崇禎的命不好、非當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 他生逢在一個氣數已盡的大明、已經回天乏術了。

7樓:詬湊謨琅

有好有壞,褒貶不一,崇禎帝是一個被普遍同情的皇帝,李自成《登極詔》也說「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灶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

《明史》說他:「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

」由於較之前任的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後期的多數皇帝,崇禎帝治國救國的責任感與雄心強上許多,故史家對於崇禎帝普遍抱有同情,以為崇禎帝的一生實是「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

雖然崇禎帝期盼著明朝能在他手中迎來「中興」,無奈前幾朝的積重難返,當時天下饑饉,疫疾大起,各地民變不斷爆發,北方皇太極又不斷進攻,加上崇禎帝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剛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屢鑄大錯:前期剷除專權宦官,後期又重用宦官。

在眾大臣的吹捧下,崇禎帝高估了袁崇煥,誤信了袁崇煥「五年復遼」的大話,以傾國之力打造了一條寧錦防線,結果後金從蒙古繞了過來,明王朝面臨滅頂之災。

朱由檢(2023年2月6日—2023年4月25日),即明思宗(2023年—2023年在位),明朝第十六位皇帝  ,亦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

天啟二年(2023年)被冊封為信王,天啟七年(2023年)登基,改元崇禎(2023年—2023年),後世稱為崇禎帝。

崇禎十七年(2023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於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在位17年。[1]

崇禎十七年(2023年)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趙一桂等人將崇禎帝與皇后葬入昌平縣田貴妃的墓穴之中,清朝以「帝體改葬,令臣民為服喪三日,葬於十三陵思陵」 。

崇禎帝死後廟號懷宗,後改毅宗、思宗。清朝上諡號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諡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為什麼說明朝亡於崇禎皇帝朱由檢的無能

大明王朝是一個奇葩的王朝。農民出身的朱元璋於1368年建立,1644年李自成逼死崇禎皇帝朱由檢,明朝滅亡,大明共傳位16個皇帝,傳承276年。崇禎皇帝朱由檢繼位時,大明王朝已經是日落西山 大廈將傾之勢。崇禎雖然不像他的父輩那麼昏庸,嚴格來說還是一個勤政的皇帝,但實際上他是一個無能的皇帝,從以下幾點就...

清朝的嘉慶皇帝是不是個好皇帝,為什麼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

清朝的衰落應該要從乾隆後期開始算起,不過那個時候國力尚雄厚,因此看不出來,嘉慶只能說是個中庸的皇帝,但是還不至於是個滅國之君,只是乾隆後期消耗太多,國力整體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如果不出現個像康熙之類的明君的話國家是不可能再興旺起來的 嘉慶帝是一位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 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果...

歷史上雍正皇帝到底是不是暴君,為什麼說雍正皇帝是一個暴君

暴君是對於百姓而言,雍正皇帝只是個殘忍的政客而已,對百姓仁愛,而對兄弟無情,所以算不得是暴君 康雍乾盛世怎麼來的?暴君有可能嗎?如果是暴君,清朝會提前滅亡吧 暴君的定義,只有紂王算的上吧。連大殺功臣的朱元璋,動不動就牽連3萬人,都不算暴君。雍正差遠了。肯定不是啊如果是的話就有起義的了關鍵是他選了乾隆...